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教案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教案

时间:2022-05-13 17:30:36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教案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教案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教案

  一、教学目的

  通过分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让学生了解岑参的诗歌艺术,进而感受盛唐边塞诗的艺术和昂扬自信的盛唐精神。

  二、主讲内容与课时安排

  导语(2分钟)

  岑参的家世,两次赴西域经历。(3分钟)

  本诗写作的历史背景(2分钟)

  诗歌艺术分析:1、景色描写(6分钟)

  2、出征原因(3分钟)

  3、行军场景描写(6分钟)

  4、结局分析(3分钟)

  小结(5分钟)

  三、教学分析

  1,教学重点:岑参诗歌语言艺术和精神气质。

  解决措施: (1)分析景物描写的构成要点;

  (2)引导学生关注景物背后的活跃情绪和精神;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和把握本诗所反映的盛唐精神。

  解决措施:从平常经验入手,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体验。

  四、讲授内容的深化拓展

  岑参边塞诗与盛唐精神。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的方法实施教学。课堂讲授从讲解边塞诗入手,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叙述边塞诗演变的历史和经典篇目;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岑参的艺术手法和诗歌内涵。并穿插其他边塞诗歌或岑参自己的诗歌对照比较,揭示岑参边塞的奇景与奇情。增加历史内涵,设置悬念,提高学生的关注兴趣。

  六、板书设计

  板书主体部分 说明提示部分

  岑参:走马川行

  一、生平

  二、历史背景

  (1)、白天

  (2)、晚上

  三、诗歌艺术分析→

  四、小结

  1、 景色描写→

  2、 出征原因

  3、 行军场景→

  4、结局

  (1)、人(风)

  (2)、马(寒)

  七、教学参考资料

  《大学语文》,韩德信主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侯忠义校注,陈铁民修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4年

  八、思考与练习

  1,了解岑参其他的诗歌。

  2,了解唐代其他边塞诗。

  讲 稿

  时间:2分钟

  〔导语〕

  与大家一起回顾盛唐的边塞诗

  想来大家对唐朝的边塞诗并不陌生。提到边塞诗,我们不由得会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起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想起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想起王昌龄的“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还有他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他们都姓王,好像姓王的都会写边塞诗,其实在那个时代大家都在写,如李白也去过边塞,也写过“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关山月》)“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塞下曲》)还有李颀、李益、卢纶等等,就连没有去过边塞的杜甫也想象过,“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可见边塞题材在唐代十分普及。

  虽然很多人写过边塞诗,但最著名的应该是高适和岑参。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中学时期我们是不是已经学过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家的印象应该还很深刻吧!今天我们将讲解他的另一首诗《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讲解这首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想重温一下岑参边塞诗歌的艺术,另一方面是理解盛唐精神,这是更主要的。

  〔教学内容〕

  时间:共5分钟

  一、背景介绍

  1、岑参的生平

  时间:3分钟

  大家对岑参并不陌生,但我仍然想与大家一起简单地重温一下他的生平。岑参,生于715年(开元三年),卒于770年。他是荆州江陵人,即今天湖北江陵。曾祖父岑文本很受唐太宗的重用,官职宰相。后来岑参的伯祖父岑长倩、伯父岑羲也都做到了宰相。岑参的父亲死得很早,他主要跟哥哥岑况学习经史,非常用功。二十岁时,开始游历长安;三十岁时才举进士。这一年是唐玄宗天宝三载。举进士后,他被授为兵曹参军,职位很低。为了实现建功立业的理想,他决心去边塞试一试。唐朝当时非常强大,靠边功扬名立万的人不少。749年,他第一去了西域,充任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的幕府书记,两年后回长安;这次并没有实现梦想。于是754年,他又再度出任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幕府判官。在西域呆了三年,因安史之乱回朝平叛。回来后在杜甫的推荐下,被授予右补阙之职,当时杜甫任左拾遗。言官或谏官。后来做到嘉州刺史,但不久却被罢官,结果客死成都旅舍。

  2、历史背景

  时间:2分钟

  这首诗就是岑参第二次去西域时所写的,诗题中的封大夫就是封常清。在岑参第一次赴西域时,封常清曾是他的同事,一同在高仙芝幕府任职。封常清后来因立功升任北庭节度使,这给岑参以极大的鼓舞,使他更加坚信可以通过边塞立功取得成就。因此,当封常清邀请他赴西域时,他也就非常高兴就答应了。

  提醒学生去读读《轮台歌》这首诗。

  这首诗是在某年秋天封常清出师西征时所写的。当时一共写了两首,另一首是《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题目中“走马川行”的“行”字指一种诗体,有个专门的名称这类诗叫“歌行体”。如《燕歌行》、《饮马长城窟行》,杜甫有《兵车行》、《丽人行》。但歌行体不尽都有“行”字,如《将进酒》、《春江花月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

  时间:18分钟

  二、诗歌艺术分析

  1、景色描写

  时间:6分钟

  (1)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视觉景象)

  “君不见”是发语词,引起话题。现在我们有时还使用这个词。走马川,有的版本是“走马川行”,多了一个行字,这个“行”是受题目影响被人误写进去的。既然是衍误,那么为什么有些版本还保留着呢?这是从文献学的角度考虑,是古人为了保持文献的原貌,所以没有删去。

  提醒学生思考,真实的景象如何?

