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榕树》 教案
《故乡的榕树》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理解本文通过对榕树及与榕树有关的人和事的叙写及回忆性散文的思维特点
2、过程与方法 注意眼前景和故乡情的联结点,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作品感情基调,解读作者的的乡思、乡恋、乡情、乡愁
[教学重点]
榕树及与榕树有关的人和事的叙写所体现的乡思、乡恋、乡情、乡愁
[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情以物兴、寄情于物的写法
[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合作探究法 语感教学法
[ 教学安排]
三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走近作者:
原名黄世连,曾用笔名洪荒等, 1941 年 3 月 27 日生于福建省长乐县中学时代,酷爱文艺,擅长丹青1960 年考入福建师院中文系,便从诗歌起步,走上文学道路1975 年 9 月黄河浪香港定居,从事绘画工作1979 年,黄河浪的散文《故乡的榕树》荣获香港第一届中文文学奖散文组冠军《故乡的榕树》获奖后,被海内外十多家报刊转载
二、认识榕树:
榕树是世界上树冠最大的树
榕树是一种的树种,其主干一般难以存活200年以上,但其身上不断萌生的气根入地后会长成新的枝干,以取代老朽的主干,因而在历经沧桑后仍能显出勃勃生机
榕树属桑科椿属常绿大乔木,生命力旺盛,高2025米,生气根叶革质,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生长于村边或山林中分布于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南部、云南、贵州
福建早在唐代就有大量榕树自然繁衍,“榕城”雅号由此而来宋代时,福州开始大规模人工植榕,著名书法家蔡襄曾组织在福州至漳泉的驿道旁种植榕树,开创了官府植榕的先河,而紧随其后到福州任太守的张伯玉又进一步推行了“编户植榕”,3年间共植榕上万株,使城区呈现出“绿荫满城、暑不张盖”的景观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本作文的家黄河浪,因为生于榕树之乡福建,而把思乡之情寄托在榕树这种景上他故乡的榕树有什么独特之处,使他激情澎湃、文思涌动,写下本文呢?
三、整体感知,思绪轻扬
分组,四人一组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榕树?你认为据此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层次?
香港住所榕树 …… 眼前
大陆故乡榕树 …… 回忆 基本思路
香港住所榕树 …… 眼前
第一部分(第1—3段),由眼前住所附近的景物,引出对从前故乡榕树的怀念;
第二部分(第4—10段),围绕从前故乡的榕树,描述有关的人和事,寄托作者的思乡之情;
第三部分(第11—13段),抒发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念之情
四、布置作业
进一步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课文层次梳理
二、质疑思考,互动合作
1、作者回忆往事旧景,为什么要围绕榕树这个中心?
这是因为故乡的榕树给了作者太多美好的回忆
2、围绕故乡的榕树,作者回忆了与之相关的哪些事情?(要求:每件事用一句话概括)
小时候在“驼背”之船上的“水手”梦
有关“驼背榕树”的古老传说
女人们对榕树之神的祈求以及用榕树汁治病
祖母对作者的疼爱
农人们酷热时在榕树下的纳荫乘凉
儿时在榕树下度过的夏夜生活
3、这些事件和传说本身并无多少关联,那么是什么使这些事件和传说能融到一起来,而且让人觉得融合得很自然?
(参考)“一切景语皆情语”,成为这些事件和传说联结点的是榕树,而作者是把对故乡和乡亲们的深情厚谊都寄托在了榕树上,通过榕树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榕树既是作者感情的依托、也是作者思乡的线索,正是榕树把现实和故乡琐碎平凡的生活掠影贯穿了起来因此可以说贯穿这些事件和传说使始终的是一“情”字,即浓浓的思乡之情把故乡琐碎平凡的生活掠影贯串起来体现了散文的特点:“形散神不散”
4、本文由现在写到过去,又由过去写到现在,其间是怎样巧妙过渡的?
①第三段是过渡段其中,“我的心却像一只小鸟,从哨音里展翅飞出去……停落在故乡熟悉的大榕树上我仿佛又看到……看到……”这些词句,像一座桥,把眼前景物与思想情怀联系起来,过渡得巧妙自然
②“那样的日子不会再回来了”一句,总结了上文,表明了回忆的结束“我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身上还留有榕树叶隙漏下的清凉”一句,和上面的夏夜描写承接,衔接自然、巧妙
5、在文章的第11自然段,作者将写作重心放在对现实的叙述,分别写了哪些事情?
