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读后感

时间:2022-07-13 14:44:1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大学》读后感(精选21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读后感(精选21篇)

  《大学》读后感 篇1

  老师说:“《大学》是我国的“四书”之一,它积淀华夏五千年的魂,是中学生必读的经典之一。”我急忙周六就去图书馆借来看。之后,我去网上搜查资料,原来《大学》原本是名列《五经》的《礼记》中第四十二篇,宋朝的程氏兄弟把它抽出来单列,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他歪门邪道。明明德、亲民以及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重要的三纲。明德是根本,亲民为路径,至善则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都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大学》一曰“大人之学”,二曰“为政之学”。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之人,要在社会上立足,需要知书明理,通晓人生之道;二指但凡有成就的人,都具有光辉伟大的人格,他们修己安人,历练内圣外王之道,终成轰轰烈烈的事业。这两种含义具有同一思想——修身。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牢记在心,努力学习,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在这个过程中时刻记住,只有做好一件小事,才能实现理想。

  《大学》读后感 篇2

  《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大学》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君子必慎其独也”,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在独处独知的时候也一定要言行谨慎啊!

  读了这段话,让我想起了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故事。

  南北朝时期,齐国有一个叫甄彬的人,有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有一次,他用一束苎麻到荆州长沙的当铺作抵押换钱,后来赎回苎麻时,发现在苎麻中包着五两金子。甄彬看到金子后二话没说,立即送还当铺。当铺的人非常吃惊,于是用一半金子作为酬谢,并让甄彬把名字详细的告诉他,两人往复推辞了十多次,甄彬坚决不肯接受。从此,甄彬还金的美名远播。

  甄彬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把金子还给了当铺,就做到了“慎独”。《大学》中说,君子必慎其独也,因为君子在人前人后表现如一。而小人正相反,常常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通过学习《大学》,我知道了,要做君子,不当小人,自己在独处独知的时候也要做到“慎独”。比如,在朋友家,如果看到喜欢的玩具,不能偷偷拿走。在商店里如果看见了喜欢的文具,又没有带零花钱,不能趁店主不注意偷偷拿走。

  学习《大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学到了许多其他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今后,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孩子。

  《大学》读后感 篇3

  同学们,你们知道家喻户晓的“四书五经”指的是哪四书吗?对了,那就是《论语》《大学》《孟子》和《中庸》。在这个寒假中,我就阅读了“四书五经”中四书之一—《大学》。

  《大学》这本书为世人所传诵,是儒家学派的经典。那么,何为“大学”呢?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大学就是一片政治哲学论文,探讨了各国平天下的原则道理。它以“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三大纲领,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八个条目,阐明了治国平天下必须从“修身”、“齐家”做起,而“修身”、“齐家”又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作为途径。其中还特别强调个人修身对政治的影响。

  《大学》可真是儒家德治注意原则的表现。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雅士把《大学》看得很重,还将《大学》中的话用于生活当中做到。

  古代汉武帝推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汉武帝在位时,可见多么重视儒家学派呀!汉武帝也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他打败了匈奴的屡次进攻,最终统一天下。

  《大学》这本儒家学派的经典,告诉了我们太多太多。勤政爱民、自立修身,让我们永远记住“四书五经”中《大学》这本书吧!

  《大学》读后感 篇4

  最近,我在紫阳国学堂学习了《大学》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懂得了许多修身的道理。

  《大学》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是说,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的德行,在于使民众日新又新,并达到最完善的境界。那么,什么是光明的德行呢?我想,最基本的就是孝敬父母。

  读了这段话,让我想起古代的一个故事。赵善应是南宋的一名官员,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需要用人血和药进行治疗。赵善应二话没说,马上买药,然后用刀刺破手臂,用自己的鲜血和药,给母亲服用。在赵善应的精心照料下母亲的病很快就好了。病虽然好了,但母亲却落下了心悸的病根。一有打雷等大点的响动,母亲就会害怕。因此,每遇到雷雨天气,赵善应都会走进母亲的房间,陪伴母亲。有一个寒冬的夜晚,赵善应出远门归来,走到家门口时,随从正要敲门,赵善应却马上制止说:“别敲了,我怕惊吓到母亲。”就这样,他和随从坐在门口房檐下,挨冷受冻直到天亮。赵善应这种孝敬父母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这本书提出的“为人子,止于孝”的目标。自从学习了《大学》,我在家里也能孝敬父母。妈妈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我高高兴兴地敬妈妈一杯茶,妈妈就很开心。到了晚上,我来到卫生间倒一盆水,然后让妈妈洗脚,妈妈说我是个懂事的孩子。爸爸回来了,想去餐厅洗碗,我就让爸爸休息,我来洗碗。

