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复习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作文复习,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考作文复习1
高三时间太金贵,学生投入到语文复习上的时间本就比较有限。作文复习,必须注重实效性。而作文又是人的最复杂的心智活动之一,现在的实证科学对此还没有多少可信可行的研究成果。我们唯一的办法,是凭借经验和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大致勾画一个路径。
提供最近三年本省高考作文样卷,让学生明白考试作文要求与标准。
考试,尤其是高考对学生作文的考查目的,学生的认识往往是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因此,在复习开始的时候,教师应该通过网络收集整理高考作文样卷,尤其是本省的样卷,应注意不仅是所谓满分作文或优秀作文,而是分类分等的样卷。目的是使学生明白高考的考查要求,对自己的现有作文水平与高考要求的差距和 偏离的地方,做到心中又有数,最好是用书面文字写下来随时提醒自己。比如,可以用这样的题目:《读高考样卷,看我的作文》。
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看到进步,尝到甜头。
可以从最近几年高考的小作文入手开始训练。
写广告词,写祝福语,写春联,是 比较老的形式;写舞台节目的串词,写运动会的'解说词,写新闻评点词,是今年高考中新出现的好形式。好处是,费时比较少,几分钟就可以训练一个项目,选题生活化,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可以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和追求。
不宜在平时课堂上搞大而全的全程训练,分散的单项训练效果较好。
除了针对每次月考和几次大型的诊断考试以外,平时可以单项训练为主。关键是训练要切合学生 实际,安排 出合理的序列。我初步的看法和打算是,从审题,立意,选材,布局四点搞一遍;从拟题,入题,扣题,结题,搞一遍;从写规范,写具体,写深入,写独特,搞一遍。
坚持作好写作素材的积累和整理工作。
素材从自己生活 中来,素材从报刊书籍中来,素材从课本中来,素材从外省高考优秀作文中来。
重要的是要有整理和利用意识,自己觉得好 的 东西可以在月考和诊断考试中彩排几次,主要是检验,是否对路,同时把这些独门暗器打磨得更精致,更具杀伤力。
坚持在书写上严要求。
一定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在考试中设定作文书写分,比如字迹潦草涂抹严重的 ,可以扣五分。讲评时,还要大张旗鼓的张扬。
扎实训练,坚持以不变应万变。
教师要注重作文高考信息的收集和研究,但不要把太多的希望寄托在猜题押题上。更不能让学生认为作文不需要扎实训练和复习,只要老师猜得准,分数提高希望就大。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即使学生在高考中遇到了平时训练中写过或见过的题目,考场上很兴奋,考后跟老师谈起也是兴高采烈,但最后的分数下来也没有什么大的提高,有时反而会出现下降或失误。所以,侥幸心理有害无益!
最后半月总结时,要提醒学生作好一些作文放松练习。
学生在临考前半个月,可以放松的心态作三两个规范的完整作文。在这时的作文里,要有意识的提炼归纳一些时事人物正反事例,回忆完善自己印象最深的生活小事,把这些作文散件放入记忆仓库,也许考场上会发生奇效。我们看,第一流 的棋手在比赛前都要闭门研究,他们肯定会准备一些有用的定势。最重要的是,这对学生有一个心理上的安慰作用。
高考作文复习2
根据高考作文题目要求,杨洋老师希望广大20xx考生从现在起,应从高考作文复习要做的三项基本功抓起,才会在高考作文中拿到高分。另外提醒广大考生,在今年暑假,就应该学的是作文的审题立意,保证如何不跑题,并且在此基础上,保证对作文题目有深刻的立意。
第一,基础层次知识的梳理和整合。
什么叫做基础层次?选择填空、成语并句,这是考试说明上关于基础知识的考点,同时,你还需要理解文言文常见的120实词,18虚词,特殊的四种句型,很多同学在6月6日,7日的晚上,居然还问我这样的问题,那你那时候看已经来不及了,一定要提前进行复习和准备。这个内容是我在秋季班教学中主讲的,而且也是整个语文知识里面最重要的功底,有了这个,你才能在后面的学习中,一帆风顺。有很多同学甚至知道我作文要写什么角度,但是语言表达能力不足,文字的优美程度不够,所以他总是难以进入最高等级的作文层次。你的文学修养到底在哪里?你的文字功底到底在哪里?就是需要同学们,对于低层次和古文知识的层次,提高你以上两个能力。非常重要。
第二,文学素材的阅读和对高考解题技巧的理解,命题思路的理解。
大家读过的`书不少,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本上无数的文学名著,你已经耳熟能详了吧,可是你在高考考场上,读散文阅读仍然读不懂。我相信很多同学,从小到大都在学鲁迅,但是你并不了解鲁迅,你不了解鲁迅的精神,如果你听我讲过20xx年的全国卷那天,孙犁的文章叫做为了忘却的纪念的话,你可能会很有感触,我们今天正在日渐淡忘一些伟大的东西,我们在手机这样一个新媒体的时代,大家的沟通变多了,但是,交流变少了,只是打一个电话,寒喧几句,并不能代表人与人之间互相尊崇的理解,让我们铭记一些值得铭记,值得被赞美的东西,而这些内容,必然需要你通过对于一些文学素材的阅读理解产生。我敢说你读好鲁迅的文章,就可以写出特别牛的议论文来,而这些文学素材的阅读和理解,你应该在高中阶段完成。我在大学给留学生讲课的时候,高级班的留学生,也要求读鲁迅的文章,因为他代表着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心理,这个部分,也是整个散文阅读最重要的知识点,都在暑假班进行展开。
第三,作文审题立意和对时政的关注。
