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

时间:2023-01-26 18:13: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1

  1、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只是辅助手段,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学习贵在持之以恒,大量时间的持续投入。

  2、推迟满足感,面对欲望,大多数人看法惊人地类似甚至相同:如果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收获;如果没有收获的话,那最好要马上有结果。所以不论工作与学习都要有耐心与专注力,切忌浮躁,要取得大的成绩就不能急功近利。

  3、了解学习进程,提高自学能力,完全靠自己学一样东西,管它是什么。并且一定要学好,学到比相当数量的人都好。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做——做很久很久。

  4、对考试改观,消除对某些考试的偏见,并且热爱考试,理解它是通行证是机会,而且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的,如打从心底里憎恨考试,就会觉得考试是拦路虎,引起负面情绪,容易丧失斗志与信心。

  5、教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清楚明了地表述那些你自以为了解的东西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6、警惕所谓的“成功学”,警惕“我是独一无二的”自我安慰式的信条,留心成功者说的话。

  7、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友谊中的“公平交换”与“索取者”。

  8、时间是这世界唯一对任何人都公平的资源。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个人的每个小时都只有60分钟,每个人的每分钟都只有60秒,每人每天一共86400秒——大家都一样,不管你是谁。感知时间,记录时间。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2

  看这本书起初是因为这个书名。总感觉时间流逝的太快,根本不是人能够掌控的,所以我常常感到焦虑。学会把时间当作朋友,合理的利用时间,确实是我现在迫切需要了解和学习的。

  书中开篇提到了困境,拖延症会让人陷入时间的困境,明明有重要的事情要做,但你却在做其他容易做的而不重要的事情,有时错误的估算了完成重要任务的时间,又或者是在完成任务时候出现了差错,这样的情况都会导致压力,而压力造成恐慌、焦虑。无法管理时间,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所以先要把事情分成“重要的”和“不重要的”,“紧急”的和“不紧急”的,然后挑选“重要的”而又“紧急”的任务优先执行。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本书的主旨其实是个告诉大家,时间是不可被管理的,必须开启心智看清楚,想明白,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得靠积累。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生活有时候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而摆脱它的方法就是——你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对于任何正常的人来说,有时间,有精力,有正常的智商就足够了。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所以说抛弃幻想付诸行动,这才是珍惜时间的表现。

  本书全面分析,并且用了大量的事例来说明时间的管理是有方法的,如估算时间、及时行动、直面困难、感知时间、计划、验收等等,其中配了很可爱的兔子插图,让人更加深刻理解文字的含义。书中提到人为什么要勤于思考,因为很多人,坚持拒绝思考,然后用天下最累的方式生活而不自知。要用心做事,用心做人,用心对待时间,时间才有可能和你成为朋友。

  学会控制大脑,因为大脑常常在我们无意识下操控我们的注意力。丢掉不必要的情绪,恐惧、痛苦、自卑、比较,这些都是浪费时间的事情,学会控制自己的大脑,人就会更加专注,更容易成功。过去的事情是无法更改的,现在的烦恼是无济于事的,而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但是将来的尴尬也许是可以避免的。一个人的才华和学识是可以通过积累努力获得的。生活中的智慧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这,其实是我内心一直在想,而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描述出来的句子,在书中看到了,我更加确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看完了这本书,我深刻明白了,读书是为了解决问题这句话的含义。这本书可以说是一本学习的书,也可以说是一本使用时间指南,同时是一本励志书。看得出来作者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勤奋努力的人,他把自己用心积累的感受写在书中,都是可行可学的,看完后很多问题变得清晰了。积累和控制,是我在本书中学会的关键词,积累自己的知识,学会控制自己的大脑,持之以恒,和时间做朋友。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3

  今年四月份参加成都的关于坪山区骨干教师培养的培训,会上培训的老师推荐了一批书,其中就有这么一本。其实在老师推荐书目的当堂我就买了这本书,而只到半年后才开启。这本书给了我一些启示,就像文中所说的那样“‘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122页)书中很多观点我很认同,所以决定一一列出来。