  这三句一开始就写入眼的景色: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大家是否能够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是雪海的尽头有黄沙飞起呢?还是雪色与沙色相杂,一直延伸到天际?我没有去过沙漠,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如何。但我看过沙漠下雪的图片,这两种景象都有。雪海的尽头有黄沙飞起,是不是沙尘暴?总之,无论是哪种景象,都很壮观。但除了壮观之外,我想问问大家这景色还有什么特点?白色与黄色交织,白与黄都是鲜明的亮色。两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它们是壮阔的景象;明丽的景象;也是中原看不到的景象,陌生的景象,因此,是奇丽的景象。也是白天的景象!都是能看到的。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看下句。

  (2)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听觉或发肤感受)

  轮台,位置不详。在沙漠地区,可供栖居的据点往往会随着水源的变动而变动,也会因为行政区划上的名称变更而变动。今天的轮台在乌鲁木齐附近。

  没有到过戈壁,很难想象戈壁狂风大作的景象。更不用说寒冷夜风中的戈壁了!这里用“吼”来形容风声,可见风的暴虐程度。大家可以想一想,“随风满地石乱走”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在这我想问问大家,“石乱走”的景象是诗人看到的吗?恐怕不是,这里写得是夜中风景,或者说是凌晨的风景。为什么是凌晨呢?因为他的另一首《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里面提到“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点明出行的时间是“平明”。在这个时候,所有的景象都是看不见的,一川碎石应是平日留下的印象,“石乱走”应是从听觉或发肤感受中获得。在时间上,这正好与上三句形成对比。以上就是九月边塞的白天和黑夜景象。在这种状况下,大军就要出发了。

  提醒学生思考?

  强调心理上的远+地理上的远=陌生感

  以前我们学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了这首诗后,我们发现诗人很会捕捉边塞的“奇异”风景,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么他的奇景是通过什么手法创造出来的呢?很多人可能会想这是因为他用了合适的比喻。其实这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什么地方?如果景色原本没有那么好,再多的比喻也没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算景色原本很好,假如我们天天见,那也不会感到很新奇。从这两个方面去想,诗人所以能够创造出奇景其实具备了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地理上的遥远,另一个条件是心理上的生疏遥远,在这两个条件促发了一种陌生感。正是这种陌生感激发了我们好奇的心,打开了我们想象的天窗。

  写完景色之后,接下来就讲出征的原因。

  时间:3分钟

  2、出征原因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提醒学生思考草原帝国为何经常南下劫掠农业帝国。推荐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

  匈奴、汉家都是借汉喻唐的说法,唐人经常如此,如白居易《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汉皇就是指唐明皇。金山就是阿尔泰山,“阿尔泰”是突厥语,就是“金”的意思。草黄马肥,边塞又陷入兵火之中。这里交代出征的原因,从全诗的结构来看,这是一个过渡。

  3、行军场景

  (1)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时间:6分钟

  这是写平明行军的场景。尽管“轮台九月风夜吼”,但是为了争取战机,将士仍然夜里行军。古代行军经常用“衔枚疾走”来形容行动迅速和纪律严明,但这里却用长戈相拔的噪音来写行军。不过,即使如此,我们却不觉得这支队伍斗志不高。为什么呢?因为在这里我们看不到那种“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情况,看到的只是“将军金甲夜不脱”,将军与士卒同甘共苦的场景。因此,“半夜军行戈相拨”反而能够暗示他们有强盛的战斗力。这两句一写将军,一写士卒,极为简练。

  第三句说“风头如刀面如割”,再一次写景,写感受。这与全诗的开场写景不同,这里是写具体的景,以示行军的艰苦。我不知道岑参这么写是否有其他的用意,但根据我的理解,由于这种艰苦的行军环境的映衬,我们似乎更能见出唐军将士们的昂扬斗志。环境越是艰苦,他们的这种气质也就越明显。大概这确实是诗人的用意,所以接下来三句仍然在渲染这种寒冷的环境。