很多公立学校老师是这样讲课的,他在暑假前给你讲时政,你就会发现特别诡异,因为到春天的时候,暑假讲的时政已经过时了,暑假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结果到春天的时候,已经换了另外十个人了,他在暑假的时候,讲十八大,春季高考的时候,因为已经开始考十八大了。因此大家注意,暑假应该学的是作文的审题立意,保证如何不跑题,并且在此基础上,你的立意要比其他同学深刻,一等作文评分标准第一是立意深刻,你能做到这一点吗?这需要你在暑假的时候,见到所有题目,他们的设题形式。就在高考的前几天,我班的学生,过来拿了一个题问我,你说杨老师,这题我们老师出的,特别差劲,我们不知道怎么写,我一看题目是一首诗,叫做"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我说这不是你们老师出的,这是安徽卷的高考真题,20xx年的题目,看到古诗词鉴赏的题不会写,这是作文审题立意的工夫不到,如果你上考场,第一步完成不了,后面都白扯。因此同学们一定在暑假听懂作文的审题立意,充分理解命题与命题的异同,在深刻展开写作思路,而对时政的关注,是在春季班要讲的内容,这些部分,是我们从20xx年高考的真题中看到,应该在20xx年的备考中,重点把握的方向。
高考作文复习3
如何让最后20天的高考复习用到刀刃上?昨天下午,海南中学高三年级组长、语文教师郑会锋,就今年高考语文两大变化和作文的复习给考生提供了自己的建议。
两大变化:作文网上评出现开放题
今年高考实行电脑评卷,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及作文都答到答题卡上,答题卡将被扫描到电脑里。因此,郑会锋提醒考生,答卷时应注重规范,字迹要更加干净整洁,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涂改。
此外,今年高考语文学科出现了高分值、开放性的探究性题型,旨在考察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的能力。郑会锋表示,往年这种考法较少,不仅考生觉得难度大,阅卷老师也不太容易把握评分标准。这道题目很可能在9分以上,没有具体的标准答案,是最考学生能力的一道题,应该引起重视。在答这种题时,考生要有自己的观点并言之成理,如果只是泛泛而谈,很难拿到高分。
错别字一字扣一分
郑会锋表示,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一直都是复习的'重点,但也不排除会出现其他的作文文体。考生们要细心,注意审题。
尤其要注意的是,有些考生平时写惯了话题作文,一旦遇到材料作文,常常容易忽略材料。其实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还是有区别的,话题作文只要扣住所给话题,一般都不会偏题,而材料作文的观点必须从所给材料里提炼出来,这就要求考生要有一定理解材料的能力。
另外,由于今年高考将错别字的考查放在了作文当中,每错一个字扣掉一分,因此,考生在书写作文时要工整、规范,避免扣分。
复习作文要借其神
郑会锋认为,平时做的模拟试卷,科技说明文的命题往往不够准确、严密,有不少考生过于纠缠于此,会影响其他题目的发挥。他提醒考生,高考卷子肯定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应尽快把这种坏习惯纠正过来。
此外,复习作文时可多看看几篇好文章,但并不是要求将其背下来,而是要借鉴其语言、思路。多看看接近自己语言风格的好作文并且从中学习,还要明确怎么确定角度,如何立意才能写出有新意、够深刻的高分作文。
在最后20天,考生可根据考试说明和平时做过的试卷,将知识点从点到面复习一遍,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非常有必要。
郑会锋提醒考生,作为第一门考试科目,考生要坚定信心,克服紧张。尤其是对一些不太喜欢语文的理科考生来说,更要稳定情绪,如果考试时产生厌烦心理,思路很容易堵塞。
高考作文复习4
题意作文审题
全国高考作文命题沿着“标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发展轨迹逐步演变,其开放程度也逐渐递增。特别是近几年出现的话题作文,一直被人们看好。不过,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看,套作、仿作甚至抄袭之作也不断增多;“四不像”的作文,只重词藻不注重内容的作文,开始蔓延。于是,高考作文命题,如何既突出开放性,又加强限制性,成为高考作文命题者值得思考的问题。20xx年全国高考试题的甲、乙卷,在作文命题方面有了悄然的变化: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种材料作文,它一般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能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不同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有人把它叫做“新材料作文”、“后话题作文”或“题意作文”,即必须与材料内容意义的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有联系。这里姑且叫它“题意作文”。
1.话题作文与题意作文的区别
(1)话题作文有话料,题意作文有材料,话料和材料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二者一致。所不同的是,话题作文的话料已提炼为话题,题意作文的材料没有提炼为明确的话题,还须自己从中提炼。
(2)话题作文出示有明确的话题,范围边界明显,不可越雷池半步;题意作文没有出示明确话题,范围的边界模糊。
(3)题意作文常是由事(材料)入理的升华(契合),话题作文是由一(话题)到多的发散(相关)。
(4)题意作文以在材料范围内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为特征,让审题不是从“题目”(话题或标题)出发,而是从“材料”出发,调动学生的发现能力、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
2.题意作文的一些特征
通过转换比较,可以看出这种题意作文的一些特征:
(1)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写作范围对象是与材料的内容或其某个方面的含意有关的,必须具有一定的条件性与情景性,而不失之宽泛,较之纯话题作文,其写作对象范围相对窄了许多。