  学习了《大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道。作为孩子,孝很重要,只有做到了孝,长大以后才能做到忠和义,才能为国家和社会做事。

  《大学》读后感 篇5

  从小学四年级起,我开始接触了四书五经里的《大学》,在第一次接触《大学》时,只能说自己是无知的,什么也看不懂,什么也听不懂,只是在那里死记硬背,虽然背下来了,但只是在脑子里轻轻划了一道浅浅的痕迹,在经过一遍又一遍地回味之后,慢慢地我觉得《大学》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大学》是我的第一位文言文老师。《大学》一直在教给我们“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详细地讲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虽然我不大了解那些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但我知道做人要有诚意,这样别人才会相信自己,我们还要修养自己的品性,不至于出去不讲礼貌,让人觉得自己是个没有好习惯,家庭教育也不好的坏孩子,让别人说自己的坏话,看不起自己,所以我们要讲礼节,要修身,古人说道:“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但字里行间表达的意思却是那么深厚的道理,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己的品性;想要修养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大学》里面讲的道理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和我们的成长是分不开的。像小孩子的根本和大人的根本都是要修养品性,其次才是学习和工作,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品性,小则影响自己的人生,长大对社会也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要修好身,正好心,然后做事也就简单了。

  《大学》——我的第一位文言文老师,第一本接触的四书五经里的一本书,现在已经牢牢地装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也抹不去。

  《大学》读后感 篇6

  《大学》原属《礼记》中的一篇,在唐宋时期开始受到重视。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大学》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句话告诉我们,从天子到平民百姓,一切都以修养身心为根本。修身这个根本抓好了,长大以后就可以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办不到的。

  古代圣贤非常重视修身,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许衡是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有一次,许衡在天气非常炎热的时候路过河南沁阳,当时非常口渴,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路人纷纷去摘梨吃,惟独许衡静坐树下不动。有人不解地问:“何不摘梨解渴?”许衡答道:“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么乱,梨树哪有主人!”

  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难道我们的心也无主了吗?”许衡这种“我心有主”的精神是多么难能可贵呀!这种“我心有主”的精神,就是《大学》提出的修身之道。

  修身的“身”,指言行而言,“修身”就是修养自己的言行。人有身体,从具体的洒扫应对进退,到动静、周旋,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礼仪、礼节、与礼貌。当今,社会上有一些干部以权谋私、贪污受贿,就没有做到“修身”,他们与《大学》的要求相比,与古代圣贤相比,是多么可耻,多么渺小啊!

  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也要把“修身”放在第一位,按照圣贤经典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比如:当有客人到家里来做客,我会先给客人倒水。放学时,有同学摔倒了,我会主动去把她扶起来。到别人家里串门,或者到学堂上课,没有经过允许,不能动他人的东西。

  读了《大学》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今后我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好学生。

  《大学》读后感 篇7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以此没世不忘也。”

  “於戏!前王不忘”源自《诗经。周颂。烈文》,是周成王祭祀时赞颂先王并诫勉助祭之句。也就是说先王建立如此显赫之伟业,吾等后人不能忘记这样的伟业传承。具体又指什么呢?

  也就是“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君子仰慕古贤圣人之德行,见贤思齐,见圣渴仰;而小人也乐得借用先贤之名来以此获得自利。

  在东方另一个国家印度文明传承也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瑜伽这样结合、联通、合一和相应来表述。与内心心性合一而明身乃心性之化身;与天上神灵合一,如阿凡达;与古贤先圣合一而智慧似我。以至于佛教盛行而演绎到无比殊盛而繁复,君子探求无限,小人用其无限。可见正信和迷信混杂一起,难以清晰。

  而儒家直探龙珠,直揭精辟,仅此一句,使真意灵魂大白与世,简单平实,仁心直露,使人深省,言下大悟。

  《大学》总在不断引用先人智慧说当下实际,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也无修饰,更是中立直接,真实华族智慧之精要,深读其乐无穷。也由此成全了《大学》的历史地位。

  生活中,我们总在道理中纠缠不清,与其说道理无非就是自我认知的一面之词,放在阳光下暴晒,还能有多少客观。一切道理皆废话,不中立,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说什么才是最根本的呢?那就“贤其贤而亲其亲”,其贤其亲变成自然之道,用在社会中就是合真之道,明辨是非之道。至此,心性洞开,与天地合一。

  《大学》读后感 篇8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啊!《大学》的宗旨就是让人们显示自己天赋的美德,革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每次读到《大学》时,这种体会都让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

