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

时间:2024-04-12 23:10:46 王娟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通用7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通用7篇)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 1

  在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对这本书的名字很感兴趣,我认为这是但老师给我推荐的最好的一本书。也让我通过这本书看到并了解了自己的过去生活模式是什么样的。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打着爱的旗子在伤害我们身边至亲至爱的人,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身边的朋友和同事。有时候爱就像是一个包装袋,包住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东西,这样的爱也是伤害孩子的凶器!

  有些人习惯性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却一点都意识不到这些行为的破坏性。当你遇到这些试图控制你的人的时候,你的个性就被“抹杀”了。在读到前几章的时候,我感到很吃惊,让我感觉我也在无意识的控制着别人,但是在我周围,也有很多人也在这样做。

  首先从我们的原生家庭开始,我们无意识的接受了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管教方式,尤其是我们讨厌父母对我们做的事情。虽然我们不喜欢他们对我们这样做,但是我们还是把这种方式用在我们孩子身上,我们不但没有改掉这些行为方式,而且更加的变本加厉。我们很讨厌父母不给我们时间和空间,限制我们,让我们没有自由,没有自己的权利,似乎我们的童年都是在控制中度过。但是现在有可能我们仍然在复制着这样的行为模式,对我们的孩子做着同样的事,我们无意识的.会把我们认为的幸福观,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什么才是幸福呢?当然答案有很多种,因为我们的三观不同,所思所想也不同,那我们为了什么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呢?其实,这就是控制欲在作怪,我们总是把我们认为好的,对的,强加给别人,并没有关注别人的想法和需求,没有尊重别人的所思所想和所需。

  我们有很多的类似的集体无意识行为在蔓延,交叉,而这一切我们都是在爱的名义下完成的。我们在一个被人无意识控制和我们无意识控制着别人的行为模式中,没有耐心倾听别人诉说,被功利蒙蔽,没有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体谅,我们在相互控制中伤害着我们自己,伤害着别人。

  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了我们的无意识行为是我们生活中最大的杀手!这些行为就象是计算机的源代码,控制着我们的行为。它让我们狂躁、易怒。这种控制模式说到底,不管是控制别人或是被别人控制,都是一种痛苦的体验。

  读完这本书,我个人有很大的收获,它让我认识到,这种控制模式也可以有方法应对的。首先,希望我们能够对此有所觉察,不再被爱的名义所控制,也不用爱的名义去控制别人。我们不能控制环境,控制别人,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心态对了,人就不会那么多控制,那么多委屈!愿余生不为琐事忧,只一笑而过,与君共勉!且行且珍惜!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 2

  《不要用爱控制我1》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作者是帕翠斯.埃文斯,美国人。

  初读本书的时,我十分困惑。读的时候,感觉自己似乎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容;但一合上书,又觉得自己什么也没读懂。阅读的内容超过一半时,我认为这本书层次不明、逻辑混乱,很难将前后内容系统的联系起来。去年我也读过一本译本书籍《让思维自由》,也有类似的感觉。难道外国人的创作都是如此的随心所欲吗?

  很快,我的想法改变了。某天,我正在阅读本书时,忽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我之所以会觉得本书没有清晰的逻辑与层次结构,会不会是因为作者的写作思路不符合我的想象(这种想象是一种刻板印象)。于是,我便认定它结构不明,逻辑不清晰。意识到这一点后,再阅读时,我尽可能的'忽略自己的“想象”,并多次返回前面,去读自己不明白的章节。如此反复几次后,本书的主要内容逐渐在我的脑海里清晰了起来,我开始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本书的内容体系。

  首先,控制者逆向认识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与外界的关系,自己与内在的关系。控制者会虚构出一个假想人(泰迪),当被控制者表现出不符合其想象的行为时,控制者便会采取压制性措施。例如,对被控制者进行逆向定义。被控制者的真实感受、感知和认识遭到控制者的否定。久而久之,被控制者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控制者所定义的那样),逐渐丧失真实的感受、感知和认识,难以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

  当然,也有被控制者会反抗控制者,想办法逃离控制。这些行为让控制者惶恐不安,他们会用更极端的语言对被控制者进行逆向定义,甚至会使用暴力行为来维护控制关系。

  控制行为普遍存在于生活和工作中,只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控制者,或者处于控制中。“控制”很多时候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当然,也有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控制者,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惊讶和难过,却难以脱离控制者这个角色,与被控制者建立健康的关系。

