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听听那雨的教案设计

听听那雨的教案设计

时间:2022-05-12 22:45:30

听听那雨的教案设计

听听那雨的教案设计

听听那雨的教案设计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品味课文,体会独具魅力的语言美。

  2、欣赏散文意境美。理解作者寄托于“雨”的情思。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

  文本探究法,涵咏法,联想法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雨,是大家熟悉的。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淅沥,冬雨迷蒙。雨,落在地上,有时也会落在人的心上。雨,会引人遐想,勾人情思。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用诗意的语言来描绘雨,描写雨景、雨声,议论“雨”引发的思索,抒发他独特的感受,给我们奏响了一首动听的“雨中曲”。这首曲子优美动人,委婉多情,聆听雨,聆听这首曲子,会引起读者多少共鸣,多少遐想!

  (二)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读音与字形)

  惊蛰 仓颉 氤氲 米芾 羯鼓 寒濑 惊悸 淅沥 滂沱

  揪(揪住) 锹(铁锹) 啾(啁啾) 愀(愀然)

  (四)本文的意象

  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

  (雨,而且是冷冷的雨)

  (五)整体感知:

  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六)内容解析: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

  (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我们在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有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找学生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 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 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七)课堂小结: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八)课下作业:

  大自然是美妙的,春花,夏雨,秋风,冬雪,无不引人无限的遐思,请选取四季中的一种事物,写一段寓情于景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江苏省响水中学高一语文《听听那冷雨》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4、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 “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

  惊蛰 仓颉 氤氲 米芾 羯鼓 寒濑 惊悸 淅沥 滂沱

  揪(揪住) 锹(铁锹) 啾(啁啾) 愀(愀然)

  (四)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而且是冷冷的雨)

  (五)总体把握,有的放矢

  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台湾,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六)内容解析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我们在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有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找学生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 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 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七)内容小结,重申主题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阅读练习及答案

  听听那冷雨(节选)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意大利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1.选段开头划横线句子运用了多个叠音词来写雨,这有什么作用呢?(2分)

  2.细读选段末画线的句子,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从大陆吹向海岛“弥天卷来”的大寒流比作 ;(1分)

  (2)句中的“孺慕之情”是什么感情?(3分)

  答案:

  1、使用多个叠音词写雨,不仅具有一种和谐的音韵美,(1分) 也使情和景的交融更形象化。(1分)

  2、(每小题2分,共4分)

  (1)她(祖国、母亲)的裾边。(1分)

  (2)指爱戴、怀念之情。文中作者像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那样,对祖国母亲的眷恋之情。(3分)

  《听听那冷雨》教学实录

  《听听那冷雨》就像一位美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如此长篇散文,又是节选,对阅读者来说总究隔了一层,况且此文头绪繁多,时空换位迅捷,似百花错拳,乾坤挪移,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如何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值得深思。

  课前播放孟庭苇-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别在异乡哭泣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梦是唯一行李

  也许会遇见你 轻轻回来不吵醒往事

  就当我从来不曾远离 如果相逢把我话心底

  没有人比我更懂你

  天还是天哦雨还是雨 我的伞下不再有你

  这城市我不再熟悉 我还是我哦你还是你

  只是多了一个冬季 街道冷清心事却拥挤

  每一个角落都有回忆 如果相逢也不必逃避

  我终将擦肩而去。

  师:这首歌里你听出了怎样的情思?(学生自由回答)

  师:看雨倒是可以理解,如果要你写雨,你的标题会怎样写?(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相机而动)

  师:台湾散文家兼诗人余光中先生写雨的经典散文《听听那冷雨》,这个标题就属于奇葩性质的。而作者也是一朵奇葩。

  师:他曾经说过,我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就是集浪漫和爱国于一身。他还浪漫的宣言,诗歌是我的妻子;散文是我的情人;还有评论、翻译——评论和翻译是我的外遇。我提倡艺术上的多妻主义。够奇葩吧?

  师:《听听那冷雨》是哪种文体?

  生:散文

  师:对余光中来说,那就是

  生:情人

  师:老师总觉得情人是个美好的词汇,总是很温柔,烂漫,天真,活泼。使使小性子,撒撒小脾气,余光中是运用怎样的形式来打扮他的梦中的情人的?

  生:(摇头)

  师:老师换一种问法,《听听那冷雨》在语言方面给你最大的感受是?

