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女神》读后感(通用14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郭沫若《女神》读后感(通用1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1
一天就把郭沫若先生的《女神》给看完了,看到精彩处的时候不自觉的朗诵起来,强强也受到我的感染,和我一起朗诵。今天下午的时光真是幸福啊,呵呵。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沫若是他留日时根据故乡四川省乐山县的两条河流——沫水(大渡河)和若水(雅河)而取的名字,诗人的思乡情怀由此观之。
他的诗充满活力,诗中运用了大海、波涛、地球、太阳、万里长城、金字塔等豪迈壮阔的青春的意象构成了阔大雄浑的意境。闻一多曾评论《女神》说:“若讲新诗,郭沫若君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的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时代底精神。有人讲文艺作品是时代的产儿。《女神》不愧为时代的一个肖子。”
他感到大自然“到处都是生命的.光波,/到处都是新鲜的情调,/到处都是诗,/到处都是笑”(《光海》);他在“崇拜”太阳、山岳、海洋、江河的同时,又“崇拜偶像破坏者,崇拜我”。他礼赞太阳,要太阳把他的生命“照成道鲜红的血流”;他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自我意识“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的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我便是我了。/我是月底光,/我是日底光,/我是一切星球底光,/我是X光线的光,/我是全宇宙底Energy底总量!”(《天狗》)。
《凤凰涅盘》中,凤凰“集香木自焚”体现了彻底破坏旧世界的精神,“复从死灰中更生”则是创造意志的写照。《女神之再生》中,他借女神们高唱:“我们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不能再在这壁龛之中做甚神像!"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创造意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Rhythm哟!”表现出与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人格理想截然不同的现代性格。
总之,《女神》中的优秀诗篇,都活跃着一个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热情洋溢,对自我的力量充满自信、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向往的五四青年,他厌恶一切陈腐的事物,厌恶平庸无为的生活。憎恨现实生活的黑暗和残酷,赞美一切新鲜的生命,崇拜一切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伟大事物。
诗人的诗思在整个宇宙和整个世界自由驰骋,从而又显示出想象力极为丰富,跳跃迅捷,奇丽壮观的特点。诗歌的语言上,可以明显看出古典诗词在节奏上的影响,排比、叠句、反复等修辞的运用,词语的两两对应,平仄音韵的协调,使诗句既能挥洒自如,又朗朗上口,甚至个别字的粗糙也没能减损诗歌激荡的节律和摇滚乐般的震撼力。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2
读了郭沫若的《女神》,准确的说是根本没看懂,从网上找了很多资料,这才有些了解。
《女神》是一部浪漫主义诗集,主要特色有:浪漫主义精神。浪漫主义重主观,强调自我表现。《女神》是“自我表现”的诗作,诗中的凤凰等,都是诗人的“自我表现”。诗中的“自我”主观精神,是强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义精神。喷发式宣泄的表达方式。浪漫主义以直抒胸臆为主要表达方式,诗中的直抒胸臆表现为喷发式的宣泄,《凤凰涅盘》等诗最典型地体现这一表达特点。
奇特的想象和夸张。如从民间天狗吞月,想象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样地狂叫”等。这种极度夸张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现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和对旧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形象描绘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义的格调。语言方面,带有强烈的主观性的色彩。一些描写自然的语句中,染上诗人当时的'主观感觉。
《女神》常使用比喻、象征的手法,借助某一形象来寄托、抒发自己的感情,使感情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这是郭沫若诗歌浪漫主义的主要特征。在《女神》中,无论是古代神话、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还是人格化的自然景色,其形象的选择都十分巧妙、恰当、新颖,与要表达的感情内容相一致,山岳海洋,日月星辰,风云雷电,也都唱的是“郭沫若之歌”。《天狗》用民间传说中天上破坏者的形象来表现对世界的反叛和破坏情绪,《炉中煤》用受压于地下的、乌黑低贱的“黑奴”——煤的形象来表现劳苦者的爱国之情,十分新颖而恰当。