  你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段话是我最喜欢的,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弄懂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后就能安定自己的心,不会为外界所迷感,就能做到心静如平静的海面,在人生的道路上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一个心静的人心态也会安稳,远离浮躁,思虑周全,从而收获最伟大的学问之道。

  记得四年级时,我雄心勃勃地报了许多数学竞赛,可获奖的次数却寥寥无己,我一下子惊呆了!平日里在奥数班里的“鸡头”走出去却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我变得烦躁不安起来,对奥数也起了排斥之心……在这关健时刻,全校要求背诵《大学》,我一遍又一遍地朗读,正是这段话让我顿时豁然开朗,它让我明白了人最重要的是自身的意志,如果你的决心动摇了,思绪混乱了,那你以前所作的努力都将会付诸东流,因为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成功,更加不能克服任何的.困难。我忍不住对着墙大喊:“王子陌,从容镇定地面对所有的一切吧!”

  从此,我把奥数看作是我人生路上最大的敌人,我下定心要击垮它,要征服它,不知不觉中,我欣喜地发现,每一次的拼搏我都会收获到不一样的新知识,它让我的头脑更敏锐,思维更活跃,让我的数学成绩平走青云……

  你看!《大学》就像是我的一个益友,将数不清的道理塞满了我每一根血管,让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我终身受用!

  《大学》读后感 篇9

  寥寥数语,便囊括了大学这篇著作之精髓。我想,这便是理想中的大学之道,大人之学、博远之学、是走向人生大道的学问。探求大学之道非一日之功,须融入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首先,我们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方得真学问。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先贤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而今,身处财政岗位的我们,既要博览,更要专攻,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求知。

  其次,我们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我党选才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此,我们要踏踏实实修公德、私德,学会勤俭,感恩;学会谦让、宽容,学会自省、自律。

  再而,我们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家庭、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最后,我们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青年,是拥有着无限潜能与无穷力量的人生光景,青年的我们应该去做一个心性光明、行为努力、目标远大的成年人,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大学》读后感 篇10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孟子

  今天的语文课,老师拿起了一本新书——《大学》。什么是“大学”呢?四书之一,儒家经典。但今天,老师给了不一样的答案。

  《大学》,什么是大?是一个人,张开双臂去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去体悟天地人的灵气。什么为大?万物皆为大,心怀天下,志存高远,便是大。“大”是梦想,一个目标,一个希望。梦想是一个远大的造逼于人类的理想,可能有些虚幻,有些幼稚,但如果鹰在地上扑腾,那还是鹰吗?梦想是大,梦想如那鸿鹄一般高飞于天,还不忘去关怀大地。真正的伟人,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和他人联系起来。他们有真正的梦想,他们才能称之为“大”。

  《大学》便是学大。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从十五岁开始,我们便进入了“大学”阶段,从学识变成学品,直到“至善”,直到仁。我们学“善”,学仁,不都是为了完善自己帮助人吗?鹰飞得很高,但它不会忘记,是高山养育了它,树长得很直,但它不会忘记,是土壤滋润了它;人走得很远,但他不会忘记,是家庭教导了他。我们可以登上山顶,但不要忘记,是他人在你感到累時鼓励你,退缩时劝导你。愿你也有梦想,搭乘梦想扬帆起航。

  站起来,张开你的双臂,你会感到很奇妙,这便是“大”,这便是《大学》,这便是“至善”。

  《大学》读后感 篇11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民族。“读史可以明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书中找到解决现状的方法。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巨大的压力下成长与生活,逐渐变得浮躁,急于成功,把最基本的东西抛之脑后。

  人要不断的学习并确立目标,然后为之奋斗,一步一步的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之人,因为漫无目的的生活着,是在消磨时光,没有真正的价值。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几乎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有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将自己的理想搁置,而在忙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通过阅读《大学》,我懂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只有拥有光明正大的品德,弃旧从新才能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在文章中,我找到了解决自己浮躁的方法,即“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确定目标,志向坚定,才能镇静浮躁的心,进而有所收获。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我相信,每个人在努力之后,都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大学》读后感 篇12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有没有可能出现“身不修”、“家不齐”而“国家治”、“天下平”呢?