  一、提早学习,终有一天会用上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学编程,学盲打,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而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很顺利的用上了。

  作者这样写到: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而‘不知道’那东西(对自己)有什么用”,恰恰是一部分人(更多一些)决定不学的原因,同时,它也是另一部分人(更少一些)决定去学的原因。“

  ”为了表述方便,让我们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决定学习的人’称为‘甲’,把因为不知道那东西有什么用而拒绝学习的人称为‘乙’“。

  在更多的时候,甲更可能想都没有想过”学这东西有什么用“。他从来都不问用途,只是自顾自学去了。许多年后,他自然而然地找了这项技能用处,享受了其已有技能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于是,这个既有经验成为他心智的一部分。当遇到新的学习机会时,他会自然而然地采取同样策略——管它有什么用呢,学呗,学了总有用处。他也会自然而然地理解并相信"技不压身"的道理。

  乙当然永远不会知道这东西对他有什么用,因为他从未拥有过这项技能,更不可能有机会亲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凭自己的经验能够得到的结论只是:”我没学也没什么“。……最终,当他再次面临同样的机会时,他还会与过去一样,作出同样的选择。

  在学习生涯中,我当了很多次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读研究生的经历。我的导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人,常常强调读研究生时要学会怎么写论文。当时的我一心想去中小学做老师,心想着论文写得再好,课题做得再好又怎么样呢。从而对于写论文和做课题的事情,敷衍了事。现在发现没有好好学习本领,在中小学中同样要写论文,做课题。更讽刺的是现在花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去实践。以为没有用的知识,也许就在不远处等着你用。

  二、交换才是硬道理

  书籍中指出,速成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想拿到“想要的……”,则需要与我们已经有的东西去交换。

  书中这样说:偶尔会有一些"我要的"无法用现在”我有的“换得,却又是必须、必要,甚至不可或缺的,这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用什么样的手段再积累一些”我有的“,从而有足够的资本换取那些”暂时换不到但极其想要的“——或努力勤奋,或投机取巧。

  其实对于某些事情,我们用”时间、努力、勤奋“来换取,对于亲情、友情、爱情又何尝不是去换呢?以真心换真心,以友善换友善……无一例外。

  三、预留充足的时间

  文章中提到: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由于对事件的熟悉程序不同,会使人我们没有留更多的时间给”意外“,给不可预知的事情。

  这也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犯的错误。看来不是我没有留够,而是我根本就不知道某些事件大概会花费多长的时间,因为我们对某些事件的不熟悉,很难判断做这些事情所需要的时间。因而当再次面对这些的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提前完成工作。不要把期限压到要上交任务的最后期限去完成。

  四、单位时间内做有效的事情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番茄工作法“。例如,你需要专注于这件事情2小时,即120分钟,那你就可以把当天的任务分解成6块,每一块用20分钟去完成,再把20分钟当作专注的基本时间单位,在每个时间单位过后休息5分钟,想办法犒劳一下自己。

  在本书中作者还”事件日志“,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而且尽量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即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同时他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该日志是基于过程的记录,他把每一天完成事件和所花的时间都记录下来。

  这些方法都”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应该学习这种方法,感觉自己好多计划都无法完成,很多时候并没有利用零碎的时间高效工作。

  五、兴趣怎样来的

  ”这些人其实并不是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几乎没有人会喜欢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

  ”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对于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很可能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这样的三段话真是刷新了我的认识,但是回顾来看一看,又很有道理。如果不是很厌恶现在手头的事情,尽量把它做好,就会喜欢这些活。

  六、方法与努力

  一位从45岁开始学习英语,一年后成为高级翻译的教授——钟道隆学习英语的故事。书中这样写到:”从1980年1月31日到1983年2月我调离沈阳为止,3年内写了一柜子的听写记录,用去了圆珠笔芯一把,听坏电子管收音机9部,半导体收录机3部,单放机4部,翻坏词典2本“

