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塘约道路》读后感(精选5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塘约道路》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塘约道路》读后感 篇1
海,昨天退去。
出现在眼前的山,从天上俯瞰,宛若无数远古征战的帐篷安扎在大地。它不像太行山、神农架或者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那样连绵不绝,多是一座一座平地而起。好像有一只上帝之手,曾经在这里做游戏,造了这么多小山峰。
这里的山,便是两亿年前海底世界的景观。在这些高度差别不大的`群山之间,曾经有许多海底生物在“山”与“山”之间游弋,是两亿年前海底的自然力量造就了这里特有的群山。
我们今天所说的青藏高原,就在那时候出生。它曾是远古的浅海低陆,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形成今天的“世界屋脊”。最后露出水面的这片海底世界,因无数小山峰耸立于斯,便成为当今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
这里是贵州。我没有想过,工业发展滞后的贵州能在信息时代为全国提供什么经验,但是,现在这远山深土是如此生动地教育了我,令我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的世界。
《塘约道路》读后感 篇2
《塘约道路》变革发展的故事是从一场大雨开始的,其间的几个点给我感触很深,一是百年不遇水灾后面的互助共建家园;二是当市领导问及群众灾后需求时“先帮我们修路”胜于粮食、物资期盼的渴望;三是在“为什么不成立合作社?”的问询中立行立办的行事作风与公决会上的全票通过;四是扎根群众依靠群众的抱团发展模式创收的惊人成效。总观全书,塘约村由“贫困村”变身“小康村”是新时期“三农”变革发展的缩影与典型,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几个支撑点。塘约村的乡村治理与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旗帜与样本意义。
一是村支两委的凝聚力是引擎发展变革的支撑点。塘约村两委敢闯敢试的决胜勇气,使塘约之路在短短的两年就突围贫困、脱颖而出。可以这样说塘约道路不仅是走出来的,而且是干出来的,是支书左文学、主任彭远科与塘约村干部群众勇于实践、敢于实践的共同成果。面对一个“穷”字,面对百年不遇的灾难,塘约群众没有“等、靠、要”,而是自发组织互助互帮,直面守旧三农思想所至的“贫穷”环境这个不争的事实,不忘“要致富,先修路”的发展理念,在面临房屋毁坏、粮食紧缺的现实中渴盼的不是物资与金钱,而是修路的期盼,这是一群什么样的群众。面对发展二字,不等待不回避,在“为什么不成立合作社?”的问询中当机立断,马上就办,左文学当天就召开了“村支两委”11人的专题会议研究“建什么样的合作社”,成立老年协会,两天做工作,第三天召开大会对成立塘约村合作社,把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一事进行公决。短平快,不拖不等的行事作风,为引擎发展变革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点,为后期的塘约道路快速变革奠定了基础。
二是群众信任触动发展脉搏是助推发展变革的支撑点。在 “穷”的`事实面前,转变群众的“观念”至关重要,塘约群众面对穷困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只要是有发展机会,他们都会全力支持,在成立塘约村合作社,把承包地重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一事面前毫不含糊,86人全票公决通过,这是对村两委的信任,更是对“富”的期盼与渴求。而这个信任铸就了塘约村干群同心圆,从,22天拓宽洗布河,28天修建宽8米长4公里的柏油路等不难看出群众的信任就是付诸行动,因为他们个人盼“富”与共同致富的目标是相同的、一致的,需要村支两委的带动,需要改变过去每户农家单打独斗的模式,需要凝心聚力在所思所想中敢作敢为。塘约人民把发展的希望寄予村集体,把发展的命脉交付村集体,就在于他们深信塘约道路一定会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也正因为如此,塘约村从建立合作社到“七权”同确,从“三权”促“三变”实现村级“一清七统”,一路走来既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也加强党支部在农村中的领导作用,构建出“村社一体”重组抱团走集体化道路的新模式,精品水果、浅水莲藕基地逐渐形成,运输队和水务公司依次诞生,变化和成效都令人惊叹。在这里群众信任是关键,是触动发展脉搏,是助推发展变革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成就了塘约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成就了塘约人民共同致富同步小康之路。
三是新理念构建村民自治是实现贫困蝶变的支撑点。塘约的发展变革是突破固有发展的新模式,是探索确权、赋权、易权之路,以“三权”促“三变”激活农村沉睡资源,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和发展红利的创新,两年时间实现蝶变更加证明塘约道路是一个成功的典型,是可借鉴或复制的发展模式。“党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是左文学的理念,但更多的是在这个理念中看到了村民自治的公平与公开。贫困有根,一个老党员一年要贷款一万两千多吃酒,举债吃酒何谈发展,又如何去谈脱贫,这种状况滋生了“红九条”,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把全村酒席统一办理,把权力交给“村民代表大会”,使村民自治在发展中的作用名符其实。穷则思变, 正如作者所言:“农民需要一个精神焕发的村庄。”而塘约发展之路正是从一个即将毁掉的家园换发成为一个生机盎然的村庄,在团结协作的干群关系面前,在诸多新的理念构建与形成面前,塘约村的村民自治得以凸显,是实现塘约贫困蝶变的有力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唤醒了新时期“三农”发展的新模式、新形态,形成一种新时期“三农”发展典范,聚集着满满的正能量。