在诗歌形式上,突破了旧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诗体,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3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都是精品,或极具教育意义,或者语言优美,或描写细腻,或气势磅薄,或者结构富有特点,或几者兼而有之,其中,我最喜爱的一篇课文是s版第十册的《提灯女神》。
喜欢这篇文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喜欢文中的伟大人物,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生活需要什么,物质,精神等很多很多,但有一样一定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善良。善良,正是南丁格尔圣洁人格最可贵的地方。
虽然已不再年轻,但是,我还是要学年轻人赶赶时髦,我想说的是,她是我的偶像。在我的心目中,和南丁格尔是我最崇敬的两位伟人,他们最可贵的地方在于,依他们的地位,本可以养尊处优,享受荣华富贵,可是却放弃了优裕的生活,独守清贫,甘于奉献,他们的一生是清苦的,但却拥有了世世代代人的崇敬。
敬爱的周总理,没有留下一个子嗣,却似子孙无数,亲善的南丁格尔,终生未娶,护理事业就是她的终身伴侣,她的挚爱,她把自己那颗高贵的爱心无私的奉献给了普通的伤病员。在黑暗的深夜,南丁格尔手持油灯巡视病房,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每一个伤兵,伤兵们感动得躺在床上亲吻着落在墙壁上的她的身影,表示对她的.崇高敬意,并一致亲切地称呼她为“提灯女神”。每每想到此,心底对南丁格尔的敬意都会油然而生。她是近代护理事业的创始人,国际护理理事会为了纪念她,把她的生日设立为国际护士节,她对护理事业的贡献由此可见。
人生在世,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每天怎样活的踏实,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收获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周总理和南丁格尔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4
想起顾城那首著名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我想摆脱过去的悲观和失望,我不想再去关注丑恶,我们没有理由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来增加自己的痛苦;所以我要歌颂一切美好的事物,做我们力所能及的工作,让灵魂升华,让心灵慰藉,让生活幸福。我改变我的看法,正是有悟于郭沫若的《女神》。那时的社会应该更黑暗,可并不影响他乐观向上、放声高歌。
我就以我的这首歌,这篇特殊的“读后感”,表达对郭沫若的感谢,表达我对生活的热爱。
我更愿意风是温暖的春风,吹响曲曲生命的赞歌;也许它是夏日的狂飙,我更愿意它带来生命的甘霖;就算是吹黄秋叶的西风,我已随风嗅到丰收的.果香;就算是凌冽咆哮的北风吧,我开始了编织雪天的童话……
我更愿意花是绚烂的夏花,尽情绽放生命的蓬勃;我更愿意月是如水的明月,定能洗去思想者的寂寞;我更愿意雪是纯洁的天使,向人类传播品格的高蹈……
我要歌唱大海的深邃歌唱蓝天的广阔,我要歌唱草原的宽广歌唱高山的巍峨,我要歌唱友情的真挚歌唱爱情的纯洁,我要歌唱生命的意义歌唱幸福的生活,我要歌唱正义我们不要邪恶,我要歌唱劳动我们不要懒惰……即便人生有痛苦也要痛并快乐着,即便人间有黑暗也要歌唱新年的朝阳正在喷薄!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5
今天我读完了郭沫若的《女神》,也想起了早些时候,我到郭沫若故居的情景,乐山沙湾古镇沉浸在一片寥峭寒雨之中,我对郭沫若仿佛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对他的作品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遥想当年领军创造社的辉煌,《女神》《星空》的灿烂,《屈原》与《棠棣之花》的朗声高调……如今全部成为了《天上的街市》里《沙上脚印》,最终淹没在《黄海中的哀歌》,一切的一切都为商业社会的《天狗》所吞噬,在《辍了课的第一点钟里》的那一刻,怕死的`,饱受屈辱的诗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死》,《死的诱惑》啊,《火葬场》!在这《洪水时代》,《太阳没了》,只剩下《月下的司芬克司》,在《黑的文字窟中》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恐怖》,《金钱的魔力》控制了整个世界,《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血的幻影》《歌笑在富儿们的园里》……
当下,我为一个笃信文学的迷茫人,独自徘徊在沫若故居后花园里,在灰蒙蒙天空之下,望不见远处的美人山,仅有冬树的寂寞,屋檐水的滴落,沫若儿时读书的绥山山馆毫无声息地旧,好衰时哟。
“鲁、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这位在旧版《现代中国文学》上声名赫赫的中国现代文人,此时此地,在自己的故乡连同自己的故居,都成了历史的一颗琥珀,一颗栩栩如生而被尘封遗忘的文物。
