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风筝》鲁迅

《风筝》鲁迅

时间:2024-07-05 17:26:10

《风筝》鲁迅

《风筝》鲁迅1

  【教材解读】

《风筝》鲁迅

  《风筝》是鲁迅先生写于1925年1月24日的一篇散文,选自散文诗集《野草》。关于本文的主旨,历来有多种理解,且多强调作品的政治性──对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的批判。这是有道理的。但是,由于时代久远,加上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实际的局限,要七年级的学生理解鲁迅作品的反封建性是有较大困难的。因此,我认为在教学本文时,应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实际动身,偏重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关于童年游戏心理的描写以和“我”因童年时曾对小兄弟进行精神虐杀而发生的悔恨和悲痛的情感的描写。也就是说,在教学本文时宜淡化政治色彩,注重人文情怀,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动身,充沛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品读、多篇。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体会小兄弟痴迷风筝的童心,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酷以和“我”由此而发生的痛悔和无法掌握的悲痛,从而使学生受到一次人文情怀的教育。

  至于本文教学的难点,我认为应是对作品中一些语意含蓄而深刻的语句的理解。依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要理解这些语句是极不容易的。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对这一问题不应过多涉和,我的处置方法是:在学生质疑的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简单点拨,让学生对此有一个大略的认识即可,更多的内容则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再去领悟和体会。

  【理论运用】

  1、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理论。

  语文是学习、生活、工作的工具,传授语文知识,教会学生阅读和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语文又是一种文化。语文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它作用于人的精神领域,承当着改造国民素质,重铸人文精神的重任。

  2、主体教育思想。

  主体教育观要求语文教育要弘扬人文精神,在具体的教学中,要真正地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充沛尊重学生的自我知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经验。

  3、建构主义理论。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建构主义的理论精髓,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沛尊重、激活、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经历。

  4、个性化和发明性阅读的原则。

  艺术接受心理学认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是双向推荐过程,艺术创作主体是生命体验的阐释者,而接受主体则是体验的二度阐释者,二度阐释的价值,决不在创作行为之下。假如没有接受主体的参与和响应,任何艺术活动都是潜在的甚至是不完整的。这一理论建立了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新关系,强调了读者的在阅读中的地位,也强调了阅读的个性化和发明性。

  语文新课程规范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教法选择】

  激趣。以一首短诗引入,同时让学生回忆童年时游戏的往事,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使用专为本课设计的多媒体课件,效果更佳。)

  引导。在学生自主阅读、整体掌握的基础上,教师对阅读的步骤、重点等问题给予必要的引导,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点拨。在学生学习遇到疑难处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在学生发表自身的观点之后,教师给予必要的点评。

  【学法引导】

  1、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去解读文本。

  2、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去阅读、去感悟。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首先用一节饱含深情的、回忆童年的小诗导入新课,接着让学生回忆童年时游戏的往事。

  2、介绍作者(老师简单介绍之后,由学生补充)

  3、初读课文。此时教师不作任何提示,完全由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让学生获得最自然的、最富有个性的、整体的阅读感受。

  4、推荐感受。这个环节为学生搭设一个互相推荐、表达阅读感受的平台。

  5、重点品读。这个环节是在学生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读重点段、重点句以和重点词,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个环节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整体掌握本文的感情基调──悲痛。

  第二步:重点品读第三段,体会“小兄弟”对风筝的痴迷。

  第三步:重点品读第四段,要求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二的表格,了解主要事件的各记叙要素,并且用心去体会“小兄弟”被“我”粗暴地折断、踏坏风筝时心境。

  在这一步中还通过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充沛地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暴和淫 威,认识到它的非人道和可憎,为下面理解本文的主旨作必要的准备。

  6、探究主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各组代表发表观点。在学生充沛发言的基础上,假如学生的回答没有涉和对封建教育、封建家长制的批判,教师要可给予引导和补充。

  7、学生质疑: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就文本自由质疑,问题不设定。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或者就学生提出的问题标明自身的观点,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

  8、结束授课。

  【板书设计】

  少时:折断风筝────精神虐杀

《风筝》鲁迅2

  师:风筝是写实的,写一对兄弟之间的矛盾。为什么会产生矛盾呢?从第三自然段看起,看看两兄弟的矛盾是怎么产生的。

  生:文章中“我”非常讨厌风筝,认为这是没有出息的。而小弟却非常喜欢风筝。

  师:文中用的是“讨厌”吗?

  生:是“嫌恶”。

  师:这两个词的意思有区别吗?文中用“嫌恶”说明了什么呢?

  生:“嫌恶”比“讨厌”程度严重多了。说明“‘我’不是一般的讨厌风筝,而是极其讨厌”。

  师:但小弟弟可不是这样的,有两个词语很能看出,哪两个?

  生:当看见风筝落下来时,小弟弟“惊呼”;当风筝的缠绕解开时,小弟弟“跳跃”。

  师:文章围绕风筝写了三件事,我们先看第一件好不好?

  生:第一件事是“我”发现了小弟弟偷偷做风筝,就生气地把他的风筝撕毁了。

  师:这里有一个成语,写了小兄弟花了多少功夫做这个风筝,是哪一个成语?(引导学生找出)对了,就是“苦心孤诣”。

  (先生边说边板书。由于黑板安得比较高,要踏上一个小木凳才能够得上。先生一步一步地踏上小木凳,一笔一画工工整整地写下这4个字。)

  “苦心孤诣”是什么意思?……“诣”,《桃花源记》有这个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连起来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连起来的话翻译这4个字?

  (《桃花源记》学生大概还没有学过,但先生这种词语解读方法当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

  一学生站起来:“煞费苦心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先生有点不满意:请重说一遍,完整地说。

  生:“苦心孤诣”的.意思就是煞费苦心达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境界。

  师:当“我”发现小弟弟“苦心孤诣”做出风筝时,“我”怎么样了?

  生: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师:这里是连续三个动作。“折断、掷、踏扁”,恶狠狠的,然后,傲然出去了。“傲然”是什么意思?这个“傲”你们会组词吗?