  生:写的很美,读起来很爽

  师:美在哪里能说出来吗?

  生:(摇头)

  师:还是摇头,

  生:读不懂,不清楚他在写什么?

  师:我们有个说法,叫做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说书读多,自然就懂了,这篇文章是在字词上有什么特殊之处?朗读感受第一自然段。,

  生:一些字很难写,并且有大量的叠词。

  师:就是说出现了大量的叠词,叠词的表达效果是

  生:叠词有一种音韵美,琅琅上口,有古典的感受。

  师:你的感觉很不错。有些叠词还化用了古典的诗歌。比如第一段中的

  生:曲折的穿过金门街道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更令人想入非非。师:我们自然会想到诗经中的

  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师:多么美丽的的中国汉字,这是属于中国的文化记忆,很浪漫吧?走入霏霏强调了浪漫情怀,想入非非是由台湾的雨想到了

  升:大陆的雨

  师:而作者在雨前面加了形容词

  生:冷

  师:在冷雨前加听听,文章都是写听雨吗?

  生:不是

  师:从哪一段开始才是写真正的听雨?

  生:第五自然段。

  师:朗读第五自然段,你认为在结构上最关键是哪一句?

  生:雨不但可以嗅,可观,更可以听。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作者在哪里听雨?

  生:大陆和台湾岛上。

  师:文章第一段是写哪里的雨?

  生:台湾。

  生:可以再具体些。

  生:是春天,下雨,在回家的路上,

  师:提到了两条街?

  生:金门街和厦门街。

  师:相距不远吧,老师如果去掉两个街,朗读一遍。

  生:金门和厦门

  生:那相距就很遥远,隔着台湾海峡,当时写作时间是1972年,海峡两岸不能交往,只能相望。

  师:就这是比邻若天涯啊,所以余光中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生:大陆在那头

  师:在绵绵的春雨中,乡愁油然而生,金门,金门街,厦门,厦门街,让这位游子走入霏霏令人更

  生:想入非非。

  师:好,文章从眼前霏霏的台湾的雨,想到了大陆的听雨的经历和感受,

  师:听雨的感觉不一样吧?

  生:大陆听雨是凄凉、凄清、凄楚

  生:是秋雨,是凄凉。

  师:志士悲秋嘛,古典诗歌中写到秋总有些小伤感,你有吗?

  师:但在台湾听雨是

  生:凄迷

  师:同样是雨,差距为何这么大?

  生:(不语)

  师:老师也是无语了,这和化用蒋捷的《虞美人》有何关系?这首虞美人在说什么?

  生:亡国亡家之痛。

  生:蒋捷是贵族公子,现在却生活在庙中,灰心万念俱灰。

  师:你是说余光中就是蒋捷,也是出家人,不,应该是离家吧。余光中1949年随父母去香港,后去台湾,和美国欧洲,在漂泊中度过,也有相近的经历。

  生:国家灭亡了,写文章时是中年,更能体会漂泊流浪之苦。

  师:这样看来,窗外在喊谁?

  生:家乡在喊游子。

  师:为何雨是冷的?

  生:心冷。

  师:回答很干脆啊,好自信。为何心冷?是什么丢了,

  生:家丢了。故乡丢了。

  师:这就是乡土情结。中国人特有的民族情感的积淀。辽阔的空间,幽渺的时间,都不会是这种感情褪色,

  师:老师问一个很有文化的事情?你认为雨打在哪里听来才有趣味。

  生:雨下在树叶间沙沙作响,有味道,

  生:雨落在荷花上很有意境,溅起水珠,很不错。

  师:留得残荷听雨声。有意境。

  生:雨打在湖面上,溅起水花,像一个个的小气泡。

  生:雨打在玻璃窗上,噼里啪啦的响。

  师:余光中认为雨落在哪里有味道?

  生: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

  师:对作家来说最有味道是这些吗?

  生:雨落在屋瓦上听才有味道。

  师:是,瓦屋大家见过吧,对屋瓦是怎样描绘的,这个描绘又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生:落在瓦屋上声如瀑布,声比碎玉。有音乐美。

  生:浮漾湿湿的流光,温柔、给人安慰,在屋顶抚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屋瓦比作灰键和黑键。这跟音乐有关。

  师:在余光中眼中,瓦片不是瓦片,而是

  生:黑键。

  师:多么美妙而新奇的比喻,只有对瓦充满喜爱之情的人才能想到这样的词汇。听雨听出了文人趣味和古典之美。

  师:同样是瓦片,不同地方的听雨时会不一样?