  有的人会认为,治理国家与个体没什么大的关系,而是那些当领导的人去治理的。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偏颇的。

  中国有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说明国家的事务与每个个体都是分不开的。“国将不国,家何为,人何在?”在这个意义上,家国与个人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岳飞与秦桧:岳飞背负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驰骋沙场,虽遭奸人陷害,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感动后来许多人;秦桧一副卖国嘴脸,为了金钱与利益,不顾国家安危,出卖忠臣,出卖国家,遭受万人的唾弃。

  一滴水不能养活一棵大树,却能映照出太阳的光辉;一朵花不能装扮整个春天,却能展现出生命的华美;一个人不能构成一个国家,却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文明。

  从普遍和长远来看,“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大学》读后感 篇13

  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写定于秦统一全国以后不久。它是我国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方法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各心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

  《大学》读后感 篇14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本章内容好读易懂,没有引用其它书中原文。格物,致知,意诚,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八条目”是达到“三纲”的路线图,终极目标是明德。

  齐家先要修身,身不修家不能齐,家不齐则不能平天下。唐太宗没能齐家但是天下治理的很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几个,但是唐太宗身修的不错,个人魅力属实很高,文韬武略一代明主。

  本章指出齐家为何要从修身开始?因为人都会因感情和认知造成偏差:对自己所喜爱的人往往会过分的偏爱;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往往会厌恶;对自己敬佩的人会格外的尊重;对自己同情的人也会过分的同情等等,这些都因含有个人情感在其中,于是就不能公正的处理事情。

  经常说,做事要公正不能参杂情感因素在其中,否则就容易出现偏差,管理者的更要注意判定是非时的情感因素。怎样才能做到这样呢?唯一的途径就是修身就是格物就是懂得天地人事的运行之理,按理行事遵规守矩就不会有情感因素在其中。

  本章最后一段很有意思,值得大家思考,即“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这都是由于溺爱和贪婪所带来的后果。

  《大学》读后感 篇15

  暑假里,我与家长共同阅读了“羊城分级阅读“系列的《大学中庸》这本经典读物。

  经过与家长共同阅读,我突然觉得读书的确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大学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经典书籍,虽说这本书很难读懂,但是我借助电脑的力量觉得其中很有意思,并且也让我领悟了许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学》部分的一个片段说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城,意城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意思就是说:“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这段说的很对,知识十分重要,知识来自于对万物事的认识,有了知识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识的人,品行会良好;有了知识的人才会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梦想。这本书真是上上下下都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着,比如“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这句话,现实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我们中国的主席,他不仅有知识,有修养,他的家庭也是十分和睦的,他孝母爱妻,首先把自己的家庭管理好,才去管理好国家大事,治理好国家,铲除污吏,为百姓谋幸福,发展国家。因为有了这些政府官员,中国才会富强!

  通过与家长共同读书,让我知道了自己知识的微薄,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今后要广泛阅读,不断理解中国文学的精髓。也让我从读书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别人,并从中找到了快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大学》读后感 篇16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当我们体察事理时,我们便获得了真知;获得真知便能己意诚实,己意诚实便能己心端正;己心端正便能自身修养;自身修养便能家庭端正;家庭端正便能国家治理;国家治理便能使天下和谐。

  八条目的次第清晰明了,但历来亦存在颇多争议,主要集中在对“格物致知”的解释上面。

  朱熹认为格物致知为

  “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欲要了解格物致知之意,先需了解格物致知的目的“诚意”。何为“诚意”?

  “诚,实也。意者,心之所发也。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朱熹)

  诚是真实无妄,意是起心动念,诚意就是要做到自己起心动念要真实无妄,不可自欺欺人。比如,我想去偷东西,良知告诉我不能偷,我不隐瞒我的良知,这就是“诚意”。但现实的抉择总是错综复杂的,比如文天祥和赵孟頫在元代宋兴后应该如何抉择,就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出判定的。

  所以,要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我们首先要具备判断的能力——格物致知。朱熹认为格物致知便是不断推究事物的道理,以不断地获得知识,从而使我们具备能够判断何为“诚意”的能力,人的格物致知的能力越强,他便能更准确地进行“诚意”的判定。

  但果真是如此吗?

  《大学》读后感 篇17

  一向认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艰深的,非一般人所能领会,所以一向未曾插手。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览的。不过,学了《大学》,仍是有一些浅陋的感悟的。

  “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中心思维。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这四者,乃是逐个递进的联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心,诚心要格物,格物然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底子。关于咱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规模不免大了些。现在的咱们,不用考虑怎么治国,怎么齐家,怎么平天下,咱们要考虑的仅仅怎么诚心,怎么正心,怎么修身。从这个视点来看,《大学》仍是有很强的现实含义的。

  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说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规律而总结为理性常识。简略来讲,便是经过实践来取得真知。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着重的也是实践取得真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含义。我理解为,经过实践活动来取得真理,得到真理后使用真理来诚心。意诚然后心正,正心然后身修。确实如此,只要心意真挚才干够使心态规矩,心态规矩才干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干到达必定的境地,一种状况。