当我跨出沫若故居门槛后,蓦然回顾,惊讶这故居竟然为这乐山沙湾古镇最后的瓦房民居了,那个旧时代最后的残梦了。
远山无影,寒气笼罩着沫若故居老屋,真个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切切,叫人也无从寻寻觅觅了……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6
提灯女神就是一个热爱护理、救死扶伤、无私为人民奉献的人。她就是南丁格尔。
我被南丁格尔的行动、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南丁格尔出生在英国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里。她长大以后想当一名护士,但是她的想法遭到全家人的反对。最后,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不顾人们的歧视,毅然决然的放弃了优裕的生活,到医院当了一名护士。因为她认为一个人若是能用自己的努力去减轻病人的痛苦,使他们的身体恢复健康,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而我的幸福观是:长大以后去当一名老师,尽自己的努力去培养学生,使他们长大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朋友,你愿意去霍乱流行的贫民窟吗?去日夜救护照顾霍乱患者吗?我想很多人会选择躲避、远离,但南丁格尔却在那一年夏天,在伦敦郊区贫民窟发生霍乱的时候,不顾个人安危,志愿参加紧急救护工作,在医院里日夜大忙,照顾生命垂危的病人。因此,她赢得了人民的'赞誉。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主动组织护士志愿队,到前线救护伤病员,她在那里不怕脏,不怕累,不怕骂,一怕苦,一方面积极改善医院的环境,一方面忙着为伤病员清洗伤口,调理饮食。每天深夜常常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在营区里一间病房上间病房地探视伤病员,为伤病员掖掖被子,换换药。因此,伤病员都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神”、
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哪里,不怕死、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被人歧视、不怕被人叫骂,也的一生为她热爱的护理事业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谁说女子不如男!像南丁格尔这种对人民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如:居里夫人、黄道婆等。
我发自内心敬佩南丁格尔这位“提灯女神”。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7
生活需要什么?或许是物质,也或许是精神等很多很多。可最最不可缺少的那就是—善良。给我这种启示的,仅此是一篇文章《提灯女神》。
故事主要讲述了:在战争年代,有一位富家大小姐—南丁格尔不顾自己的身份,选择了一个最低层的护士工作,并且对这份工作尽职尽责,使人们对她产生了好感。
最使我思绪万千的是这一句:“每当她走过,士兵们…亲吻她那浮动在墙壁上修长的身影…。”这一段尤其让我震撼,南丁格尔小姐用自己的智慧和精湛的医术,使死亡律40%转眼变成2%。而她自己却操劳过度,而导致右眼失明,她为了人民,不惜一切代价,做出了许许多多杰出的贡献。《提灯女神》“神”是神圣的意思,说明了南丁格尔对病人及伤员的照料如天使一般。
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南丁格尔的身影永远受到人们的亲吻。这其实是告诉我们,南丁格尔的爱心和善良以及对工作的一丝不苟,永远值得人们去爱戴她。这也让我回忆起从前读过的一篇文章,一位年轻俊美的城市清洁工,本是在一家大餐馆当服务生的,可他却辞去了这份工作,宁肯吃苦受累,也愿意为社会做贡献。其实每一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但最少的还是善良。
啊!我爱善良,我要善良,我更希望善良能洒满人间。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8
力量与热情读《女神》有感初读《女神》时,感觉云里雾里。作者到底想说什么?
看着散乱的语句,我不禁烦燥,于是将它放在一旁。今天,偶然间瞥到,重又翻开,别样的感觉竞生出,我姑且静下心来,一探作者的意图。第一辑,以歌剧“女神之再生”开头,讲述了共工与颛顼之争,女娲补天的古老神话。文字简短,但却有力。许许多多的惊叹号、问号将共工、颛顼豪迈的气概展现出来。女神再也不能忍受混乱的世界,再也不安于在壁龛中静享人间的牺牲,她们毅然来到世间炼石补天,创造能够给世界带来温热的新的太阳:“为容受你们的新热、新光,我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
在“湘累”中,作者自问自答,以退为进,喊出了“我效法造化底精神,我自由创造,自由地表现我自己。我创造尊严的山岳、宏伟的海洋,我创造日月星辰,我驰骋风云雷雨,我萃之虽仅限于我一身,放之则可泛滥乎宇宙”“我有血总要流,有火总要喷。”看到这儿,我渐有些明白,原来,为了自由、正义,热的鲜血是要沸腾的。为了世界的新、宇宙的宁,宁负自己与亲人,也不负天下,不负心中的高洁。第二辑是诗,生与死的哲理贯穿其中,新生与热情萦绕其间。“凤凰涅槃”,厌恶了周遭的黑暗与枯朽,为着新生,毫不怜惜,集香木自焚,“我们是光明呀!翱翔!欢唱!”