  控制者往往会包装出一个“美好”的自己,并且会在他人面前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而在被控制者面前又是另一副面孔。因此,控制关系以外的人难以想象控制者的另一张面孔,也不相信他们会有控制行为,用恶劣的态度和行为对待自己的伴侣或者孩子。

  控制者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内部联系,才有可能逐渐摆脱控制行为,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控制者是很难受的。不过,一旦控制者摆脱控制行为,将迎来健康的人际关系和快乐、舒心的生活。

  越是阅读本书,我越能在里面看见自己的影子,看见身边人的影子。阅读的时候,我也不断的反思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和语言,并尝试调整。虽然作者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选取的案例多为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但这不影响我们把控制原理迁移到师生关系上,毕竟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有一定共通之处的。

  这是一本有意思的书,值得一看!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 3

  最近在看《不要用爱控制我》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会有很强的一种抗拒的感觉,觉得很不舒服。往后看觉得自己有时候很符合控制者的情况,想起以前大学的时候跟舍友相处,想起有时候跟爸爸的相处,想起有时候爸爸在我面前评论妈妈的话。也许我们在控制的幻觉当中真的没有觉察。在控制中只有自己和自己理想中的人。书中有个很好的比喻可以让我们了解这种感受:用你的右手去拿东西,你想着去拿杯子,但是你的右手却向报纸伸去,体会那种不受控制的愤怒感。这种感觉就是当你觉得你熟悉的人干了你意想不到的事那样的惊奇。以前自己也会有这样的.“幻觉”,可能现在仍然有,有一种很奇怪的逻辑。比如说和蔡先生出去吃饭,以前他会偶然叫到我也喜欢吃的,现在他会叫些我完全不吃的菜,如果控制感上来了就会觉得很愤怒,你怎么能叫些我都不吃的菜呢?或者我喜欢吃榴莲,就留些给他吃,然后他说其实他也没我想象的那么喜欢吃。其实很多时候你跟一个人很熟了,你就会觉得自己应该是很了解他,或者觉得他应该是很了解自己,当他做了一些不在你想象之类的事,你就会觉得恐慌和被叛离。

  如果控制者一旦被反问“什么?”类似这样意图打破幻觉的句子,我的感觉是有点不受尊重,会有点愤怒,那应该仍是停留在幻觉里面。以前自己也有被质疑过,就有那种很难受的感觉,其实真的控制者要发现自己的幻觉需要时间和勇气···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 4

  中文书名有点俗,英文原名比较概括真正的内容——CONTROLLING PEOPLE, How to Recognize, Understand, and Deal with People Who Try to Control You。书略显沉闷,但内容却是很到位的,相比较国内很多心理学书,提出一段观点,再用两页案例分析的要实在很多。

  首先,控制狂无处不在。无论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控制狂都是泛滥的——这是人的一种天性,为了更有力地掌控身边更多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攻击别人,掠夺自己想要的资源。在以前就是伐兵,争夺别人的土地,金钱和女人;现在则是用言语或者肢体暴力来驯服身边的人。“暴力、冲突是从控制开始的。”

  第一部分最有趣的定义就是关于精神边界——人和人之间不仅有身体边界,而且还有精神边界。一旦精神边界受到打击,人就会失控。控制狂发作起来是很不理智且没有意识的,其主要原因就是ta的精神边界非常脆弱,“地雷”很多。别人一不小心就容易踩上并触发ta的怒火。当然,被控制者会很难受——但有些时候,被控制者会根据控制狂的情绪模式来反控制对方,这是其他书籍里面有讨论过的。所以,我们有些时候看到的关系,并不是表面那么简单。

  其次,研究控制狂的精神状态——控制者生活得并不快乐。其实这章总结起来就是三个字——安全感。事实上很多看起来很强势的控制狂,精神层面往往非常脆弱。因为ta们最重要的基础就是“我”必须是对的,因此任何事情都要按照自己既定的方向发展(但要么经常背道而驰,要么一帆风顺却突然情况骤变)。