  生:二十年前,台湾日式的古屋听雨是单调和耐听的音乐。

  生:还是回忆的音乐。

  师:为何在台湾听雨是单调而耐听,很矛盾吧?既然是单调为何还耐听?

  生:因为台湾的与比较多,有黄梅雨,台风雨暴雨,都是雨,整天在下雨,比较单调。

  师:这和台湾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文章第一段就开始写雨,即使在梦中,也似乎把伞撑着,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耐听怎样理解?

  生:耐听是雨引发了作者的回忆,对故乡的回忆,和许多的想象。

  师:读一读关于雨的回忆的句子(生读)

  师:江南是作家的出生地,而四川是他求学之地,

  师:为何提到布谷鸟?布谷鸟还有名称是

  生:杜鹃鸟

  师:民间广泛流传着“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故事,杜鹃走进文学的殿堂,与生死离别、游子思亲紧密联系在一起。传说古蜀国的帝王名字叫作杜宇,他被迫害而死,化为杜鹃鸟四处流浪,不能回归他的国家。所以一遍遍地高唱“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以至于嘴里流出了鲜血。这个传说博得了人们的同情,思念家乡却不能归的的凄楚的内心感受。

  师:所以两地听雨,有思乡之情。两样心情。才下眉头

  生:却上心头。

  师:如果说屋瓦时代听雨还是给人以浪漫和回忆的音乐之美。现在走入了新时代。

  生:公寓时代。

  师:就是你们的时代,我们的住宿就是公寓时代。晚上听雨有情调不?

  生:睡不着。

  师:呵,描写公寓时代的句子读一读(生读),公寓时代最大的特点是

  生:瓦片没了,变成了水泥的屋顶和墙上,

  师:文中称瓦片的消失是

  生:美丽的会蝴蝶纷纷飞走,飞入历史的记忆。

  师:多么有感情的语言,很少有人会这样写,

  师:失去了瓦,世界会变成怎样?

  生: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阁阁,秋虫也减了唧唧。

  生:一个乐队一个乐队的 消失了,现在只剩下了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没有声音的哑剧。

  师:这里的拟声很有古典的味道,对于热爱中国文化的余光中来说,雨是

  生:是最最原始的敲打乐。

  师:瓦是

  生:最最低沉的乐器。

  师:那是消失是瓦片,其实也不是瓦片,

  生:是中华的传统,

  生: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师:是文化,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不但包括音乐,还包括

  生:书法,雕刻

  生:绘画,诗歌 赋

  诗:唐诗宋词

  生:明清小说。

  师:越说越有劲了,可见同学们很热爱中国文化。文中还围绕雨调到了哪些中国文化?

  生:中国汉字,

  生:汉字是美丽的汉字,是英语和法语所无法比拟的,据说英语即将退出历史舞台了,大家高兴,因为汉语太美丽了。

  师:作为语言老师,这话我爱听,我们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不是有美丽的汉字“和”字。

  师:还有吗?

  生:中国诗词的意趣。

  师:朗读几句,感受感受,写得多美。

  生:作者完全用诗化的语言描绘了中国山水的美景和意境。

  师:的确山中有画。说到了著名的画家

  生:米芾。

  师:中国的山水雨景就是一副有韵味的画。

  师:可见作者对中国的元素迷恋到了怎样的地步,只要是中国,中国制造,就是美丽的,就是值得回忆的,

  师:为何现在偏偏是冷的雨呢?

  生:心冷,文化丢了,

  师:太精辟了

  生: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一些重要的精神的东西丢了

  生:家乡丢了,因为他啊在孤岛上,

  师:瓦片丢了。其实就是文化,丢了传统,在不断的消逝中。

  师:作为一个海外的文化人,没有比这两样更伤感的 更黯然销魂的。作为文章的最后一段集中描绘了这两样东西丢了后的人的情态(朗读)

  生:这里写了受尽沧伤的英雄,头发胡子全白,

  师: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连心底都沾满苔藓,太夸张了吗?这叫做想你想到梦里头。

  师:又提到了一条街道的名字。

  生:厦门街的雨巷

  师:厦门,故乡,雨巷,梦中的回忆,多么美好。雨还在屋顶轻轻地弹唱。我想,在这座脚步繁忙的城市里,还有多少人能摒弃尘世的杂念,如此投入地听一回雨呢?我们来填空,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