于是一切都变得“新鲜、净朗、自由、悠久”。“天狗”能把日月尽吞,它便是日月之光,便是宇宙的总能量,力量与热情充满周遭的一切,他们在身边涌动,就快要挣脱肉体了,“我便是我呀,我要爆了”。“太阳礼赞”礼赞了生命与光芒,作者让太阳倾听,倾听他心中的怒涛、汹涌、怒号,他要新生与热情,力量与高洁!“金字塔”,赞叹古老人类的智慧,创造的力量,赞叹他们辛苦洒下的.汗水。金字塔寂廖着,像死一样地沉默着,可是我却仿佛听到作者内心的波涛重又澎湃起来。他的精神复活了,因为创造的雄浑力量充盈于他的心胸,超然物外。第三辑,褪去了前两辑的浩渺飘浮之感,转而平实。但平实中又无处不透出对自然万物新生的赞美,景物充实而又灵动。在他眼里,万物间的界限已消失。看“蚕儿”安静吐丝,感受爱与奉献的暖意;不做“泪珠的鲛人”,宁曳着幻灭的光向着月明,向着未来。伴着“霁月”,“晴朝”,独享宁静,感受自然的美好,简单朴实。借着“春之胎动”“新生”,告诉众人到处皆有生命的光波,新鲜的情调;欢声笑语是如此容易。在“海舟中望日出”,那份安静中的热潮,随着朝阳升起而萌动。未来是日出,拥有无限美好与光明。
闻一多说:“《女神》不愧为时代的一个肖子。”现在终于有些明白,分散的三辑,其实表达了同一个意思:新与生。以手写心,自由的心,应用自由的诗体。内容看似不羁,实则洒脱;结构看似毫无章法,实则更有力量,更兼热情。女神,神圣而庄严,就如作者内心的革命,创造的精神一般美丽激昂……
合上书,我长吁一口气,浩然,醒然……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9
有人说《女神》充满了个性,也有人说《女神》充满了反抗精神,还有人说《女神》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可我却喜欢其中洋溢的年少轻狂。
如火如荼的五四运动在全国开展,就像星星之火却引起全中国形成一片火海,不仅烧遍了中华大地,也烧到了异国游子的身旁,在日本学医的青年郭沫若也积极响应,写出了大量的诗歌。据说郭沫若看到新诗第一人胡适的《尝试集》,不禁感叹道:“我写的有好多呢!我写的好多了呢!”于是便有了《女神》的出版。这是笑谈。
但是,年轻的郭沫若确实太自信了,前有军阀混战,后有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再有日本对中国的蚕食鲸吞,中国的形势极其严峻。可他却还高喊:“我要去创造些新的光明……我要去创造个新鲜的太阳……”在战争侵扰下的中国,实现这些谈何容易啊!如此乐观的呼喊,对前途充满信心,还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再多的困难在诗人眼里也不值一提,再大的.挫折在诗人眼里都变得渺小,这不是“年少轻狂”吗?把困难和磨砺都不放在眼里,如此轻视困难、狂于世间,敢于去高谈理想,敢于去克服困难,如此勇敢的大无畏精神,令吾辈汗颜。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们都注重自己的名声,但沫若却不,他高赞匪徒并号召我们向匪徒学习。他称赞“克伦威尔、华盛顿等政治革命匪徒”,他夸奖“恩格斯、列宁等社会革命的匪徒”,他赞赏“哥白尼、达尔文等学说革命的匪徒”,他……好一个大无畏的精神!只有青年才会有如此冲动的热情!置自身安危与身后浮名于不顾,为了自己的理想敢于牺牲一切。轻视浮名,狂于文坛,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懈奋斗,如此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怎不令人折服?