  (2)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提醒学生注意整体氛围。

  五花连钱,就是用五花马身上的连钱花纹。这里以花纹代马,曲折笔法显得很有诗意。马毛带雪被汗气蒸腾溶化,却又立刻凝结为冰。这种景象也十分新异。天是如此的寒冷以致于墨水凝冻。檄就是檄文,古代开战之前,总要写一篇檄文,数落对方的罪过,表明自己出征的正义性。唐朝比较有名的檄文有骆宾王《为徐敬业讨武曌檄》。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写檄文,正是岑参所擅长的,这一句应是他的书生本色。由此可见,诗人这时的情绪也十分高亢。其实,从他的笔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当时的整体氛围——将士们都跃跃欲试,充满了斗志。有如此斗志,战争的结局如何?所以接下来,诗人自然就写到了结局。

  比较这两组行军场景的描写,我们不难看出,前三句直接写夜行军,写人,写精神。这三句写白天,写马,写寒冷,间接写精神。大家应该想一想诗人所写的精神是什么?

  时间:3分钟

  4、结局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我军将士斗志如此昂扬,出征的结果应是不言而喻的。还没有短兵相接,敌人就已经胆慑屈服。

  车师是地名。这首诗是诗人在出征时写的,由“应”和“料”两个字,我们可知,这一结局完全是诗人的设想,并不是事实;是虚写而非实情。主要还是在写将士们的精神面貌。

  时间:5分钟

  三、总结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并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中的奇景与奇情有什么关系,这跟人们常说的盛唐精神有联系吗?

  提示,引导学生自己归纳

  1、这首诗艺术特色:风景奇丽,情感豪壮,富有生命力。

  2、奇景的特征:实写还是虚写?(我倾向于认为实写。)这首诗写景奇丽,奇在什么地方?前面我们已经作了分析。这是由景色本身的美和读者的心理反应共同促成的。简单地说,就是地理上的遥远与心理上的陌生感逗引了我们的好奇心,所以我们觉得它很奇绝明丽。景色像机关一样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豪壮的心境反过来又渲染了物境,使得景色活跃富有生气。

  3、奇景与奇情的关系。行军中的风与寒,虚拟的结局。用细节描写和反衬法将将士们的自信和昂扬斗志展现出来。这背后其实隐藏着诗人的情感。试想,如果你的情绪非常低落,你会有心情看这看那么?那么岑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好心情呢?原因在于他觉得去边塞必然能够建功立业。其他人也这么认为,所以整个边塞生活的氛围都十分活跃乐观。为什么他们都会这样想呢?我们知道以前的诗人一提到边塞就是“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就是“胡笳向暮使人泣,长望闺中空伫立。”侧重渲染其艰苦危险的一面。难道唐人不知道这些吗?唐人也写“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可见他们也是知道的。既然如此,他们仍是很积极,很乐观,情绪很好。这是因为国家的强大使他们都很自信。这自信、活跃、乐观的精神就是盛唐精神。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课堂教学实录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课堂实录

  青岛地六十二中学 马爱萍

  师:昨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底气十足,今天大家是不是也能保持这种优秀的传统呢?

  生:(大声的说)能

  师:那就大声地告诉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题目。(屏幕打出:《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

  生:非常大声地念出题目。

  师:非常好,声音很大,也很有朝气,谢谢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三首诗,从诗的形式上有两首诗是一样的,(生杂然:《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对,这是两首什么诗?(生杂然:律诗)对,借鉴咱们班某位同学笔记板书:律师。(生笑)为什么笑?(生:错了,应该是“诗”)对了,同学们真仔细,咱们所说的“律诗”是格律诗的简称,而不是职业律师,检查一下你以前的笔记,有没有笔误写成“律师”的。(生检查,有笔误的修改,没笔误的做旁批)

  师:既然是律诗,那就应该有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请同学们快速在课本上做好批录。

  (生快速在课本上记录)

  师:好,我们今天的活动有三项,板书:吟诗、品诗、(生有插话:背诗)有些同学非常聪明,第三项是背诗(板书)。开始活动,先看第一首诗的知识卡片:《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首诗是岑参为出征将士写得颂歌。诗中主要表现了军队在莽莽沙海、风吼冰冻的夜晚进军的情景。全诗共分四部分。前五句是第一部分,写西域风沙的险恶,表现行军的艰苦。开头两句点明行军的路线,后三句写风在夜晚的景象。六、七、八句是第二部分,写敌人侵犯,封大夫出征。九至十四句是第三部分,写封大夫冒雪出征,一路不畏苦寒的情景。最后三句是第四部分,表现对封大夫出师必胜的信心。在艺术手法上,整首诗成功运用衬托手法,通过渲染飞沙走石,厉风寒雪的恶劣环境,反衬出将士们坚强豪迈的战斗精神。

  (生齐读)

  师:指导简单旁批:红体字部分。这首诗是岑参给出征将士写的一首颂歌,又加上岑参当时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他非常仰慕大将军封常清,也就是课题中的封大夫,所以这首诗既是写给将士的颂歌,也是写给封大夫的颂歌,读的时候要注意把赞颂的意思表现出来。另外大家看,诗中所写的是边塞的景物,边塞的战争,所以读的时候我们的声音要(生:大)节奏(快),很好,还要注意每个句子的重读音。大家来试读。“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读。