  师:听雨对传统文化的追思向往 ,也听出了乡思乡愁、故国之恋,原来这雨丝就是情丝,斩不断理还乱。就像作家所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片厚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 “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

  有这样两首小诗,

  相思

  打开电视机

  台湾——雨

  台湾——雨

  几乎天天如此

  雨多得出奇

  说奇倒也不奇

  人类四分之一的

  相思泪

  倾泻在那里

  当我死时,葬我,

  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

  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

  睡整张大陆

  《听听那冷雨》教学实录

  起始

  师:“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每次读到李清照的这首词,我总感觉特别亲切,因为这里包含着我的名字。上个礼拜,我跟我的学生说下周要到丽水(líshuǐ)上课,他们认为我读错了,应该是lìshuǐ,理由是这里有秀山丽水嘛,可是查了《现代汉语词典》,仍是líshuǐ,所以他们就让我带着这个问题来请教你们,这个字该怎样读?

  生:纷纷说应该读líshuǐ。

  师:谢谢你们,真是一字之师啊。那么为什么这样读呢?

  生:不知道。

  师:是啊,每个地方的名字都有着历史的印记,默默地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我会把同学们的答案转告给瑞安中学的同学,同时也让他们不仅要关注家乡的今天和明天,也要更多地关注家乡的人文和历史。

  活动一:听听雨声,初步体验

  师:下面咱们一起来静静地倾听,(播放雨声音频)听听,这,是什么声音?

  生:雨的声音。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来听听雨声,它让你想起了什么?

  生(1):我想起在一个下雨天,妈妈送伞给我,雨勾起我温馨的记忆。

  生(2):这是烦恼的雨。我不喜欢雨。一下雨,我骑车很不方便,雨透过我的雨衣,把我整个人全打湿了,有一次我还因此得了重感冒。

  生(3):我发现很多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浪漫的雨中。

  生(4):这是悲伤的雨。一听到雨,我就想起我外公去世的日子。地湿湿的,我踩着泥泞上山,雨打在我的脸上,和着我的泪水。我忘不了那一天。

  师:是啊,同学们,听着淅沥的雨声,很多生活片段蓦地浮上心头,勾起我们的种种感受。雨声中有我们对生活的回忆,有我们的精神天空。

  活动二:品读美文,体验“听雨”感受

  师:大家一定想知道余光中先生听听那冷雨有什么感受吧?我们先来找一找课文具体描写听雨感受的段落。

  生:自读,圈划。

  师(请同学发言):你来说说集中在哪几段?

  生:集中在第五到第十段。

  师:让我们围绕“听雨”,来品读第5—10段,具体体验作者对听雨的丰富而复杂的感受。请每位同学都选取自己最有感触的一段或几句话,投入地读。

  生:自由读。

  师:有人说,文字是声音的漏斗,它留下了白纸上的黑字,把表达情感的声音给漏掉了。现在咱们还语言以声音,用你们的声音传达出作者的情感吧!

  生:大声读。

  师:请大家推荐同学读。

  生(1):朗读第五段中的句子: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师:你为什么对这几句最有感触?

  生(1):大陆上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都给人凄清的感觉,这几句又是对比,写了在岛上听雨的感受比大陆上更凄迷。

  师:“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这样的情景你看到过吗?为什么此景让人产生这样的体验?

  生(1):我想起李清照《声声慢》里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在黄昏时分,空院子里很寂静,细雨很小,可是打在梧桐上点点滴滴却那么清晰,更突出了寂静、寂寞、凄凉的感觉。

  师:哦,那么,这个“滴”,这个“打”,最能表达情感的。而情感又是层层加深的,由“凄凉”“凄清”,“凄楚”,远离大陆,只能在岛上回味听大陆的秋雨,更添了一层“凄迷”惆怅了。那么应该怎样读呢?(老师接着也读了这句,重音放在“滴”“打”“凄凉,凄清,凄楚”“笼”“凄迷”。)请你再试着读一便,把这种意境、情感读出来。

  生(1):朗读。

  生(2):朗读第五段中的句子: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师:我们听到你读到“亡宋之痛”时加重了语气,为什么?