  看了这些数据我还能说什么呢?有的人说用词根记忆法好,有的人用听写,但是无论哪种方法,都有一个前提是努力。”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七、小知识

  除了对以上的六点认识以外,在本书中还有一些小知识也让我耳目一新。比如”双盲实验“:有的药物也许并没有效果,只是心里疗法的功效;”谁主张,谁举证“:提出观点的人,要自己来证明观点正确,而不是让旁人反证;在倾听别人讲话时,多用”那你的意思是不是……呢“,去回顾别人的讲话内容,有利于自己的倾听效果。

  再次引用前面的那句话”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但是,有时候轻轻留下的痕迹也许会不容易看见,而积累总会让后面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不一样。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4

  古语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太熟悉不过了,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我们每个人都在失去,每个人对时间有不同的感知和思索,于是酿成了不同的人生。近年来,“时间管理”这个概念经常活跃于大众的视野之中。管理时间真的有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快节奏的生活之下,每当我们拖着困顿的皮囊回到家中时,常常会感叹“今日事,无法今日毕。”的遗憾。因此,今天我要为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来自李笑来作家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与其说这是一本关于时间的书籍,不如说这更是一本关于生活方式、关于自律、关于人生意义的书籍。作者从心智成长的角度来谈时间管理,指出时间管理是成功的关键所在。然而吸引我的并不是所谓的成功方法,而是书中平和的叙述方式不同于一般励志书籍喧嚣的鼓舞与说教。这样一种朋友似的口吻唤起了我对于心智、时间乃至成功的思考。

  书中提出的一个首要问题,也是人性的劣根,就是大部分人都是即懒惰又勤奋的。仔细回想过往,做很多事情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既想掌握快速学习的方法,却又懒于付出心血,却最终都败在自己的懒惰上。那么,又该如何克服自己的劣根性呢?这便是书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提出人需要依靠心智去把握自己,克服劣根性。我们善于做各种规划,恨不得将时间规划精确到每分每秒,让全世界都看出自己努力的样子。可多数情况下我们规划了最想要的日子却活出了最不想要的样子,可见,管理时间似乎可行,但管理自己才是最终目的。其实,我们不是不能科学的制定计划和清单,而是不能科学的执行和完成任务,我们在制定计划时过于勤奋,却在执行中过于懒惰。在大部分长久的失败中很少能进行反思,这个过程中我们让自己的心智迷失,让自己的劣根不断萌生。

  所以书中给我了一个最大的提醒,就是“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作者提出了“利用时间”的方式就是学习。管理自己也是需要学习的,我们要学习正确的估算时间,及时采取行动,直面困难,关注步骤三思而行,要感知时间的存在,也要接受时间的流逝,学会关注记录时间的开销,记录行动,验收行动成果。当我们尝试开始不厌其烦地学习、练习这些简单的.步骤,相信自律的种子便会在我们身体内悄悄种下。

  教师工作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并不仅仅只是备课、上课,还有其他各种任务。因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高效的完成工作就必然要思考时间管理的问题。读完这本书后,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的我慢慢学会将时间合理设计。从坚持每学期的初始指定教学计划,每月、每周、每日制定当日待办事项,到将较大的任务分割成易于完成的小块去执行,再到利用碎片时间处理其他教学及班级事务等等,渐渐地我乐于在规划时间内完成各种事务,并且坚定的执行下去。从而我也感受到了与时间为伍的愉悦感。

  这个世界永远是相对公平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了努力与奋斗,就会收获精彩。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以免虚度更多的时间。培养任何一个习惯,都是需要挣扎的。然而,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会变得其乐无穷。时间可能是劲敌,也可能是朋友。老师们,同学们,当你决定捧起这本书的之前,请试图把时间当作自己推心置腹的朋友,享受与它真诚的“交流”时光。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记得时间只与努力的人为伍相伴哦!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5