  (生齐读)

  师:读的很准确,但老师觉得有个地方同学们还可以读的再好一些,给大家一点提示,每个句子的倒数第三个字读的重一些,像“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明白了吗?再读一遍。“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读。

  (生齐读)

  师:比起开始的朗读同学们又有了进步,现在我们再加一点要求,把每个句子的开头两个字拖一下音,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读。

  (生齐读)

  师:同学们非常有潜力,再读下去就可以去做播音员了。(生笑)我们来看第二首《望月有感》,这同样是写战争的诗,但跟第一首不一样,我们先来看他的译文。

  《望月有感》

  译文:时势艰难兵荒马乱,家业空空。兄弟逃难旅居异地,各自东西。战乱以后处处寥落,田园荒芜。骨肉分离漂泊流浪,失散途中。离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同根兄弟飞散,恰似秋蓬。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生齐读)

  师:再看简析。读。

  这是一首抒情诗,以白描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话语,抒写了人们所共有而又不是每个人俱能道出的真实情感。诗的前两联从灾难起笔,以亲身经历概括出战乱频年、家园慌残、手足离散的苦难现实。接着以千里孤雁九秋断蓬做了形象贴切的比拟,深刻地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乱之苦,再以绵邈真挚的诗思,勾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收束全诗,创造出了浑朴真淳、引人共鸣的艺术境界。

  (生齐读)

  师:在课本简单旁批:抒情诗、白描手法、前两联也就是首联颔联记苦难现实,颈联记比拟,揭示零乱之苦,尾联记勾画图景,再记抒发思念之情。(生记)大家看在这首诗中出现了大雁,我们知道这是古诗人常用来表现相思的事物,像“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师生一起背),蓬,蓬草,轻渺之物,比起《走马川》所写景物,这首诗中的景物更多了轻渺和惆怅,我们读的时候应该怎样读?语音(生:高)语调(生:缓)我们先来试读一遍。

  (生齐读)

  师:有些太低沉了,不像思念,而像病入膏肓时的临终嘱托,(生笑)虽然要低沉,但也要有点底气,给大家点提示,把每句的第五个字化重音符号。(生划)我们来重读

  (生齐读)

  师:有点底气了,再加点难度,把相思读出来,每个句子的第一个词划拖音符号。(生划)再读。

  (生齐读)

  师:看到你们的相思了。(生笑)看第三首《雁门太守行》,这同样是战争诗,与前两首的哪一首最相似(生:《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应该怎么读?(生:声音高节奏稍快点)

  很聪明(生笑)先看译文和赏析

  译文:战局像乌云重压要把城墙摧垮,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如金色鱼鳞一般闪耀着。秋色中,遍地响起了号角声,凝结在塞上的深红血迹在暮色中如同紫色。部队行进在易水边,风卷动红旗,浓霜凝住战鼓,鼓声低沉。为了报答君王的厚爱,将士们甘愿高举宝剑,战死沙场。

  这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全诗写了三个画面:一个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的袭击敌人。

  首联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颔联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

  颈联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

  尾联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生齐读)

  师:做一个小活动,根据赏析用原文重现三个画面。(生在课本勾画)简单旁批,第一个画面首联记白天戒备森严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第二个画面颔联记黄昏前刻苦练兵,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第三个画面颈联记中夜袭击敌人。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最后的尾联记引用典故表决心。(生记)我们来读。

  (生齐读)

  师:非常有创造力。最后的一句表决心,还可以再高一些。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小结,刚才实际上我们进行了两个活动,(生吟诗和品诗)太聪明了,那么下面我们应该干什么了?(生:背诗)好,满足大家的要求我们来背诗。(生笑)看着目录自己背给自己听。(生各自对照目录背)

  大约5分钟后。

  师:坐直身子我们来齐背,看着目录,难背的《走马川》可以稍看一下书。

  (生齐背)

  师:最难的《走马川》背的不是很熟,告诉大家一个捷径,快读,像炒豆子那样,一口气读下来。(生笑并快速读《走马川》)再读速度再快一些。(生再读)

  师:现在差不多了吧?(生点头)我们再背。看目录,不要看书了。

  (生齐背)

  师:《望月有感》《雁门太守行》已经很熟了,《走马川》还要再加强。记今天的作业。1、把三首诗背熟还有剩下的《卜算子》《别云间》周六周日背熟,并在家庭作业本默写一遍,下周一开始要检查默写了2、周记写一段景物描写200字,阴天3、预习《威尼斯商人》要求在书上画出对白、旁白、舞台提示,课本附录《谈谈戏剧文学》有讲解自己看看;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安东尼奥、鲍西亚、夏洛克任选一个,试做人物形象分析,100字左右。

  下课,同学们再见!

