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的意义感想
作家的意义感想
在暑期看了一本书:《说什么怎么说》书中凝聚了作者对现代汉语表达问题的独到感悟和认识,堪为一部集多年写作尝试和理论探索为一体的心血之作。郭小聪是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主任。他认为,内在思维受制于思维形式,说什么有赖于怎么说。
说什么,怎么说。
在这个世界上,别人永远不可能完全知道你是怎么想的,知道的只是你所能说出来的那部分。所以,说什么有赖于怎么说――“这是个问题”。
没有角度就没有文章,没有分寸就没有好文章。语言是人类的思想这轮,梦想之翼,它无论穿越哪一个时代,属于哪一个民族,都应闪闪发亮,生气勃勃,而不应陷入泥沼,变成一堆陈词滥调。
叔本华说得对,每个人在别人眼里如何并没多大关系,人最终都是孤立无援的,重要的是孤立无援的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由此断定,我们总是从自身得到的幸福比环境得到的幸福大。真实标志也许是内心的安宁,较少遗憾。
《追忆逝水年华》的作者普鲁斯特坦言:“一本书是另一个自我的产物,而不是我们表面上在社会生活,日常习惯和我们种种恶癖中的那个‘自我’的产物。”
法国著名作家加缪曾经说过:“文学的高贵风格就是人对现实的最大反抗。”
这本身就是美的,这种描述本身就令人神往。作者用他简洁的笔触向我们展现了一种境界,美,高耸于尘世之上,超越时空而存在。而对于浮躁的声名,作者说:“外在的声名跟一个作家应该追求的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你即使让百分之百的社会成员都关注你了,一百年以后这些人都不存在了,又怎么样呢?”“什么是最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其实只有两点最可靠:一点是读者一代代的赞叹;另一点就是一遍遍的阅读。”
按说一个诗人没有自己的口吻是不可能的,你怎样开头结尾,本身就是主观的,是你的审美观照的体现,而客观生活本身是无穷无尽的,无所谓开头结尾。所以当“说什么”,“怎么说”的问题摆在面前,口吻就就应该在其中。
但现实是,许多中国新诗人誓言深掘自己的复杂内心,但真正显出独特口吻的诗并不多,多的是流水帐似的平铺直叙和无病呻吟,甚至是故弄玄虚。那么诗人口吻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怎样才能获得呢?这样的问题很分难分析的,因为容易在学术的迷宫中失去宝贵的艺术直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作品风格可以是某种语言游戏,而诗人的口吻却只能是来自某个生命的自然流露。你的生命单薄,你的声音就会很快在空气中稀释;你的生命如同岩石,你会发出岩石般的声音。一个人可以故作姿态,但没有人能故作口吻!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模仿天才的口吻,而应当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完整,独特的生命体,有一个优美,深厚的内心世界,开口让人感到尊贵,即使沉默也是力量。作诗如做人,关键还是那句老生常谈,诗的魅力全在这里头。让我们看一下穆旦的“冬八首”:
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
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
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
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
当整个生活洪流变成宇宙深处的一团朦胧发光的烟云时,人的生存挣扎就显得奇怪了。在那永远穿行不过错的灿烂星海中,个体的生命是如此无常和渺小,以至于要是没有被某种更高的,能够超脱各自的琐屑生存内容的东西所支撑,所提携,所附丽,人的生和死就毫无区别的意义。
人啊人,当你微笑时,我看到你的牙齿,但当我被你打动时,我记住的总是你的微笑。你永远在神和兽两个廊柱间徘徊,不可能真的滚落一边,这使我们能够克服人生的短暂,超越各个时代的一些看似痛苦的风向标式的话题。实际上,就人的本性而言,也许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讨论,但有两个根本的前提是不能讨论的:
一是人总要在不断的生活欲望驱使下生气勃勃地前进是不可阻止的;
二是人作为一种有着向善的心,爱美之意的生物是始终不用怀疑的。
书因其完美而被读者反复阅读,默默赞美,经久不衰时,写作才开始成为奇迹,而且只能是奇迹。因为这样的一个作者的产生不合情理,不可思议。他外表上和大家没什么不同,却突然藉写作战胜了时间,超越了死亡,使易逝的东西成为永恒,从无之中生成了有,透露出我们世界的最深沉的秘密,使千秋万代读者感动。
可是,不是谁都能飞翔到那种高度,去获取那些朴素星光般的伟大话语。多少人终其一生只能在山脚下,默默仰望星空。尤其让人困惑的是,许多人苦苦求索,不乏高尚的思想,也相当有才气,在写作中却始终不尽人意——心灵的蕴藏在源头时也许还新鲜有力,表达中却不断被各种陈词滥调所骚扰和抵消,思路缺乏深广连贯的拓展,真情实感没有得到应有的气度的浸润和扶持。结果往往是姿态腾出了背景,内容渗入了招著,否定性的口吻多于建设性的智慧,甚至伤及了根本。因而风格不够庄重,思想不够凝重,表述不够明晰,实际上也不够自由。人们似乎容易指出别人的陷阱,却总是难以找到自己驱策的大路。也许,写作作为一种高级复杂的,难以名状的精神活动,标志着人类心灵生活的极限,注定像雪山顶那样人迹罕至。