(2)给定的材料的功能主要就是为考生确定话题提供蓝本、规定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考生的审题、立意、行文必须以此为依据来进行,而不能信马由缰。这样考生就很难猜题押题,从而避免了话题作文里考生可以不管材料的过“宽”的弊端。
(3)增加了考生审视材料与拟定话题的环节,将读与写结合起来,通过揭示材料内容某一方面的含义来拓宽写作范围,搭建写作的思维平台,有利于强化考生的审题意识,培养考生提炼出话题的能力。
考生在难以界定题意作文的写作对象范围时,不必着急,因为从思维起点上看,可写的对象范围还是比较宽泛的,不像过去的纯材料作文一定要正对材料主旨(即原材料实际上间接地规定了主旨)而不能就材料的某个角度或某个侧面去写,现在的题意作文,只要涉及对所给材料的感悟、体验的,是都可以写的。
如20xx年北京卷作文题: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
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
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
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
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
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此题大致可以从这几点立意:
1.学无止境;2.变与不变;3.过程与结果、方法与结果;4.思维的魅力、思维灵活性;5.相对空间与绝对空间等等。
自己选取一个好的切合题目的立意,可以写一篇思辨议论文,也可以写成优美的散文。
3.题意作文的审题关键
题意作文的审题关键是把握材料中各意象即发散性思维的起点,思维起点是多样化的,材料如同“庐山”,只有一个,而侧面或角度则“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便决定着思维的多样化,从各角度观察分析各意象,从多个点触发多样化思维,也能较大地拓展命题的立意范围,但始终只能是对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从某个侧面或角度的感想。
要写好这篇“材料作文”,已难以撇开材料中的事例。完全可以说,材料“限制”了作文的内容,理解的主旨离不开对材料的分析,这样也就不能写成我们以往的可以置材料不顾的“话题作文”。
正确地审读与立意是关键,因为题目中所供“材料既是审题的第一出发点,又是作文符合题意的终极范围。”(余闻《20xx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其方法,总的来说,材料往往是个别的、具体的,立意的主旨是一般的、抽象的,因此都离不开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归纳与转化。当然,具体行文时又可以逆向地由特殊到一般、由抽象到具体,而写个别的、具体的。
具体的方法,有如下几个可供借鉴:
(1)关键词语法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对话句、结语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有个教授做过一个实验,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学生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人似乎特别钟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
本材料的关键词是“爱坐前排”(对“前排”的理解不要狭隘)、“成功”,所以抓住这两个词语的逻辑关系组织成句,就会有如下立意:
①积极的态度决定成功的高度
②要有不甘落后(敢为人先)的精神
③要树立明确的目标(争第一)
④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再如:
很多人千里迢迢寻找隐居的武大师,期望能从武大师那里学到绝招。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在挑水,他挑得不多。,两桶水都没有挑满。按照人们的想象,他应该挑得满满的。有人不解,问大师,大师回答说:“挑水之道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适中。”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大师的回答,其实就道出了这段文字的核心内容:挑水之道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适中。“适中”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推而广之,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考虑“适中”的问题:比如,人若无目标,就会碌碌无为;目标过高,往往会因为无法实现而丧失信心;我们的奋斗目标也应该定得适中。
(2)以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我的外公,从前会偷东西。”母亲说,“有一天,他去别人菜园偷菜,被菜园主人看见了。可是,那主人看见了,转身就走。”母亲说,外公以为那人要去告官,连忙追去。不料那人进了自家的门,还把门关上。外公想想,上去敲门。门开了,外公说:“我被你看见了。”那人说:“看见什么?我今天连门都没出。”外公说:“是被你看见了,偷你的菜。”外公还说:“我现在没法做人了。”那人笑道:“你说什么话。咱们是邻居,你想知道我菜为啥长得漂亮,尽管问。我那菜,好看,也好吃。信不?你先尝尝。”说着,真去天井边的悬蓝里抱出两颗菜,硬是塞到外公手里。
后来,外公成为邻里众口交誉的人。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又。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内容是菜园主人原谅了外公曾经偷东西,“后来,外公成为邻里众口交誉的人”。否则,外公怎么会成为“邻里”众口交誉的人?这里面就有因果关系,因为菜园主人正确对待犯错误者,而使其日后成为一个“众口交誉”的人的。这样立意就容易找准了,当然立意的角度是多向的。
