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

时间:2022-04-13 18:45:4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通用6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通用6篇)

  《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1

  我在天堂等你,是丘山山作家藏藏军事作品。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收音机里,我不能在晚上睡觉,喜欢听收音机。听人的名字有一种浪漫的感觉,这是一个浪漫的小说,听了之后知道这只是错误的直觉。事实上,它变得有点悲惨和有趣。

  西藏,它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使人们有一个渴望。看起来像一个干净的天空和一个虔诚的信徒,总是诱惑人们到充满梦想的地方。它是美丽的.,神秘的,苛刻的,纯洁的和神圣的,这里可以说是天堂。白雪白的回忆的主要故事,越南军队的丈夫离开一个钥匙打开她尘土飞扬的岁月记忆的门,五十年前与五个孩子的生活经验的奥秘吹。对于孩子这是他自己的生活经历的故事,但对于白雪梅的经验,这是永恒的记忆,直到他们带走了,带给他们的同志早就在天堂。

  故事凝聚了中国历史的缩影,告诉西藏军队的激情澎湃的经历告诉一群人在悲剧牺牲中牺牲自己的人男人和女人,在那个人没有个性,太老式,没有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的权利和时代的意识,一切都受到集体安排,他们不会透露感情。他们不愿意像人一样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时间不允许他们这样做,所以他们很幸运。他们坚持一些我们不能坚持的东西,如友谊,强烈,真诚的爱。

  《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2

  《我在天堂等你》是作家裘山山的一部关于西藏的军旅作品。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广播里,我晚上睡不着喜欢听广播。听了这个名字让人有一种浪漫的感觉,以为这是一部浪漫的小说,听了以后才知道这只是错误的直觉。实际上,它变得有点悲壮,也很耐人寻味。

  西藏,那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让人有一种向往。看起来似乎很洁净的天空和虔诚的教徒,时时引诱人们到那个充满梦想的地方。它美丽,神秘,严酷,纯洁而又神圣,在这里可以说就是天堂。

  故事以白雪梅的回忆为主,丈夫欧战军的离去想一把钥匙打开了她尘封多年的记忆之门,五十年前的故事带着五个孩子的身世之谜一起扑面而来。对孩子们来说这就是关于自己身世的故事,但是对于经历过的白雪梅来说,这却是永恒的记忆,直到时间将他们带走,带到他们的战友早已在那里的天堂。

  故事浓缩了着中国历史的缩影,讲诉了进藏大军的惊心动魄的经历讲诉了那些一群于悲壮中祭献出自己的'男男女女,在那个人没有个性,太古板,没有追求个人幸福和自由的权利和意识的时代,一切都是服从集体的安排,他们不会流露感情。他们作为人不是不愿意表达感情,而是那个时代不允许他们这样做。所以他们又是幸运的。他们坚守了某些我们现在无法坚持的东西,比如友谊,坚强,真诚是爱。

  《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3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那天在图书馆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籍中,一眼就瞅见裘山山的《我在天堂等你》。裘山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女性军旅作家,更何况这是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曾斩获过无数文学大奖,改编成话剧后也是好评如潮。

  轻轻从书架抽出书籍,淡蓝色的封面,像极了西藏辽远深邃的天空,赶忙捧起来细细品读。没想到读后却深陷其中,好似走火入魔一般,眼前显现的都是连绵不断的皑皑雪山和斗志昂扬的进藏女兵。尤其是挑灯夜读之后,早晨走出家门,仰头张望、找寻的都是恰巴山、丹达山上的雪影,恍如置身海拔5000米的鹿马岭山麓,常常产生今夕何年的错觉。看到身边匆匆而过的路人,我的眼睛又企图像X透视光片一样看穿她行走的意义。面对这些一瞬间涌上心头奇奇怪怪的举动和想法,我知道自己从这本书中走不出来了……