  除了修身,《大学》中最具有学习含义的,便是诚心中“慎独”了。所谓“慎独”,说的便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分,更要留意自己的品德。正人在人前人后的体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一窍不通,见正人然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说的非常有道理。只要心里真挚,体现才干规矩,只要诚于中,才干形于外。

  《大学》中尽管大道理偏多,看似很艰深,但实际上细细体会,在现实生活中仍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咱们或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标准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或许咱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效果。

  《大学》读后感 篇18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每当看到这句话就想起要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有所作为的人。最近又读《大学》,对《大学》的感悟更加深刻。

  《大学》给了我们一个做人的目标: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于这三个要求每一项都如大山一样让人望尘莫及,把这些大山作为自己的追求也是未尝不可。对于道德的要求,对于自己每天不断变化,不断更新的要求,对于自己不断完善达到完善的要求,都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对于我来说我特别欣赏:《大学》里引用《盘铭》里的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追求,每天的生活都会稍微变化一点,怎么会有年复一年的别来无恙?把每一天的一点点的出新,都当成礼物一样珍惜收藏。我也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写下来今天要做的事情,每天晚上回顾一下今天的事情完成了吗?这样我就感觉时间不知不觉过得很充实,似乎连以前最喜欢的习惯——喜欢评论是非,得理不饶人等一些爱说闲话的习惯,慢慢的改变。因为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感觉到了说着无意义的话就是浪费生命。我就由此改变了这个习惯,也许就是让自己每一天能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同时这句话让我也改变了自己,以前总是害怕接受新的事物,也总害怕去改变自己,遇到问题了总是想着求助于他人。读了这句话以后,我再遇到问题,自己先想办法解决,解决了,不就是“日日新”了吗?别人能够解决的,为何自己不能想办法解决的。也许这句话背后暗含的就是让我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面对生活的一切。当我们能够心态愉悦的把每一天遇到的纷纷扰扰的俗事能够以“日日新”的态度去处理,也许就没有了牢骚太盛。

  达到至善也是每天不断的完善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一个至善的人。到达至善之路坎坎坷坷,需要我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也许就逐步达到至善的境界了。也就是需要我们:能够确立目标,坚持不懈,不骄不躁平心静气,随处安稳,深思熟虑,最后就有所得。

  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感觉惭愧,好像以前那个无目标,不能坚持,焦躁不安,心神不定的,不三思而行的我又浮现在我眼前,经过岁月的洗礼,我渐渐明白自己的错失。以后用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先从每一天开始,确立目标,坚持一天,不骄不躁,慢慢做好,遇到事情能够深思熟虑,减少冲动的决定。然后逐渐再一个月的要求,再一年的坚持,其中坚持以及平心静气真的很难,但是仍然要克服自己思想中的“小我”,慢慢变成一个“大我”。

  也许在坚持的过程会有懈怠,会有迷茫,会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都仍然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一遍遍提醒自己。

  《大学》里面还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普通的我而言,我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这几个方面尤为关注。

  格物致知对于我来说就是对于自己从事的职业要能够专精一样,也能博观约取。这需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学习。如何格物致知这需要我用一生来回答,因为活到老学到老,我不知道答案在哪里,用一生来探索,也是其乐无穷。

  我尤其看中的就是“正心”,也许长期以来总感觉心无处安放,总感觉自己的心定不下来,也不知道安放在哪里,没有标准,总是言不由衷或者身不由己,也许就是没有正心。

  如何正心?就是不让一些负面情绪(发怒,恐惧,好恶,忧患)左右你,反观自己也是经常被这些情绪所左右,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是怨天尤人,遇到灾祸临头也总是惶恐不安,遇到自己喜欢别人不喜欢的也不能克制自己等,也许长期以来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心逐渐不正了,逐渐被情绪所控制,渐渐的越来越情绪化。做事情要日日新,同时正心也是如此,逐渐把负面情绪渐渐减少,让正心逐渐显露,或许就少了很少言不由衷或是身不由己。

  同时正心还要明白: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每个人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能够时时刻刻用旁观者的眼光来看当局者的人与事,需要的也是正心。不偏不倚,不偏不废也许就是正心最好的解释。

  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生活开支以及消费,如何让自己的生活不断活水来。读了《大学》就明白:生之者中,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也。也就是让我们能够生产大于消费,间接告诉我们要勤劳致富,不要妄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

  《大学》里面的精神财富远不止我提到的这些,每个人阅读以后都有不同的体悟,只要能够把这些体悟能够身体力行,让生活日日新,又日新,那么我们的生活就更加美好。当我们每天变化,每个月变化,每年都变化,日新月异的变化,也许我们就逐渐到了至善的地步,就与凡尘俗世一些负面情绪告别,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清净与平淡。