  (生解词,做组词练习。然后)

  师:请大家拿出纸来,写一句话,把小兄弟“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心情写出来。

  (先生关注地走进学生中,片刻,有学生站起来……)

  生1: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沮丧地低下头,泪还是不听话地流下来。

  生2: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原先水灵灵的大眼睛变得暗淡无光,他使劲地想,绝不屈服,绝不流泪。

  师:写得真好。现在我们阅读第二件事。这件事写“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偶尔”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偶尔”,说明什么?这本书还是外国的,你有什么见解?

  坐在前面的一位学生举起了手(原先他已经回答过问题的了)。先生微微笑了笑:“还有吗?后面的,我能随便叫个同学吧?”

  坐在后面的一位同学起来回答:“说明当时中国扼杀童真童趣是很平常的,这很残酷。”

  师:为什么是“不幸”呢?懂得这个道理吗?鲁迅先生当时的心情怎么样?

  生:沉重。

  师:这里连续用了4个“堕”字。(先生请一个学生到黑板前)帮我写这个“堕”字,不要看书。我有点想不通,这里用了4个“堕”,“心”为什么用“堕”来描述呢?

  生:“心”变成沉重的铅块,所以可以用“堕”。

  师:再请大家注意“精神的虐杀”这5个字:“虐杀”的“虐”用手指在桌面上写一下,下面和雪花的“雪”刚好相反。这个“虐”在《向沙漠进军》里出现过,“肆虐”。

  请这位同学把第二段读一遍。(生读)

  师:现在开始阅读第三件事。第三件事看起来同样很简单,“我”要向小兄弟道歉,但“小兄弟”已经把这件事忘了。为什么听了“小兄弟”的话,“我”的心又沉重了?

  生:因为小兄弟已经对这事习惯了,觉得这是很正常的。

  师:我最欣赏你的“习惯了”,可能小兄弟也是这样对待自己的子女的,这使我们看到民族中一些人的不良习惯。大家不妨看看文章的开头,文章写于1925年1月冬天。我们看看开头的两段,可以轻声读,也可以默读。请大家注意其中“惊异”“悲哀”这些渲染气氛的词语。

  先听老师范读。(先生自己很有感情地把这个句子读了一遍,自己边读边解释。)

  “我现在在那里呢?”怎么不知“我”在哪里呢?写出一种惆怅和焦虑。“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师: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读一遍。

  (师生一同深情朗读)

  师:文章的最后一段是明显的“首尾呼应”,“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这句话中的破折号值得品味。我给大家示范一遍。大家下课后好好体会一下。

  下课。

《风筝》鲁迅3

  作为揭示亲情的文章,鲁迅先生的《风筝》是比较难以理解的。在本文的教学中,我以词语的把握为重点,运用“词回句中,把握词语”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过程如下

  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举的词语堕肃杀寂寞诀别荡漾嫌恶惊惶恍然大悟瑟缩傲然虐杀宽恕笑柄可鄙憔悴苦心孤诣

  一、自学字词,把握“音、形、意”。

  熟读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举的词语,反复大声的朗读,就诶住工具书或学习资料把握字词的“音、形、意”。

  二、词回句中,圈点品悟。把握词语

  学生自读课文,圈划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所列举的词语。对重点词语的学习,学生第一次遇到的或者教材中提取出来的第一次作为重点的词语,往往是考试的重点,也是应当引起老师和学生注意和重视的。

  这样,学习词语的过程实际上就已经使词语与词语所在的语句、语段有机的融为一体。反复品读、感悟、赏析这些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就成为学生阅读文本、积累词语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三、各个小组讨论,自选1—2个词语,作为学习重点,向全体同学展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比较深入的解读文本。

  词语的积累目的在于运用,而运用的前提是掌握。文本的情感或复杂或简单都隐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甚或于每一个标点符号之中。

  所在班级共有9个学习小组,每一个小组展示一个词语,9个词语足以涵盖作者的情感了。

  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学生对词语的采撷的过程如同采撷珍珠,反复推敲,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而老师的作用就在于“缀”,即把每一个小组展示的词语连缀起来,最后,构成作者的情感——是为主题的理解。

《风筝》鲁迅4

  师: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应该接触到了不少鲁迅先生的作品吧,下面就请你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先生的作品。

  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少年闰土》。

  师:很好,不过老师要更正一下,《少年闰土》是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请大家再说说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

  生:《社戏》、《孔乙己》、《阿Q正传》、《铸剑》。

  师:真了不起,你居然知道鲁迅先生这么多的小说,连选自《故事新编》的《铸剑》都知道,不会是看了参考书吧?下面我再请同学们谈谈鲁迅先生的作品集,知道的同学请举手。

  生:《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野草》

  师:嗯,很好,大家预习得很充分哦。下面,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讨论一下,请大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好“思维扩展”的题目。

  (投影仪显示)

  思维扩展: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就作家作品而言,学得最多的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那么先生曾经对自己的作品选入中小学课本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学生讨论,大约两分钟。)

  师:好,大家安静下来,我点刚才没有举手的同学讲一讲。

  生:鲁迅先生一定很高兴,他有这么多作文入选我们的课本。

  师:这个想法不错,你可得好好努力,说不定有一天你的作文也会入选语文课本。

  (学生大笑)

  师:鲁迅先生可不这么想哦,请看大屏幕!