  这部小说讲述离休将军欧战军得知三女儿木槿有外遇闹离婚,小儿子木鑫经营的超市被查封的消息,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谁知会议不欢而散。第二天早上欧战军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欧家儿女陷入自责和巨大的悲伤之中,沉默寡言的母亲白雪梅讲述了五十年前那群进藏女兵的真实故事,解开了萦绕在六个子女心中的身世之谜。故事围绕欧家人物三天的活动展开,但是我好像跟着他们,经历了欧战军、白雪梅、王政委、苏队长、小冯等许多人的一生,他们每个人身上所具有的真、善、美都在一遍遍洗涤着我的心灵,让我如朝圣者一般,匍匐在他们的脚下,为他们的乐观坚强所深深感动,为他们的苦楚遭遇而低声啜泣。久久回味在裘山山那平淡的、感性化的叙述,隐藏在心灵最深处的、最柔软的东西就这样被掏出,一遍遍在催促着我动笔写一写那些不该被遗忘的人和事。

  之前的阅读体验确实没有这样的痛彻肌肤、无法自拔的经历,眼前一条生命之河在缓缓流淌,拾柴途中坠落悬崖身亡的女兵刘毓蓉,劳累至死的管理员、摔落悬崖的小冯、为木凯上山采药身亡的,保育院里的徐雅兰老师,被脚气病折磨至死的王政委,还有舍己救人的辛医生,苦苦等待女儿归来的白雪梅母亲……那些鲜活的人物,他们的欢笑,他们的挣扎,他们用或悲怆、或忧伤的姿态走向生命终点,消失殆尽的身影像胶片中的慢镜头一样,一一闪过我的眼前,让撕心裂肺的痛苦在我体内恣意生长,使我必须扬起头张大嘴巴大口大口地呼吸,眼泪才不会像雨季涨水的河漫出了河堤,哗哗的流淌,流得到处都是。就像书中所说“一个人对一个人的认识,不是靠时间的堆积来加深的,而是靠交手,靠遭遇。”他们对理想的矢志不渝、对苦难的豁达开朗、对队友的友善真诚,完完全全征服了我。

  还有进藏途中那些朝圣者,在书中,她们不管是冰河中水淋淋地一爬一匍匐,还是静静的安息在路边。我想她们的灵魂已经脱离了肉身,在信仰的天空中飞翔,心里总会涌起一种敬意和感动。他们衣衫褴褛,饥肠辘辘,但他们目标明确,步履沉稳;他们的目光越过人类的头顶直视天边;他们有与生俱来的信仰。

  这部书里面这群有信仰的人精神世界很强大,面临什么困难都可以去克服,不易被打垮。交织其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数度让我泪流满面。有个细节让我难忘,就是欧战军在新婚之夜,发现妻子白雪梅的被子只是一个空被单,才知里面的棉絮在她例假来时已经被扯着用光了。一个赢弱的女人,过雪山时仅仅靠一个空被单抵御寒冷,真是难以想象。书中借白雪梅www。i1的口吻叙述到“他丢下被子走过来,定定地看了我一会儿,突然一把将我抱进怀里,抱得紧紧的,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来。他说,别伤心了,我保证以后对你好,保证不欺负你。”这就是革命年代的爱情,前一秒还在对组织的安排呜呜哭泣的白雪梅,后一秒僵硬的身子终于松软下来。

  写友情,更是感人至深。白雪梅几次遇险,都是辛明医生冒死出手相救。在得知好友刘毓蓉身亡后,白雪梅把母亲送给她的那件蓝色旗袍飘下悬崖,期待给刘挡挡寒;管理员临终前更是把他的棉衣送给白雪梅,把瓷碗送给小赵,把身上所有的东西分享给战友……欧战军和白雪梅先后收养了王政委、辛医生和的孩子,将他们视为己出,尤其是原则性强的欧战军,为了这些战友的孩子竟然破例动用关系,让自己亲生的木兰从小就误认为她是抱养的,而和母亲产生深深的隔膜。欧战军他们这一代人,目的很明确,信仰很单纯,书中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光芒熠熠生辉。

  说到亲情更是在曲曲折折中峰回路转,让人动容。欧战军的大儿媳晓西一直对公公怂恿独子小峰参军不满,二女儿木兰和老公关系冷淡,三儿子木凯的妻子不满木凯常年在西藏当兵而离婚,带走了他们老两口最疼爱的孙女,四女儿木槿也闹着要离婚,老五木棉下岗后生活困难曾向父亲求助,小儿子木鑫更是让他觉得钻进钱眼里去了。表面来看,大家都忙忙碌碌,比较热衷追求利益和金钱,很少去思考生命的意义,被世俗的生活所湮没。但是每个人他们的`内心世界,依然在期待着渴望着纯净的情感,渴望着一种忘掉现实世界、将灵魂升华起来的精神。

