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通用11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1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说:一个人的教育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什么是格物致知?很简单,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往往重视基础从而忽略动手能力。
一位明朝哲学家,有一天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他搬出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竹子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就是中国读书人的头脑。
再谈谈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在研究如何分离氯化镭时,大大小小经过了几百次实验,废寝忘食。在不断实验的过程中提取到了礌和钋,因此居里夫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还有哥白尼,他本是一名医者,被当时的人称为“神医”。观察天文只是业余爱好,偶然一次他发现了他所信仰的天主教所说的'《地心说》是不对的。他经过了多少次的观察计算,研究出来了《日心说》推翻了天主教会的《地心说》。在天主教会极力反对下,哥白尼在临死之前才看到了《天体运行论》的小样,才与世长辞。一生逃亡,躲避教会的哥白尼用毕生心血创写的《天体运行论》被教会说成邪书。直到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才使哥白尼的真理得到肯定。
这处处告诉了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这就是格物致知。为什么我们要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告诉我们要尊重知识,注重实验,才能探求事物的真理,得到事物真谛。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2
读了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深有同感,认识到我们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确实有很多弊病,但对于丁先生对“格物致知”的理解我仍抱有疑问,因此就借这次机会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文章中说“真正”的格物致知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并就此认为格物致知就是“我们所谓的实验”。韩维志在译评《大学》时就曾明确指出《大学》的原文缺少对“格物致知”的阐释,古人因此也做了诸多不同的见解,甚至是大理学家朱熹也曾专门对“格物致知”补缀了一篇论文。然而,没有一个人敢说他的“格物致知”就是真正的“格物致知”,那么对儒学研究不深的丁先生如何可谓“真正”的“格物致知”呢?对此我实在无法认同。
而那勤于格物的阳明先生也恐怕是受冤了。丁先生认为他“格竹七日而不得正果”是因为他“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是探讨自己,并于后文说要“格竹”就应“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这番话着实让人无语。我想丁先生大概是混淆了哲学和实践的概念。儒学无疑是一种哲学,而哲学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思想体现,与由外及内的实践完全不同。用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的话说,哲学是理论的理论,它高度抽象,与实践隔绝,它志在理解而非改变世界,而当其转化为实践时也就失去了其作为学术的学术品格。也就是说哲学本身就是要优先探索自身,然后才能推己及人的。那么这与“栽种”和“拿到显微镜下观察”又有何干呢?想来实在是可笑至极。
最后,“经书上的`道理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竟也被丁先生一同否认了,他竟认为这种观点不适用于现今,这同样是混淆了概念。如果当年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传给“四海”的中国人,社会主义又怎会有今天的这般“伟业”呢?丁先生所谓的“现今”恐怕只能指代重视事实的实践科学,对于“百家争鸣”的哲学而言道理是永远可以传于“四海”、“万世”的。
这样看来,丁先生对儒学的态度实在有些不可思议。那么丁先生的“格物致知”就是完全错误的吗?也不尽然。以丁先生取得的成就来看,他的观点必然有其可取性。我不懂实践科学,但我想丁先生对实践的态度是绝对值得称道的,而且学习方法的问题在国内也的确屡见不鲜,丁先生能够从大体上给出解决办法着实令人敬佩。但是对于丁先生不严谨的求知态度,我们也必须加以指正。
那么,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呢?小人不才,目光短浅,也不敢妄下定论,但终归还是有些想法的。永远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并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我想这大概就是真正的“格物致知”了。所以,只要坚持求知的态度,相信终有一天“格物致知”的真谛会浮出水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3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
“格物致知”是什么?就是通过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任何一个新知识的获得,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发明,都是建立在不断探察新事物之上的。
我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大学》中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天地,从而追求如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早已不适应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个物质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推敲身边的物体,并学习好文化知识,要从探察物体中求知。