  (投影仪显示,点一位同学朗读)

  鲁迅是反对自己的文章入选中学课本的。他曾经说:“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 鲁迅不愿意让他的这本小说集入选中学的课本其原因,他说是因为自己对人世的悲观,不愿意这悲观的情绪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师:读得很好,大家课后再去讨论这个问题。好,言归正传,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风筝》就是鲁迅悲观、绝望情绪的充分流露。大家是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这样的散文,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克服阅读的障碍,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在一起学习课文之前,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同学们了解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请同学们认真领悟,这对于我们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投影仪显示)

  写作时间:《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这一天恰逢旧历年正月初一。

  师:正月初一可以说是中国人最喜庆的节日,往往中国人还喜欢在新的一年里图个好兆头。那么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鲁迅先生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生:当然是很高兴啦,我们家每年过年都很热闹。

  师:大家不要拿自己去推测鲁迅哦,我们回答这样的问题一定要有根据。大家先来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段,再谈谈作者在新年里的第一天的感受。

  (师生齐读第一段。)

  生:我觉得鲁迅内心挺悲哀的,他居然这样写:“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师:很好,有人要补充吗?

  生:我觉得鲁迅先生很孤独,过年干吗不去打麻将啊(学生爆笑),一个人在家写这么死气沉沉的文章。

  师:讲得很好啊,还有同学有问题吗?

  生:作者在大年初一居然这样写道“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我觉得这种景物描写很恐怖,树枝居然是“灰黑色的”而且还是“秃树枝”,又添了一个“丫杈”,怪吓人的!

  生:老师,鲁迅为什么看到风筝会“惊讶”啊?

  生:我觉得这句话前后矛盾:“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冬天地面上有积雪很正常啊,作者为什么还要用个“还”字?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老师先来简单的回答一下,大家注意认真听,课后再想想老师说的对不对!对北方的冬天已有风筝感到“惊异”,因为“我”的故乡放风筝一般在春天。作者用一个“还”字,可能是说积雪时间很长,北京的冬天很寒冷。现在又轮到老师来问大家问题了,文字很深奥,大家先抄下来,慢慢体会。

  (投影仪显示)

  思维扩展:孤独、焦虑、恐惧的情绪不仅意味着自我意志与世界、与自己的有限性或命运的对立,是否也意味着另一更深层次的不安?

  师:抄好了吧。老师突然想到了一首老歌──张学友的《吻别》(唱):“想要给你的'思念,就像风筝断了线,飞不进你的世界,也温暖不了你的视线,我已经看见一出悲剧正上演,剧终没有喜悦我仍然躲在你的梦里面……”

  (学生狂笑)

  生:老师,你走调了!

  师:哈哈,老师只是觉得冬天和风筝联系在一起很凄惨啊:“我的世界开始下雪,冷得让我无法多爱一天,冷得连隐藏的遗憾都那么地明显……”(学生继续笑)。大家安静一下,看看老师诗化的语言。(一片嘘声)

  (板书:精神高飞远走的寂寞感和一个人暗夜行路的孤独感寒冷感,进而生出无限悲凉的人生感慨。)

  (学生鼓掌)

  师:《风筝》这篇课文写的是不是鲁迅的“吻别”啊?(学生笑)

  生:(齐声)不是!

  师:那我请同学说说《风筝》这篇课文到底讲的是什么?

  生:鲁迅小时候把他弟弟的风筝扯坏了,长大后很内疚!

  师:说得不错,很简洁。不过你可能犯了一个错误哦,文学作品是允许虚构的,文中的“我”就是鲁迅先生吗?

  生:(齐声)不是!

  师:大家可不要这么简单地判断问题,请看大屏幕:

  (投影仪显示)

  《风筝》的“真实性”认定:

  《风筝》一文所叙述的关于精神虐杀的一幕是否是真实的?

  鲁迅有时候,会把一件事特别强调起来,或者故意说着玩,例如他所写的关于反对他的兄弟糊风筝和放风筝的文章就是这样。实际上,他没有那么反对得厉害,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可是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

  ──周建人

  (乔峰《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见《鲁迅回忆录》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

  他不爱放风筝,这大抵是事实,但鲁迅写折毁风筝等事乃属于诗的部分,是创造出来的。

  ──周作人

《风筝》鲁迅5

  《风筝》原文

  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旧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在我们离别得很久之后,我已经是中年。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的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

  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时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

  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渐谈起几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胡涂。“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有过这样的事么?”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注:

  1、丫叉:树木两枝分歧处。此处作动词用,即丫丫叉叉的意思。

  2、伶仃:孤单单的样子。

  3、肃杀:冷酷萧条,毫无生气。

  4、诀别:辞别,多指不再相见的分别。

  5、他:在“五四”初期的白话文中,第三人称代词一般都用“他”,后来才有“他”、“她”、“它”之分。这句中的“他”是指“放风筝”。

  6、小兄弟:这里指的是作者鲁迅的三弟周建人。

  7、尘封:被灰尘封住。

  8、发见:同发现。

  9、瑟缩:身子发抖畏缩,惊惶的样子。

  10、苦心孤诣:为了达到目的而费尽心力。

  11、论长幼:封建伦理道德宣扬“长幼有序”,规定幼小者必须无条件服从长者,因而弟弟必须服从兄长。

  12、天使:西方神话中把某些帮助人们实现美好愿望的神仙称为“天使”。作为幸福、欢乐的象征。这里是指儿童所希望得到的最美好的东西。

《风筝》鲁迅6

  文章以风筝为引线,对"我"粗暴对待小弟的言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小弟这样的人的不觉悟表示出深深的悲哀。这无疑是对封建宗族制度摧残儿童的罪恶进行控诉。叙述往事与抒情紧密结合是文章的突出特点。全文虽以叙事为主,但深深地融汇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关键的地方,则又通过凝炼的语言,作了画龙点晴的点染,使文章感情的表达更加明朗。

  例如,文章开头"我"从北京冬季的天空中,看见一二风筝浮动着,引起了一种惊异和悲哀。为什么呢?下面作者就插入一段对故乡风筝时节的回忆。这段文字不仅叙述了故乡早春的景象,而且在这一景一物的描写中,都凝聚"我"对故乡的赞美之情。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我现在在那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廖别的故必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就将"我"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更充分地表达出来。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还不单纯是为了抒发"我"对故乡的深情,如联系全文来看,回忆故乡,目的或落脚点是使"我想起幼时欺凌小兄弟之事。"我"在这里进行了反思。