  而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控制者有自己的主张,此时控制狂就是非常抓狂——因为ta所塑造的被控制者不再是那个听话的泰迪熊,而随时可以走向任何一个ta不知道的方向,ta无法控制的人。这只是一小部分情况,很多时候,控制狂和被控制者都会精神崩溃并很难走出来——情况会这么糟糕么?是的,只不过中国人太善于掩饰了。问题再多,我们也习惯掖着,看起来“阖家欢乐”是我们的常态。

  第三部分讲控制狂集合一起所造成的恐怖和破坏——这,还有比我们更熟悉的么?消灭个性乃是司空见惯。“在一个共同虚拟的世界里,毫无疑问会充满争斗。”控制狂的世界就是靠谎言堆砌起来的,一点风吹草动就能掀起轩然大波——我是说人们心中的埋怨和愤恨。情况真的这么糟么?是的,什么叫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些争执如果不是长年累月的积累,经怎么会难念?

  最后讲摆脱控制——不只是摆脱别人的控制,也是放下自己对自己以及别人的控制。两者都需要莫大的智慧和勇气,因为这就是对自由的追寻——“越清楚自己的为人,越留心日常生活,就越能增强自由的力量——选择的能力。自由依赖清醒的头脑。如果我们头脑迷糊,就不能得到自由。”

  所以认真对待生活,去追寻自己的自由,去尊重别人的自由。万事只怕懒——人只要一懒,就会懒得反抗别人对自己精神边界的侵害,不能及时反击而逐渐麻木;人只要一懒就会懒得去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去体谅,任由自己的负面去支配自己,攻击别人。而懒惰乃人之天性,所以想要面对和解决冲突,勇气和智慧缺一不可。

  上策以交,中策伐谋,下策伐兵。这句古话也算是概括得很精妙了,现在人和人之间真诚的交往少,互取所需已经算是比较文明的了,而最多的莫过于尔虞我诈——事实上,解除控制,释放自由需要的是信任,恰恰是我们周边最缺乏最宝贵的资源。当然也不用太悲观,做人就是那么难,我们不是早就知道么?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 5

  一个孩子摔倒了,因为疼痛而哭泣起来。父亲对摔倒的孩子说:“不过是摔了,又没什么地方破皮,能有多疼?别哭了。”母亲说:“我看你只是想闹吧。”

  这样的画面出现了多少次,恐怕无人能计数。甚至今天的我们,早就遗忘了那时摔伤的疼痛,反而说孩子摔倒了不哭才是对的。

  在这对父母看来,孩子作为一个痛苦的人,连落泪的权利都没有,这是何等的荒唐。但偏偏就是这些最亲的人打着爱的旗号向我们灌输观念,迫使我们顺从他们,甚至一再委曲求全迁就他们,可这不是爱,只是控制,是一种以爱为名的枷锁。信以为真的我们,也被爱所控制着,在伤害中一次次放弃自我感觉,直到最终走向分裂,放弃一切对自身的重新审视。

  这便是《不要用爱控制我》这本书当中提出的.问题。

  这本书让我明白,控制他人的行为有多么可怕,控制的本质就在于你根本没有去听别人的感受是什么,只是一味按照自己的思想来行事,并且这种行为模式会代代相传。当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精神边界感,按照父母的行为去塑造自己,他们就已经开始内化这些思维和处事方式,那么他们最终也就成为了新的控制者,再把悲剧一直延续到下一代。

  我的家就是如此,尽管我已经明白,那些都不是真正的爱,只是一种控制,一种维护自己地位以及心理满足感的方式,但我已经没有任何平和的办法逃离这种控制了。我唯有声嘶力竭的哭喊,我唯有把自己的血肉剥离出去,才能避开这种控制,避开这种被控制的痛苦。我想起了哪吒——那个孩子削去自己的血肉还于父母,又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决裂呢?

  在我最需要这本书的时候,我没有读到这本书,如果我能早一些知道,家人那些行为都是对我毫无理由的控制,或许我就能不那么痛苦,我就能知道怎么样隔绝那些来源于外界的伤害。

  可事到如今所有的痛深入骨髓,今天一切的一切都为时已晚。我只是得到了一切的解释,却再也无法平复那些伤痛。是的,我早已不知道自己还能坚持多久。就像那些和父母争吵后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孩子一样,他们也曾经把失望一点点攒成了绝望。那是撕心裂肺的绝望。

  我只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读到这本书,在他们也为人父母的时候斩断这悲伤的锁链。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 6