《女神》是一部充满个性和浪漫主义气息的作品,读她仿佛读出了沫若的万千心事。我一直觉得《女神》之灿烂,便因沫若万千心绪纠结于眉、沉浮于心,而在一瞬奔涌而出,“年少轻狂”成就了《女神》这一部灿烂诗集。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10
《女神》充分把地体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凤凰涅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体现了诗人否定旧我、诅咒旧世界、追求新生的精神。把社会的改造和个人精神的自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追求精神自新的决心。在《女神之再生》里,女神再也不能忍受黑暗混乱的世界,再也不安于在壁龛中静享人间的牺牲,她们毅然来到世间炼石补天,创造能给世界带来温热的新太阳。
《女神》热情歌颂了反帝反封建的人民革命的理想。如《天狗》一诗,塑造了一个“开辟洪荒的大我”的抒情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着个性解放精神、旧世界的叛逆者形象,它那种气势磅礴的不可遏止的激情,表达了在破坏中求创造的决心,体现了人民大众的意志和力量。《匪徒颂》一诗,是对“五四”运动前驱者的颂歌,不仅歌颂了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歌颂了宗教革命、文艺革命、教育革命、自然科学的学说革命,还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湘累》和《棠棣之花》两篇诗作,歌颂了我国古代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英雄。《湘累》中的'屈原是人民意识的杰出代表,《棠棣之花》中聂嫈、聂政姐弟二人则是“愿将一己命,救彼苍生起”的为人民自由、解放而牺牲的爱国志士。
《女神》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如在《棠棣之花》里,歌颂了为祖国、为自由而英勇献身的可贵品质。特别是《炉中煤》一诗,唱出了“眷念祖国的情绪”,感人至深。诗人以煤自喻,透过通红的炉中煤形象,显示他的那颗爱国赤心,喻出了爱国感情的热烈程度;通过煤的燃烧,把光和热带给人间的情景,喻出了诗人为祖国赴汤蹈火、万死不辞的决心;叙述煤形成的千百年历史,又喻出了诗人对祖国感情的深长。该诗巧妙的比喻,把爱国主义激情表达得既诚挚、热烈,又委婉、细腻,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女神》又是一曲歌唱工农群众及劳动创造的颂歌。《地球,我的母亲》一诗,从讴歌地球--母亲,到讴歌劳动,讴歌工农大众,进而歌颂工农大众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赞美工农是“全人类的保姆”、“全人类的普罗米修斯”,并表示了诗人愿做大地的儿子,来报答工农的深恩的愿望。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11
《女神》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真正的新诗集。他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奇特、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自我”夸张,构成了《女神》的革命浪漫主义的的艺术风格。使人驰骋想象,遨游太空,驾驭宇宙,赋予大自然以生命和个性,描绘出一幅幅气势磅礴宏伟张力,色彩绚丽的艺术画面,表达了世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和民主主义的革命思想。在赞美大自然的颂歌中,鲜明的突出了是人的自我形象。这个字我是一个自由者,叛逆者的形象,他要彻底摆脱一切枷锁和传统的束缚。诗人的叛逆性格,五四的.时代精神,通过自我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采用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表现新的思想意义。通过共工,抨击了军法战争,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达了建设没的中国的理想。是古老的神话传说注入了时代的新内容,不但有强烈的艺术魅力,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12
读了《提灯女神》后,我才明白了,女子其实并不比男子差,以前也许你在男生面前抬不起头来,因为在以前人们都决得女子做得贡献太少了,都瞧不起女生。
可是男孩子你们睁大眼睛看看,看南要格尔不顾家人的反对,不顾世人的歧视,毅然决然地去当了一名护士;再看南要格尔不顾个的安危,冒着生命的危险去霍乱流行的贫民窟。之前,我很担心南丁格尔丧命,但没想到,很幸运,她不仅没有死,还精心救护照料重病患者。如果是我,我是不会去的,我愿意过着贵族小姐的生活,面对那些伤病员的痛苦的呻吟声和粗鲁的叫骂声,我一听就会发抖,这应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吧!也是高尚与自私的`区别吧!
