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论技能型人才培育路径的嬗变论文

论技能型人才培育路径的嬗变论文

时间:2024-08-22 23:26:13

论技能型人才培育路径的嬗变论文

论技能型人才培育路径的嬗变论文

论技能型人才培育路径的嬗变论文

  [论文摘要]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是实现职业教育办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技能型人才培育的主导路径。在职业教育办学中,必须突出技能人才培养特色,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与手法,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丰富实践教学内涵,合理安排实践教学。

  [论文关键词]实践教学 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构建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时,实践教学占据重要地位。实践教学是培养技能人才不可缺少、关系到职业教育目标实现和特色体现的最关键要素。现代教育与实践教学密不可分。职业教育更是通过最大化的实践教学来培育人才。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践教学的形式、内涵、观念、方法等也在不断发生着嬗变,并以此不断丰富和影响着技能型人才的培育路径。

  一、从实验到实训实习:职业教育的开放办学与求实路径

  早期严格意义上的教育强调的是人类文化与基础知识以及所谓“道”的传授,并不包含技能的教导。传统技术技能的传承主要是师傅与学徒在工作间的事情,关乎培训而与“象牙塔”中的教育无关。但到了近代,随着教育的进步与科学的发展,知识传授活动与科学探索研究融合,高等教育一出现,实践教学也开始萌芽。最初的形式是实验,实验多半局限在校园,以理工科教学与自然研究为主体,旨在发现自然的奥秘与规律。后来,随着教育的大众化与教育外延的扩大,技术技能的传导也纳入到了教育的范畴,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就业。于是面向市场的以培养适应岗位的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始出现,并开始与普通教育相并重。职业教育特别注重实践教学,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实训,即实际技术技能的培训、传导。从教学范畴看,实训教学主要在校内或校外通过高仿真的实训基地、训练中心进行,特别强调动手能力的培育。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与市场对接,适应就业岗位,职业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展实践教学,在毕业之前大量开展岗位实习、顶岗见习等。通过实习,学生完全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真实的就业岗位上进行适应性锻炼,进入一种“准工作”状态。

  从实验到实训再到实习,表象上看是实践教学形式的演进,实质上是人类前行中教育观念的变革与教育定位的嬗变,教育从封闭转向开放,从精英走向大众,从象牙之塔走向市场,从纯粹的知识介绍走向技能技术的训导。在这种变化中,实践教学在教育教学的份量不断加重,教育开始与市场对接,更加贴近社会实际,更讲求实效。可以说,教育教学中实践教学的产生、发展与完善,一方面是教育教学自身变革的产物,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变化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给教育带来的冲击与结果。

  实践教学是教育方式与手法的丰富,对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来说,更赋有根本性意义与决定性作用。第一,实践教学体现了职业教育的个性与特色。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主体就是针对一线的职业岗位培养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培养需要大量的实践教学才能完成。第二,通过实践教学,职业院校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并由此将理论知识转变为技能知识,为学生将来就业和创业打下基础。第三,通过实践教学,学生的职业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增强。校内外实训特别是在企业真实岗位的实训、实习,使学生对职业的含义有了一定的认识,不但学习了专业技能,而且还进行了真实的生存体验。这种体验有助于磨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其独立意识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可以看出,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没有实践教学是不可想象的,从事职业教育,我们要做的不是放弃实践教学,而只能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

  二、方法创新与特色追求:实践教学路径的多样化

  近十几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办学过程中,各地各院校结合实际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而这类探索很大程度上是由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带来或启动的。实践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手法不断丰富,特色逐渐显现,使得其路径呈多样化发展趋势,而这种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工学结合理念的贯彻与平台的建立为实践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而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四方联动也使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得到制度、政策、资金、设备、人才等要素的保证。近年来,许多职业院校通过与实际相结合,抓特色抓内涵,因时制宜因势利导,不断推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发展。例如,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在技术应用类专业中,建立“教学工场”模式,按照企业生产线的标准和流程,组建由“车间”、“部门”构成的工场式教学环境,真题真做,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开展教学,或以培养产品设计制作能力为主线,以与专业相关的典型产品制作为基础和载体,构建课程体系及组织课程内容,以具体的制作项目为驱动进行一体化的教学。在创意设计类专业中,建立“创作工作室”模式,与企业合作建立“工学坊”,公司派出业务主管、培训师、设计师等固定骨干员工,全职在“工学坊”任职上班,并作为兼职教师全面参与教学及专业实习管理。“工学坊”既是公司的一个部门,也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在管理服务类专业中,建立“多通型”人才培养模式,即“教学内容与岗位核心技能直通,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直通,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考核直通,学业与职业直通”,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实现知识教育与职业能力及综合素质训练同步。在外语类专业中,建立“PEB”模式,以实践(Practice)为核心、以英语(English)为主线、以商务(Business)为背景,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在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中,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思想,大刀阔斧地进行课程改革,出现了“工艺流程进阶式”、“典型产品制作贯穿式”、“课证一体型”、“专业技能模块化”等紧贴实际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教学路径。

  这些改革创新,既是对传统教学的扬弃、对新的教学方法的探寻,更是职业教育对自身特色的追求,对现代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这类改革探索在全国一千多所高职院校与近一万五千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中还在深入进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推动了实践教学的变革,使实践教学呈多样化发展。

  三、技能传导与效能显现:实践教学路径的目标应然

  突出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重要区别,是培养技能人才的必然需求。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来看,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岗位群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实践教学正是培养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技能人才较强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把握职业教育本质,彰显职业教育效能,必须突出实践教学。