  老师再见!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教案设计5(苏教版高二选修)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教学目的】1 了解边塞诗人又一代表岑参。

  2 体会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教学方法】讲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岑参

  岑参(约715~77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出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他的曾祖父、伯祖父和堂伯父都曾做过宰相,父亲做过两任州刺史,但这些都是往日的光荣了。他幼年丧父,家道中衰,全靠自己刻苦学习,于天宝三载(744)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八载(749),他弃官从戎,首次出塞,赴龟兹(今新疆库车),入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两年后返回长安,与高适、杜甫等结交唱和。天宝十三载(754),他又再度出塞,赴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入北庭都护府封常清幕中任职约三年。后来他到灵武,经杜甫等推荐,任右補闕(官名。 唐 武后 垂拱 元年始置,有左右之分。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 北宋时改为司谏。 南宋 及 元 明 重又设置,均随设随罢);又历起居舍人(“起居舍人”,职官名。主修《起居注》;《起居注》,皇帝的言行录。两 汉 时由宫内修撰, 魏 晋 以后设官专修)、虢州長史(官名。 秦 置。 汉 相国、丞相, 後汉 太尉、司徒、司空、将军府各有长史。参阅《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後汉书·百官志一》。其后,为郡府官,掌兵马。唐 制,上州刺史别驾下,有长史一人,从五品。至 清 ,亲王府、郡王府置长史,理府事)等职。永泰元年(765)出为嘉州刺史。次年秩满罢官,流寓成都,卒于客舍。

  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是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与高适一样,他是个热衷于进取功名的诗人,有着强烈的入世精神。时逢朝廷大事边功,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等,都是以守边博得爵赏的著名将领,这为当时的士人展示了一条封侯的捷径。追求功业而羡慕富贵,是盛唐士人的普遍心理,也是岑参不满于在内在的卑官任上虚度时日而慷慨从军的主要思想动机。

  岑参第二次入幕的幕主封常清,是他每一次出塞时的幕友,上下和同僚的关系都很融洽。尽管边塞生活比较艰苦,自然环境恶劣,岑参的心情却乐观开朗,充满了昂扬进取精神。昔日幕友的成功,对他也是一种激励。他这一时期所写的诗,多为献给封常清的颂扬之作,以及幕友间的道别之作,思想性并不强,但却都是其边塞诗的代表作。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岑参长于写感觉印象的艺术才能和好奇的个性,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物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

  在这首《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以豪迈乐观的情怀,颂扬了唐军将士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表达了战斗必胜的坚强信心。

  “行”是歌行的行。《走马川行》是这首诗的正题,是歌曲名;《奉送出师西征》是副题,是诗题。

  二、 串讲诗歌

  (一) 内容

  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你看那走马川,雪海边,莽莽一片平坦的黄沙,一直延伸到天边。九月的轮台,风声如喉,平地上的碎石大如斗(古代盛酒器),随风满地滚动。

  描写唐军西征时轮台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诗人围绕“风”字落笔,以夸张的手法写边塞绝域的风沙景色。无论白天黑夜,都是黄沙飞扬,狂风呼啸,巨石乱滚的奇异风光,令人惊心动魄。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正值秋季,匈奴草黄马肥,正式发动战争的好时机,金山西已见烟尘飞舞,可见,战事已经发动了。汉家大将封常清出师西边。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将军的铠甲晚上都不脱去,半夜行军短兵相接,风头如刀,风面如割。奔驰的战马,汗气从身上的积雪下蒸发出来,随即凝结为冰,联系到自己,在幕府中起草文书,砚水也结冰了。

  想象,行军场面和苦寒情状来刻画唐军的风貌。诗人从将军写到士兵,从军人写到战马,细节生动而又逼真,反映了唐军将士不畏困苦的战斗豪情。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最后三句是颂扬封常清的,也是奉送出征的礼貌语。敌人听到你的大军出动,一定恐慌万分。估计他们决不敢和我军短兵相接,肯定会投降的。那时我们当在车师西门迎接你凯旋归来。车师是古代匈奴部旗名,也是他们居住的地名,在今新疆吐鲁香奇台一带。从地形来看,应在轮台东北。如果封常清从轮台向西出师,则敌人不可能在其东北。因此,这里所谓车师,或者是用一个历史名词,以代替轮台,反正这一带都是汉代匈奴的车师前后王庭所在地。

  总之,在这首诗中,雪夜风吼、飞沙走石,这些边疆大漠中令人望而生畏的恶劣气候环境,在诗人印象中却成了衬托英雄气概的壮观景色,是一种值得欣赏的奇伟美景。如没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是很难产生这种感觉的,只有盛唐诗人,才能有此开朗胸襟和此种艺术感受。