  生(2):我想,余光中是游子,他离开大陆来到台湾,和那个“亡宋之痛”是很相似的,也是最沉痛的,所以这里我读得很重。

  师:不错,蒋捷的词最能引起作者的共鸣,是作者的写照!(出示幻灯片)

  我出生在南京,为了逃避战争,我和母亲仓惶告别南京,也告别整个大陆。这一别就是半个世纪。到2000年的时候,我才重回石头城。后来我从台北又到美国,到了一个我完全陌生的社会和文化之中。乡愁对于我就是一种记忆。

  再听雨声,沧桑哀痛之感不免油然而生。这里语速应逐渐减慢,“江阔云低”、“亡宋之痛”更应放慢语速,表现的是人生不同阶段听雨的感受。放慢就更能突出这种情感。请你再试一试。

  生(2):朗读。

  生(3):朗读第十段中的句子: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

  师:你读起来感觉很难一口气读下来。这是什么原因?

  生(3):因为句子太长了,没有标点。

  师:是的。那么请另一位同学读慢点,把停顿读出来。

  生(4):朗读。

  师:好的,现在再请你去掉标点,再读一遍。比较一下,这样读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4):朗读。这么不加停顿一口气读下来,感觉对江南的雨的回忆很多很快。

  生(5):写出对江南雨的深情回忆,读出作者沉浸在回忆中的惆怅和感伤。

  活动三:结合全文,体验文化的乡愁

  师:在这里余光中听绵绵的春雨,听潇潇的秋雨,也听狂野的夏雨,听大陆的雨,也听台北的雨。余光中为何一概要用“冷”字来形容自己听到的雨呢?

  生:“冷”不是客观的感觉,而是主观的感觉。虽然写于春寒料峭的时候,但回忆中的雨也很美好。越美好回忆是越感伤。作者借雨这个意象营造了一种惆怅凄迷的意境,表达了乡愁。

  师:不错,在中国文化中“雨”总是表达乡愁的一个典型的载体。如“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乡愁渐生灯影外,客情多在雨声中”。而余光中先生的名字更是与“乡愁”联系在一起。我们很熟悉他的诗歌《乡愁》。

  生:背《乡愁》。

  师:这首诗歌中,强调了地理的距离而引起的乡愁。地理上的乡愁是人之常情,独在异乡为异客,多情自古伤离别,但是做为一个诗人、作家,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就更为丰富了。同学们,下面我们再来结合全文的其他段落,比如第1—4段和最后2段,去体会余光中先生在雨中品出的还有什么。同桌一起学习,大家找其中一段重点体会,并来填空造句:“那冷雨里有……”。同桌头碰头交流一下,确定用最贴切的语言来形容。(出示幻灯片)

  生:汇报。

  第1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故乡母亲的孺慕。

  第2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美丽中文的热爱。

  第3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古中国历史的遐想。

  第4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第11段:那冷雨里有余光中对渐渐消失的古文明的隐忧。

  师:是啊,“乡愁”有不同的层次,地理上的乡愁是人之常情,而更高层次的,则是文化的乡愁,对文化传承的认同。而在这里,冷雨,触发他对故乡的神思,对人生的喟叹,对文化之源的怀想。正如余光中说的:(出示幻灯片)

  一个读书人的乡愁是把空间加上去,乘上时间,乘上文化的记忆,乘上沧桑感,这种乡愁就是立体的。对于个人只有小小的回忆,几十年而已,但是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那些记忆变成典故,变成神话,变成历史渗透在你的精神里,你走到哪儿会带到哪儿,所谓的秦魂汉魄、宋魂唐魄就在你的身体里。

  当有一天,我们展翅高飞,离开家乡,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那个时候,当有人向你询问丽水的读音,那时侯你会想起什么?

  生:想起故乡的一草一木,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有“丽水三宝”青瓷、宝剑、石雕。

  生:还有黄帝文化、廊桥文化、畲族文化,刘基和汤显祖。

  师:是啊,故乡是我们的文化之根,精神的归宿。不管我们走到哪儿,这种立体的乡愁伴随着我们。现在让我们听听罗大友的《乡愁四韵》,我们也许会有更深的体会。(播放音频,出示幻灯片)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生:齐读。

  [后记]

  今天上完课文,是如释重负。前些日子,我寝食难安,我问自己最多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活动体验?第二,哪篇课文适合活动体验教学?