  透过这个小"我",看到旧的伦理道德统治下的整个社会面貌--大"我"--家长式的管理、长幼尊卑的秩序是何等的神圣,何等的残酷,何等的愚味无知,它扼杀了儿童的天性,当作者挖掘的酿成悲剧的社会原因。"我"的回忆是对封建宗族制度的摧残儿童的控诉,--具有深刻的思想性。"我"经过深刻反省认识到这一地可挽回的过错过后,心情无比沉重。

  这种忏悔意识,否定了旧"我",催生了新"我","我"的思想演进轨迹明晰了,"我"的复杂心理状态显示了,正是这些原因,所以当"我",看到北京天空中的风筝,而感到"惊异与手法,几笔就把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传神地勾画出来。例如描写"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的小兄弟,"张着、嘴,呆看着空中出神",为别人放的风筝"惊呼","跳跃",这就把小兄弟善良、活泼可爱、喜欢游戏的性格表现了出来。

  当他私自做风筝的秘密被发现后,作者描绘了他窘迫不堪的神情时这样写道:'他向着大方登,从大小登;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作者在这里写出了小兄弟的精神状态,是被封建礼教所麻木的自然流露,这不单纯是胆小的缘故,其深层原因更是造成此种现象的依据。

《风筝》鲁迅7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与资料对比阅读,多角度探究解读课文意蕴 ,理解本文的主旨。

  3、通过文本走近鲁迅。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

  2.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课前准备:

  1. 布置预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疏通字义。

  2. 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问题。

  3. 可从网上查阅鲁迅的资料,初步了解。

  课程预设:

  一.导入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齐):老师好!

  师:请坐。(背景音乐)昨天,老师去莲花山公园,不经意地抬头一看,你们知道,我看到了什么?

  生(齐):风筝。

  师:对,满天的风筝啊!各种各样的风筝在天上飞,老师一看啊,心情无比地好。你们喜欢放风筝吗?

  生(齐):喜欢。

  师:谁放过风筝?

  生:我放过。放风筝的时候风小时很难放,风大时才能够飞起来,

  师:让你有了一种体验。

  生:嗯,蛮有技术含量的。

  师:其他同学呢?

  生:我也放过风筝。当把风筝放高时我很有成就感,很满足。

  生:当你看见风筝在天上飞时,就像你自己在天上飞一样,才知道,什么是自由。

  师:这时候巴不得自己也变成——

  生(齐)风筝。

  师:谁小时候最喜欢放风筝?

  生:我。

  师:现在看到风筝,能让你回忆起什么?

  生:我小时候最喜欢和我爸去放风筝(腼腆地笑)——很快乐!

  师:有了一种快乐的体验。我们小学学过一首诗,清代高鼎写的《村居》,记得吗?

  生(齐):记得。

  师:写的就是放风筝的事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不好?

  (课件出示生古诗,生齐读)

  村居 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好一幅阳光明媚,柳絮纷飞的春天景象,你看,活泼的儿童舒臂牵线,对放风筝的急切与期待跃然纸上。从古代到现在,风筝似乎总能带给人舒心娱情的快乐和对于童年永远美好的记忆。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21课《风筝》,看看它带给鲁迅的又是什么。(板书“风筝 鲁迅”)

  二.揭题

  师:《风筝》选自鲁迅先生的哪一部作品集?

  生:《野草》(师板书“《野草》”)

  师:对《野草》了解吗?

  生:我觉得这本散文集很难懂,一直都读不懂。

  师:你读了几篇?

  生:两篇。然后就读不下去了。

  师:鲁迅说过,这是写给他自己看的。

  师:你看的懂吗?

  生:不太看得懂,有点内涵,如果细细品味的话,有很深刻的涵义。

  师,有很深的涵义,是什么?

  生摇头。

  师:确实是这样的,《野草》这部散文诗集是鲁迅先生所有作品中最晦涩难懂,为什么呢?鲁迅自己就说(出示课件):

  “大抵仅仅是随时的小感想。因为那时难于直说,所以有些措辞就很含糊了。”(《野草》英译本序)

  还在1934年10月9日致萧军的信中写道:

  “我那一本《野草》,技术并不算坏,但心情太颓唐了,因为那是我碰到了许多钉子之后写出来的。”

  你们结合这两段话,想一下,什么事情,是“难于直说”的?

  生:应该是关于家庭的一些私事吧。

  生:对待感情的一些内心想法。

  生:还有藏在心中的一些秘密。

  师:有了秘密难于直说,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生(不好意思地笑):有过。

  师:你会采取什么方式表达?

  生:多听听音乐,然后唱唱歌,发泄一下。

  师:就是另外换一种方式,不把真正的秘密泄露出来?

  生:对。

  师:都说的挺有意思的。你们知道《野草》为什么写得这么晦涩难懂吗?

  生:因为说过是写给自己的,所以就写得只有自己才能看得懂。

  师:同学们(刚想说话,另一学生举手),你有什么看法?

  生:我觉得是有一些感受想把它记录下来,但是因为不能倾诉,只能委婉地写下来。

  师:大家都谈到了可能《野草》想表达的绝对是鲁迅(停顿),怎么样?

  师、生(齐):个人内心感受的。

  师:《野草》写于1924年9月到1926年4月,这一段时期呢,是鲁迅人生历程中最痛苦,最“苦闷”和最“彷徨”的时期,而恰恰这个时候,他与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许广平,他的学生,相遇并且相爱了。为什么“苦闷”?为什么“彷徨”?为什么“难以直说”?我想你们猜到一点了吧?

  生思考、静然。

  师:能不能猜到一些?

  生(部分回答):能。

  师:下面让我们翻开课本第110页,我们来仔细地阅读文本作品,来咀嚼咀嚼里面的奥妙,看看《风筝》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三.感受

  师:这篇文章你们读了几遍?

  (生陆续回答)

  生:两遍

  生:一遍

  生:三遍

  师: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纷纷各自说)

  生:他看见弟弟躲在小房子里做风筝,然后他把弟弟的风筝给砸烂了,事后觉得很愧疚。

  师:还有没有同学要补充?

