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读后感1500字

时间:2024-03-12 13:29:02 文圣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读后感1500字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读后感15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读后感1500字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读后感1500字 1

  多点质疑,多点创新。

  到目前为止,仅仅看了郎咸平两本书,总体的感觉是这是一个有创新思维的学者,换种说法是他和一般人想的不一样。用郎咸平自己的话说,“我们看到的事实相同,但我们看的角度不同”。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十分尊敬和钦佩这样具有创新思维的学者。但我们却不应该仅仅止于心理的仰慕,而是应当尽可能训练自己的思维,多点质疑,多点创新。

  我会讨厌对知识囫囵吞枣的自己。互联网传媒的发展使信息泛滥,良莠不齐。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习惯于通过频繁接触新奇的信息而使自己的感官获得连续的刺激,从而获得心里的`满足。信息泛滥使我们养成了浅层次的思维方式,为思维惰性提供了温床。看看那些连走路都在刷朋友圈的人,我们就会知道这种感官刺激持续的时间该是多么短暂。其实丰富的信息于我们而言本身不是危害,真正毒害我们的是习惯于感官刺激而自满于浅层次思考。从这个角度而言,我不断告诫自己要摆脱手机的束缚,真正使手机回归于辅助信息搜集的定位,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读书多仅仅意味着你获取的知识多,而绝对不会自动和创新意识划等号。质疑是创新的前提。创新并不高深,无非是提出前人尚未认识或认识错误的见解,可如果一个人习惯于盲从,而无质疑精神,那么我们很难相信这种人有创新的潜力。我写书评无非是两类,一是获得了书中的新知识,二是获得新见解,并使认同。质疑之处少。当然我得承认,一个人如果想创新,非得对既有的知识有系统的了解不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是这个意思。质疑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新知与旧知的矛盾,有困惑才有质疑。因此,获取大量的知识是创新的基础。但我也发现,即使是在获取大量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批判意识也是不可少的。因为缺乏批判意识的获取知识将会使我们的思维习惯于接受和认同,这将是对创新思维的致命打击。由此可见,我们从一开始就要致力于培养批判意识,而绝不能抱着等到获取丰富知识后再进行创新的心态,创新意识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

  质疑精神缘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现象逻辑化。我很喜欢关联词,虽然 但是,因为所以,不仅而且,这些关联词将各种各样的关系形态表述出来。现象是随意复杂的,但逻辑关系的存在却是客观的。我们应该学会用逻辑梳理生活中的现象,这是人思维的伟大之处。我最喜欢因果联系,凡事的存在都有原因,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会加深对现象的认识,更有益于将现象逻辑化。我将质疑定义为对既有现象存在与主观认识的不一致,我们知道,单纯的比较现象是很难的,因为没什么规律可循,但将现象逻辑化后,用逻辑来比较逻辑,凡有不一致的困惑,必有质疑,而后探索和创新。所以,将现象逻辑化是走向质疑的第一步。而这一步是最难的。

  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关键在于创新。社会是要向前发展的,只有创新,旧知识才能让位于新知识。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自己有次要求,但这该是多大的要求啊。自己也曾经为了荣誉而去制造学术垃圾,现在想想真的是后悔。评价一个人,不在于证书,不在于他的成绩,而在于创造性思维。读书虽有助于我们扩大见识,但我们也要时刻提防盲从式的读书,这样的读书对创新性思维害多益少。总之,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大脑定位于容纳知识的水桶,而应当是生产知识的机器,这是我们的高贵所在。

  希望自己多点质疑,多点创新!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读后感1500字 2

  看了郎咸平老师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视频,在联想我们现在的状况,我不禁深有感触。

  郎咸平列出来的资料显示,去年中国大学各学科的就业率:工商管理是58%;农学最好,78%;法律、教育媒体、医学,都在30%多。如果按照这个比例算下去的话,大学生起码有一半失业。这给我了极大的危机感,说不定我以后也是其中失业的一个。

  郎咸平说,大学生就业难错不在家长,错在中国的产业链定位,在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找不到工作是应该的`。他说,中国不是真正的制造业大国,中国的制造业不需要技术,所以不需要大学生。我认为这正是中国的现状,中国的盗版业猖獗,而正版原创却少之又少,而盗版几乎没有技术含量,所以提供个工作岗位反而不适合大学生。郎咸平还在其中谈到产业链的问题,这已经不止涉及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了,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了。最后郎咸平说,大学生想找到工作,就是要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这也很对,与众不同才无法取代,才更有竞争力。其实我认为造成失业的原因还是挺多的。其中大学生自己的原因还是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很多大学生还没有转变好自己的心态,还认为大学生还是七八十年代那种稀缺货,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