若从“菜园主人”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宽容、宽恕感化他人,成就他人
②给别人一次改过的机会
③尊重别人,给人自尊
④采用最佳的教育方式;
若从“外公”的角度,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知耻而后进
②知错就改
③人贵有自尊之心
④诚实乃立身之本。
……。
不能全面理解题意,写成了“信任”、“善良”、“关爱”等则视为立意过宽、过泛;若写成“化干戈为玉帛”、“退一步海阔天空”、“相逢一笑泯恩仇”、“徘徊在十字路口”、“转折”、“冷漠”、“豁达”等,则视为偏离题意。
(3)察情感倾向法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出题人的观点态度从去发掘。如:
根据下面一则短文,按文后要求作文:
“老师,假如我是你,我就不当老师!”全班顿时静极了。“我喜欢当老师,”老师平静地说,“第一是希望自己永远充满活力,和你们在一起,我永远不会衰老;第二,我很贪心,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将军可以指挥千军万马,但他要听一个人的话,那就是他的老师。”那就我啊!所以我喜欢当老师。”“为将军的老师鼓掌!”大家笑着,叫着
要求:听过这番话,假如你是在场的同学,请给老师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感受。
这则材料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命题立意要从赞美老师方面考虑。
(4)辨相互关系法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如: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又奋力奔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从材料中看,鹿和狼的关系,鹿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狼和鹿共处,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规律不可违。从鹿和周围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可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总之,以题意作文的审题立意,不能不管材料而自行确定,不能另搞一套,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要从材料的内容意义出发去选择立意的角度。上面的几种方法也不应孤立运用,而应相互联系、综合使用。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侧面或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某个侧面或角度的立意去作文。
高考作文复习5
新学期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和复习已经拉开了帷幕,你对语文方面的学习有哪些疑问呢?
一、作文提升类:
问题1:怎么运用论点、论证、论据呢?
答:根据材料先确定论点,他是写作的核心,其次论据是你的素材,为证明论点服务,论证方法可以多样化,论证过程要精彩。
问题2:议论文怎么写?谢谢老师
答:从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出发一一突破。确定立意,积累素材,论证精彩!
问题3:写作文容易纠结,拖慢时间,怎么改善?
答:多进行立意训练,找典型的题目进行结构布局和立意的安排,写出提纲。
问题4:男神老师,如何能快速有效地记住作文素材并使用呢?
答:遇到素材不要机械记忆,多思考这种素材可以应用在那种主题之下,然后进行构思。这样才最高效。
问题5:老师,作文怎样才能拿到高分?
答:立意深刻,主题明确,详略得当,素材新颖,语言有文采!
问题6:老师,任务驱动型作文怎么写?
答:审清题干,把握关键,从要求出发,注重逻辑的严密性和结构安排的合理性
问题7:我语文在100~110之间,但是作文经常跑题或者立意不够深刻,该怎么办呢?
答:进行专门的立意训练,拿一些好的题目进行写作立意,锤炼自己深刻的立意
二、综合复习类:
问题8:语文要怎么提分,提速度,时间总是很紧张。
答:多进行答题速度练习,制定合理的做题时间与计划。
问题9:才一百零几,高三了,怎么能突破一下
答:强化阅读,重视细节,从板块出发,总结题型,整理错题。
问题10:语文,怎么样从80提高30到40分呢?
答:巩固基础为先,按照板块强化学习,掌握必要知识点,然后归纳答题方法与技巧
问题11:老师我的语文一直都在110左右 想要提高 作文通常45左右 阅读题一般拿一半的分 文言翻译和名句默写还有古诗鉴赏一般得分都比较低 咋整啊?谢谢老师!!
答:阅读要根据题型总结出答题要点,加强对文本的分析。古诗文掌握必要的知识要点,实词虚词,句式,语法要理解。古诗鉴赏多角度把握。
问题12:老师你好,我现在语文只能考105--110,选择题会错很多,作文48分左右,还没能上50,现代论述文阅读正确率很低,很少能全对,文言文选择题也较差,请老师指教一下作文怎么才能上50 ,和现代论述文阅读的做题步骤(这类题型花费了我的很多时间)和文言文题型的练习和做题方法,以及语文如何能上120
答:作文提升自己的立意,注意素材和结构的安排。文言文积累常见的实词,虚词,掌握语法以及一定的技巧。
问题13:马上就要高考了,语文成绩一直没有突破,高三之后很少考到120 很迷茫
答:强化细节,板块式的进行突破,查漏补缺,针对性的进行复习
三、考试技巧类:
问题14:解答时得分与字数和内容的关系是什么
答:没有必然的'关系,重点是要点要全,尽量能多答一些,因为这样你的命中率才会更高。
问题15:选择准确率低但是可以拍掉两个错误的,就在剩下的两个里还选了错误的怎么办?