  随着故事的展开,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坚守住自己的本真和道德的底线,不愧为欧将军培养出来的儿女。就拿木鑫来说,急需大笔资金周转的他在和银行的曹青行长共处一室时,权利、美色都未曾让他迷失自我,用自身的浩然正气赢得了曹青的尊敬和信赖;下岗失业的木棉没有让将军的女儿成为她的标签,成为她的桎梏,而是脚踏实地地做钟点工、晚上在宾馆守夜,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走好人生路。想起了莎士比亚那句话:“只要结局是好的,一切都是好的”,真的,就连半夜偷盗、打伤木棉的那个盗贼,未曾拔出凶器伤人,让我觉得他都不是特别可憎,也是可以改造好的。木槿的丈夫郑义最后同意离婚,揭开了他有心理障碍的秘密——那个新婚在即的连长因为泥石流变成一具血肉模糊的遗体,满怀憧憬来部队参加婚礼的女教师变得神志恍惚,又是一个无法言说的痛。看来掩藏起来的秘密,是军人另一种的义薄云天。

  欧家的第三代小峰在部队的熔炉中迅速成长起来,他骨子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他最后对三叔木凯表示愿意报考军校,驻守西藏,让我看到了热血青年的理想和抱负和他所谓的现代意识,看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年轻一代已经接力。

  故事选择用欧战军的遗书结束,那封饱含热泪写就的书信中有对妻子的款款深情,对儿女的大肆褒奖,和对理想信念的阐述,对西藏那片热土的眷恋,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试想欧战军的骨灰撒在西藏的河流和高山,这样他就和他的战友、他三个早夭的孩子永远在一起了,他的一生也够圆满了。他的六个儿女在各自岗位上,都坚守住理想和道德的标尺,他们发自内心对信仰的自我坚守,一定会让欧老含笑九泉。

  就像作者在后记中写到的那样“无论时代怎样变迁,社会怎样发展,我都敬重那些有着坚定信仰,并为之付出毕生努力的人,敬重那些始终如一为理想而奋斗的人,敬重那些重情义重责任重生命质量的人,敬重那些以生命为旗、灵魂为足而终生行走的人。”借用曾经英姿勃勃的苏队长的那句遗言:“我实在太累了,我想休息,让我休息吧。”我想他们,只是行走时间太久了需要休息。他们用信仰和生命在前面为后来者趟路,鞭策我们时时叩问自己的灵魂,是否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初心。

  今天是清明节,谨以拙作致敬那些重情重义的、为了理想信念长眠地下的人们!

  《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4

  半个世纪前,有一支鲜为人知的队伍,以他们百折不饶的毅力跨越万水千山,一步步地走进了西藏,走进了那片神秘与苦难交织的高原,走进了生命的炼狱和灵魂的天堂,走进了一段永恒的英雄传说。

  西藏,即是天堂。我们奉承这句话,我们渴望去到西藏,我们膜拜这一神圣的地方。

  《我在天堂等你》是裘山山的一部关于西藏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代革命者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开拓西藏与革命者的下一代的故事。孩子无法体谅父母作为革命者的热忱,对父母的不理解,埋怨,故事最终在父亲过世之后母亲的亲口讲述中揭开。

  欧战军,白雪梅,木军,木兰,木槿,木凯,木棉,木鑫,辛明,王政委,苏队长,尼玛……这些是裘山山笔下的一个个活鲜鲜的人物,是书中一个个对西藏有着热忱的感情的`人物,他们带我们领略西藏那无与伦比的美,带我们体会西藏的解放的艰困,更让我们看到革命者的伟大,他们把授予的责任永远高于自身利益。