  生:他自己认为放风筝是不好的行为,是没出息的孩子才做的,然后有一次他看到弟弟在悄悄地做,便非常的愤怒,便毁了弟弟的风筝。后来他看到了一本书,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后,非常后悔,他想弥补自己的过错,就做了一些补偿的事——送他风筝劝他放,可是他们都已经年纪大了;他又想祈求弟弟的宽恕,希望他弟弟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啊,”可是呢,他弟弟却说,“有过这样的事吗?”

  师:这位同学把整个事件比较详尽地复述了一遍,哪位同学尝试一下用概括的语言来说一说?

  师:作者鲁迅他不喜欢风筝,也不给弟弟放风筝,然后破坏了弟弟的风筝。

  师:破坏?你觉得用哪个词更合适?

  生(齐):毁坏。

  师:是发生在现在的事情吗?

  生:不是,是过去的事情。

  师:已经成为鲁迅先生的——

  生(齐)回忆。

  师:鲁迅回忆起自己小时候不但自己不爱放风筝,还不让弟弟放风筝,并且还毁坏了弟弟偷做的风筝的一件往事。多年后看到风筝,触景生情,想起了这件往事。还有一个后续,刚才这位同学说到的,本来一件事情,过去也就过去了,却接触了另一种新观念——

  (生小声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师:有同学说到了,我们一起说出来。

  生齐读“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师:鲁迅接触到这种新观念后,不竟回想起原来自己童年所做的那一幕竟然是对弟弟的——

  生(齐)精神虐杀!

  师:风筝带给鲁迅的是什么?

  生纷纷答:愧疚。

  师:那这篇散文,你读了有什么感受,想一想,同座前后可以讨论讨论。

  生思考,小声讨论。

  师:我们来交流交流。

  生:鲁迅看到风筝,触景生情,回忆起儿时毁坏弟弟风筝的事,想弥补过失,没想到弟弟竟然全忘了!

  师:读了这篇散文,有怎样的感受?

  生:带给我一种悲伤,悲哀的感受。

  师:为什么会悲伤悲哀?

  生:因为文章的开头写:“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从这些语词我读出了悲哀。

  师:哦,你从文本中的词语读出了悲哀。

  生:读出了沉重的感觉。鲁迅毁坏了弟弟的风筝以后,后来接受新的观念,他想要跟弟弟道歉,可是弟弟完全不记得这么一件事情,连道歉的机会都没有。

  师:哦,无从说起,心情沉重。

  四.品鉴

  1.第1~2段:严冬的回忆

  师:鲁迅先生这段儿时的回忆是被什么勾起的.?

  生:风筝。

  师: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一二段。

  生齐读第1—2段。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段的不同?

  生:第一段讲的是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第二段讲的是春天的时候,春二月。

  师:还有吗?

  生:第一段写的是沉重,第二段读起来稍微有点儿放松。

  师:放松?从哪个语词读出来?

  生:“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而山桃也多吐蕾,和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师:第一段是沉重,第二段是春日的温和,松缓一些了。这里同学们都找出来了。一个是季节的不同,一个是严冬,一个是春天;还有一个不同大家发现了没有?一个是北京,一个是——

  生(齐):故乡。

  师:还有一个是沉重,另一个是轻松。好,再来读一遍,把这些不同、变化读出来,好不好?

  生(齐):好。

  生齐读第1—2段。

  2.3~4段:“精神虐杀的一幕”

  师:严冬,北京,鲁迅看到风筝,勾起了儿时的回忆。可是他为什么不许小兄弟放风筝,而且还把他偷做的风筝毁坏呢?。请大家在下面轻声读3、4段,想一想。

  生读作品

  师:谁来说说!

  生(小声):鲁迅“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师:再把这句话读一遍,大声一些。

  生:因为鲁迅“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课件出示“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师:鲁迅认为什么?(手指大屏幕)一起来。

  生齐读“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师:所以弟弟喜爱风筝,在鲁迅看来是(引读)——

  生:“笑柄、可鄙”。

  师:所以当鲁迅先生发现弟弟在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风筝时,理所当然的反应是——

  生:毁坏了。

  师:怎么毁?

  生:“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师:你看到这里,感受如何?

  生:好可惜啊!弟弟辛苦了那么久的风筝,就这样毁了。

  生:心痛。他毁了弟弟的童心。

  师:你觉得不但把弟弟的风筝踏扁了,更把弟弟的童心给毁了。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再来品读这句话,老师有个疑问,这不是鲁迅先生回忆他童年的事情吗?难道当时的鲁迅不是孩子吗?

  生(纷纷答):是。

  师:同样是孩子,弟弟是那样喜欢风筝,为什么做兄长的鲁迅却那样嫌恶?为什么?你们带着这个疑问,再来读读这句话,仔细品读品读,想象一下旧式家庭长兄和弟妹之间的关系,你读出了什么样的口气?

  生(纷纷答):长兄为父。

  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生:父母不在的时候,最年长的兄长就应该担当起责任照顾好弟弟妹妹。

  师:哦,长兄是有这么一种责任的。那我们看鲁迅和他的弟弟,是一种什么关系?平等吗?

  生(齐答):不平等。

  师:体现在哪儿?

  生(齐读):“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

  师:“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这是外表上的不平等,年长几岁,当然占优势,你们觉得心理上呢?

  生(纷纷答):不平等。

  师:你们和哥哥可不可以吵闹?

  生(笑,纷纷答):可以。

  师:打架?

  生(笑,纷纷答):可以。

  师:你觉得这些事情会不会发生在鲁迅和他的弟弟之间?

  生(纷纷摇头):不会。

  师:为什么?