  《大学》读后感 篇19

  古语云: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朱子曾在《大学》中谈道:大学者,大人之学也,也就是学者的品德。都知道,《大学》的三纲领,无非“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懂得大学之道的人,才能获得大学问。

  在如今的社会中,任何一个机关、单位、企业,都是一个盛百态的“大缸”,做“大人”,并不是指“为官者”,也不是“年纪大、资历老”,而是做“圣人”、“贤人”。南怀瑾认为,“凡是有志于学,内养的功夫和外用的知识,皆能达到某一个水准,称之为大人”,引申开来,心胸博大的人,能不断自律,提高道德修养,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才是“大人”。

  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学者,能做到不欺人,首先就要做到不自欺。正确对待自己的心,用心去衡量是非黑白。正人也,君子也。正如古人推崇的学习方法“六证”与“八目”,这是不能脱离关系的。六证,指止、定、安、虑、得;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学问研究和做人是一个道理,能做到对事,对人都有全面的了解,再谈思考,就能将自我修养不断提升,同时也可以往复这些程序,对事,对人进行多层次的了解,有思想高度的理解。

  不欺人,不自欺,也从止字谈起。“止于至善”和六证中首居的“止”,在古语中都有“终止、停止”的意思。凭着自己的良心,看待事物和人的时候,要往终点去的方向看,方向决定一切,结果决定一切,而不是一味的扭曲事实,猜测和妄下定论。

  重要的考题不是试卷,而是人生。人生是一道考题。怎样交好这份答卷,需要用一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来实践和论证。以前在校学习,老师、父母,包括我们自己,都会说“考试”,面对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那一段人生体验,我们无可厚非必须去面对它,这是被动的。步入社会,人生,则是一门高深的学科,这份答卷,需要你花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这不是一张试卷,这是一本只能让后人去评价、去阅读的参考书。人生的学习过程,需要不断增加自己的学养,即学识和修养,这是让自己能真正立足于社会的资本,包括怎样做事,怎样接人待物,《大学》也是这样教我们的,要我们做到“意诚”。曾子这样告诉我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所以从这一点,又引申到了“不欺人,不自欺。”所谓“诚于中,形于外”,就是要我们知行合一,正确、客观地看待事物情况。

  目标不是胜利,而是学会怎么做人,做好人,做正人。有的人,辛苦一辈子,终究得不到一官半职,终究得不到荣华富贵,这不代表这样的人就全是没用的失败者。他们中间,是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求胜利,不与人争,只求事事做到心中无愧,做人做得正大光明。《大学》里讲到要对学习对象有整体性的认识,需要有进一步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要让我们知道,最终的学习目标,是学会怎么做人,做好人,做正人,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求功名,求胜利。曾子教我们“知止”,便是这一层意思。“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于国人交,止于信”。生活中,不可能只有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里,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目标和方向。在认识学习的过程中,亦是如此,会有不同的阶段,但我们的目标应该是非常明确的。所谓“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这个目标,就是学会做人,做好人,做正人。

  做学问,须持之以恒,不骄不躁。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很多乏味之处,特别在一些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内容上,长时间的学习,有不能马上见到成效,这就很容易让人心烦、浮躁,也许就会中断学习。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我们生活中,我们遇到的时候应该怎样曲面对呢?其实,曾子也教给了我们。一方面,他积极的鼓励我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从大的方面告诉我们:无论何种身份,何种职业,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才是根本,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又从反面来论述,如果把最根本的“学习”抛开了,去谈其它,那么就是本末倒置,是行不通的。接着,便是怎样坚持下去,把学习坚持下去需要什么方法呢?其实,我们在以前的论述中已经谈过,只是,现在需要将之放到一起来谈。就是要同时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明确的目标。当明确了学习的必要性之后又提出具体的目标时便能够做到“身无忿懥,无所恐惧,无所好乐,无所忧患”。就能够做到“慎独”,就能够不骄不躁,换句话说,做到了“诚意”“正心”,也就自然能够持之以恒。