  那些老革命者都有着坚定的信仰,他们生为西藏之人,死为西藏之魂。

  看着他们在西藏发生的故事,在通往天堂的时候,不断的牺牲,不断地付出,他们让我感动,让我牵挂。

  在这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辛明医生,他不因个人感情而放弃对革命事业的努力,忍受痛苦,为藏族人民治病,宣传卫生知识,献血,最后为了救被冲进河水的藏族孩子而牺牲了,为了西藏,他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辛明曾对白雪梅说过:“世界不是靠拒绝形成的,正如命运不能靠拒绝摆脱。有些人的生命是以应该的方式存在,有些人的生命却是以必须的方式存在。无论事何种方式,每个人都必须承受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命运中的困难,并且努力战胜它。一个人可以拒绝许多东西,荣誉,地位,金钱,享受,甚至爱情,但他不能拒绝苦难。苦难是无法选择的。既然无可选择,就让我们心平气和地面对吧。”

  是啊,苦难是无法选择的,无论在什么时候,当我们遭受苦难时,希望我们不是退缩,而是我们能迎难而上,做到真正的心平气和。在辛明心中,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心境下,西藏,惟有西藏,能让他们牵肠挂肚,能让他们忘记一切,或想起一切。因为他们把所有与生命相关的东西,都留在了那儿。我敬佩这些老革命者,我因他们感动。

  西藏,神圣的地方,不只是这批在西藏奋斗的革命者的天堂,也是我们心中的神圣。我们渴望西藏,渴望那无与伦比的美,那天,是那么的蓝,那云,是那么的白,那神奇的高原带着一种永恒的苍凉站在我们面前,这苍凉中蕴含着人类难以征服的力量,蕴含着我们无法了解和进入的神秘。

  我希望总有那么一天,我能真正站在西藏的土地上,亲自揭开西藏那神秘的面纱。

  《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5

  前几天,经朋友推荐,我才与这部小说结了缘。乍一听名字,似乎小说在讲一段浪漫故事,但读来却感受到小说中现实的因素更多。白天,我几乎没有读几页;只有夜里,我才能走进这部小说里,用心灵与其中的每个人对话,感受主人公的悲喜苦乐。

  《我在天堂等你》以六十年前十八军进军西藏为大背景,以现代人与上一代人的生存环境及思想观念的矛盾冲突为线索,采用插叙和时空转换的表现手法,讲述了以欧战军、白雪梅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者进军西藏的艰苦历程以及发生在当代他们的六个子女身上的涉及家庭、婚姻、就业等方面的故事。作品结构精巧,从开篇处处设置了一个又一个谜团,在一个个矛盾冲突中,使读者欲罢不能,勾起了强烈的阅读渴望。

  掩卷想来,小说里浓缩着中国历史的缩影,于细微处见历史事实正是精华的所在。从主人公白雪梅十八岁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忍痛与母亲抉别,参军、进藏写起,到她亲身感受了进藏大军的少衣缺吃、翻雪山战严寒的惊心动魄过程,以及他们用真诚打动藏民建设汉藏一家(欧家的六个子女中有三人不是亲生的,其中木槿还是藏人尼玛的孩子)的共同经历,不仅让我对西藏这块天堂般的土地充满着崇拜和敬仰,更是被老一辈人忘我的牺牲精神而感动。做为当代人,除了感动,懂得感恩外,该小说还提示了两个不得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

  一、子女的教育问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个做父母的心愿,主人公欧战军、白雪梅也不例外。为了养育六个子女,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直到子女们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并多数建立家庭。他们言传身教,影响和教育子女们要做正直的人,自力更生不怕困难的人,做对国家以社会有用的人,总之要做他们心目中的好人。但是子女们生长环境和经历决定着他们的未来不可能与欧战军那一代人所期盼的那样,他们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不是一两次家庭会议上家长说了就能解决的。每当子女们向他们诉苦时,欧战军的一句“至少氧气是够喝的”,几乎成了口头禅,也是他与子女们存在代沟的最好见证。在解决木槿离婚问题、木鑫经商问题的家庭会议上,子女们的真心话,句句都戳在欧战军的心窝上,以至于突发高血压脑溢血而离世。到底该怎样教育孩子,怎样缩小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我们每个成年人值得深思和讨论的问题。