  生:因为弟弟对哥哥感到恐惧。

  师:哦,不是亲密无间的兄弟关系,而是恐惧?有点奇怪。

  生:因为哥哥肯定是管弟弟的,还当成孩子来管。

  师:哥哥是要管弟弟的,因为他不单单是哥哥,刚才你们都说到了,而且还是—生(纷纷答):长兄为父。

  师:确实是这样的,在中国的旧式家庭,长兄如父。周家兄弟三人,老大周树人,就是鲁迅,老二周作人,老三周建人,鲁迅作为家庭的长子,按照习俗,已经被置于一种负有责任的地位。周父死去之后,鲁迅才十六岁,十六岁才只是少年吧?可他责无旁贷地要担当年轻父亲的角色。那时的鲁迅还没有从旧文化中走出来,觉得必须按照传统的道德伦理看管弟弟,让弟弟朝哪个方向发展?

  生(纷纷答):有出息。

  师:所谓“有出息”就是传统的伦理道德对人的要求,而风筝呢?

  生(齐):没出息。

  师:所以鲁迅要不要管弟弟?

  生(齐):要。

  师:他有这种——

  生(纷纷答):责任。

  3.5~11段:“沉重”的变异

  师:一晃二十年过去了,鲁氏兄弟都已人到中年,他们都受到新文化的冲击,接触到什么理念?

  生(齐):“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师:接触到这一崭新理念之后啊,鲁迅回忆往事,才意识到儿时上演的是对弟弟心灵的——

  生(纷纷答):“精神虐杀”。

  师:他的心情之沉重可想而知。可是,同学们,这时鲁迅和周作人兄弟关系已经失和,关系走向决裂。请大家看一段资料,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

  鲁迅是很看重兄弟情谊的。弟弟周作人自从十六岁离开家乡绍兴后,一直在鲁迅的庇护下生活,从南京到日本再到北京,鲁迅一直尽自己所能为弟弟妥帖安排一切。但兄弟最终却走向反目。1923年7月19日,周作人交给鲁迅一封绝交信,鲁迅立即派人请周作人详谈,可惜他的主动并未得到对方的应和;8月2日鲁迅搬出了八道湾,大病一场,10个月后,即1924年6月11日,鲁迅回八道湾拿书籍,竟遭到周作人夫妇的谩骂殴打。《风筝》就写于兄弟失和后的1925年1月24日,时值正月初一。

  师:如何体会他回忆这段往事的复杂心情呢?要知道写作《风筝》的这一天是中国人最看重的合家团圆的春节啊!请大家读一读课文的5~11段,特别注意一下7个自然段中不断出现的一个词和相关的句子。看能不能找出来。

  生看书,师巡回。

  师:找到这个词了吗?

  生(纷纷答):找到了。

  师:是——

  生(齐):沉重。

  师:(板书:沉重)读一读相关的句子。

  (课件展示:“我的心也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堕下去而至于断绝,他只是很重很重的堕着,堕着。”

  “而我的心很沉重。”

  “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生读。

  师:你们觉得沉重背后的心情,都一样吗?

  生纷纷摇头。

  师:好多同学摇头了,谁来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鲁迅心情沉重是因为兄弟失和,让他很痛苦,所以写了《风筝》,表达一份情感。

  生:不仅这样,还带有一种自责。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认为对弟弟进行了精神虐杀。

  生:我觉得鲁迅先生写《风筝》是渴望得到弟弟的宽恕,还有忏悔。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因为鲁迅先生回忆起小时侯毁坏弟弟风筝的事,让他觉得这是一种“精神的虐杀”,现在兄弟又失和了,想起这件事,更让鲁迅觉得不堪回首,于是写下这篇散文,以表达希望得到宽恕的心情,渴望兄弟和好。

  师:大家都同意“沉重”表达的就是忏悔和寻求宽恕吗?

  生沉默思考。

  师:鲁迅认为自己做错了有没有采取积极的行动来补过?

  生(齐):有。

  师:怎么补?

  生:第一种约弟弟一起放风筝,可是两个人年纪都很大了,不可能再像小时候那样放风筝;第二种,找他弟弟会谈,问弟弟还记得那件事吗,如果记得,请他原谅。可是弟弟却给他一个惊人的回答。

  师:鲁迅采取积极的行动去补过,刚才这位同学说了,第一种送他风筝,和他一起放风筝,可是,时过境迁了,都是小老头了,不能还原童年的快乐;第二种,亲面讨得他的宽恕,可是,弟弟说了一句——

  生(齐):“有过这样的事吗?”

  师:“有过这样的事吗?”,证明弟弟——

  生:全忘记了。

  师:真的忘了吗?

  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生:我认为是报复打击。

  师:哦?从何理解?

  生:因为鲁迅的弟弟知道鲁迅因为这件事而自责,要奢求他的原谅,如果不原谅他,鲁迅的心就会一直沉重下去。所以说,叫你当年折磨我的风筝,我现在也来折磨你。

  (生大笑)

  师(笑):所以你认为是报复,故意说不知道了。(另一同学举手),你来说说。

  生:鲁迅知道自己当年踩坏弟弟的风筝做错了想补过,可那件事对弟弟打击太大了,弟弟想打击回他,才会说这样一句话。

  师:现在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弟弟真的忘了,不记得这件事儿了,一种是弟弟有可能没忘,他是——

  生(部分):故意这么说。

  师:其实啊,关于风筝时间真实性的问题,周作人和周建人都予以否认,说没有这样的事,《野草》是一部散文诗集,运用了象征的写法,老师和你们说过,周作人写了绝交信给鲁迅,鲁迅马上派人找周作人详谈,周作人有没有回应?

  生:没有。

  师:这个事件和文中哪个细节比较相像?

  生思考。

  师:一个是现实中想和解得不到回应,文本中呢?想讨得宽恕,对方却说忘记了,文中有一句话,(引读)“全然忘却——”

  生(齐读):“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师:假如,鲁迅先生想讨得弟弟的宽恕的心是满腔热血,这时,弟弟的反应无疑是——

  生(应答):泼了一盆冷水。

  师:哦,泼了一盆冷水,这时的鲁迅,什么感受?

  生(小小声):恨!