中国作协副主席、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这样评价《塘约道路》:这篇报告文学,树立了一个中国当代扶贫攻坚的典型,让人震撼思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给人民以希望。塘约的脱贫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真正脱贫。在当下的农村脱贫攻坚的重任面前,塘约道路具有一定的旗帜与样本的意义,是一块难得的“他山之石”。塘约道路是关心农村和农民命运的发展模型,开启农村改革之窗,这条道路上的故事值得我们品味、值得借鉴与学习。
《塘约道路》读后感 篇3
我是在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读到王宏甲这本新书的。当时坐在我旁边的一位作家说,王宏甲的名字我知道,但这本书的名字我看不懂,我知道有协约、违约、公约、条约,不知道还有个“塘约”。我告诉他,塘约是贵州安顺的一个村,一个带着泥土气息的名字,村里应该是有塘的,不光有塘,还有两条河,一条叫洗布河,一条叫塘耀河,洪水一来两条河的水就暴涨,把村里的田地都淹了。“塘约”也可以理解成一种约定,一个由村里共产党员带头、老百姓共同响应,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盟约。靠着这种约定,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的道路,一条实现富裕幸福梦想的道路,一条具有农村发展典型意义的道路。塘约道路既不同于华西村模式,也不同于小岗村模式,但两者的成功经验都在这里得到借鉴。塘约是革命老区,是红军走过的地方,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方。王宏甲通过塘约困惑、塘约经验、塘约模式、塘约道路,讲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基层的成功实践。这是我讲的第一个关键词——中国道路。
王宏甲是讲故事的`高手。书中有这样一段:“当晚,(左二牛的)父亲主持家庭会。父亲问儿媳妇:这个村主任,你同意不同意他干。儿媳妇说:他想做的事就做吧,我从来都没拦着他。父亲说:村干部要付出的,没有你支持,他干不下去。儿媳妇问:咋支持?父亲说:你就支持他两点,一是他有事,随时要走的,你不能拖后腿;二是有人来找,端椅倒茶要及时,找你吵架,你也必须先倒茶。儿媳妇说可以。然后问二牛什么态度。二牛说牛还在。父亲说:没必要老想着挣钱……你有机会给大家做点事,是福气啊!……第四天,二牛就把牛全部卖了,开始当村主任。”一段朴素的白描,描绘了一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老共产党员、老农民、老父亲形象,描绘了一位敢于担当的年轻村干部形象,描绘了一位朴实、明理的农村媳妇形象。这个家庭会的故事让人想落泪。像这样的故事,书中有很多。王宏甲的白描功底很深厚,字里行间,让我们似乎读到了柳青的《创业史》、浩然的《艳阳天》、孙犁的《荷花淀》。通过一本书讲述一个村庄的故事,讲述中国社会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普通百姓的故事,展示波澜壮阔的画卷,这是《塘约道路》的意义。这是我讲的第二个关键词——中国故事。
故事的主角当然是人物。《塘约道路》的故事是从村支部书记左二牛、村委会主任彭远科、时任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写起的。一场百年未遇的大洪水,使三位基层干部不期而遇地集中在一个画面里,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什么叫赴汤蹈火义不容辞,什么叫主心骨、定盘星、压舱石、顶梁柱,什么叫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村庄是中国社会一个最基本、最基层、最基础的单元,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终端、执行终端、受益终端,基层组织、基层政权至关重要。
《塘约道路》读后感 篇4
《塘约道路》受人民出版社重视,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研讨会。猛然看到这样的新闻,笔者感到很惊讶。惊讶主要源于“人民出版社”和“人民大会堂”这样的字眼,这可都是“高大上”的标志性存在。因为,在中国出版领域,人民出版社的权威路人皆知;而在国人心中,人民大会堂更是神圣的殿堂。当它们一起和新书《塘约道路》捆绑在一起的时候,普通人不感到惊讶是不可能的。
于是,我们会本能地追问这样一个问题:这本新书凭什么值得人民出版社如此重视?虽然本书作者王宏甲是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长征》电视总撰稿人,但这绝非关键原因所在,作为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的王宏甲,其作品很多,凭什么只有《塘约道路》要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研讨会?很明显,作品本身才是最关键的原因。