第 11 段写从美好的回忆中回到现实中来“仿佛刚刚从一场梦中醒转“这一觉已睡过了三十年”暗示离童年生活已过了三十载作者身在异乡仍挂念着故乡榕树的遭遇,惦念着把树干当船划的小伙伴们,抒发了蓄积在心头的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真挚眷念之情
三、拓展探究,讨论分享
你认为本文一定要以《故乡的榕树》为题么?如果换成《忆故乡》或《故乡的怀念》为题,你觉得怎样?如果你认为不可以换,请说说你认为不可换的原因:
(1)寄情于物
(2)榕树是本文的线索
(3)榕树下的回忆
(4)情感表达更加含蓄
四、深层感悟,体味语言
1、同样事吹着用榕叶卷起的哨笛,“我”与儿子却有着不同的心里感受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
(参考)差别在于“我”有着浓浓的思乡之情,眼前的榕树和悠悠的哨音,勾起了“我”对故乡的回忆,激发起“我”内心连绵不断的思乡之情而儿子尚年幼,只是觉得哨笛很好玩
2、作者是诗人,擅长用诗一般的语言描摹事物,抒发感情文中的哪一段最能引起你的共鸣,或者是给你的印象最深? 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语段,任选一个角度说说你的理由,与大家共享
学生可能出现的参考角度:修辞手法的运用,想象的运用,华丽的词语,句式的选用和变化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相关练习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指明同学回答课文写了和榕树相关的哪几件事,哪件事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课文和余光中的《乡愁》在写法上、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参考:
同: 1、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2、都有能够触发作者思乡的物
异: 1、《乡愁》用“邮票”、“船票” 等一组意象构成了乡愁的丰富内涵,使“乡愁”有了更明确的寄托《故乡的榕树》以榕树为思乡之情的触发点,引发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2、 《乡愁》作者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念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故乡的榕树》由榕树引发一组童年的生活画面,表达对故乡的热爱、思念 三、拓展延伸,课内练笔:
1、仿写例句:
我怀念家乡那并不挺拔的山峰,上面高耸的高压电线架,山坡上姹紫嫣红的杜鹃,山腰上碧波粼粼的人工湖;我怀念家乡秋季的天朗气清,晴空下浩浩荡荡的东江水,十里绿堤的滨江路,岸边开怀畅谈的人们那江对岸茂密的竹林里散落着的童年的欢笑,那淡淡的桂花清香,飘洒在我这远行的游子心头,酿成的思念却比天空的秋雨还要密,还要稠……
参考:
我怀念家乡新鲜的玉米香味,甜甜的板栗、喷香的核桃、绿油油的白菜、萝卜、像枕头的大冬瓜;我怀念柿子树上的红灯笼,在绿叶的映衬下,闪着金光,枣树上的红枣高高挂起,轻轻一摇,便像一阵红雨似的刷刷落下,串串晶莹剔透的五味子,惹人嘴馋,一个个又酸又甜的猕猴桃,等待人们去采摘那丰收的田野里漫天的欢歌笑语,那金灿灿的累累硕果酿成的果酒比商店柜台里标价虚高的名酒还要让人心醉,还要令人向往
2、创造美——这人、这事、这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谁不爱生养自己的家乡呢?身在异地求学,思乡之情也格外浓厚,不免常想起家乡的人、事、景、物,那么,你心中的故乡是什么样子?故乡值得你留恋的又是什么呢?
请以某一人、物或景为载体,从记忆深处寻找一份曾经的感动
四、课文小结:
文章寄情于物,以榕树为线索,贯穿全文,语言优美,叙述了很多与故乡的榕树有关的人和事普通的百姓、天真的童趣、幽静的环境、淳朴的风土人情,是作者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乡情结体现了一种浓浓的思乡之情
五、布置作业
1、回想一下自己的儿时生活中有哪些和故乡记忆深刻的人和事,选择一些把它用趣味的笔法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分享
2、收集和积累有关思乡的诗句
[板书设计]
香港住所榕树 …… 眼前
大陆故乡榕树 …… 回忆 基本思路
香港住所榕树 …… 眼前
现实(亲切)哨笛 深 浓
∣ ∣ 深 浓
回忆 (怀念)(景物、事件、传说) 的 的
∣ ∣ 思 乡
现实 (哨音) 念 情
【《故乡的榕树》 教案】相关文章:
《故乡的榕树》教学设计(通用10篇)08-10
《故乡》的导学案02-14
《故乡》教学反思(通用15篇)10-24
《左传》教案10-24
存货教案02-28
爱莲说的经典教案03-20
《牧场上的家教案》经典教案设计03-20
茶花赋教案04-06
《什么虫》教案01-08
《文化苦旅》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