  “慢慢走请欣赏”这个标题让我想起一件事。我们学校摄影协会的成员在一个周末到山上看红枫。之前,我读过一些写枫叶的诗句,我能分析诗句写出了枫叶的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但是从来没看过摩挲过枫叶。那天,我们沿着山麓蜿蜒而上,转过一个拐角,就远远看到大片红的或黄的枫树出其不意地闪现在眼前。走近了,片片红叶翩翩落下,我们就踩在由落叶铺成的小路上,落叶还很干燥,发出簌簌的声音。回去之后,我把这个过程讲给我的学生听,但是我从他们的表情上看不到感动。于是我想,体验应该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

  我还认为,通过联想比通过分析更容易让人产生体验。像我这样年纪的人一般很喜欢齐秦的歌,当我们听着那些老歌,往往会感动会叹惋。我们不需要经过分析,也不可能分析他的歌词中采用了什么写法,而是这些歌词唤起了我们的回忆,唤起了我们曾经的体验,于是我们体验到了齐秦的体验。当然,除了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联系间接的阅读体验,比如阅读过的诗文都可帮助我们体验。

  像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是学生是不大容易体验的。单单一个“雨”,令余光中先生“走入霏霏而想入菲菲”,也使我想起我的渐行渐远的青春年华,想起曾经站在他乡天底下遥想亲人的情景,甚至想起了撑着雨伞站在灯红酒绿的丽江古镇上的茫然。但是学生处于少年听雨的阶段,他们一般也没有经历过乡愁,尤其是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素养不是很高,是不是能够走进去呢?

  我想我被余光中引领跟他一起去听雨,并不是因为我和余光中具有同样的生活阅历和文学素养,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能听出什么的。作为一个人对于乡土的怀恋,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文字和文学天生的亲近,这种情感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关键是如何激发出来。这种情况下,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在我看来,语文课的活动应是语文的活动,听说读写等等。其中阅读是最好的方法,可以让学生真正亲近文字,从文字本身感受作者的情绪,如果有充分的时间慢慢地读,我相信学生是能从文字中读出作者丰富的情感的,因为余光中先生善于把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拆开又拼拢,折来且叠去,也就是说语言的形式已经很好地表达了他的内容。特别是这篇文章是很适合朗读。句子的长短,句子的标点符号,叠词的使用等等,都在声音上直接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比如声声慢为什么学生容易体验到李清照的哀愁和痛苦,并不是学生有这种生活体验,而且文字的形式和表达有特色,朗读中能充分体会。其次,联想也是一个很好的活动,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如梧桐雨;联系作者生平,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都可以使对文本的体验更加深刻一些。另外,造句也是一个活动,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进行提炼,在对文字的选择与比较之中,他能理解作者所想讲的最深层次的意思。于是,他可能忽然明白了,原来余光中先生所表达的乡愁是深层次的文化的乡愁。这其实就是哲学解释学中所提倡的游戏,游戏的基本规范就是要满足游戏的精神———轻松的精神、自由的精神和成功的喜悦的精神———并满足游戏者等。学生在忘我的造句之中,他其实已经加入与余光中的谈话之中并将对话进行下去了。于是,在结尾听着乡愁四韵时,余光中的词在视觉上,罗大右的声音在听觉上,进一步深化体验。

  

  《听听那冷雨》(节选)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

  1.感受“冷雨”的意象和作者的“乡愁”

  2.品味作品独具魅力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密集的意象和独特的语言体验作者怀乡念国的情思

  教学设想

  《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课标教材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的一篇美文,编者建议的课型是“活动体验”根据课文在教材中的“负荷”以及它自身的特点,应该着力培养、增进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和趣味,宜从语言入手,梳理意象安排和内容演进的脉络,体会作者那独特的“乡愁”——将自然山水、历史文化融为一体的乡土之思、家国之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咀嚼、品味诗化语言所独具的魅力“慢慢走,欣赏啊”教师“带”着学生“走”,在“走”的过程中获得深度审美体验和语言熏陶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潜心体验、评点语言、课外拓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余光中先生是台湾的,更是中国的,他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并标举“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认为“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发誓“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投影作者原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位“屈原和李白的传人”蘸着“汨罗江”的江水写就的散文《听听那冷雨》

  二、梳理脉络

  粗读这篇散文,感觉到阵阵“冷雨”扑面而来,众多“雨”的意象,现实的历史的文学的,台湾的大陆的域外的,呈团块状向人奔涌而来,淋漓尽致,文章的内容也似乎混沌一片

  文章的脉络难道真的无迹可寻吗?它的行文线索是怎样推进的?