  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而且大学生还存在的问题就是经验不够。企业是非常现实经济实体,需要的人就是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绩效的人,而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并不能马上给企业带来绩效,还要搭上老员工给为其辅导,从而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现在很多企业都停止了招聘新员工,尤其是大学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实力的公司进行的优中选优的战略性人才储备;而有些有实力的公司,在进行人才的战略性调整,希望通过现在的经济危机带来的变化,招募和储备一批中高端人才和优秀的技术骨干,从而迎接经济危机过去后的新的发展。由此可见,一些企业认为经济危机也是转机,在这个转机的过程中,良莠不齐的企业进行了自然而然的优胜劣汰,使得企业乃至整个行业以后的发展会更加规范。而大学生没能在这一转机中受到青睐,其根本原因是大学生毕业后,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读后感1500字 3

  “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是句老话,如果我们依然死守着这种僵化教条不放,很难真正地融入到国际主流社会。如今的“帝国主义”早已不是一百多年前凭着坚船利炮到处横行的国家了,其主要目标也不再简单的是原材料和劳动力。现在,帝国主义的武器从武器炮弹,变成了战略物资,金融工具,如粮食,石油,汇率,变成了“洋文化”,软实力。更可怕的是,一颗颗用蜜糖包裹的毒药,用礼品伪装的炸弹,正在“洋大人”微笑的诱惑下,送到我们手里。我们的确不应该再时刻抱着敌意对待他国,但是它们对中国的态度真的全都是善意的吗?

  中国无论从土地还是人口上来说都是大国,1981年我国人口接近10亿时,专家学者计算出我国的合理人口数量应该不超过7亿,即全中国的各项资源养活6亿多人比较合适。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表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我们现在人口14亿,已经非常接近16亿这一阀值。解决14亿人的吃饭问题,关系到国内民生和政治稳定,是头等重要的大事。而近年,食品价格却在逐渐提高,不仅仅是国内通货膨胀的原因,粮食已经成为某些国家用来控制他国经济和民生的重要手段。事实上,以人类现有生产力计算,每年的粮食产量养活100亿人都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在非洲依然有人饱受饥饿,在不发达国家人们依然为食物而苦恼,不仅是因为某些地区食物浪费严重,更主要的是归结种种原因只有一个,即政治。发达国家更多地把粮食看做战略物资,用来支撑本国经济体系和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黄澄澄的'金子被黄澄澄的粮食取代,成为了支撑美元的新一代主力。

  美国是粮食出口大国,不仅得益于其高度机械化的耕作,与政府的补贴与支持更是分不开的。美国低廉的农产品价格为何很难惠及国外消费者?究其深层原因,我们发现世界食品大宗买卖大部分都是由四大国际粮商操纵的,它们再联手华尔街农产品期货市场,“枪”已经擦亮,无论瞄准哪个国家都将是很可怕的情况。

  先通过低廉的农产品和种子倾销,使一国国内农产品企业亏损,再炒高农产品价格,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量囤货,华尔街再做空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没来得及生产就先亏损,甚至倒闭,国际粮商再迅速出击,控制了国内的大量农产品加工企业。

  这种做法通过一涨一跌,使大量国内企业受制于外资。如果只是控制一个领域或产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往往连同整条产业链都被外资控制,这样利润不仅可以最大化,还可以紧紧保护住自己占领的产业链,不给其他资本进入和侵吞自己“领地”的机会。因此,整个国内市场的定价权也被外资所操纵。在通胀压力较大时,发改委曾经约谈各农产品企业,暂缓涨价。其实这些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压力也非常大,更重要的是真正的话语权并不在自己手里。

  另一个与农产品密切相关的即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刚出现时就备受争议,因为农作物的基因是被人类修饰改造过的,人类吃下去后也许不会立刻出现影响变化,但是后代出现畸变或者基因受到影响的几率并不确定。我们国家批准了转基因的商业化,其主要原因是看重了其增产的特点,却并没深究其“质”的特点。国际知名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的产品之一“先玉335”被调查发现,其父本作物就是转基因农作物。吃过这种作物的动物都出现了很严重的疾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持续不断,我们应该想到,如果未来发现转基因危害了人类健康,谁应该为其负责?