  师:有一种恨,(学生应和),我这么积极地想要求得你的回应,你却不给我机会,不回应。我们再来读一读“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看从这个“沉重”你体会到什么?

  生齐读“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师:读出“恨”了吗?来,再读一次。

  生齐读“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师:“只得(děi)”,再来一次。

  生再次齐读“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师:确实只能沉重啊!学术界对《风筝》究竟是表现忏悔还是怨恨一直有些争议,你们也都读出来了。究竟是忏悔还是怨恨,我们不忙下结论。

  五、颖悟

  师:我们来读最后一段。

  (课件展示最后一段,请一名学生读。生读得不甚流利,再读。)

  师:6年前,也就是1919年,鲁迅先生写过一篇内容几乎一模一样的文章,题目是《我的兄弟》,你们对照着读一读,尤其注意两篇作品的最后部分,体会有什么不同?

  生:《我的兄弟》比《风筝》简单多了。

  师:谁还想说说?

  生:《我的兄弟》待最后要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一种忏悔。

  师:找出来,读一读。

  生:“阿!你没有记得我的错处,我能请你原谅么?然而还是请你原谅罢!”

  师:《我的兄弟》结尾反复强调的是什么?

  生(齐)让弟弟原谅。

  师:《风筝》结尾还祈求原谅吗?

  生:不!只能读出沉重、悲哀!

  师:说不清道不明?

  生:还有一丝怨恨。

  师:怨恨、悲凉、沉重。

  师:注意到没有?文章开头出现了冬天和春天的对比,在最后一段,又出现了没有?

  生:出现了。

  师:春天和严冬的对比在这里又出现了,你能理解它们的象征意义吗?

  生:我觉得故乡的春天指的是回忆中的兄弟情,温暖人心;严冬是兄弟决裂的现实,令人心寒。

  生:我觉得春天是一种希望的代称,而冬天,他用的是是“肃杀”。

  师:你怎么理解这个词?

  生:沉重的心理覆盖了春天的美好。

  师:这位同学说春天象征亲密无间的兄弟情,但春天还在吗?

  生(齐):不在了。

  师:已经——

  生(齐):逝去了。

  师:现在是——

  生(齐):严冬。

  师:鲁迅经历了从想补过、讨得宽恕到补过不得而失望再到弟弟的忘却而沉重而怨恨,一路走过来,到最后,当春天和严冬让他选择时,他选的是?

  生(齐):严冬!

  六、小结

  师:同学们,五四新文化运动是现代中国具有特别意义的思想启蒙运动。五四一代的青年高举个性自由解放的旗帜,我们来看一看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宣言:

  (出示课件):

  陈独秀:“欲转善因,是在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

  理解吗?“易”什么意思?

  生:改变。

  师:就是说,五四的青年,要走出——

  生(齐):家族本位主义。

  师(板书“走出家族”):走向——

  生:个人。

  师(板书“走向个人”):鲁迅自己也说:

  (出示课件):

  鲁迅:“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

  生齐读。

  师:你们读出了什么?

  生:坚定!

  师:坚定地干嘛?

  生:向前走。

  师:对于当时的鲁迅来说,他面临两难的抉择,这两难的抉择包括家族,包括个人。一是选择遵从母命、媒妁之言娶来的妻子朱安,还是选择和自己有共同语言、自由恋爱的许广平;二是选择——

  生(纷纷答):兄弟情谊。

  师(点头)是选择努力恢复失和的兄弟情谊,还是为了追求个人的价值理想而不惜放弃已经决裂的兄弟情谊,这两个选择都让鲁迅面临巨大的痛苦,《野草》,正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应运而生的,它就是这种痛苦与彷徨的记录。它是一部爱情散文诗集,而《风筝》,看似没有涉及爱情,却是用充满象征的笔触,向一直关注鲁迅兄弟失和事件的许广平委婉地表达出的一份痛苦与而决绝——忍痛舍弃兄弟情谊,走向真正的自我!鲁迅说:《野草》是真正为他自己写作的。著名学者李鸥梵也认为《野草》是“由他的黯淡的情绪和受苦的感情所组成的潜意识超现实世界的文学结晶。”(课件)这些作品之所以难以直说,原因就在这里!好,让我们再次朗读最后一段。读出鲁迅先生的痛苦、决绝!

  生齐读(配乐)。

  师: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风筝》鲁迅8

  风筝,飞起来十分美丽,顺风则平,逆风则上,远远望去,挂着的丝线又仿佛是隐形的,感觉风筝是在演节目似得,而风筝若是自己的,又可以当导演,小孩子们在这种玩乐之中必定能找到许多乐趣,可若是禁止孩子们玩乐,恐怕是对孩子精神的一种虐杀。

  鲁迅的弟弟喜爱风筝,可鲁迅不让他放,论年幼、论力气,弟弟都是抵不过鲁迅的,为此,他只能整天仰头观望,而鲁迅则认为这是没出息的.孩子干的,偶尔在一部外国杂志中看到了玩具对于孩子来讲是多么重要,为此,鲁迅十分后悔,也没得到弟弟的宽恕。读完这篇文章,我明白了:玩具才是孩子最需要的东西,而作为家长一定要满足于孩子,不然对孩子的心灵可能会造成一定伤害。

  我最欣赏的还是鲁迅先生那知错就改的品德,因为鲁迅先生知道自己伤害了弟弟的心,便立即去做补给,可因为弟弟早已忘记了此事,没有宽恕,而鲁迅先生的心却仍然十分沉重,感觉自己做了对弟弟精神上得虐杀。

《风筝》鲁迅9

  每当人们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在深蓝的天幕下放起绚烂的烟花时,我的胸口都会隐隐作痛。现在,每当看到烟火棒燃烧时,自己儿时对精神虐杀的那一幕,就忽的浮现在眼前,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负罪感。更多关于改写鲁迅的《风筝》的作文尽在。

  每当人们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在深蓝的天幕下放起绚烂的烟花时,我的胸口都会隐隐作痛。