  二、人们的信仰问题。小说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在大部队进军西藏的路上,偶遇了五六名叩等身礼去圣地的妇女,其中发髻上插着一朵小红花的小姑娘(尼玛,木槿的生母)给主人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都是为了信仰而历尽苦难。尽管我们是为了不同的信仰。”每当白雪梅在历经艰险和磨难,身心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那个叩长头、头插红花的尼玛的身影就会出现,总能鼓舞白雪梅们继续前进。这难道只是情节上契合?再者,小说名字涉及到“天堂”,难道只是作者为了增加小说的浪漫色彩,还是反映现代人信仰的迷茫和纠结?从主人公欧战军的遗书中的一句话就能初见端倪:“我是个无神论者,我知道人死后一切都消失了。但我却一直坚信,我的灵魂会飞到西藏去……”主人公白雪梅关于这方面的话更多,诸如:“在那儿等我的,不仅仅是他们,还有我自己的'灵魂。我有一种感觉,我的灵魂没有和我一起回到内地来,我只是身体回来了。我的灵魂一直在那片高原上。……”作品的这种纠结,正反映了当代人在人生信仰方面的迷失。作为在改革开放的新中国生活的人们,受来自多方面思潮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观念趋向多元化,中国人的信仰已不再是以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为唯一。在物欲横流和快餐文化时代,目之所及的都是忙碌的身影。不论是政客、商人、公务员、农民工,就连在家的老者也在为接送下下一代孩子、买菜吃饭、健身等忙得脚不沾地。而一天下来,盘点忙碌的内容到底是什么?能在心灵上和人生轨迹上留下记录的却是寥若晨星。笔者只所以选择黑夜作为读小说的时间,或许正是彼时心灵的节拍才能与小说中记录的新中国的开拓者们的所思所行合拍,才能听到他们呼吸,才能感受到他们的心跳。我们虽很幸运地没有生长在那个战火频飞的年代,但到底我们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更有意义?这不正是这部作品给予我们的人生命题吗?我们不要把今生不能实现的一些愿望寄托到来世,且不说人世间有没有来世,最起码我们的来世由不得今生的我们作主。“我在天堂等你”,换句话说,在天堂等我们的,不是那个心动的“你”,而是今生那个言行合一的“我”自己吧!

  总之,《我在天堂等你》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尤其是当代五十岁以下的人们。

  《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6

  你说,会在天堂等我。可是,如果我并不向往天堂呢?那么,即使有天堂,我们也不会再相会了。曾经对天堂的向往,因为故人的离开而心灭;曾经以为的那些幸福,随着去往天堂的脚步而烟消云散。

  做回凡人的相守,远比天各一方更让我感动!既然已经离开,就不要用那么空洞的语言来告诉我、来安慰什么;既然已经各自分散,就不要再约定:今生已过已,结取来生缘。来生会是什么,可能在轮回路上,我会选择避开里的世界?我不会在今生就和你定下来生的契约。轮回道上我会选择遗忘,残忍地让选择视而不见或许最好?如果看见我,也请放开,不要再选择我。

  如果选择守候,就要守候在身边,没有哪一种守远在天边会比守候更真实和幸福。不管是你还是我,如果选择了放弃,还会去珍惜吗?珍惜什么?仅仅是那曾经美好的回忆吗?

  所以,如果已经放手离开,就不用说在天堂等我,也不用在天堂等我,或许你不知道,也许我从来就没想过去天堂。固然长相思美过长相守,但是终究不如长相守!

  看过《我在天堂等你》,自然对西藏那个神奇的地方有了一种向往。看起来似乎很洁净的天空和虔诚的教徒,时时引诱我到那个充满梦想的.地方。但是不敢去。一直以来,每一个我向往的地方,随着时间和记忆的流逝,似乎和多年前的梦想已经相去甚远,就像雍和宫,就像陶然亭。所以宁愿保持这份美好,也不愿意去那个梦想之地了。即使有那么一个让我深深眷恋的人,即使是那么的愿意天堂相聚,也请不要再去那个让我梦魂萦绕的地方;看不见自己失望的眼神,但是可以听见心碎的声音,不愿意眼看着一个又一个的梦想破灭而无动于衷,所以,如果已经放手,我们就各走各的路,不要再相约来生,也不要相约再在天堂等候,在我眼里,早就没有天堂了!

【《我在天堂等你》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等你的句子09-30

我等你说说11-21

我等你的说说06-05

我等你的优美句子08-22

我等你回来的说说12-27

我在等你的伤感句子03-22

《我等你》诗歌篇01-28

我在开原等你网络散文07-12

我穿上婚纱等你的句子10-17

对不起我不等你句子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