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五年级课文《半截蜡烛》教后感

五年级课文《半截蜡烛》教后感

时间:2022-07-22 07:07:37

五年级课文《半截蜡烛》教后感

五年级课文《半截蜡烛》教后感

五年级课文《半截蜡烛》教后感

  《半截蜡烛》是苏教版五年级的一篇课文,我与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当分析到“谁是最令人敬佩或机智勇敢的人?”时,同学们议论纷纷,有人赞美母亲的勇敢,是她做了孩子的榜样,启发了引导孩子们做出了勇敢的与敌人斗争行为;说的更多的是小女儿,她那么小,却那么沉着、机智,用天真可爱的语言瞒过了德国鬼子,挽救了情报站,此刻,我满意之极,同学们的回答符合我的设计思路,合情合理。当我想结束这一环节的时候,一学生站起来,说道:“我有不同的意见,我觉得小女儿并不是因为机智、勇敢而挽救了情报站,而是因为德国军官听了小女儿的稚声稚气话语,引起了他对自己女儿的思念,于是产生同情和慈爱之心,才用同意端走蜡烛的,也可以看出德国军人并不是都残酷无人性……”此问题的提出在课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大多数学生都在批评那位学生,都说德国鬼子烂杀无辜,践踏别国,怎么能说他们有同情心,有爱心的人呢?还有些人觉得有点道理,但很茫然,这样的争论是我始料未及的,于是我任由学生争辩,但由于学生知识面不够,无法使思维冲突得到理顺,那位学生孤独而战,由此引起了我的深层的思考,此刻教师如果不能给予正确的引导,该让孩子们去爱谁,又去恨谁呢?

  我沉思片刻,没有立即判定谁对谁错,而是向学生介绍了二次大战及战争发生起人--西特勒,还介绍了大家比较熟知的日本侵华战争残酷经历,也介绍了日本战败后的残败的家园等,在不知不觉中,让他们明白了是战争泯灭了人性和良知,是战争扭曲了人的灵魂。德国鬼子、日本普通军人本来是有人性和良知的,但是罪恶的战争使他们忘却了人性,其实他们自己也是受害者,国家被毁了,亲人也受难了。这节课,学生明白了许多许多课本上所没有的东西,他们的思想在一点点走向成熟,由此这节课我联想了新课标,想起了如下方面:

  一、唤起孩子的热情,激起思维碰撞的火花是语文教学的基点。

  教师通过民主的教学形式,放飞孩子的思绪,他们会说出许多的为什么,这里面有的很有价值,很有深度,让孩子自由的争辩,激发孩子思维撞击的火花,然后,教师及时的引导,让课堂上的讲教材变成用教材,让学生纵横在广阔的知识的海洋里,教师得到的是课堂上“无法预约的精彩”,学生得到的远远大于书本的知识,如果,一味的围绕教案,严格的防范学生的“乱杂的思维”那么,今天的课堂上,学生得到的只有痛恨,只有简单的敌我,又如何理解世界人民的友谊,中日两国的友好更谈何说起呢,扎根在幼小的心灵中的也许就是仇恨。那么,语文教学的功能显得是那么的渺小,只是让孩子会说话,会认字,学死知识罢了。课上,常有学生出乎教师意料“冒”一两句,次数多了,甚至让教师不胜其烦,这是不对的,堵不如疏,这些“搭茬”的学生大都学得比较投入,在注意力度高集中的时候,不自主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这时他们得到了总是责备、批评,将会大大削减他们的学习热情,甚至形成逆反心理,影响师生关系和谐发展,反之,有时引导得当,甚至能“疏”出一片新的天地。“疏”出教师有时也没有理解到的深层。案例中,如果我用一句“尽瞎说”之类的话把那个孩子的“搭茬”堵回去,课堂当然可以按预设程序进行,预定教学目标也可以完成,但却失去了一次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的顶好机会。

  二、广泛而有效地读书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语文新课标指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读书应该成为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教学生读书,与学生一起读书则是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师不教学生读书是误人子弟,语文教师只做题不读书无异于南辕北辙。读书还有一个选择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读书的选择提供适当的帮助和引导,除了新课标指定的阅读书外,还可以从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精选一些作为学生的阅读储备。小学生可以从科普性的童话书、故事书中获得知识以及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你不引导孩子去读历史,读人物,靠教师的三言两语,还是无法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彻底的感悟和释怀的。

  三、“人”的教育应该成为语文教学的题中之义

  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什么是人格?怎样全面看待一个人?应该做怎样的一个人?这些看似浅显的问题,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誓言家,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把它们完整说清楚。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越深刻,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就越能合上时代的节拍,他就越能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的人”。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独立与统主,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案例中的德军“司令官”和寇特·施坦因纳中校带领的那支“纳粹”军队的行为是人性对于战争的“嘲讽”,是战争对人性的臣服。从语文的角度来看这是诠释“人文性”的理想平台,看不到这一点,仅仅停留在对德国军官的谴责与嘲笑上,语文教学就显得肤浅、空泛、残缺,“文的载道”誓从心理性争辨与语文的感性领悟互生互长,互为补充,才能让语文教育潜流着誓学的血液,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五年级课文《半截蜡烛》教后感】相关文章:

窃读记教后感作文07-13

三年级美术教后反思(通用30篇)06-06

一年级《方向位置》教后反思(精选14篇)08-18

观《江姐》后感(精选8篇)07-31

二年级数学上册《不进位加》教后反思范文09-15

芦芽山游后感(精选21篇)08-10

三年级数学《几分之几》教后反思范文(通用14篇)12-06

红领巾活动游后感(通用28篇)06-16

课文《通分》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04-10

课文《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8篇)04-01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