  新年来临人们喜欢燃放一些绚烂的烟花爆竹,在深蓝的天幕下,那明亮的焰火,仿佛把无边的`黑夜点着,照得如白天一般亮,与天上的明星相照应,显出一片欢乐的景象。

  而我却不爱放烟花,不但不爱,而且讨厌它。因为我认为那东西又危险又难闻,和我不同的是我的表妹,她那时大概只有五岁,然而她最爱放烟花,但我不允许她放,她只得穿着厚厚得棉衣,走出门去看别人放,一只长长的火焰点燃了,她高兴地欢呼雀跃;一只焰火熄灭了,她会无奈的叹息。她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可笑的。

  一次,她正看别人放烟火看的出神,那人见她喜欢烟火,便送了一根给她,恰巧被正路过的我撞见了,我愤怒的走上前,从她手中夺过烟火棒,扔在地上,踏扁了。她顿时哇哇大哭起来,我毫不理会,头也不回地走了。后来她怎么样了,我也没在意。

  现在,每当看到烟火棒燃烧时,自己儿时对精神虐杀的那一幕,就忽的浮现在眼前,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负罪感。

  我想了很多补过的方法:向她承认错误,但从她疑惑的眼神中,我读出,她已经什么也记得了。于是,我买来很多烟火,和她一起放,我记得,那天她开心极了,绚烂的焰火与她灿烂的笑容交织在一起,她手持焰火转呐转呐,我仿佛看见一个可爱的天使正朝我微笑,那天真无邪的笑容,抹去了我沉重的负罪感。情不自禁的,我也手持焰火棒和她手牵手转呐转呐……

《风筝》鲁迅10

  简介作者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1902年被选派赴日留学,先学医,后弃医从文。鲁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开始了辉煌的创作生涯。鲁迅先生一生写作1000万字。 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中篇小说《阿Q正传》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散文诗集:《野草》(含《风筝》、《雪》等作品)《故乡》。

  毛主席评价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听朗读课文按照要求,思考: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②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贯穿全文)

  ③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 儿时的“我”粗暴地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而“我”的心情却变得很沉重的事。

  ④课文写作的时间是哪一年?你知道那时的中国正处在什么社会吗?(1925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⑤文章记叙的顺序有哪几种?本文记叙的顺序是什么?(顺序、倒序、插叙)

  自学检查

  1、读准下列红色汉字的字音

  丫杈 憔悴 模样

  嫌恶 可鄙 什物

  惊惶 瑟缩 惩罚

  虐杀 宽恕

  堕落 蜈蚣

  伶仃

  2、形近字。

  嫌 怒

  赚 恕

  诀 堕

  决 坠

  抉

  精读课文,思考领悟

  指名读第1—3自然段,思考:

  1、“我”和弟弟对风筝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用“﹏”画出弟弟喜欢风筝和做风筝的语句,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读一读有什么感受。

  2、“我”之所以嫌恶风筝,不许弟弟放风筝的原因是什么?“我”当时是怎样做的,可见“我”是个怎样的人?

  3、“我”这样做,弟弟恨“我”吗?为什么不恨“我”?

  4、为什么“在我看来是笑柄,可鄙的。”?

  学习第4自然段,思考:

  (1)我在什么情况下知道自己错了?理解句子:“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儿童玩游戏是天性,是理所当然的,是正当行为。游戏能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儿童能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在游戏中增长智力,在玩游戏中增进友谊,在玩游戏中提高能力。适当玩游戏对于儿童有益无害。

  (2)“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中“我的惩罚”指什么?

  (3)文中所说的“幼小时候的这一幕”,具体指前面的哪一件事?

  (4)“于是幼小时候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读一句,你感悟到了什么?

  (感悟到作者内心的愧疚与忏悔,心情十分沉重,深深地自责。)

  浏览课文,想一想给课文分几段,每段写什么?

  一(1—3自然段):写“我”看到风筝想到当年粗暴毁坏小弟弟做的风筝给他造成的伤害。

  二(4自然段):时过境迁,写“我”为当年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

  三(5—7自然段):“我”想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全然忘记了,这增添了“我”心中的沉重。

  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词语全是形容人物神情的一项是( )

  A 寂寞 憔悴 可鄙 恍然大悟 B 惊惶 宽恕 肃杀 恍然大悟

  C 傲然 寂寞 憔悴 惊惶 D 傲然 诀别 荡漾 惊惶

  2.联系上下文,写出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 伶仃得显出憔悴可怜模样。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2)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傲然:神气十足,洋洋得意的样子。 绝望:希望彻底断绝。

  浏览课文,思考再讨论:

  1.综观全文,谈谈作者是如何在误解冲突中表现浓浓亲情的?

  作者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手足之情: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了小兄弟有出息,那气愤是恨铁不成钢;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过去了,虽为兄长,也一心想补过,得到兄弟的宽恕,情真意切,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2.谈谈作者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文中把“我”对风筝的嫌恶与弟弟对风筝的挚爱,“我”踏扁风筝时的傲慢与后来的沉重自责,“我”的内疚与弟弟的“完全忘却”等形成多重对比,使文章情节曲折多变,鲜明有力地突出了文章中心。

  3.讨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赞同这种说法吗?鲁迅先生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可以称之为“精神虐杀”,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他们的做法是否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虐杀”呢?

  读写结合训练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的亲人为了爱你而采取了一些方法制止你做某件事而发生了矛盾冲突,而就在这矛盾冲突显现了你与亲人之情的真情。请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采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情。题目自拟。

【《风筝》鲁迅】相关文章:

《祝福》鲁迅03-04

《风筝》的教案范文(精选10篇)11-11

《做风筝》教案(精选6篇)02-22

放风筝音乐导学案设计03-20

关于追风筝的人的读书报告02-08

人教版《纸船和风筝》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01-25

鲁迅《拿来主义》读后感(通用11篇)12-20

鲁迅《拿来主义》读后感(通用15篇)11-25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