  做任何事,都需要专心致至,深入思考。不仅是对某种学问的学习研究,对学问本身也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怎样才能让学识有所进展,学习程度进一步加深。这又要回过头去,从六证、八目谈起了。愚认为,从格物到修身是一个不断重复底襟的过程。当在一个层面上的认识趋于完全之后,认识水平自然会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而此时又要在这一新的层面重复在前一层面的研究程序,只是内容变得更深奥了。格物的第一层面是对事物的初步、整体认识,而在更高的层次,格物就代表了对事物的精细探索和深入研究,深入研究也就是深入思考。止、定、静、安、虑、德的理解也应该是内容的不断进步和深入,而程序、方法的不断重复、循环使用。当我们找到了方向、做到了“止”,那么我们接下来就应该把目标以外的事情暂时放下,使自身安定(这就做到了定),而后便是递进一层,使内心平静(做到了静),内心平静之后,又重新开始思绪,而这些思绪已经是经过了“静”的洗礼,变得遇事不惊,看待事物变得平常、旷达(做到了发自内心的安),内心平静、旷达,这时的思想就抛开了世俗与偏见,变得客观、质朴(这时便达到了虑),此时的思想往往能获得最大的收获,就叫做“得”。这一整个过程,可以说是做任何学习研究都必须的,而反观这“六证”,其实就是教人专心致志、深入思考,最后得到收获。不仅是做学问,做任何事,都应如此。试想之,如果我们真能够做到格物致知,止定静安,做到专心致志、深入思考,那么,又有什么学问是我们探究不了的呢?

  我很喜欢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它指的不仅仅是事业,说学习,说人生,也是如此。曾子就一直在倡导要有广博的心胸,其文曰“大学”,也可见起作文是想给胸怀博大的人读的。这一点,读他开篇三四句即可知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其中每一条每一点都是那么大气磅礴。《大学》是教人“大学之道”,“大学”是“大人之学”,心胸的博大便是“大人”的标准。这就产生了一个逻辑关系:想做大学问就必先你是一个“大人”,你欲作一个“大人”就必先心胸博大。简言之,想做大的学问必先有博大的心胸。而《大学》一文在教导人的过程中,也相当注重将人的心胸打开。“齐家、治国、平天下、明明德”如此这般,不就是将一个人的家庭责任、社会责任唤醒?

  不就是把人从见方一米的书桌前拉向整个社会?不就是把个人的视野从小桥流水、童子娇娘拉向社会国家?论“一言偾事,一人定国”何其大哉!曾子在后半篇以大量的篇幅来论述“平天下在治其国者”,其中已将自己置身于天下与国家,这也是在引人打开心胸。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我认为,此一段文字突显了曾子对个人胸怀的重视。前文大谈“新”,谈“新”的才是有发展前景的,鼓励人创新,而最后一句所说却为“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这一“极”字若如往常学究所言为“极尽”的意义,那着句话的意义应该是“所以君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做到极点”。看起来与前问就互无关系了。而“极”字在古汉语中有“遥远”的意思。“极”字若作“遥远”解,那么,该句的意义就是“君子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长远考虑”,其那文大谈“新”,创新的目的是适应时代向未来发展,这与“作长远考虑”正好契合,所以,“极”字应该解作“遥远”,才能帖合文意。考虑到将来就需要目光长远,目光的长远取决于心胸的博大。

  人的心胸博大、视野开阔,学习研究、做人做事时都才不会局限,不会拘泥。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才能有更高深的领悟。如:一个成天只想着吃喝玩乐的人去学经济学,他眼中看到的会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吗?答案是否定的。

  以此文献给我那些正在学习中的朋友们,祝他们有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加油。人生的舞台无论有多大,我们都会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大学》读后感 篇20

  被填满的时间总是会有空闲下来的时候,正如奔赴南国的候鸟,在飞翔之余,也还是有闲情逸致欣赏沿途碧空的蓝,和峰峦叠翠的绿。

  繁忙的学习生活难得在短暂的五一假期得以小小的放松。我把疲惫的心思放空,手指于落了灰的书架上游走,然后落在了那本薄薄的《学记》上。这本一年前陪伴我每个周四清晨的国学经典因课业的繁忙而被我小小地遗忘了,愧疚之情顿时涌上心头,于是我打算用这个下午的时间去重温古仁人的智慧。我庄重地捧着《学记》在椅子上坐下,午后的空气很安静,初夏柔和的光线让我感觉甚是惬意。蚕食桑叶般的纸页摩擦声里,文人墨客的智慧是一股强大的暖流,汇入我疲惫的心房;那字里行间蕴含的“学”与“教”之间关系的真理,触动了身为未来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内心深处对教育和教学的热忱。

  那么接下来我就从一个未来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简单地谈一谈《学记》对我的触动和我对它的理解。