  (二)用韵

  本诗句句押韵,三句一换,平仄交替,铿锵悦耳,节奏鲜明急促,声调强劲激越。

  三、 课内讨论

  高适、岑参的边塞诗有何不同?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教案4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文“意奇语奇”的特点。

  2.把握岑参诗的艺术风格

  3.感受诗人所塑造的战士形象及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文“意奇语奇”的特点。

  2.感受诗人所塑造的战士形象及精神。

  教学难点:把握岑参诗的艺术风格。

  教法学法: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多媒体

  学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有关歌行体的文学常识)

  二、正文学习

  1、作者及背景简介:

  (1).作者: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郡望南阳。曾祖父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皆以文辞致位宰相。参少孤,从兄读书,能自砥砺。天宝三载进士及第,因曾做过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激。”(《沧浪诗话》)

  (2).背景:这首诗是岑参任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写的。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有一次,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曾参写了这首诗为他送行。

  2、读准字音

  草檄 砚水凝 胆慑 伫 献捷

  3.阅读诗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明确:)出征的自然环境

  出征的原因

  出征行军的情况

  预祝出征告捷

  (分别对应的诗句是什么?)

  4.阅读思考下列问题

  出征的自然环境

  (1)、前3句写景其实暗写了哪种边塞的代表事物?

  “茫茫”暗写狂风卷着飞沙的迷蒙景象;“黄入天”写大漠风沙的颜色,写风沙真入天际的情景。这是白天的风。

  (2)、请抓住“吼”“乱”两个关键词,揣摩风的特点及描写的作用。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对风由暗写转入明写,行军由白日而入黑夜,风“色”是看不见了,便转到写风声。狂风象发疯的野兽,在怒吼,在咆哮,“吼”字形象地显示了风猛风大。接着又通过写石头来写风。斗大的石头,居然被风吹得满地滚动,再著一“乱”字,就更表现出风的狂暴。“平沙莽莽”句写天,“石乱走”句写地,三言两语就把环境的险恶生动地勾勒出来了。

  出征的原因

  (1)、此次出征的原因与高适《燕歌行》中出征的原因有何不同?

  出征行军的情况

  敌人利有草黄马肥的时机发动进攻。“汉家大将”出师西征,是为了保卫国家,反抗侵略,是正义的。

  (2)、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请结合此部分诗文加以分析。

  环境是夜间,“将军金甲夜不脱”,以夜不脱甲,写将军重任在肩,以身作则。“半夜军行戈相拨”写半夜行军,从“戈相拨”的细节可以想见夜晚一片漆黑,和大军衔枚疾走、军容整肃严明的情景。写边地的严寒,不写千丈之坚冰,而是通过几个细节来描写来表现的。“风头如刀面如割”,呼应前面风的描写;同时也是大漠行军最真切的感受。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寒风中奔驰,那蒸腾的汗水,立刻在马毛上凝结成冰。诗人抓住了马身上那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汗水进行细致的刻划,以少胜多,充分渲染了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写马的斗风傲雪是为了衬托战士的意气风华,斗志昂扬。“幕中草檄砚水凝”,军幕中起草檄文时,发现连砚水也冻结了。诗人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细节,笔墨酣畅地表现出将士们斗风傲雪的战斗豪情

  (3)、这部分细节描写使用了什么手法?对于塑造唐军将士的形象有何作用?

  这样的军队有谁能敌呢?这就引出了最后三句,料想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凯旋而归,行文就象水到渠成一样自然。

  预祝出征告捷

  (1)、阐述诗人预祝胜利的理由。

  本诗的艺术特色:

  1、艺术技巧:夸张、反衬和细节描写,以环境的艰苦反衬战士的斗志。

  2、风格:雄浑豪壮。

  3、岑参诗的特点:意奇语奇,尤其是他的边塞诗,这一特色非常突出。诵读本诗,找出其中的“奇语”,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杜甫在《溪陂行》中写道:“岑参兄弟皆好奇。”这种好奇的诗心使岑参发现了边塞军旅生活的美学意义,而且使他选择了“三句连韵”这种非常适宜军事题材的独特的诗歌样式。这样,诗句的内韵犹如音乐中的“三连音”,愈见急促和奇峭,使得作品通体散发出激越、酣畅的行军气势和战斗精神!)