  诚然,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实践教学硬件基础薄弱,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尤为突出,特别是一些转制而来的职业院校,教育观念尚未完全改变,教学改革滞后,建校周期短,资金渠道有限,实训基地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利用率低。二是实践教学管理过程松散,教学效果欠佳。有些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及相应质量管理与评价规范,单凭实训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经验,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三是实践教学考核模式陈旧,专业技能考核缺乏力度。一些院校还没有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或没能真正落实。对学生技能考核改革力度不够,缺乏过程考核,没有把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贯穿于实践教学始终。四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结构先天不足,“双师型”教师队伍亟待加强。有些院校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老化,实践能力较弱,亟需通过多种渠道充实和提高职业教育教师质量。 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是实施以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关键步骤,在理论课“必须、够用”的原则下,必须建立相对独立的技术技能传导渠道,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配备专职兼职的专业教师队伍,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及时吸纳现代科技新技术、新工艺、新信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训,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顶岗实习,从而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运用实践教学是技能培养的需要,更要注重教学效果。效能应是评价实践教学的关键指标,在实施实践教学活动中,不能走形式主义,放任自由,不能“劳民伤财”,追求“声势”。实践教学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广泛越好。安排设置实践教学必须结合专业特点,结合人才培养规格,结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结合将来就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实践教学既要讲求“量”,也要讲究“质”,产生良好的效能,这样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实现职业教育办学目标。

  四、以人为本与全面发展:实践教学路径被过度放大的反思

  无疑,实践教学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贡献是巨大的,对教育教学的变革推动是显著的,但我们也要反对另一种倾向,就是把实践教学放置在“顶礼膜拜”的神台,把它的功能无限放大,把它的作用无限拔高。这种倾向需要反思。

  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教育,不是培训,不是简单的岗位技能训练。现代教育的使命也不是简单地培养简单的“工具人”,作为教育,它传承和提升普适的人类道德、科学技术、精神境界,注重可持续发展,应当以人为本,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职业教育重视通过实践教学并且把职业岗位技能的传授与培训作为其主要教学内容,但职业教育还必须关注学生的为人品德、职业素养、交际能力、生存之道等的培育,既教书又育人,关注文化建设、内涵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可以强调实践教学,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但还要扩大教学的辐射面,除培育一般职业能力外,还应加强分析、判断、决策和行动等其他能力的培养,由狭义的岗位技能拓展到整体职业素质。使学生既学知识,又学技能;既会动脑,又会动手;既学会生存,又懂得做人。职业教育必须着眼于人一生的发展需求,建成开放、动态、多元的教学体系,而不是唯实践教学至上。

  正确审视技能型人才培育的主要路径,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应该是多方面的,在当前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方位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丰富实践教学内涵。

  第一,进一步拓展实践教学的内涵功能。职业岗位千差万别,各专业对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不能把实践教学仅局限在技能技术培育上。同时在实践教学中,能力培养也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简单地把学生赶出教室了事,不能单一地进行技能训练与岗位培训。实际上实践教学的功能是多样的,科学安排实验、实训、实习,可以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将素质教育溶入到实训教学中。在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安排实践教学,例如让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参观考察、走访调研,会加深学生对社会对历史的认识。同时,建立既可生产部分产品又符合教学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把专业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之中,使实训教学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参加实训过程中,实现“一书多证”。只要不断发掘,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功能还可扩展。

  第二,进一步夯实实践教学的发展基础。发展实践教学,基础是关键。基础工作有多方面,这里关注几点:一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可以采取大量从企业聘请工程师、行业专家做兼职教师,解决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二是加大基础建设投入,配置与本专业的技能要求相一致的先进实训设备。三是加强联系,扩大校外实习企业数量与见习岗位,做到实习与岗位生产紧密相连,技能实训与就业推荐相结合,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工作。四是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包括与之有关的技术、设备、经费、固定资产等管理制度,努力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提高投资效益。五是严格实践教学的考核,规范实训实习教学考核办法,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第三,进一步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关系。职业教育教学中,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训,也要避免过于重实践、漠视理论教学。前者使职业教育转向学科型、研究型教学,结果是学生理论知识学得也不是很足,动手能力也一般。后者由于理论教学比较浅显,使得学生专业基础不牢,发展后劲不足。职业教育应根据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跨学科地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强调三点:

  一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既着力提升职业所必须的职业技能技术,也适当培养某一特定的岗位职业技术或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品德修养的提高,做到既有针对性,岗位适应能力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又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能适应未来岗位的变化、社会的需求。

  二是适当强调知识的应用性。职业教育理论教学有别于普通教育,不可少,又不能太多,针对职业岗位实际,专业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重点则以技术应用和技能传授为主,即使是课堂基本理论教学,也要与实践紧密结合,传授的知识面宽但不刻意求其系统性和高深度。

  三是突出技能实践性。教学中强调能力培养,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创业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真正实现职业教育的“零距离”上岗,使得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有保障。

【论技能型人才培育路径的嬗变论文】相关文章:

学校人才工作总结02-14

云岭职工人才工程总结范文03-19

论计划与执行的重要性01-21

人才引进工作情况总结三篇02-14

法律服务人才工作计划总结07-04

法律服务人才工作计划总结07-04

法律服务人才工作计划总结07-04

法律服务人才工作计划总结07-04

法律服务人才工作计划总结07-04

法律服务人才工作计划总结07-04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