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2000字(通用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2000字(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2000字1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收录了作者对50本书阅读后阐发的感受。作者10年来坚持每周阅读一本书并写一篇读后感,十年如一日。本书是在500多本书500多篇读后感中挑选出来的。很多文章当初在作者的博客里曾经阅读过,但打开浸着墨香的新书,发现这些似曾相识而今又经推敲修订过的文字,被作者精心架构的五个小专辑,分别是“教学即创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理论即支点”、“变革即未来”,足见作者的用心。
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文集,而是内在有着严密逻辑联系的教师阅读图谱。书中作者列举的书,也跟着买了不少,但认真阅读引发自己新的思考,不多。近日阅读《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时,偶尔还会翻出对应的书籍,愈发感受到常局阅读的思考之深及论述之广。
作为教师,按理说应该是读书人。但是,倘若没有培养读书习惯,根本就不算是读书人。最近读《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些话虽然不是第一次读到,但仍旧有很多共鸣。正如本书里所说的,阅读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看完本书后,更是同样的感受。现摘录几点感受与心得:
一、了解是教育的前提
没有了解,就没有有效沟通,没有有效沟通,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就没有教育。 用柔软的眼睛看待孩子,愿意为了孩子而改变,找出任何一种和他深层对话的可能,那么你会发现你身边的孩子,正在开始学会微笑,那潜藏在内心的热情,也即将会大大地发光,大大地发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互相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成人只有放下架子,怀一颗真诚的心,才能走进孩子,了解孩子,理解孩子。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挡风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儿,就像一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二、将教师和学生凝聚在一起的,就是信任
很多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能力有问题,而是尚未培养出思想上的韧性,以及孜孜不倦、不屈不挠克服苦难的精神。我们常常将学生成绩的不尽人意归结于学生的无能,事实上,这些孩子并不是智商低,而是情商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最主要的取决于情商而不是智商。情商培养应该成为学校教育重要的一部分,然 而,目前急功急利的教育忽视了对孩子情商的关注与培养。
三、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只有学生自愿自觉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无论是整个学期的教学,还是每节课的学习,在开始之前老师都要给学生一张清晰的“地图”,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起始位置在哪里,要达到的位置在那里。学科教学应该有宏观目标与规划,中观计划与策略和微观的课堂设计与活动。每学年、每学期、每节课,学生都应该明确知道本学科对自己的预期目标是什么。课堂教学应该以学习为中心的。导入部分,不仅要唤醒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让他们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也应该激发对新知的学习欲望,明确自己要去什么地方。
四、别让童年在信息时代消逝
身在教育前线的教师会发现,儿童正逐渐丢失羞耻心,变得无所畏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铺天盖地、泛滥成灾的信息资源占据了儿童的时间,良莠不齐的知识进入他们的大脑,儿童成人化日趋严重。没有羞耻心和敬畏感、没有思考力,儿童犯罪屡见不鲜。若干年后,今日的儿童将会成为世界的公民,可想而知那时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在物欲膨胀、信仰缺失的时代,社会呼吁道德重建、教育转型、尊重个性。让孩子远离轻浮喧嚣的环境,家庭和学校应该有所作为。
五、让孩子爱上学习
老师们常常奇怪为什么自己反复讲的东西学生总是记不住,原来是这大脑的自我系统在作怪。得不到学生自我系统的关注,无论老师讲得怎么卖力,知识如何重要,老师所讲的根本没有进入他们的认知系统。由此可见,激发动机、培养兴趣是关键。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充满情趣的授课方式比学科和教材内容重要。读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两个方向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方向是向内,不断探索自己的内心,尝试正确地认识自己。另一个方向是向外,不断探索与自己生活、工作相关的领域,建构起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其实,阅读应该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方式。一个好读书的民族,幸福指数高,社会问题少。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然,我们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黄金屋”和“颜如玉”,但书籍确实能给我们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和内在的精神享受,也就是说,阅读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好。心理学研究和大量的事实还证明了阅读是一剂医治心灵的灵丹妙药。