  在预习的基础上,经过阅读、思索、寻绎和讨论,明确:

  (一)由雨季开始,描写眼前台北的潇潇春雨,自然联系到“那一块土地”也即大陆(1)

  (二)围绕“雨”展开具体的描写和联想,传达独特的体验,抒发浓浓的相思(2—11)

  1.引入汉字“雨”,表现“雨”形“雨”意,突出“太初有字”也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2)

  2.描写“嗅”雨,表现雨季各种特有的气息(3)

  3.描写“看”雨,强调云烟缭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具有“宋画的韵味”(4)

  4.描写“听”雨,表现在各种情境下听雨的独特感受和丰富联想这是全文的重心(5—11)

  (三)思绪回到现实,将对故乡的回忆、思念埋入心底(12)

  从以上的梳理可以看出,汪洋恣肆的文字背后其实有暗运的匠心,众多材料紧紧围绕着一个“雨”字,嗅雨看雨听雨,由眼前的雨到大陆的雨,由中国的雨到域外的雨,由自然的雨到汉字中的“雨”、文学中的“雨”,纵横捭阖,情思饱满当中又以“听雨”为描写的重点,紧扣主题,做足了文章

  三、感知意象

  梁实秋先生曾说:“余光中左手写诗,右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二”(投影)其实,在余光中的散文中,照样可以发现“左手”的影子,也就是说包含着浓厚的诗意,情感充沛,想象富赡,善于营构意象和意境,我们不妨因此称他的散文为“诗性散文”

  《听听那冷雨》摄入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有什么作用?

  通过默读勾画、小组讨论,明确:

  (一)实景类意象,比如“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的潇潇春雨、“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滔天的暴雨”、“斜斜的西北雨”……

  (二)文化类意象,指文字、文学、绘画等“作品”中有关“雨”的形象,这些形象有的是直引,有的是化用

  直接引用的,如带有“雨”的偏旁的“美丽的霜雪雲霞,骇人的雷電霹雹”、“商略黄昏雨”、王禹偁笔下的“急雨”和“密雪”……

  间接化用的,如“疏雨滴梧桐”,“米家的山水”,“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

  这些自然的文化的意象鲜明、密集,以实带虚,虚实结合,对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以及想象都有很大的冲击力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纵的历史感以及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交织成一个意象密集、述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

  对“听雨”部分的有关片断须加强诵读,以真切把握作品的意象及感情倾向

  四、体会情思

  余光中在《〈白玉苦瓜〉自序》中说:“到了中年,忧患伤心,感慨始深,那枝笔才懂得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去蘸汨罗的悲涛,易水的寒波,去歌楚臣,哀汉将……”(投影)从文末可知,《听听那冷雨》创作于“一九七四年春分之夜”,当时作者46岁,正值中年那么,作者在刻画“冷雨”的时候,是怎样将手中的笔“伸回去,伸回那块大陆”的呢?

  通过默读、思考,引导学生找到下列语句(投影):

  (1)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不能扑进它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2)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3)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中国……是米氏父子下笔像中国的山水,还是中国的山水上纸像宋画,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了吧?

  (4)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前尘隔海古屋不在

  以上这些话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呢?明确: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到1974年,两岸已整整隔绝了25年联系被删节的文字:“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而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的脉脉情思,思念故乡,思念大陆,倾心古老中国的山山水水和传统文化“盈盈一水间”,相望不相即,“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于是,神情不免哀戚,内心不免哀愁,用文中描写“冷雨”的词语来形容就是“凄凉、凄清、凄楚、凄迷”人生的感喟,历史的呢喃,深切的怀想,都深蓄着苍凉与感伤,一同点点滴滴流入读者的心灵深处

  五、品味语言

  著名作家柯灵曾评价《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文字和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投影)

  那么,这篇散文在语言上究竟有那些特点呢?有那些地方值得我们深入揣摩、品味呢?通过朗读、涵泳、点评,明确:

  (一)句式长短变化多端

  这篇散文语言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句式长短相间,错综灵活短句如“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犹如阵雨的前奏,滴答、滴答,简练、清脆,几乎一字一蹦长句如“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这种长句明显带有英语句式的影子,也吸收了蒙太奇的手法,推出的“空镜头”显得无边无际、无穷无尽,令人似乎喘不过气来这种骈散结合错综变化的笔法,突破了长句的呆板、枯燥,又避免了短句的细碎、零散,恰似如歌的行板,余韵绵长