  一、 教育最根本的道理,在于对老师的尊敬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这两句话读来言简意赅意,阐释的道理也很简单:尊敬老师。但反复地咀嚼这短短两行文字后,我却参悟到了更深刻的道理。于是恍惚间,思想穿透单薄的书页,驻足于千百年前的京城的一隅,白墙黛瓦,古旧青砖,暮色四合之时,云朵被夕阳染成了桃花的色彩,教书先生小小的私塾里,虔心求学的莘莘学子手捧泛黄的书卷古籍在先生的桌案前陆续提问,他们尊重敬仰面前儒雅的老师,渴望更深入地汲取先生渊博的知识学问,只有通过先生不倦的讲解,书卷上晦涩难懂的道理才能得到解答。学生问,老师答;学生迷惑,老师解疑,尊师重道自古便是人们历来所歌颂的,它恒久而古老,却又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无一不把“教师”看做最尊贵的人,因为唯有尊敬老师,才会去相信和学习老师所传之道;唯有相信老师所传之道,一个国家才能重视教育,这个道理在如今科技与经济都飞速发展的21世纪仍然适用,而作为未来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如今虽尚未踏上工作岗位,更应时刻谨记尊重我们的老师,这是教育最根本的道理,唯有尊师,方可推动国家社会的教育向前发展。

  二、唯有对症下药,方可助每一个学子向前发展不积极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这句话读来实在难懂,于是我翻阅了文献,详细查询了它的意思,大意是:老师必须明了学者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失误。只有明白了学生的心意,方可补救学生的不足之处。想起上个月音乐教材教法课上学习的教案写作,老师一再强调在教案的写作过程中要时刻记得对我们所教授的对象进行学情的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但少了几分理解力;五年级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吸收知识,却染上了青春期孩童的顽皮;而中学生有了更深邃的思想去了解作曲家在音乐里传达的内心所想,却缺了儿童时期最珍贵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只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身心发育情况进行了分析,我们才能够在教学中对症下药,明白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最缺乏的是什么。我相信我在未来会是一位了解学生的好老师,不会把高中的音乐鉴赏课上得了无生趣,亦不会为调皮捣蛋的顽童而焦头烂额,我会把每一堂音乐课上得妙趣横生,在我所爱的音乐教育岗位上闪闪发光。

  三、教育是引导,是勉励,亦是启发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也。”

  这大概是这个初夏的午后,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也最让我感同身受的一句话了。我回忆起了许多年前的往事,那时我还是个八岁的小姑娘,在二年级班级的角落里认真学习每一节课,用稚嫩的笔迹写满厚厚的练习册,我想要好好学习,渴望学期末鲜红的大贺信。我腼腆又害羞,纵使心里有了正确的答案也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于是当时的班主任就以“上课不积极”为由取消了我参加公开课的资格,她的行为打压了我的热情和信心,让我认为自己的“内向”实在是莫大的缺点。

  三年级时我换了一个班主任,满头卷发的语文老师欣赏我的写作能力,她将我的第一篇作文在全班面前朗读,告诉我怎样把句子描写得更加优美,鼓励内向的我用这种无声的方式记录下我的内心所想,于是我便因为写作在年段出了名,2009年“海峡 冰心”杯征文大赛一等奖的奖状捧在手心里时,我想用一个孩子能表达的最热烈的语言告诉我的老师,我爱她。她理解我的腼腆,又致力于挖掘我的写作潜力。我知道是她的鼓励,引导和启发,让我从内心深处爱上了写作和语文这门学科。我认为她是个非常好的老师,至少在对我语文学习的培养上是这样的,而即将在不久之后走上教育岗位的我,也坚信并且要求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理解学生、善于挖掘学生音乐潜能的音乐教师。

  《学记》带给我的温暖和感触,短短几句话实在不足以道尽,我也自认为我的浅薄学识不足以将它彻底顿悟和理解。《学记》所蕴含的学与教的道理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思想的结晶,它以白纸黑字的方式为世人所吟唱,它是一枚时代的火漆,是茫茫星空里孤独驻守苍穹的星辰,它顽强地站立于时代变更的长路上,身体里的一砖一瓦,都烙上了千百年前那个时代的痕迹。但它的精神永不过时——千帆于沉舟侧畔驶过,顺着前人开辟的道路继续它的冒险;新木于病树的残骸上生长,染绿欣欣向荣的春,我是千万未来音乐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而我也将用尽所学,遵照《学记》所告诉我的教育的真理,用最热忱与真挚的心,去踏足音乐教育的事业。

  《大学》读后感 篇21

  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

  “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这四者,乃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

  除了修身,《大学》中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说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大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大学与大学史》读后感02-23

大学的读后感04-24

《大学》读后感04-16

《大学》读后感09-17

围城大学读后感03-15

大学中庸的读后感03-23

礼记大学读后感03-16

国学经典大学读后感04-04

关于《大学》的读后感04-21

国学经典《大学》读后感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