虽然我并没有做出什么贡献,没有为女生争光,不过南丁格尔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护理事业所做出的卓越成就已经让我们女生们骄傲了。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13
提起郭沫若,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是的,他创作的诗歌集——《女神》曾轰动一时,以其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女神》是一部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高度统一的艺术作品。
初次结识《女神》这部诗集是在初中,被这部诗集吸引的理由很简单:书的名字。女神,象征着美好,充满着青春朝气、热情洋溢。
《女神》表达的思想内容,首先是“五四”狂猋风突进时代改造旧世界,冲击封建藩蓠的要求。主人公以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者的形象出现,要求打破一切封建枷锁,歌唱一切破坏者。其次,是对祖国深情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诗中歌唱太阳、光明、希望,处处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
《女神》第一辑中《女神之再生》前面题写了《浮士德》中的诗句:“永恒之女性,领导我们走。”郭沫若心中的女神是创造力的化身,在堆满男性残骸的世界上,女神创造出新的太阳,因此,女神是光明的象征。
《女神》中追求个性解放的彻底反抗精神很是明显。《天狗》篇中,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塑造了一个旧世界叛逆者的形象,他们再不甘于作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奴隶,他们充满生命的活力。
郭沫若也在《女神》中歌咏自然风光,诗人歌颂自然,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而是把自然高度人格化,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感情。在诗人笔下,宇宙的森罗万象都具有常动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量,这实际上是表现人、肯定人的价值。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一样是不断地破坏和建设中显示出生命力的存在的。《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等便是这样的'否定旧世界,歌颂新生的光彩夺目的诗篇。《凤凰湿槃》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追求新生的精神。《凤凰湿槃》把社会的改造和个人精神的自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追求理想、追求精神自新的决心。
爱国主义是《女神》的诗魂。《女神》中抒情主人公的爱国主义情感,不仅是对祖国的爱慕和怀念,而且是充满对光明前途热切的向往。
《女神》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洋溢热情,对自我力量充满自信,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向往的世界,能给以鼓舞,让人在失败中也能坚定信念向前奋进。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 14
“天方国古有神鸟名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鲜美异常,不再死。按此鸟殆即中国所谓凤凰。”这是著名诗人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中的代表作《凤凰涅槃》的开篇语,亦是整首诗内容的概括。为作者谱写一曲时代的颂歌添就了激昂的音符。
香木自古以来就是高洁、正直之士的象征。无论是屈原的“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还是郭沫若的“唱着哀哀的歌声飞去,衔着枝枝的香木飞来,飞来在丹穴山上。”香木,总是代表雅洁。在“五四”时期的中国,各种民主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在诗人的心目中,旧中国就是这样“一切都要去了”的凤凰。——同样都是含弃旧我,追求新生。凤凰是集香木来烧尽自己那陈旧的躯体;而我们的中国,有无数爱国的进步人士前赴后继,有无数高尚的革命同胞携手相助,我们那个曾经落后、保守的中华民族,“在死灰中更生”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涅槃的凤凰,不仅象征着中国的再生,也象征着像郭沫若先生这样的革命界、思想界人士的再生。自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的实行,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就开始被政治的枷锁锁住了思想与创新的翅膀。“五四”运动的风潮,让更多的学生与爱国青年接触到了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在思想上有较大的转变。或许在以前,他们是“我们这飘渺的浮生,到底要向哪儿安宿?”但就像毅然投入火海的凤凰一般,他们选择了接受进步的民主思想,迎来了他们的新生!正如重生后的凤凰,我们生动,我们自由,我们雄浑,我们悠久,我们翱翔,我们欢唱!为了新生的祖国而尽情地欢唱! 面对禽中灵长的凤凰的涅槃,“群鸟”表现出的,是共同的幸灾乐祸与自鸣得意的卑劣心理。面对在新思潮的冲击下即将获得新生的中国,那些反动者不就是群鸟的翻版吗?岩鹰象征作恶的军阀,孔雀象征卑劣的政客,鸱枭象征贪婪的.市侩,家鸽象征屈膝的奴才,鹦鹉象征聒噪的文痞,白鹤象征旁观的过客。他们是郭沫若先生的对比,更加能彰显出进步人士的高尚与无私。凤凰的涅槃之火,就如同那给一切带来新生的时代精神。在黑暗腐败的旧中国,《凤凰涅槃》无限光明的前景,给人以前进的希望,是一曲新生的颂歌。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黑暗的过去与无知的小人阻挡不了新生的未来,凤凰涅槃之火必将燃尽一切罪恶,带给我们崭新的天地! 听老师讲过郭沫若《女神》来由的一个演义版本。郭沫若读到所谓“新诗第一人”胡适的新诗集《尝试集》——特别是读到“两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和“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时,非常非常地激动,不是因为觉得写得好,而是因为非常非常地遗憾,因为自己的疏忽大意,把本该属于自己的丰功伟绩,拱手让给了胡博士。“像这样——或者比这还要好许多——的诗,我在家里写了一大本子呢!可惜没拿出去发表!”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相关文章:
女神郭沫若故事梗概10-24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11-08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09-07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11-09
女神郭沫若读后感最新03-16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精选15篇)10-09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3篇11-09
郭沫若《女神》读后感(通用17篇)09-08
《石榴》郭沫若06-15
《屈原》郭沫若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