除此之外,独立思考的能力离不开批判性阅读。阅读是最重要的课程,阅读不是科目而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只读教科书上的东西,未来的人生只能走进死胡同。阅读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政府、社会、学校应该联合大力鼓励、倡导读书运动,形成亲子阅读、师生共读、全民阅读的环境。相信那时很多青少年和成年所出现的问题都会大大减少。
想起了那句“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我们要给自己阅读的时间,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这个阅读是深度的,而非微信、网络、报纸的阅读,那些阅读是浅层的信息的浏览,充其量增加了许多莫名的烦恼。只有深层的阅读,让灵魂完全与哲人对话,精神交融,而非功利性的阅读,这样的阅读是精神的滋养与洗礼,让自己不断的获得丢弃再获得再丢弃的过程。 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2000字2
《礼记·学记》有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新时期的教育行业对教师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困与不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愈发明显,且恐有积而不散之势。怎么能自反、自强?怕不是纯粹主观上的一次振作就能实现的,我们应该有一座与教育相接的桥梁,那就是学习,向行业中的优秀者工作者学习。
我认为这本《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的一个难得之处,就在于作者的阅读与感悟并非散射式的,而是经过精心汇集的阶梯式的思考——从第一辑的教学即创造,到最后一辑的变革即未来,呈现了一种着眼当下,又把目光推及至未来的教育观。我想自己在为其中一篇篇微言大义的读后感打动之余,更是被作者这种阅读的分类分层思索的做法所吸引——与其说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向我们绍介了一本本好书,分享了作者一次次的感悟,不如说其重要价值体现在引导教育同行们对阅读过的教育著作进行分类整理,也能形成一条清晰的阅读脉络,以助今后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可以较为方便地找到对应书籍而再次得到指导。所以,我便寻着这种做法,对自己之前读过的部分书籍进行了整理,分出师德素养、教学专业化,这两个版块,虽显粗浅稚嫩,却也是对照本书内容与做法而得的一点感悟——这可以说是我读完这本书后的一些收获。
第一,应努力完善师德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以为,恪守作为教师的一份本真善良,心怀学生,是成就学生、成就教育的重要基础。这种善良并不单指做一个好人,对于教师而言,这既要化为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丰沛热情与精进钻研的精神,努力把教师从一种普通的职业定位上升到事业奉献的高度;又要化为对于学生在做人上与学习上的关爱指导,使其真切地感受到如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评价蔡元培校长时所说的那种春风化雨的人格魅力——这一切说来是容易的,在日常工作中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甚至会有很多难题摆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不能只是个应付者而应该是一个有正确理念的实践者。相信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提升了师德素养,使教育有了爱,无论是教学还是平日生活,都会带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感动与激励。
第二,应加强教学专业化的研究。
众所周知,除了教育教学的一些共性之外,事实上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殊性,故而要进行专业化的研究,才能使教学有鲜明特色,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比方说,数学物理,由于教师授课的内容相对而言具有同一性和固定性,所以教什么这个问题就不足为惧,重点即是研究怎么教了;而语文学科则有其特殊性:即不具有教学具体内容上的同一性和固定性,一切是相对宽泛和模糊的,所以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教什么,如果无法确定适合且有用的教学内容,那么即使在怎么教上如何如何地大做文章,结果也可能并不乐观。王荣生博士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序言《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目标的完成》一文中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对着新标准,苦想教什么;捧着新教材,不知教什么;举着新理念,还教老一套;搬些新方法,自己也搞不懂在教什么。这些现象,在语文新课程的实施中,恐怕大家都有耳闻或者目睹,对此我们应该老实地承认并严肃地面对。读到这番话语,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心中有些诚惶诚恐,但幸好从这本书中得来了一些专业化的指引,使我大抵能够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是一种宝贵收获。