  《不要用爱控制我》是美国作家帕萃丝·埃文斯的力作,也是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力荐的一部著作。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是在蓝玫老师的《家校共育》课程上。最初看到这本书时我还有些不以为然,心想这么直白的题目,谁不知道啊!于是就没有准备这本书,只买了一本《家校之间有个娃》。可是,随着蓝玫老师的讲解,我发现我误解了这本书,很多的名词如“逆向联系”“逆向行为”等我都不理解是什么概念,于是就买了这本《不要用爱控制我》。

  说实在话,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超过了以往看过的任何一本书籍。我一边看,一边观照自己和周围人的行为,真的让人有一种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的感觉。原来,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就成了那个控制别人的人或是被人控制的人!

  还是先来看一个例子吧。

  帕翠丝在书中说道:“当有人评价你时——好像他们就是你一样。注意,他们正在试图控制你……”她还说:“人们评价我们实际上是在假装知道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在对我们的精神边界进行攻击。如果接受这些攻击,我们会暂时迷失自我,屈服于别人的控制。”

  书中的一个小故事足以说明让别人的评价主宰我们的生活,我们将会面临多么严重的后果:有一位女士,相信她的丈夫十分爱她,只有他才最了解自己。虽然她很聪明,并且具有歌唱家天赋,但是,因为受丈夫对她看法的影响,她认为自己“不聪明”,并且有一副“不出众”的嗓子。这位女士20岁结婚,60岁时成了寡妇。在她身为寡妇的余生,通过种种信息,她重新认识了自己,但为时已晚,她不但为失去丈夫难过,还为失去自己“另一个生命”悲伤。如果她不相信丈夫是因为爱她,才对她如此评价,她就会过上另外一种生活。

  那么,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或者说别人的攻击),防止它们对我们造成伤害呢?其实,只要明白了,让别人的评价取代自我的评价会丧失自我,就不难作出正确的行动。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小时候,明明吃不下饭菜了,可父母却还会要求:你没饱呢,你得再吃一点;其实只想简简单单的买一个电子阅读器看书,可爱人却认为你一点也不懂电子产品行情,受到了厂商的蒙骗……通常处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会辩解:“不不不,我不是故意不吃,我是……”或者“我不是不懂,我其实……”

  帕翠丝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她身体力行,做出了表率。她曾经在旅馆的大厅里被素不相识的人告知“笑一笑;”她也曾经在餐厅里读报纸时遇见陌生人,告诉她“看得太多了”。在这两个情境中,她都没有辩解,在第一个情境中,她没有解释自己为什么不笑,在第二个情境中,她并没有反驳陌生人对自己阅读情况的断言,因为如果她这样做的话,她等于承认这些个陌生人可以对她自己的事情进行评价,她只是不同意陌生人的观点而已,于是就默许了其他人对她精神边界的侵犯。

  在生活中,我们都要时时保持警惕,保护自己的精神边界不受别人侵害,可是当陌生人试图对我们这么做时,我们往往容易发觉;当我们的亲人、朋友、长辈……对我们这么做,我们常常不容易发觉,因为我们经常只看到行为表面的.爱的糖衣。

  人的成长与环境息息相关,当幼年时父母长辈对自我正确认知的权利武断剥夺,“代替”你自己为你“感受”,粗暴地对你作出不正确的结论性评价,就会导致自我认知错乱,如果你不能自我保护自我感受的话,就会被动地接受与实际相反的评价和结论,此乃“人格分裂”,即认知结果与实际感受不统一,相互割裂、对立,“分裂”开了。

  正确的方法是,充分给予对方权利并认真听取别人述说对事物的认知和感受,然后接受这个事实,即接受对方述说的感受是其真实感受的事实。同样,需要自己讲述自我感受的时候,要确保规避身边的人对你横加干涉的可能,充分挖掘内心的真实想法,原汁原味的表达出来。不要在意别人的成见和武断结论,不论他是多么位高权重或是至亲好友,抑或是强势逼人。只有这样才会保持人格独立,能够正常地感受爱和给予爱,形成良好的知行合一、随和、冷静、平易近人、善于团结、充分自信、宽容纳人以及淡定、温和的人格特质。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 7