答:剩余两个选项时一定不要根据主观倾向来判断,把他们再放到文本中去判断。
问题16:文言文翻译只能得到一半的分,怎么提高?
答:抓得分点,把握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
问题17:诗歌鉴赏怎么提高分数
答:把握诗歌的标题,作者,写作背景,意象和关键句以及注释,分析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
问题18:老师,您好!请问怎样才能快速准确的做出前三道客观选择题
答:总结规律和方法,熟知常见的错误类型,巩固知识要点。
问题19:语文阅读题如何能够高效提分呢?目前我在这方面不知道怎么提升,除了不断的做题。
答:做好文本解读,根据题型不同归纳总结答题方法。多练习往届典型阅读题目,不求多,但求掌握阅读方法。
问题20:求文言文断句方法
答:标志词断句(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中表说话的词),手法断句(顶真,对偶,排比和骈句),句式断句法,语感断句,以及句意断句法。
问题21:阅读总是写的特别多最后拿不着分,很懊恼
答:根据题型对症下药,不同题型所考察的知识点,答题要点是不同的,答不到点上写再多也是枉然。
问题22:就是第一篇现代文阅读该怎么做好了?练了挺多,也没啥效果
答:把握核心,拆分选项,一一对应,找不同。
问题23:花时间去积累诗歌作者的有关信息对高考的价值大不大?
答:积累常见的诗人就可以啦,大部分的注释中会给你。
问题24:文学阅读如何提高
答:加强文章内容的解读,锻炼题型意识,归纳答题思路
问题25:我想知道古文阅读选择题怎么拿分…三道都错得
答:回归课本,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含义及用法。掌握实词虚词词义判定的技巧。
问题26:选择题总是错很多 在词语辨析的选择题做的不好,在社科类阅读选择题和文言文最后一个题的方面都有拿不准的现象,感觉自己主观意识过强,不 知道怎么改掉,少错几个选择题,希望老师指导
答:多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把选项对应到文本之中,切忌主观臆断
问题27:考试时间不够用,对时间的把握很糟糕,应从哪些方面提升或是在哪些题上节省时间?
答:按照题目的分值来规划时间,一般多少分的题就应当在多少分钟之内完成。
问题28:老师我的语文一直都在110左右 想要提高 作文通常45左右 阅读题一般拿一半的分 文言翻译和名句默写还有古诗鉴赏一般得分都比较低 ,作文立意老是审偏,明明素材知道不少却不会用,作文写特慢,考试时被时间弄的特别崩溃
答:阅读要根据文章内容和题型来针对性的解答,古诗鉴赏要把握诗歌的标题,作者,写作背景,意象和关键句以及注释,分析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作文多进行立意训练
高考作文复习6
在中国、塔吉克斯坦、阿宫汗、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的边境上,有一条长8000公里,宽240公里的山脉,名叫喀喇昆仑。山脉中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境内,有一个名叫神仙湾的边防哨所。我最好的朋友,就在这个地方保家卫国。他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家。他的父母在农村,没读过书,也不识字,只是听说他在新疆的雪山上,其他的,便一概不知。
他曾给他的父母邮寄过两件新疆特产的羊毛大衣,并在口袋里夹寄了一封仓促的信件。内容很短,笔迹潦草,是我站在门口给他父母亲口念的。“爸,妈,我在新疆很好,这里到处都是葡萄干和羊肉串,羊毛大衣也很便宜。我给你们买了两件,很暖和,希望你们二老保重身体,等我回来孝敬……”而实情是,神仙湾的一年,冬季长达六个多月,年平均气温低于0℃。他每天吃的是压缩干粮,喝的是雪水。集训途中,因为海拔过高缺水,甚至只能用尿液来使自热米饭升温。他所在的地方,长不出一株小草,也长不出一棵坚强的绿树。20xx年1月4日,部队正式通知,可以回家。两个年轻的战友用部队的.大车把他直接送到喀什。中途,车停了,他们三个人不约而同地跑下车,抱着路旁的两棵大树痛哭不止。为什么要哭?很多人不理解。但如果知道他们已经三年没有见过绿色,没有吃过青菜,没有回过家的话,我想,任何人都会被这奇怪的一幕所打动。
在他们心中,家,一直都是那棵让人流泪的树。
素材运用
一个庄严的军礼,一次真诚的回归。这一哭,激荡着雪域,撼动了高原。虽然战士们用有限的生命和男人的孤独谱写了热血祖国的太平,但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过家。因为,有国才有家。他们,才是家园真正的守卫者。
话题拓展:家与国、平凡的伟大、家是什么
近日,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屡次想和孙子孙女们交流,但孩子们却并不在意,只顾着低头玩手机。老人开始不高兴了,说了一句“你们就和手机过吧”之后,摔了眼前的一个盘子,生气地回了房间。原本其乐融融的家庭聚会,立刻变得尴尬无比。(10月16日《温州商报》)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虽是一句极具调侃意味的俗语,却隐现出当代人心中无言的痛。运用时,可以揭示现象产生的原因,或迁移到科技的利与弊、家庭教育等话题。