求知的方法有很多,可亲自动手实践,让事物的发展变化直观地呈现在你面前,是获得知识的最好方式。这便要求我们不能死学书本知识,必须在生活中潜下心来研究事物,从中获取知识。列文虎克曾是一名门卫,整日闲暇无事。他利用空闲时间做什么呢?他玩起了镜片。于是,他凭借着对事物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科学的精神,终于玩出了名堂,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放大镜和显微镜。
从列文虎克的事例中不难看出,探察事物的确是获取知识的好方法。可我们应该盲目地去观察任何事物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也不会有成效。永远也不要忘记,实践是与知识相结合的。诸葛孔明一生好学,在年轻时便游历四方。早在隆中时,她便精通兵法,三分天下。可纵有满腹经纶不去施展有怎能体现他自己的才华呢?他追随刘备,子啊连年的南征北战中,我相信对他自己是一种常人莫及的提升。正如他在破南蛮藤甲兵前说,“我早在隆中便知道南蛮有驱兽之法”,后用火攻破之,不正是实践的过程吗?诸葛孔明后来有发明了孔明灯、木牛流马,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位发明家。
由此看来,亲自动手是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我在生活中也有体会。在物理课上学习电路,之上可以轻而易举地连接,而当一大堆电学原件摆在面前时,还真有些摸不着头绪。几次实验下来,才逐渐有所领会。
凭我这些年的亲身体会,只有不断地研究事物规律,并把书本中的知识广泛应用到实践中,有所变革,才能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4
如是像呆若木鸡似的去看任何一件事,我想成果并没有想象中完美,反而,你用大脑带着双手一起上场,用大脑想想,再用双手实践,可能获得的成果会更美好些。
格物致知就是从探查物体而获得知识。但是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却并不太重视格物和致知。像国外那些人们,他们无论是什么事,都会格物,然而致知,他们的这种方法是完美的,脑力加手的劳动,从而使思考亦将是而变得简单。国外的那些人在小时候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双手来实践获得知识,格物致知的意义并没有被那些爱动手的实践者所淹没,而对于中国传统教育,格物致知的意义就被淹没了。
明朝的理论家――明,空有一幅聪明的大脑,却没有爱动手实践的爱好,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又一次,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就决定要“格”院子的'竹子,他就搬了一条板凳坐在院子里面,看着竹子硬想了七天,却并没有很好的答案,他并没有用自己的手去实践,只考自己的头脑去硬想,却什么也没有得到,最后因为头痛受不了,而失败。明显,他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明这样的做法,显然在当时社会是很多人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们想要观察竹子的结构或它的生长过程,就必须得用手去把叶子切下来,然后拿到显微镜下进一步观察,绝不是像明那样坐在板凳上空想,袖手旁观是绝对得不到理想中的成果。
实践不是毫不选择的测量,它需要事先的准备与计划。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以作为整个实验的明确中心,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实验者的眼力、毅力和勇气。
我们不能盲目的接受权威,我们要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力。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让人能大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目的,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格物致知的精神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5
学习了丁肇中先生写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我不仅认识到了一个新名词“格物致知”,还得到新思考。
这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为读者揭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告诉中国学生应怎样来学自然科学。
这个20年前的文章,现在读来仍然有它的教育意义,所以才会选到我们的课本中。照丁肇中先生所讲,是因为我们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以致于在功课方面十分好,但在研究或其他需要动手的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我看来,丁肇中先生所讲一点也没错。
确实,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育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它的弊病抑制了学生的自我创造创新能力。
动手是需要不断练习的。现在,我们学校教育大多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最后,我们父母学校只关心一样——分数。记得一个顺口溜“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分数虽然重要,它能证明我们学业学得如何,关系到将来能否考上大学,将来的生活品质如何。
有时候,因为教学条件有限,做实验课时,老师在上面演示,我们在下面观察,很少有人人动手实验继而思考的机会。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它需要我们积极地参与进去。
如果我们一直围绕着考试分数转,很少看看外面的世界,我们就会像寓言《坐井观天》中的青蛙一样,以为天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
其实,我觉得高分低能的人,不但指动手能力弱,也指交际能力差的人。
这几天,我听见阿姨在说,单位里新招进的几个大学生,上班都几个月了,每天上班不晓得主动打扫卫生不会去打热水,闷声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下,立马玩起手机当“低头族”,路上碰到了连招呼都不打,无视而过。
参加工作后,许多工作事情往往需要大家合作的,如果连基本的与人交往也不会,还谈什么迅速地融入集体,进而提高自己?