以上两点就是我读完这本《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后的一点感悟,也是我在教学之路上逐渐清晰的自我要求。在后记中,常生龙写道:就这样,十年下来,我阅读了500多本书,为每一本书都写下了读后感,这些读书随想累积起来已超过200万字。与其相比,我真是读之甚少,也知之甚少,不免愧怍。课时,我知道自己的教学之路还长,今后定会加倍精进,像他一样用心去阅读,且有收获。诚如《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中所言,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我想,自己定会捧书为生,而实现自反、自强——捧起书本,再当一回渴望求知的学生;捧起书本,为了更好地指引我的学生们。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2000字3
打开常生龙编写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第一辑“教学即创造”,就被书中介绍的名人教育理念所吸引。这一辑一共介绍十位中外教育界的名人,他们无论在教育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自己的创造。教学工作是最有创造性的工作,是我读完这一辑后最深的感悟。
在教学工作上,最容易做的是照本宣科。课堂上,按部就班地按照课本来上,不会有错,但如何把课本上的知识融会贯通,让孩子们喜欢上你的课,却需要老师的创造性。
学生为何喜欢多才多艺的老师?因多才多艺的老师的课堂是丰富的,是灵动的,老师自身的知识的博大和自身素养会影响到孩子。孩子欣赏博学多才的老师,也是自然的事情了。
记得读师范时,“文选与写作”课是比较枯燥的课,而那位老师,每节课都是很快讲完课本上的知识,就会给我们讲他心中的《红楼梦》,讲细节,讲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就是因老师的讲解,才让我用心去读这部经典巨作,注重书中的细节部分,甚至跑到图书室寻找关于解读《红楼梦》的一些刊物和文章。看评论,会让我读得更深一些。写作课成了我的最爱,我喜欢老师的博学,期待他能给我们介绍更多的名著经典。
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那些课文没有多少吸引力。这位老师把文选课上得丰富多彩,激发了我们去读经典名著的热情。也是从那时起,我才深深地爱上阅读与写作。
第一辑中写到夏昆老师,他不甘于每天对字词句篇的分析,想在常态化的教学之外,提供一些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课程内容。于是他开始了语文、诗歌鉴赏、音乐鉴赏、电影鉴赏等四门课程的教学探索。在高中繁重的学科学习任务之中,给学生们送上了一份份心灵鸡汤。看似夏老师在不务正业,其实如果学生学会了鉴赏,从电影中,从歌曲中,从诗歌中体悟到不同的'美感,提高了自身的人文素养,学生们的语文素养自然提升,我相信语文成绩也会自然提高的。
特别是语文教学工作,如果仅仅抱着课本在教,那孩子们不会走得高远,也不过是做题的机器而已。如果从多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读写习惯,看似老师在做与教学无用的事,甚至是多受累的事,但走到一定阶段,你就会发现,所有的“无用”变得那么“有用”,甚至让孩子的语文素养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教学工作的创造性至关重要,它会让孩子们看到不一样的天空。在一堂看似平淡的课堂上,老师的引领和发散思维,会让孩子们看到更广袤的世界。我喜欢多彩的课堂,喜欢看似天马行空,实则老师把手中的线收放自如,让孩子们在蔚蓝的天空上翱翔的课堂。课堂虽小,但我们的思维不能狭隘。老师在课堂上的创造性就尤为重要了。
在刚刚接触孤独症谱系的孩子后,我有一段时间很是迷茫,后来因阅读了一些理论专著,我突然领悟到,他们更需要灵动的课堂。虽然是个训课,他们也需要丰富一些的语言训练。本身孩子们就有刻板行为,如果仅仅运用ABA训练方式,孩子们更是呆板。但运用VB进行语言训练,就灵动了许多。每一节的个训课,我都设置了多方面的训练形式,即便是接受性指令这一个环节,我也要设置多方面的训练内容,既有身体部位识别,也有绘画和粗大动作训练。特别是手指谣,边做动作边填词,孩子们很是喜欢。有时会根据孩子的情绪,调整课程,只有让孩子喜欢上我的个训课,我才能给予最佳的康复。
我们的教育是充满爱的教育。史沃普这位童书作家,仅仅是辅导孩子十天的写作课后,就爱上了孩子们,坚持为孩子辅导写作,陪伴小学毕业。他用满腔的热情对待所教的孩子,做出了与众不同的成就。仅仅有爱是不够的,爱,是前提,重要的是要有智慧,也就是要有创造性。麦考特、雷夫、钟杰就是这样的老师。麦考特能让最调皮捣蛋的孩子认可是最好的老师,雷夫能让56号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爱上阅读,并在教室里建立起世界上最小的经济体,让每个孩子学会远足前做好准备。雷夫的56号教室充满了魔力,我很早就买过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从中获得了许多的启发,佩服雷夫的创造性教学模式。钟杰在转化问题生上有自己独创的方法,仅仅靠爱是不够的,关键是老师的智慧,有了教育智慧,才会让爱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吉诺特所说的这句话,对老师而言是一定要牢记心中的:“语言既能使人文明,也能诗人野蛮;既能使人受伤,也能使人得救。”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常言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最为老师,说话的方式尤为重要,骂人和训话是语言暴力常见的表现方式,侵犯隐私是语言暴力的一种体现,但质问也是一种语言暴力。
原来我们教聋孩子,因手语的限制,可能老师的话语不能完全传递给学生,即便是有语言暴力,学生仅从表情和动作上也感受不那么真切。而如今我们学校已经转型,面对新的群体,我们真的要在说话艺术上下点功夫,如何把话说好,让孩子们接纳,让家长们接受,这是需要下功夫的。孩子们需要我们鼓励,家长们需要我们去倾听。鼓励,让孩子们更加自信;倾听,让我们理解家长们的内心痛苦。理解、包容,接纳,慢慢地我们会发现,他们也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当教育不是发自内心的时候,当教育的语言不带着为善的情感的时候,教师那伪善的眼神和牵强的微笑就会很快被学生感受到。”这句话是不是在提醒我们,老师的语言至关重要?