高考作文复习7
谨防作文误区
直通车 写作第06-30讲(技法)
战术章
作文要力避平庸——话,要锤炼得流畅精警些;事,要提炼得生动感人些;理,要论说得有理服人些……这些都表现为作文基本环节上的功夫。
作文基本环节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行文、修改等。
作文要达到高考考纲中作文“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十项要求,即合乎“基础等级”要求继而迈向“发展等级”的创新台阶,就必须在这些作文的基本环节上下功夫。
审题篇
审题就是审察清楚命题者的意图。审题是作文的第一关。审题的过程就是理解题意的过程,通过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确定文体。
①作文命题呈现出话题作文、以材料的.某个侧面或角度提炼观点的“题意”(暂名)作文、标题作文三元共存、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这三种题型又都呈现出既有一定的审题限制又提供广阔的写作范围的良好趋势,如有的标题作文的可写范围就与话题作文一样宽泛。
三大类型的命题难分孰优孰劣,考生都应有所准备。以下分别简述。
高考作文复习8
明代程允升在《幼学琼林》中有这样一段话:尧眉分八彩,舜目有重瞳。耳有三漏,大禹之奇形;臂有四肘,成汤之异体。文王龙颜而虎肩,汉高斗胸而隆准。孔圣之顶若圩,文王之胸四乳。周公反握,作兴周之相;重耳骈胁,为霸晋之君。此皆古圣之英姿,不凡之贵品。古代的圣人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非常深刻、与众不同,其关键就是有异于常人的生理上优化而出的突出特点。文如人形,亦有首尾,亦有五脏六腑。人优于常人,可鹤立鸡群,傲视环宇,文亦如此。一篇考场作文如若想胜于同类,也必须学会在各个方面进行优化。
一、精心拟题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总是提供一段材料,提出某个话题,让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作文,因此,如何编拟一个出彩的标题让阅卷教师一见倾心,便显得非常重要。而从考试实际情况来看,考生在编拟标题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题文不符;二是过于宽泛,大而无当;三是俗套。因此,我们要能编拟富有表现力和吸引力的标题。
(一)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比喻、对比、引用、设问、反问、呼告、对偶、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特殊的加工编拟出标题,可以收到新颖含蓄的独特效果。
1.比喻式。利用比喻是使题目生动形象的好方法。如《信念是飞翔的翅膀》、《生活不妨喝点苦酒》、《幸运是汗水的红利》等都是用比喻手法拟出的好标题。
2.对比式。客观事物本身都存在着美与丑、好与坏、新与旧、善与恶等矛盾对立的方面,它们是相反相成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中选出一组对应关系来编拟标题,展开议论。如《我要学与要我学》的高明之处在于巧妙地利用语序不同而将两种截然相反的'学习态度相提并论,鲜明贴切。高考作文佳题《评己与论人》、《我是天才,还是笨蛋?》、《标准与答案》等都运用了对比的方式,避免了谈及一点,不及其余的偏颇,富有吸引力。
3.引用式。引用就是把诗词歌曲、名言警句、成语俗语等引入标题上,或略加改造,可以收到翻出新意、出奇制胜的效果。如《怎一个慢字了得》批评一味求稳、甘于求慢的传统心理,号召人们大胆创新,大步前进。该标题巧妙地化用了李清照《声声慢》中的名句,诙谐幽默,新颖别致。《答案在风中飘扬》巧妙地引用了美国20世纪80年代一首乡村流行歌曲作为标题,确立了怎样度过人生这一中心,显得别出机杼。
4.疑问式。疑问式包括设问、反问。如《乌鸦啊,你在何方》以醒目的设问吸引读者,向人们敲响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警钟;《笨鸭岂可当鹘使》批评用人不当,号召因才用人。《我是谁》则以设问为题,含蓄地发出否定记忆移植的心灵呼喊,文章假设自己是移植了别人记忆的实验品,结果带来的是不认亲生父母和乱认父母的苦衷和愤懑,发人深思。而《20世纪你美吗》、《阳光很活泼吗》、《答案多彩梦为何物》均是用疑问拟题的典型。
5.呼告式。呼告式是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主题或观点,并以之为题,力求一题中的,针对议论文而言又可叫观点式。如据材料《鸟的评说》可拟出《不能求全责备》、《要正视自己的缺点》、《换一种眼光》、《切忌盯住别人的短处》等,这些标题简洁、鲜明而有力,让人看了一目了然,痛快之至。
6.对偶式。用工整的对偶句式做标题同样给人以简洁明快之感。1999年一考生以《记忆王国唐僧行凶,南海仙境观音难解》为题,巧借神话小说中的形象驰骋想像,巧妙地表达了对记忆移植的否定。20xx年一考生以《追寻不同答案,砌成完整世界》为题,表现了只有当答案突破了惟一的界限,才会有时代的进步这一主题,显得观点鲜明,文题一致。