  三、拓展延伸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

  这首诗抒写塞外送别、客中送客之情,但并不令人感到伤感,充满奇思异想,浪漫的理想和壮逸的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壮美的画面,使人宛如回到了南方,见到了梨花盛开的繁荣壮丽之景。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帐外那以白雪为背景的鲜红一点,更与雪景相映成趣。那是冷色调的画面上的一点暖色,一股温情,也使画面更加灵动。全诗内涵丰富,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犁,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赏析:

  这首诗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于同一时期,都是送别封常清西征之作,也都是岑参写边地战争的诗。诗中,作者极力颂扬了封常清率师西征,“报主静边尘”的巨大勋绩,认为他的战功胜过了古人,应该彪炳青史,流芳百世。诗的开头两句,并不是说胡人已兵临城下,轮台告急了,而是说,只要汉唐军在轮台城头把战斗的号角吹响,在轮台北边的敌人早就命定要灭亡。说明胜利已经在望了。接着叙述了出师的经过:从羽书告急,到大军开拔,表明这次战争是叛军挑起的,唐军是正义之师。所以下面紧接着浓墨重笔写出了西征将士气冲霄汉的勇武精神和顶风冒寒的战斗意志。最后以对封常清的祝愿作结,既歌颂了他立功边塞的报国贞忠,也赞扬了这次平叛战争的必胜。全诗以激越雄浑的笔调,生动地描写出戎边将士慷慨赴敌、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在写作手法上,充满着独特的边塞气息和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并且情调激越,风格豪放。

  四、结束本课时学习

  五、课外作业

  用现代汉语描述诗人笔下出征的险恶环境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导学案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文“意奇语奇”的特点。

  2.把握岑参诗的艺术风格

  3.感受诗人所塑造的战士形象及精神。

  学习重点:

  1.理解诗文“意奇语奇”的特点。

  2.感受诗人所塑造的战士形象及精神。

  学习难点:把握岑参诗的艺术风格。

  学习方法:

  涵咏、赏读、点拨、讲析相结合。多媒体

  学时安排: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作者及背景简介:

  (1).作者: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郡望南阳。曾祖父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皆以文辞致位宰相。参少孤,从兄读书,能自砥砺。天宝三载进士及第,因曾做过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严羽说:“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激。”(《沧浪诗话》)

  (2).背景:这首诗是岑参任西北庭节度判官时写的。这期间,封常清曾几次出兵作战。岑参对当时征战的艰苦、胜利的欢乐,都有比较深的体会,曾经写了不少诗歌来反映。有一次,封常清出兵去征播仙,曾参写了这首诗为他送行。

  2、读准字音

  草檄 砚水凝 胆慑 伫 献捷

  二、正文学习

  1、阅读诗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明确:)出征的自然环境

  出征的原因

  出征行军的情况

  预祝出征告捷

  (分别对应的诗句是什么?)

  2、阅读思考下列问题

  出征的自然环境

  (1)、前3句写景其实暗写了哪种边塞的代表事物?

  (2)、请抓住“吼”“乱”两个关键词,揣摩风的特点及描写的作用。

  出征的原因

  (1)、此次出征的原因与高适《燕歌行》中出征的原因有何不同?

  出征行军的情况

  (1)、诗人很善于抓住典型的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请结合此部分诗文加以分析。

  (2)、这部分细节描写使用了什么手法?对于塑造唐军将士的形象有何作用?

  预祝出征告捷

  (1)、阐述诗人预祝胜利的理由。

  本诗的艺术特色:

  1、艺术技巧:

  2、风格:

  3、岑参诗的特点: (杜甫在《溪陂行》中写道:“岑参兄弟皆好奇。”这种好奇的诗心使岑参发现了边塞军旅生活的美学意义,而且使他选择了“三句连韵”这种非常适宜军事题材的独特的诗歌样式。这样,诗句的内韵犹如音乐中的“三连音”,愈见急促和奇峭,使得作品通体散发出激越、酣畅的行军气势和战斗精神!)

  三、拓展延伸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析: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犁,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赏析:

  三、课外作业

  用现代汉语描述诗人笔下出征的险恶环境、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诗歌鉴赏

  这一首也是许多选本都选取的名作,走马川不见于地理书,大约在轮台附近。在走马川送封常清出师西征,因此做一首描写走马川的诗,带便写进了送行之意。题目没有说明送谁出师西征,但岑参另外有一首《轮台歌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可知这一首也是送封常清的。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把这首诗也题为《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虽然大概不错,但总是没有根据的随意添改。

  川,本义是河流。沿着河流两岸的平原,称为“川原”,也简称为川。“行”是歌行的行,不是行走的行。《走马川行》是这首诗的正题,是歌曲名;《奉送出师西征》是副题,是诗题。

  这首诗的第一句,各个版本均有不同。《唐诗纪事》作“君不见走马沧海边”,显然漏掉一个川字。《唐音》、《全唐诗》、《唐诗别裁》都作“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显然多了一个行字。这首诗是每三句一韵,如果依照上面两种句法,则第一韵少了一句。现在我们把它写作:

  君不见走马川,

  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句法韵法就与全诗统一了。“川”字也是韵,而且是起韵,下面“边”、“天”二字是跟着“川”字协韵的。沧海的“沧”字肯定是错的,现在定作雪海。岑参《轮台歌》有一句“四边伐鼓雪海涌”,可以为证。