老师的认可,是一缕阳光,会让孩子感到温暖,会催孩子们上进。我们都从孩童走过,回想过去的时光,能让我们深记心中的老师,往往是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爱的老师。特别是那真诚的善意的话语,让人牢记一生。
特殊教育的教学工作是更需要有创造性的工作,一堂课,不再是单一的课程,需要多方面训练融合在一起,语文课中融合着动作康复,体育课中也渗透着语言康复。孩子们千差万别,对孩子的要求也变得有梯度,需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需要,设计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给孩子最适合的康复教育。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2000字4
教育改革,千头万绪,但重中之重是教师,教师是改变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的收获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室的阵地是课堂,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我们要让课堂确确实实成为提升学生能力的场,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做我们的观众;我们要把回答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我们要欢迎学生随时举手提出问题,而不是自顾自讲自己的课;我们要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回答学员问题,而不是只关注举手的少数学生。
二、设定高的学习期望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不愿作答的学生,“我不知道”是这些学生的口头禅,一些教师由于赶进度等原因,往往不再继续追问,而是选择另一个愿意配合自己的学生来回答。当一个学生发现他在课堂上回答“我不知道”比回答具体问题来得方便,更好应付老师的话,他就会选择不回答;当一个学生发现自己趴在桌上睡觉,而老师不管的话,他就会经常趴着,学生不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很多时候是为了逃避责任。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发现这种倾向,让其在课堂上一次次“得逞”,最终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从而导致课堂死气沉沉。
该怎样处理这种问题,文中提出“杜绝退出”的技巧,即从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开始,直到他能给出正确答案,或能重复正确答案为止。这样就保证了学生时时处在课堂文化场中,无从躲避,无法偷懒。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们课堂上偶尔的疏忽和懈怠,都会让学生有机可乘,带来不良后果。只有制定高远的目标,严格要求学生,才会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
三、教育就是让学生养成习惯
教任何功课最终的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好比牵着孩子的手,教他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不教不是因为知识学完了,而是因为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并且学一辈子,如何做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当然先要从培养学生的习惯入手。一个人培养的好习惯越多,这个人的能力就越强。这要求我们教师要从最细微最最切近的事物入手,以身示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次,我们还要清醒地明白,教师并不能真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知识只有自己去求,别人的知识只能由别人去应用。读到这里,我心里不停的犯嘀咕:这么多年,是不是自己一直教的都是假语文?文中还这样写道,知识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教给别人的,生活经验不是随便谈谈随便听听就可以取得的。只有将外界一切融入我们的生命,将教材内容与孩子们的实际相整合,给学生提供充分探索、感悟、体验的时空,才能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最终实现不需要教。
原来,教育教学这条路,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样简单,那样平坦,让我们永远怀着一颗敬畏之心去工作吧。
四、活在当下
当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十分忙碌和劳累的时候,最容易堆积负能量,负面情绪一旦引爆,对人对己都有害处。活在当下是给予自己正能量的最好方法。
曾经在樊登老师的读书会听到一本书《和繁重的工作一起修行》,作者一行禅师的悟性非一般人能比,樊登老师的讲解更是明白有趣,我喜欢这种充满正能量的内容。怎么样才能活在当下?首先我们最应该做好的一件事,就是有觉察力的安于当下。并时时用正念提醒自己,以全部身心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件事,比如吃饭、穿衣,比如工作、休息……其次,要完全接纳自我,对工作中的不良情绪,用慈悲之心对待她,照顾她,温暖她,做自我情绪的主人公。
如果我们每天都能专注地做好当下的每一件事,走好脚下的路,那么每一步都是通向成功的路,即使路途再遥远,我们也终能抵达。
五、教师要挺直腰板
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风挡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的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就像一把梯子,引领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我们要担负起教师的使命和责任,就要做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就要做一个情感健全的人,而不是仅仅把学生当作分数的机器,让学生沦为学习的奴隶;就要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而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如果没有分数,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无法面对今天;如果只有分数,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没有明天,没有未来。教育何去何从,迷雾重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你的第一责任便是使自己幸福,一个使自己幸福的人,也就能使别人幸福。”阅读之美,美在感悟;阅读之美,美在积累;阅读之美,美在常读常新。阅读能够促使教师的自身成长,丰富教师的教育智慧,使教师享受教育成功带来的幸福。
掩卷沉思,再次感谢作者,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窗,让我们看到教育天地的无限风光和万千风景。衷心希望能够每一位教师都能热爱读书,让我们一路修行读起来,一路修行写起来!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2000字5
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专业发展的一条捷径。《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是常生龙先生根据多年的阅读,精选50部教育类著作,阐述从中得到的诸多收获,对于从事教育的我们有着非凡的指导意义,书中涉及的内容于我而言实乃博大精深,而我只窥得冰山一角。