  (二)大量使用叠音词

  本文对叠音词的运用可以说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未必有来者的地步比如,在写雨季来临时,描述它的情状为“料料峭峭”、“淋淋漓漓”、“淅淅沥沥”、“点点滴滴”、“滂滂沱沱”;在写到汉字“雨”时,想象它的字形字意是“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在写到雨打屋顶时,描写它的声音乃“轻轻重重轻轻”、“滴滴点点滴滴”、“忐忐忑忑忐忑忑”大量叠词的运用仰承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前人笔法,但又将它推到了极致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但使文章凭添了独特的文采,同时也增强了文章的音乐感、可诵性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加强朗诵指导,在反复诵读、涵泳中体会语言的美感和作者的情思

  (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通感、排比句式,语言富赡,精警动人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这里短短的一两句话,就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三种修辞方式,使得语言生动、别致,有弹性,有想象的空间此外,如江南的雨“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中的“肥”字“湿”字都是炼字的极好例子

  通过指导和加强诵读体会作品语言的美感以及其中真挚的情感

  六、结课

  由于散文创作所取得的斐然成就,余光中荣获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散文家奖在结课之际引用其中的颁奖词,既可以高度概括余光中的散文创作成就和语言风格,也可以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向作者更多的散文作品

  (投影作者的形象及以下文字)余光中的散文雍容华贵他的写作接续了散文的古老传统,也汲取了诸多现代元素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注重散文的容量与弹性,他探索散文变革的丰富可能性,同时也追求汉语自身的精致、准确与神韵

  教学反思

  张志公先生主张“教师要带着学生从文章中走个来回,一篇文章就是一处风景,一处宫殿”《听听那冷雨》就是一处绝佳的“风景”,一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宫殿”,值得我们“走个来回”,甚至走几个来回这篇教学简案的亮点也许就是从语言入手,梳理行文脉络,品味包含在“冷雨”意象中作者独特的情思,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去体会作品语言的弹性、质感,作品语言那丰富的表现力从语言“入”,从语言“出”,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和文学欣赏能力,最大程度上防止语文课中“语文味”的流失

  然而由于作者经历的独特和学养的深厚,再加上古今中外兼容并蓄的开放心态,余光中的散文语言显得汪洋恣肆,“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苏轼语),因此,任何理性的条分缕析都可能对语言美质构成破坏这是令人遗憾而又深感无奈的事情,有待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通过反复诵读、精心评点、潜心品味来加以弥补

  《听听那冷雨》教案教学设计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教法

  选择 诵读法 课型 新授

  课前准备 搜集写雨的名句 是否采用多 媒 体 否

  教 学

  时 数 1课时 教学

  时数 第 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 65课时

  一、引入新课,揭示目标

  1. 导入: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

  2.出示学习目标(见上)

  二、学法指导

  1.动手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有关作者余光中的文学常识。

  2.读通课文,勾画、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3.精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品味诗化的语言。

  三、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

  1.查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2.读通课文,勾画、识记文中的生字词。并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惊蛰 仓颉 氤氲 米芾 羯鼓 寒濑 惊悸 淅沥 滂沱

  揪(揪住) 锹(铁锹) 啾(啁啾) 愀(愀然) 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

  出示学法、学习步骤及方法,提出学习要求。

  指导学生查资料,了解有关文学识。

  组织学生查工具书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音义。

  聆听教师的引入谈话。

  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掌握先学方法。

  查阅配套练,了解作者的相关常识。

  读通课文,勾画、识记文中的生字词。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学生朗读课文。

  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而且是冷冷的雨)

  2.作者深深的家国之思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

  (1)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台湾)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美国反衬出台湾“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五、学生讨论 ,老师指导点拨

  1.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三个阶段: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3.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六、当堂练习:美文诵读

【听听那雨的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听听那冷雨教案08-23

《听听那冷雨》的教学设计06-16

《听听那冷雨》语文教案09-11

《听听那冷雨》余光中06-11

课文《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06-16

《听听那冷雨》教学设计范文06-05

听听那冷雨的教学过程设计06-09

《那树》教案设计06-16

那树精品教案设计06-26

关于《那树》教案设计06-13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