读《院士的故事》有感

时间:2021-11-16 20:35:4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院士的故事》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院士的故事》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院士的故事》有感

  读完《院士的故事》这本书之后,有一个人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他就是袁隆平,这位无私的耕耘者。

  袁隆平——建国以来贡献最大的农学家。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人,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xx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据老一辈说,真正重新吃饱饭,是在七十年代末,以前的稻子是高高的,风一吹就倒,换了矮水稻以后,粮食真是翻了出来。报纸上曾引述农民的话说:“我们吃饱饭,靠的是两‘平’,邓小平和袁隆平。”袁隆平的水稻南优2号,比以前的水稻单产增产20%,于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推广。八十年代,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得像米粒一样。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590亿美元相当。

  那么袁隆平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由于他做人老实本分,1953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在那里,才华横溢的袁隆平的职称一直没有提升,工资一直原地踏步,房子依旧窄小阴暗,向上爬的机会被他那些会拍领导马屁的同事抢走了。他唯一的幸运是研究水稻。这是大伙吃饭用的东西,属于文革中保护品种,他住的又偏远,灾难没降临到他头上。

  1979年,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惊叹中国的水稻成就,向中国农业部的官员咨询杂交水稻的发明人是谁,他要签约用高价向发明人申请专利使用权。对此,中国种子公司官员义正言辞地回答说,这个发明专利权属中国国家拥有,农业部种子公司就是代表国家享有这一权利的唯一代表,要探讨杂交水稻技术转让问题,无须再找“别人”。

  1980年,圆环种子公司向中国种子公司支付当时可谓是天价的20万美元首期专利转让费,袁隆平一分未得。同年,为配合本次专利转让活动,袁隆平以专家身份出访美国做了四个月的技术指导。回国后,他所得的工资数千美元,被农业部悉数收缴,然后重新发给他每天20元人民币的出国补贴。1981年,国家科委、农委重奖杂交水稻发明人10万元奖金。但单位转手分下来以后,袁隆平仅得5000元。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杂交水稻之父”。让他的精神一直感染我们,成为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读《院士的故事》有感】相关文章:

读《范仲淹的故事》有感06-29

读范仲淹的故事有感06-26

读《熊的故事》有感06-30

读雷锋的故事有感作文09-08

读《雷锋故事》有感的作文08-07

读《范仲淹的故事》有感范文07-21

读《范仲淹的故事》有感作文06-30

读《文天祥的故事》有感01-05

寒假读《名人故事》有感06-21

读中外名人故事有感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