也许你做的一点点工作完成得不错,却举止不懂礼貌讲话不使用礼貌用语,你可能得不到他人的欣赏,反而会让人厌恶你。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们还在学校里学习,有些教育规则我们是改变不了,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学着多动手,让自己各方面都有所发展,因为你终将走上社会,与不同的人去交流合作。记住,不是社会来适应你,而是你去适应社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6
格物致知精神,是使人在做任何事情上都会成功的动力;它,也是能让人在面对困境中得以解救的力量。但是,格物致知精神不是想有就有的,它要拥有二个要求,二个条件才能实现。这二个要求与两个条件,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这篇文章中有讲诉。
文章中讲诉了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别。中国传统教育是以“死记硬背”一词来形容,而西方教育是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句来形容。文章还讲到中国人的成绩虽好但是动手能力太差,这也就相当于“纸老虎”,只能说一推大道理但却不能动手做。
那该怎么才可以使自己拥有格物致知精神呢?其实这很简单,要想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必须要有推究探讨事物原理的精神,这是第一个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要求。文章中举出一个“格物”的例子,让我从中知晓了“格物”实是“格已”,而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证明了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不正确的。所以,我又发现格物不能是消极的观察研究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这是第二个要求。
不过光有这两个要求那是不行的,因为观察探究是建立在渊博知识的基础上,倘若你没有知识,即使你观察探究了,但终究也是没有任何成果的。既然有了知识又有了要求,剩下的就是应该有一种持之以恒的毅力。毕竟,每一件事都有失败与成功,不要因为失败而放弃,要迎难而上,这样成功才会出现在眼前。
所以,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保持对事物的探索精神以及培养自己拥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这样格物致知精神终会得到的!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7
古之欲明明德与天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摘自《礼记·大学》
在中国的传统教育文化上并没有太重视实践精神,只是注重书本上片面的知识,没有真正的实现格物致知精神,相比下,在西方国家,他们更注重在实践中探求新的知识,因此导致了中国学生与西方国家的学生在实践上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中国的传统教育与古代《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的'道理在轨迹上有些偏离。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例如:在一次物理课上,我没有好好看老师做实验,只是背会了书上所写,老师所说的内容,并没有太过在意怎样做实验,第二天,去了实验室,老师让做一下“滑动变阻器”的实验,在看到别的同学都在满脸期待的做着实验,当时的我,不得不后悔,没有好好看,才明白只是背会知识点没有用,相反,另一组同学因为上课好好看了老师做实验,在自己的实践下,完成了老师所交代的任务,开开兴兴地去做另一组实验。在这种情况下的我,不仅没有理解其中要点,反而将之前的知识忘的一干二净。相比之下那组同学已经理解透彻,反而很轻松。在近代的化学家中,俄国的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后,在一次次对其探索中,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为后代学习元素而奠定了基础。可见,实践出真知。
在现在的学习中,应该更加注重实践,在实践中获的更多的知识,在实践中探索,重新回到“格物致知”的路轨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8
这是20年前的文章了,文章说当时的中国学生欠缺“格物致知”的精神,但如今,我认为这种精神依然欠缺。
文章说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考试都得接近满分,而实际生活中会的东西很少,我就这样,学习考试不错,但生活独立能力基本没有。我也想改变,想学些生活技能,却又迫于学习升学的压力,每天有很多作业,根本闲不出时间。
文章还说中国学生只是又抽象的思维理论,缺乏动手能力,我也是这样,什么乱七八糟的物理化学定理都背过了,但是是怎么得出来的?就不知道了,只是看课本上的实验及插图去猜想,而不是去实验室亲自做试验,不是我们不想去,而是学习进度紧,没空儿,所以,文章中说的'实验应该积极动手,而不该消极观察我们就做得不好。
文章中提到学习是为了适应一种社会制度,我想现在也是如此,因为历史政治中很多都是歌颂执政党的政策的。
20年前,丁肇中就提出了“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其实,在2000多年前,《中庸》和《大学》就早已经提出了,可现在我觉得还是略有欠缺。
我觉得,学习的定理知识不仅仅考试的,是应该应用到生活中去的,这种“格物致知”的精神对中国来说是很重要的,这种精神我想中国也早晚会有。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9
实践才是真谛。
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摘自《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知识是成功的基石,智慧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实践肯定是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了。
诺奖得主丁肇中在文章中多次提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也列举了古时名家的事例阐述这一论点,对于我们而言,在如今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是否也该有一颗积极探索,敢于实践的心呢?