众所周知,关心中国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关心农村和农民的命运。农村是孕育中国悠久而灿烂文化的摇篮,也是培育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地方。当前的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着惊心动魄的变革。如今,不仅政府关注农村,各种资本也在关注农村。可以说,农村和农民的状况,依然与当代中国青年的眼界、智识、成长、情志密切相关。而新书《塘约道路》,就是一本关于农村命运和农民状况的纪实作品。
《塘约道路》主要写塘约村农民自十八大以来在基层的探索实践,它不同于小岗村,也有别于华西村,它吸收了新中国诞生以来,包括改革开放至今的经验和成就,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人民出版社高度重视这本书,显然是希望通过宣传塘约村的改革探索,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塘约村”这个“小世界”,透过这个“小世界”主动思考国家发展前景,关心农村和农民命运。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取得的最伟大的制度性财富。巩固农村集体所有制和加强共产党在农村的领导作用,是当前农村改革中关系全局的两件大事,涉及亿万农民的利益。近年来,作为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曾经的贫困村,塘约村围绕“三权”+党建+扶贫+产业+金融发展思路,切实抓牢“确权”这个基础,抓好“赋权”这个关键,抓实“易权”这个核心,同步推进农村产权“七权”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实施“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农村改革促小康的蝶变之路。
塘约村通过深入开展“三权”工作,形成了对“三变”的良性促动,改变了农村“386199”部队历史状况,推动了农村生产方式由分散式向集中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真正让农民重回土地、立足土地、依靠土地发展,让土地更加集中、生产更加集约、效益更加凸显,实现了从国家级二类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嬗变,初步实现“率先小康、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成为引领当地农村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样板。
正如作者在本书“导言”中所说:“一个好社会,不是有多少富豪,而是没有穷人。塘约道路不仅仅是一个迅速脱贫的故事,塘约的变化是在集体所有制得到巩固,党支部的领导作用得到加强的情况下迅速发挥出优势。前者是经济基础,后者是上层建筑,二者的高度统一是当今所迫切需要的。这是在基层筑牢共产党的执政基础,走一条使每一个农民的切身利益,都能够得到保障的同步小康的道路。”而这,也正是人民出版社重视《塘约道路》一书的出版发行,并将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研讨会的原因和意义所在。
《塘约道路》读后感 篇5
近日,中宣部《党建》杂志社和人民出版社在京举办塘约基层建设经验座谈会暨《塘约道路》研讨会。
农村如何脱贫?农村基层党支部该发挥怎样的带头作用?报告文学作家王宏甲撰写的《塘约道路》(人民出版社出版),叙述了贵州安顺平坝区塘约村,在一场大洪水洗劫了这个村庄后,大家投票选择了土地确权入股的股份制合作社的模式,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组织规模化的运输、装修、种菜,还用“全村酒席统一办理”来正村风。党支部管全村,村民管党员,人均收入从2014年不到4000元,提升到2016年的10030元,村集体经济从不足4万元增加到170万元。外出打工的人们纷纷返回家乡,塘约不再是“空壳村”,人们充满希望地劳动着,实现了从省级二级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华丽转身。《塘约道路》感情真挚、有血有肉,语言质朴,内容更是发人深省,深具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中国作协副主席、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说,这篇报告文学,树立了一个中国当代扶贫攻坚的典型,让人震撼思考。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给人民以希望。塘约的脱贫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真正脱贫。
中央党校教授徐祥临认为,塘约达到了土地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的利益统一。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应该明确承包制的必要性,塘约是在承包基础上的推进、完善,不是简单地重回集体化。专业化生产才能让农业领域充分就业。
中国人民大学的'刘守英教授表示,塘约经验一是对农民和集体关系的变革。过去的集体制是模糊产权界定,这里是全面的产权确定;二是对公与私问题的触及,承包制解决的个人利益,但集体公有财产的归属没有顾及;三是产业分工合作,规模扩大,具备发展前景。
总之,研讨《塘约道路》,更要读懂其给我们带来的“双重启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善于思考和总结、从一些典型事例中汲取经验教训,就一定能够更好地促进和推动工作、讲好中国故事,实现经济发展和文艺创作的双赢。
【《塘约道路》读后感】相关文章:
开放的支塘01-18
莲花塘的由来03-01
约客教案06-06
负了梅花约11-18
塘上行原文及赏析03-03
寒塘原文及赏析04-24
可爱的草塘说课稿11-05
寒塘原文及赏析01-08
白塘湖作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