7.夸张式。《世界很小是个家》一文的标题就用了夸张手法凸现了文旨,认为记忆移植能促进换位思考,促进心灵沟通,进而世界将融为一个整体,使人耳目一新,急欲一读。《我闻到了阳光》一文以夸张的手法拟题,别具一格。
除以上常见的几种修辞法拟题外,还有仿词(如《缘何前腐后继》),顶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谐音双关(如《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反语(如《教语文要学会偷懒》)等,均不失为拟题的巧妙构思。
(二) 数学法
数学法又叫算术法,这种标题有特殊的表意功能,借数学式的形式以昭示所要表现的主旨,具有简洁醒目、富有哲理、造成悬念等特点,往往收到出奇制胜之效。如《88》、《勤奋+?=成才》、《立志成功》、《知识正确的价值观=贡献》、《联想1+1》等。数学中的恒等式(如《勤劳高科技致富》)、不等式(如《成绩素质》)、荒谬式(如《99+1=0》,这里的99代表产品的合格率,1代表产品的不合格率)等都是题海中美丽的浪花,只要细心采撷,一定会使文章的脸部光彩照人。
(三) 符号法
符号属于无声的语言,用符号拟写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能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如《?+?+?+=0》形象地说明了真理愈辩愈明的道理;《助人为乐+悄悄走开=?》形象地反映了某些人只等人人为我,不肯我为人人的滑稽可鄙的心态。
(四) 话题式
应试时,若一时未能提炼出论点,想不出好题,也不必过于纠缠,可退而求其次,在材料标题的前后加几个字即可(这是无可奈何之举,有标题总比无标题好)。如《从〈鸟的评说〉说起》、《〈鸟的评说〉引出的思考》、《读〈鸟的评说〉有感》等,还可对材料稍作概括,引出话题,以话题为题目。如《谈骨气》《说谦虚》《论求真》《小议不耻相师》等均属这类标题。这样拟题简便快捷,而且不易出错。
二、题记点旨(要善于把握,可不做硬性要求)
题记,是在作文题目之后、正文之前的一段文字,它言短意精、富有文采、饱蕴哲理和情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文的主旨。好的题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引导读者思考,引发读者产生阅读正文的兴趣。
例如:1、写作有关生命承受磨难的文章,可以用如下语句作为题记:
我要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贝多芬)
人生来就不是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一所大学。(高尔基)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
痛苦这把犁一方面割破你的心,一方面又掘出生 命的新水源。(罗曼罗兰)
2、写作有关淡泊名利的文章,可以有如下语句作为题记:
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弘一法师)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六祖慧能)
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朱光潜座右铭)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毁誉由人,望天上云卷云舒,聚散任风。(张学良座右铭)
3、写作有关珍惜时间的文章,可以有如下语句作为题记: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当惜秒阴。(董必武)
时间会使最锋利的刀生锈,岁月会折断最强的弓弩。(司各特)
以上提供的分类例子也启示学生,平时积累就要注意知识分类分块储存,条理存放,在写作时就可以从头脑积累的知识中成块抽取,加以比较,优化使用。
高考作文复习9
本则材料属于话语材料类的材料作文,这类作文的审题立意往往有一定的难度,但也很适合于区分考生的阅读理解与综合分析能力,所以区分度较大。是高考命题者比较青睐的一种题型。考生平时应适当的加以训练。
那么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就不要急于草就立意。这种题型的材料再审题时候,有一个基本的方法去避免立意偏颇,就是对材料中的关键词仔细推敲,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而去挖掘材料中关键词蕴含的深层关系,从而确定自己有一定高度的立意。现在的作文阅卷虽不说立意定生死,但确立正确而又新颖深刻的立意还是万分重要的。下面以这个作文题目为例,采用关键词关键句辨明关系法,让同学们明白以后如何读材料,明立意,知内涵,定主旨。
这则材料一共两句话,两句话针对同一个话题(怯懦与勇敢的关系)表述角度虽然不同,但并不矛盾。它涉及到三个关键词:害怕,怯懦,勇敢。
1关键词“怯懦”:什么是怯懦?为什么怯懦是你最大的敌人?
怯懦,指胆小懦弱。语出《韩非子·说难》:"略事陈意则曰怯懦而不尽;虑事广肆则曰草野而倨侮。"
怯懦是人面对困难挑战之时,由于内心恐惧,不愿直面现实,选择逃避的一种负面情绪,因此我们应当克服心中的怯懦,与之为敌,在逆境中坚守自己本心,不与之屈服。
2关键词“勇敢”:什么是勇敢?为什么勇敢则是你最好的朋友?