  《白雪歌》描写的是雪,这首诗描写的是风。“轮台九月"三句描写沙漠里的大风,设想和造句,极为雄健。下面三句就转到副题上去,“汉家大将西出师”尤其是一个关健性诗句。金山不知现在是什么山,注释者都引用《嘉庆一统志》,说是“在陕西永昌卫城北”。这样,反而在轮台之东,而且是内地了。《轮台歌》一开头就说“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这两首诗写的是同一件事,可知金山必在轮台之西。烟尘是烽火的烟尘,是敌人入侵的警报。

  “将军金甲”三句写军容之盛,但仍然联系着风。不过“风头如刀面如割”这一句却大有语病。从语法的角度看,既然头面对举,那么这一句的散文结构,就应该是“风头如刀,风面如割”。但作者的意思似乎是。风头如刀,吹在人面上犹如被割裂了一样”。那么,这句诗实在是不合语法了。(问题在这个“头”字用得不好.)“马毛带雪”三句,都写寒冷,前二句写奔驰的战马,汗气从身上的积雪下蒸发出来,随即凝结为冰。“五花”、“连钱”是马毛的纹饰,此处用来作马鬣的代用词。第三句联系到自己,在幕府中起草文书,砚水也结冰了。

  最后三句是颂扬封常清的,也是奉送出征的礼貌语。敌人听到你的大军出动,一定恐慌万分。估计他们决不敢和我军短兵相接,肯定会投降的。那时我们当在车师西门迎接你凯旋归来。车师是古代匈奴部旗名,也是他们居住的地名,在今新疆吐鲁香奇台一带。从地形来看,应在轮台东北。如果封常清从轮台向西出师,则敌人不可能在其东北。因此,这里所谓车师,或者是用一个历史名词,以代替轮台,反正这一带都是汉代匈奴的车师前后王庭所在地。

  岑参在西域多年,写了不少以边塞为题材的诗歌,每一首里都有些精警的句子,为后世所传诵。但观其全篇,往往还有美中不足之处。例如叙述凌乱,重复字多。此诗第五韵上二句写马,第三句忽然写到“幕中草檄”,便毫不相干。也许作者想到的是“据鞍草檄”的典故,故尔有此一句。如果是这样,则“幕中”二字便用得不适当,不如就用“据鞍草檄”,就与马联系上了。

  第三韵中两个“西”字也没有重复的必要。《轮台歌》第一段云: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接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这八句诗中,“西”字三见,“轮台”三见,“头”字二句中再见。“旄”字二见,都是语病,善于琢磨的作者,都能避免,而岑参却不免粗疏。当然,我并不是说每一首诗中,绝对不许重复一个字。例如此诗第一、二句的“轮台”是故意要重复的,但第六句的“轮台北”就应当考虑了。

  《走马川行》的韵法就整齐了。三句一韵,每句尾都协韵,每三句表达一个概念(只有第五韵不合格),使人读起来就觉得音节流利,意义明白。这种韵法,起源于秦始皇的《峄山刻石》。那是三句一韵的四言诗,现在把这种韵法用于七言歌行,不知是不是岑参的创造。

  韵与音节有关。五、七言歌行的韵法,最普通的是全篇一致,四句一韵,仄声韵与平声韵互用。这样,诗的音节是和缓的。如果二句一韵,音节就较为急促。也有逐句协韵,一韵到底,绝不转韵的,其音节就最为急促。为了调剂音节,可以改变韵法。在四句一韵中插入二句一韵,或在二句一韵中插入四句一韵。但是要求在变化中有规律,不能忽此忽彼,漫无次序。

  韵法约束了思想概念。二句一韵,必须把一个概念约束在二句之中。如果不可能,则改用四句韵。象《走马川行》那样的三句一韵,毕竟很少使用。这种技巧,文学批评家常常称之为“剪裁”。做衣服要把衣料剪裁得合身,做诗也要把诗意剪裁得配韵。或者说,韵要配合思想概念。

  以上所讲韵法,只是普通的、一般的规律,到了李白,由于他才气大,敢于突破常规,他的歌行常有独创的韵法。为了配合他自己的韵法,甚至还敢于改变句法,有时把散文句法也用到诗歌里来了。这种例外情况,每一位大诗人都有某些独创,不独李白一人为然。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教案】相关文章:

《山居秋暝》《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导学案07-03

《山行》教案06-14

山行_教案06-02

关于山行的教案06-13

《山行》的教案示例06-14

关于《出师表》的复习教案(通用10篇)02-21

《雁门太守行》的教案06-08

《山行》教案设计06-03

《山行》教案示例参考06-04

《出师表》教学设计精选06-19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