拿爱因斯坦的例子来说,他的伟绩无疑是推翻了经典力学,使物理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当时的物理学家说过,物理的大楼已基本建成,后人只需添砖加瓦便足矣。当时的爱因斯坦只是专利局里的一名小职员,但他很喜欢思考,一个偶然间的想法,使他为之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去证明,实践,从而也铸就了他传奇的一生。试想,若他只是灵光一现,并未反复推敲。历史的长河中,可能并没有这个名字。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生活的我们,很多时候只是一味接受,但不曾想过究竟是对是错,认为真理完全正确,可往往真理之中会存在很多小的纰漏,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在学习的同时,更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即不断探索追求实践,多问一句为什么,收益肯定多多!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10
通过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颇有感触。
在浩瀚学识的海洋中学习的我们,经常会被这茫茫银河所震撼,但是“格物致知”只是这茫茫银河中的沧海一粟,他所饰演的角色都是扁舟中的指南针,它会让我们在这知识的海洋中翱翔,同样会带领我们走出困境,航行至光明的彼岸。
读完文章后,我也明白了格物致知精神的最大好处。
都说“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旧闻。”新时代的我们应当敢于质疑,大胆发出自己的声音,对待事情要有自己的看法,不能做人云亦云的“鹦鹉”,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我觉得这才是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体现。
科学课上为什么要求亲手去做实验?因为亲手验证并得出结论的过程,才能更深的印在脑子里,从而使我们得知:要敢于实践,不能盲目追求课本上的白纸黑字的古板定理,也不能轻易的相信他人的观点。
比如哥白尼专注研究,对当时盛行的“地心说”持反对反对意见,提出自己“日心说”的观点,这种敢于质疑,不被权威所左右的精神,不怕打压的'精神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
上物理课的时候,我们也经常去物理实验室一探究竟,这也是格物致知的意义所在,当我们自己动手亲自去试验并去记录的时候,真理往往就出现了,并且会牢牢地刻在我们的脑子里。
表面的答案似乎会让人心安理得,但是却与实际不相符合,宇宙无边无际,我们也只是大千世界中千千万万之中的其中一个,而我们却不能坐井观天的活着,更要关注的是探求真理。
我们为何而活?为真理而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老师教给我们的,是让我们为此去求证、探索、发现。古人是如此,现代亦是如此。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道理吧!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 11
若是像木鸡似的呆呆地看待任何一件事,成果都不会完美,只有进行实践实验,再将结论进行分析和进一步思考,成果才会日臻完美。
这便是这篇文章和丁肇中先生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在我读来,这是一篇漫谈式议论文,为读者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正如文中所说,当时的中国青年只知道学死知识,不会实践,更不懂得变通,以至于他们考试时高唱凯歌,可是投入到社会工作时就捉襟见肘了。这种情况不利于国家的长久发展。而反观西方国家,真正做到了“格物致知”,理论与实践结合,这才是科学完备的教学方法。这点是当时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写作动机。
说回“格物致知”。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获得知识。“格物致知”这个词的`表面就告诉我们,实验思考两者缺一不可。
“光想不做”那就是“装”,“只做不想”那叫“傻”。并且一定是“格物”在前,“致知”在后,意思是真理来自于实践。只有实践探究才能得出真知,所以这个词的意思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中国古代也有许多文献中留下了这样的言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列宁也曾说过:“要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可见 ,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但在我看来,要纠正一个误区。既然实践那么重要,是不是天天只需不停的做实验就可以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确切地说,能得出真理的实验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的,盲目的无趣的实验只是在浪费生命。所以提醒同学们一句:好好学习才是得出真理的唯一捷径。尽管有像爱迪生这样,学后通过不断实验得出真理的人,但这也是依靠他们强大的自律性和天才般的头脑,并经受了千般磨难万般艰难才得来的。
有人说“天才”和“疯子”就在一线之间,我觉得这“一线”便是“实践”,没有人生来就是这两类人之一。当人们的学识达到一定程度时,经过实践后,被真理洗礼的人便是受万人敬仰的前者;而另外一些只会空想,最终被无数问题折磨崩溃的人便是引来他人异样目光的后者。
保持敢于实验,寻根究底的科学探索精神,能让你在求知路上避开弯路,去追寻属于你的那份光明。那份光明是什么?每个人心中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相同的是:你不会为了它而后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读后感】相关文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03-1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原文04-0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6-20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03-0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3-1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词语解释04-1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5篇03-0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2-06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08-26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