  这是一本需要实践的书。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复杂的结构。如果只是看看,那结果就只是一本打发时间的书。也许会有一两天打了鸡血一样充满动力,然后又会恢复之前的状态,就像大道理我都懂,但是还是过不好。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只是个人如何利用。

  看完这本书,我的几个收获:

  1、开始使用事件—时间日记。不用精美的本子,随身带的就够了。写下自己每天做的.事情以及所需的时间,然后猛然发现自己好像一天都在学习,而事实上,有效的时间只有那么两三个小时,这让我更加珍惜时 间。

  2、制定短期的目标更容易实现。以前我天真地认为,每天背50个单词,一个月可以背1500个单词,其实我只能坚持三天,这让人无比沮丧,这个是不可行的。但是要是我坚持一个礼拜,然后两个礼拜三个礼拜,这是更容易实现的。要制定长达半年或者一年的计划,需要很多的准备。

  3、对自己重要的考试,就要提前很久开始准备,不要总是以为时间还来得及。等到发现来不及而去追求高效与速成反而身心疲惫。当你在怀疑某个学习方法是否有效的时候,那是你懒惰不愿意花费时间,而当你在寻找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的过程可能就是在了浪费你的时间。方法都是需要时间去证明。

  4、学习是最节约时间的方式。

  还有许多的收获,当你用心去读这本书并且去实践,你会发现更多的惊喜。共勉之。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6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那么的珍惜时间,也没有很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等到时光流逝,一事无成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白白浪费了这么多时间了已经,紧接着,后悔懊恼接踵而至,开始下定决心珍惜时间,认真学习,这股热血还没沸腾两天,就又开始变的懒散了,学习的`时候开始分心,时间又白白浪费掉,又开始后悔,恶性循环下去。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就像是管不住自己一样,不能很好的自律,说到底,我们只是没有控制我们的大脑,而是被大脑左右了思想。成功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并能够付诸行动,但是做到了有目标行动了也不一定能成功,至少你还有个盼头,即便失败,至少还有失败,失败也是一种收获,总比啥也不干,碌碌无为的好。时间珍惜了就是金钱,没把握就是流水,时间不多不少,够你用来提升自己,也可以让你年华虚度。把时间当做朋友,自己去支配时间,而不是放任时间白白流逝。

  今年大一,希望自己能够好好自律,珍惜大学四年,努力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学习各种技能,珍惜时间,在这最后安逸的四年里,好好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7

  记得之前似乎听说过,一本书当是骨架俱在,血肉皆存。原话已无从查起。对此我从未有太深的体会,但是直到再次读完这本书,才真的明白这道理。以前读书总觉得读过了脑子还是空白,若是好书,真真是糟蹋。而我又不愿再看一遍。原来再看一遍的感觉真的不同,就像是书中血肉都被我所用之感,但如今还没有全部应用,骨架清晰还要再读。这本书算是我读两遍书的一个里程碑式的纪念。读书不但是读了一遍,更重要的是将其有用之处占为己有。读与写,读与思考应当同时存在。现在我的这种看法便是从这本书中得到。

  李笑来的这本书《把时间当作朋友》很不同,初看与心理密切相关,实则改变人的思维模式,控制自己的大脑,当你真的实验的时候,确实是保持清醒的好办法。而书中真正吸引我的便是时时刻刻宠辱不惊的状态了,如何要达到那样一种状态,书中一步步心智力量的解读再到运用心智,然后教我们如何用具体方法精确感知时间(如果学会这个,真的太厉害了 )还有不与他人比较的幸福。还有自学能力的培养等。我不知道这些足以改变我的`想法是否我可以全部记得,但是它对于我的意义很多。尽管有的对我来说并不能激起共鸣的火花,但是其中某些思想却足以凸显它的价值。

  唉!看来要整体表述好这本书,还是要再看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相关文章: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09-30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09-30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04-26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09-01

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03-20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范文04-27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5篇09-02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精选16篇)08-11

时间典当作文(通用43篇)12-13

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范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