写作作为和这个世界一种对话形式,首先应当是在作者自己心中进行的,而这种对话过程,诚实比才华更重要,认真比聪明更重要,好奇心比好胜心更重要。自我的形像会被不断更新,坐标被逐步确定,品质受到了检验,前提得到保证。也只有在自由,自尊,诚实和坚定所构成的内在时空中,虚置一切自我求索,深具善感的内心冲突才成为可能。那些堪称伟大的作家,一定都是先经过这道炼狱之门才自成世界的。因此可以说,写作的过程往往也就是内心洗礼的过程,的作者普鲁斯特坦言:一本书是另一个”自我”的产物,而不是我们表面上在社会生活,日常习惯和我们种种癖中的那个”自我”的产物。思考人生意义的灵魂,当它沉思时,沉静是美的,当它行动时,行为是负责的。
世界像一个港口,多少人生之船从这进进出出,一会儿结伴而行,一会儿争先恐后,形成强大的潮流,但不管怎样,每个人都只能独自回首人生,单独面对自己的灵魂,如同领受自己的生老病死一样。
鲁迅说过:只有真正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的人和世界的人
天才作家一提笔就有自己的口吻,一种独特的语调是无法描述的。作家的崇高使命之一正是要通过富于尊严的写作,纯洁和提升本民族的语言,为此做出贡献的人都是值得铭记的作品不是延伸到纸上的现世生活,而是心灵精华所在。
一个民族如果不再有伟大的作品产生,那么她表达甚至感受优美感情的能力就会丧失掉。我时时看到一个伟大的作家的那种崇高的情怀以及他那种高贵的口吻,其中有一种无法遮掩的美。翻开小说的第一章,我马上就能感觉得到什么。那个作家的眼光就出现了,那种作家的情怀已经触摸到了,而且各种复杂的感情绪,以及以后在这生活的沉痛和对被释放以后的那种向往,那种复杂的东西交织在一起,融汇一起,一下子把这个境界引向开阔了。
作家应该以平静的的目光来注视一切。包括自己。我觉得像他们那样的人,他们的目光总是那么很茫然地穿透我们,凝定在遥远的他乡,就像一扇看不见的窗子,隔开了两个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即使伤害了他们也奈何不了他们,即使叫他们低点,也够不上和他们的心灵对话。他们总是那么的平静,但是平静里有一种伟大的东西,这就特别令我们读者心向往的地方,所以这种东西,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迷恋的。
伟大的作品它的奇妙就在于把读者引向作者的境界,
一个人首先要认识自我,但认识自我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认识到自己的劣根性以后,就要根除自己的劣根性,认识自我就是为了战胜自我。
培养自己的克制力和意志,与发展自己的智力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强迫自己干完一件好事情的自制力,那么任何理想都不能实现,不管你有多么聪明。老子说:自制者强,而强行者有志。的确是千古不变的至理,值得我们三思
伟大的作家就是这样对他身后的世界发挥着如此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他竟然能够凭一己之力,提升了一个民族在文明世界中的地位,并且为这个文明世界添加上一笔绝非可有可无的绚丽。一个这样的伟大作家的产生在现实中往往是“不合情理,不可思议”的。
我为作者的论述而激动着,同时也为他那种锐利的思想锋芒所刺痛——作为一个从事写作的人,我究竟做了些什么呢?在这繁杂喧嚣的尘世中,我被欲望的潮流裹挟到了什么地方呢?
“文学创作不是聪明人的事业,而是一种深广的精神生活。”作者说,“现在这个社会,整天使人忙忙碌碌,物质成了评价一个人重要性的很重要的方面。”
直到19世纪初,俄语似乎还是一种没有希望的粗陋的语言,俄国上流社会人士以说法语为荣,俄国作家寥若晨星。但是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俄国却群星灿烂地出现了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大批作家,真是一个奇迹。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开创了世界性的文学……”而这一切的原因是他们之前的普希金。“他们全都感激地从普希金的作品中汲取源泉,把它看作是‘一部辞典,包括着俄国语言全部的丰富、力量和灵魂’。”
“作为斗士的普希金已经逐渐被人淡忘了,但是作为诗人的普希金却永存,因为他纯洁了俄罗斯的语言。”
希望在网络文学这块异军突起的领域,写作人要找到自己写作的真正意义,并且为纯洁汉语和指引人的精神作出应有的贡献而奋斗和刻苦探索前行!
【作家的意义感想】相关文章:
生命的意义感想(精选19篇)08-21
公开课《分数的意义》听课感想体会06-12
《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反思06-04
世界作家协会中文总部总结范文07-23
旅游感想07-10
读书的感想07-10
对工作的感想07-10
人生感想07-10
雨夜的感想07-10
在空城的感想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