  基辛格曾经说过,谁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谁控制了石油,就控制了所有国家。2010年我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4%,一半的石油都从国外进口,使我国的经济命脉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我国的石油储量其实并不丰富,在开采过程中浪费现象还非常严重。在某些地区,一吨原油只能有效开采100多公斤,剩下800多公斤都被浪费了,再加上我国油质整体并不优秀,原油提取出的汽油更少。相比美国,西部地区原油大部分为轻质油,开采出的油质极好。所以我国石油产出量很难满足国内石油消费量。

  在石油缺口如此巨大的情况下,我国的汽车消费却在飞速增长。2009年我国大力扶持汽车产业,汽车消费猛增。随之而来的情况是,燃油需求大量增加,使我国石油负担加重。汽车量增加的同时,道路状况和停车场面基并未改善,大城市拥堵状况更糟。尾气排放严重,环境更加恶化。

  如今的帝国主义已经不再是100年前的帝国主义,其侵略扩张的方式和工具也都发生了改变。他们深谙敌人的法宝,懂得对手的战略,向对方学习,使自己的牙齿利爪更加锋利。我们的确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接受外资,但同时也应该时刻以提防的心态保护好自己的核心利益和关键领域,由此才能更充分合理地“洋为中用”,“洋人”时刻向对手学习的态度更是值得我们效仿。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读后感1500字 4

  一本刚开始可能会觉得无趣,但是当沉下来思考之后就会发现很多惊人的道理的一本书,从一个职员应该怎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到成功保存公司地位之后怎么升职,再到升职之后怎么做一个合格的领导并持续进步,在这本书中都有不同的策略。

  虽然这本书是根据美国的企业和文化来写的,但是有一些共通的东西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像是与同级员工的关系处理上,与上司的关系处理上以及其他的一些职场的微妙关系。其中最让我有触动的是在与上司的关系处理上。其实像我们这个年纪的职场新人,或者是80后,接近90的这一些年龄层的人,尤其是女生,都会习惯性的有一种感觉,就是不想跟上司或者是公司的其他人打交道,只想要独善其身,最好是一个人安静的完成工作,然后觉得有能力就好了,然后依靠这种能力就能步步高升,到达自己的目标。但是事实却不是这样。

  又或者有一类人,他没有心思去争取更好的职位,只是想这样平平淡淡的过着现在的日子就好了。

  虽然,选择没有对错,但是要知道,这样子始终是不行的。因为社会本来就是一个人与人之间交叉在一起的社会。

  我也一直像个小孩一样,任性的认为,我只要做好上司给我安排的工作就好了,而当领导来巡视或者问我的时候,我就会很烦躁,觉得他们那样的行为很烦人,让我没办法安心的工作,然后以一种很抗拒的心里去对待这些人。但是后来,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领导其实也很不容易,他们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得到了今天的职位和成就。并不代表他们就已经成功了,每一个领导都处于一种孤独和走钢丝的.状态,因为他们一旦升职了之后,就只能够一直向上爬,所以他们必须做的比团队里的任何一个人都要多,而且思考的还不仅仅只是自身的问题,还需要去了解自己的下属的问题,并且做出最有利于公司的决策。

  他们之所以会经常询问下属在做什么,或者手头的工作上的进度,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太清闲,没事做,也不是为了要责备员工或者是担心员工太空闲。他们只是想知道事情是否在顺利的进行,或者如果出现了问题,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做出指导,帮助事情顺利的进行。

  这里面,完全没有个人的原因,仅仅因为是他们心里装的是公司的利益,是整个团队的利益,所以他们才必须这样喋喋不休,孜孜不倦的做着这些询问的工作。

  但是没有哪个员工能理解这些。因为当一个人成为你的上司之后,你再也无法用一种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因为他们手上有更多的权利,而这些权利是员工惧怕的,其实员工也在小心翼翼的经营着,他们不知道自己在领导眼中是什么样子的,而又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他们也是无法脱离自身的位置,去看到更大的方向或者公司对于他们的意义。

  这两者之间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领导兢兢业业的经营着自己的团队,员工紧张兮兮的保存着自己的职位。虽然他们同样都是为了让自己的职业变得更好,但也注定了他们之间没有办法保持平等。

  虽然我在短时间里可能还是没有办法对自己的领导有什么样的转变,但是至少我明白到,他们也有他们的苦楚,而鉴于这点,我就可以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比如主动向他们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展,或者在他们询问的时候耐心的向他们讲解,同时,也不因为他们的询问而变得不耐烦,或者是认为他们是在故意刁难我。将心比心吧,这不是在交朋友,所以没有必要那么较真,把工作做好,把事情处理好,才是真正要做的事情。这是职场,所以只有合作,没有朋友。认清楚这一点,或许就能把很多事情都看开了。

【郎咸平说:公司的秘密读后感1500字】相关文章:

郎咸平经典语句04-17

郎咸平的经典语句04-17

郎咸平经典语录09-24

郎咸平的经典语录09-24

郎咸平的经典语录介绍09-24

说一下我的小秘密小学作文300字06-06

新公司自我介绍说范文01-02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宝葫芦的秘密》 读后感10-09

秘密11-06

你说、我说、他说作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