  这本书是化蝶老师推荐大家读的。很值得读,而且是值得反复读的一本书。我听到这本书名时,觉得应该是关于家庭教育之类的书。这本书我读了一半多了,我的猜测是错的。《不要用爱控制我》,控制,不仅仅只指家长控制孩子,也包括伴侣之间的控制,同事之间的控制。总之,这本书是在说有关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书。我们在控制别人吗?我们在被控制吗?我们是怎样控制别人的?我们是怎样被控制的?是培育性控制还是压制性控制?我们为什么对别人要有压抑性控制,压抑性控制到底会怎样损害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给自己带来怎样的烦恼?我们通过控制,反映出我们是怎样的内心情节,我们内心的那个黑洞的根源。下面是我摘抄的一部分精彩段落。

  记住,没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当别人评论你时——好像他们就是你一样——他们正在试图控制你,多数时候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没有人能比你自己更知道你的本性、目标、动机、想法、信念、感觉、爱好、厌恶,知道些什么,如何行事以及你是谁。

  有人试图强行控制你时,要懂得保护自己

  既然只有你能给自己下定论,你的自我认知就是你自己的专利。一个人的自我认知是天生的,不是他人赋以的,你没有必要去证明或是解释它。

  人们评价我们实际上是在假装知道我们的内心世界,是在对我们精神边界进行攻击。

  这些攻击如果被接受,会导致我们暂时迷失自己,屈服于别人的控制。

  他们热爱那个自己虚构的爱人,因此不会去热爱真正的爱人。而似乎是为了再次肯定他们对梦中人的热爱,在一顿拳打脚踢之后,施暴者会毫不内疚地说:“我太爱她(或他)了。”

  为什么控制者要用逆向方式接触其他人,虚构一个想象中的人,并且定位在别人身上呢?这种现象与自我分裂有什么关系呢?

  控制关系是一种逆向关系,那么它就是正确关系的反面。它是真实关系的一个病态替代者。它不仅仅是心理学所描绘的`投射现象,它是进行内心真实体验的否定形式。

  一旦控制者创造了一个虚构的伴侣、小孩等等,他或她对真实的人的想法不闻不问。他们只是用各种方法在心中虚构他或她。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控制者觉得想象中的人(他们的泰迪)没有到位,他们就会热衷于控制行为。

  夫妻关系中,如果压制者试图控制他们的配偶,自己就会创造一个虚构的人。他们认为这个虚构的人就是他们的配偶。他们经常和那个虚构的人交流,以至于把它误认为是自己真实的配偶。

  读到这里很有启发,多少对夫妻俩,总有一方想把配偶幻想成自己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或是白雪公主,当配偶达不到时,他总是埋怨,抱怨,甚至发飙,导致亲密关系有裂痕。并不是配偶不够好,而是自己内心的伤太多。这个伤,来自于童年时的不被看见,不被接纳,不被肯定。从而,这个人内心的自我价值是匮乏的,自我认同是匮乏的。他/她没有能量来控制自己,对自己是失控的。当一个人对自己失控时,他/她必定把力量向外求,抓住外边的一切,此时,他/她就要求配偶应该这样,或必须那样,他/她似乎总喜欢上自己所幻化出来的爱人,而现实版的爱人被他伤害,漠视......

  这两天,我也能感受到我自己的焦虑,我把自己内心的焦虑化作控制行为。控制孩子,要求她们必须……控制老公,要求老公必须·……每天早上在我的反复唠叨声中拉开了序幕,我感到自己很累,很烦。其实,此时的老公孩子也是痛苦的。我和他们对抗者,犹如磁铁的同极相斥……我反思着自己,反思自己内心的焦虑的来源。那就是内心的不安全感,内心对母亲深深的忠诚。我再重复着母亲的生活方式。小时候,妈妈就是在我和爸爸哥哥之中唠叨,唠叨,使人烦不胜烦。她对我的种种否定,使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我内心是匮乏的。当一个人对自己失控时,他就会向外求,控制外在,以达到自己所需要的安全感。

  这本书我还没看完,相信这本书有更多的营养等待我们去发现,去咀嚼。

【《不要用爱控制我》读后感】相关文章:

不要用爱来勾引我散文06-29

爱,需要用心聆听作文05-01

爱也需要用心经营06-21

《我要用中文》记叙文阅读及答案06-18

夏季养生要用的花04-30

岁月带不走的爱作文03-07

我不稀罕的说说03-20

我不后悔作文03-16

我不漂亮作文09-08

我不胆小作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