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绝品》导学案

《绝品》导学案

时间:2022-07-04 02:33:27

《绝品》导学案

《绝品》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体会小说的特点。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人物对祖国艺术珍品的保护与热爱,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3.知识与技能:积累本文的语言,感知文章的具体内容。

  【学习重点】朗读课文,感知文章的具体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本文小说这种体裁的特点。

  【学习方法】阅读、预习。

  【学习流程】

  (一)课前预习:

  1、走近作者:

  2、主要作品:

  3、质疑下列字词的读音:

  外埠 闲侃怔怔 迭起 客栈 唱喏 眼拙 半晌

  (二)预习检测:

  会使用以下词语:

  怔怔:

  唱喏:

  千虑一失:

  难言之隐:

  无动于衷:

  战战兢兢:

  (三)课内探究:

  1、朗读课文,校准字音.

  2、分组讨论,感知文章的内容。

  (四)延伸扩展:

  谈歌,原名谭同占。1954年出生,祖籍河北完县(今河北省顺平县)。先后在河北省龙烟铁矿西二区小学、宣钢铁厂第一小学读完小学段、河北宣化第四中学读完中学段。1970年参加工作。先后做过锅炉工、修理工、车间主任、地质队长、机关秘书、宣传干部、报社记者、政府副市长等职务。1977年开始文学创作,1978年开始发表

  作品,迄今共发表长篇小说19部,中短篇小说千余篇,计有1500余万字。部分作品被译成法、日、英等文字介绍到国外。1984年考入河北师范大学。1986年毕业,曾在《冶金报》《冶金地质报》任记者。1996年调入河北作家协会至今。现任河北作家协会副主席。

  (五)训练检测:

  外埠 闲侃怔怔 迭起 客栈 唱喏 眼拙 半晌

  【教学反思】

  本次研讨课选中《绝品》这一课的主要原因还是我比较喜欢这篇文章,对初一学生来说,它以情节取胜,人物性格鲜明,能吸引学生,具有可读性。

  本节课的导语我选择了作者谈歌的一句话:“故事永远诱惑着读者。小说因有故事,才有了无穷魅力。”当回顾这节课的得失时,我深深感到:对学生来说,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同样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制胜法宝。

  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体验到了创作的痛苦。初看这课的处理并不难,以“绝品”的几层含义贯穿整节课就可以了。但在细节的处理、问题的抛出的方式、人物写法和品质的理解等方面,我还是困惑了很久。当跳跃的细节在心中连成线时,我有了茅塞顿开的感觉,对这节课也有了自信。

  题目的四层含义,我设计了四种不同的抛出方式,第一层是抓住学生初读文章的直接感受作为切入点;读文章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题目“绝品”二字只在文章中出现了一次,应该说这是受陈钟梁教授的影响,去年在四十五中学培训后,我不只一次说过:陈教授对文字的感悟力,是我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但他抓关键词挖掘文章深意对我的影响却很深。于是第二层含义的抛出,我让学生抓住在文章中只出现一次的“绝品”二字来理解,也是想告诉学生理解文章内涵的一种方式。第三层含义是我让学生在前两层含义基础上的进一步思考。当时有学生想到了友情,一下子打乱了我的既定思路,我有一点尴尬,这个细节没能有效地处理好。在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上,考虑到文章较长,我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但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影响了学生对人物品质的认识,因为是公开课,学生有点儿放不开,相当一部分同学根本不愿发言,第四层含义是由我们不久前学习的《沙与沫》中“友谊永远是一个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引出的。

  当然一节课很难面面俱到,我也知道在文章的写法、人物描写方法、细节性动作语言,甚至在课堂节奏的控制上、学生动笔等方面都暴露出问题,我会在以后的课堂中不断改进。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