一、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自己先变成孩子,是于永正老师的第一个法宝。于永正老师说:“教了47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这句话反映出他对教育本质的把握。于永正老师教了一辈子书,致力于对孩子的研究,研究孩子的天性,研究怎样把自己融入孩子的群体,以至于自己就成为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是他们中的一员。一个童心未泯,一个具有好奇心,孩子气的教师是一个真正能理解和宽容学生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知道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学生只有认同教师,信服教师了,才会效仿教师的做法,才会接纳教师的建议。
遵循教育的规律,是于永正老师的第二个法宝。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人们的语言能力的提高,很多时候不是靠语言规则而靠语感。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渠道。于永正老师在教学生涯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训练自己,提高朗读的水平。孩子们正是在他的朗读之中,学会了语言,培养语感,产生了情感,掌握了表达的方式。
以身示范,是于永正老师的第三个法宝。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于永正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以身示范,充分发挥榜样的影响力。他在学生面前总是穿戴整齐,从不随意;批改作业,课堂板书,字都写的工整认真,没有丝毫的潦草;跟孩子们一起活动时,和孩子们一起做,而不仅仅是做一名指挥者。大德无形,大教无痕。于永正老师总是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相信当我们学会运用于永正老师的三个法宝时,一定能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做一个挺直腰板的教师。
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例如“人”字,虽然只有简单的一撇一捺,但它所包含的意思却并不简单。“人”字的外形像极了一个左右脚分开,稳稳当当,站立于天地之间的人。他挺直了腰板不卑不亢,堂堂正正。作为教师,怎样培养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呢?有人说:“跪着的教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和职责,要担起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并不容易。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一书告诉我们,教师只有挺直了腰板做一个站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才能够真正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教会学生如何做人?1。教师要善于独立思考。生活中以讹传讹,人云亦云的现象非常普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平时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吴非说:“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面对教参,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丧失独立思考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教师自己不迷信专家,不迷信书本,才能够在教学中对所教内容提出新的见解,才能启发学生更多的思考,有独立思考的学生才会慢慢多起来。2。教师要有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取成熟的标志,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学技巧在教学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只有成为一个具有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挺直腰板,让自己的课堂熠熠生辉,在这样的课堂成长的学生,自然也就容易成长为一个站直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互相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蹲下身子,就像一堵墙,为学生遮风挡雨;教师弯下腰来,就像一座桥,引领学生走向智慧的彼岸;教师挺直腰板,就像一把梯子,引导学生攀登科学高峰。
三、做一个爱阅读的教师。
大量的,广泛的,坚持不懈的阅读是教师成长为名师的秘诀。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名师捷径是“阅读——反思——实践”。王崧舟告诉大家,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实际上是两个转化的过程,即“读书—底蕴—教学”,从读书到底蕴是积淀的过程,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是创新的过程。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阅读对教师的成长如此重要,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坚持不懈地阅读,就是与最美景致一次次地邂逅。作为教师,唯有孜孜不倦的读书,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知识源泉,才能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用自己的智慧点亮学生的智慧。
在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来思考和筹划,可以让自己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在教育探索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成功。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2000字】相关文章: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09-30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1-07
读《阅读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有感02-09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通用21篇)10-01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通用12篇)08-03
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读后感(通用12篇)09-14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范文11-12
关于《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1-14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精选6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