勇敢,指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不退缩。词语:勇敢作战,机智勇敢。勇敢可能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后天锻炼出来的,"勇敢"最重要的含义是:不怕危险果断向前敢作敢为毫不畏惧。一个人要面对各种事情就需要学会勇敢,勇敢也是对自我的一种保护方式。
真正的勇敢不是莽夫之勇,而是经过内心害怕千百次的捶打,由一颗不屈服的心而绽放出绚丽的花;真正的`勇敢是面对害怕仍然勇往直前的无畏精神。
3关键词“害怕”:什么害怕?
害怕,汉语词语,拼音为hàipà,表示心中恐惧、惊慌。害怕是人面对恐惧的一种本能反应;害怕无法逃避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在面对害怕之时做出选择,直视,克服心中的害怕,不让一丝一缕的害怕在心中蔓延滋生而成为一个怯懦,不敢承担责任。相反我们应该直面害怕,成为一个真正勇敢的人。
4关键词“害怕,怯懦,勇敢”是一个什么关系?
害怕是人在危险之中本能而产生的一种寻求保护的正常情绪,面对绝境,人人都自然的会害怕,但不同的人对害怕这一本能反应却不尽相同。有人选择直面心中的恐惧与之抵抗,披荆斩棘,从而催发出一种因害怕而转化的巨大力量,名之为勇敢。相反的做法,名之为怯懦。
所以这则材料就是要你分析三个关键词:害怕,怯懦,勇敢之间的关系。第一句话是做人方向选择的问题。后一句话是对前一句话的补充,即人很少是就是勇敢的。在达成勇敢的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害怕(怯懦)。唯有正视它,战胜它,才能做到勇敢。产生害怕是人的本性,并不意味着就怯懦,因为你可以选择克服它。
本题的核心话题就是怯懦与勇敢的关系,只要扣住它来分析审题和行文,都算审题正确;如果直说勇敢,不提怯懦,不提两者之间关系,审题只能算是基本正确,但不是最佳审题,如果连勇敢一词都没有都没有出现,视为审题不合格。
高考作文复习10
近日,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孩子们却个个抱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通过这件事,我们看到了社交网络时代的脆弱一面。在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并不缺乏沟通工具,然而许多人却患上了沟通匮乏症。
换在20年前,多数人恐怕难以想象互联网会给社会带来如此深刻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出,互联网与手机紧密结合,人类更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化媒体时代。沟通手段如此多样,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应越发近了才对。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社交网络时代带来的一个严重问题是,人们越来越孤立,越来越不愿意和其他人面对面沟通交流。大量宅男、宅女的出现,真实反映了这一现象。
素材提示1
从矛盾的角度切入。互联网应该让当代人的交流更便捷,但事实却并非人们所希望的.那样。
这造成一个结果,那些没有掌握新技术的人们被无形地排斥在社交网络圈外,成为一座座“孤岛”。像报道中提到的这位老人,他既难以进入后辈们的新世界,也难以接受被冷落的现实,即便他没有离席而去,实际上也已被排斥在外。他抬头所能看到的只是一片热闹的人际荒漠。每个人都看似很忙,每个人又都很孤独,这就是社交网络时代产生的“孤岛效应”。
素材提示2
多维思考。“孤岛效应”不仅仅体现在没有掌握新技术的人身上,也存在于掌握了新技术的人身上,双方都是受害者。
如果我们乐于享受新技术的极大便利,就不得不接受因此带来的一连串负面效应。但是,当看到人们沉溺于网络互动而日渐丧失现实沟通的能力和乐趣,望着老人们因难以融入新时代而黯然离席,也许该对这一现象加以重视。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使用人群日益低龄化,面对孩子越来越沉迷于与机器对话(如何让孩子安静下来?只需给他一部iPad),现在该是正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了。素材提示3上升到家庭教育的角度,使问题越发显得严重。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很简单,就是减少对新技术的依赖和迷恋,不被新技术所奴役。处于这个时代,我们无法完全放弃新沟通工具,但并非随时都需要使用。当亲友团聚的时候,不妨把手机放到一边,好好享受亲情、友情。
素材提示3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呼吁正确而理性地对待新技术,极富时代意义。
友情难敌“机情”?
某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其中有7人表示,亲朋聚会时会掏出手机,而且成为一种习惯。这7名市民中年龄大多集中在20岁到30岁。“朋友坐在一起,我们也会聊天。但是不看看手机会觉得不舒服。”市民吴小姐告诉记者。她与朋友一起走路时,甚至都不忘掏出手机聊QQ、看微博。
点评其实,我们玩的不是手机,而是寂寞。该拿什么来拯救我们已经空洞的灵魂呢?
【高考作文复习】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06-11
总复习的教案07-11
语文复习教案09-14
《拼音》教案复习06-10
《“统计”》的复习教案06-08
复数复习教案06-02
名著阅读复习07-04
词语知识复习07-04
期末复习的计划08-02
复习除法的教学设计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