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阿里山纪行》观摩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阿里山纪行》观摩课教学设计
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感受“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
2、学习游记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描写阿里山风光。
3、理解作者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表达两岸人民的心融合起来的愿望。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美丽多娇,有许多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同学们有去过哪些地方?同学们知道阿里山吗?这么美丽地方你们向往吗?
说到阿里山,老师还想起了一首歌,同学们猜猜看是什么歌?(播放《阿里山的姑娘》歌曲)
下面,老师将和大家一同走近台湾宝岛,走进阿里山,随着作者的游踪,一起去感受阿里山美丽迷人的风光。
*阿里山简介*(展图感受阿里山独特的风光)
阿里山在台湾省台中市嘉义县东北,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阿里山的森林、云海和日出,誉称三大奇观,由于阿里山气候温和,盛夏依然清爽宜人,林木葱翠,是全台湾最理想的避暑胜地。特别是阳春三月,阿里山樱林绚丽卓绝,驰名中外,每年二月至四月花季,登山赏樱花的游人络绎不绝,游人不仅可以饱览林海在微风中泛起层层波澜的胜景,还可以感受徜徉花海之中的温馨与浪漫。
二、检查预习情况。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29页(展示课题)大家有预习过课文吗?有没有自己不懂的生字新词?谁来介绍一下作者?
1、作者简介
吴功正,当代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学家。1997年7月初作者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台湾学者在为他接风洗尘后陪伴他游览了台湾著名的风景区阿里山。作者被迷人的阿里山风光深深吸引。他想,应该把阿里山的风光描绘出来,介绍给读者,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于是回国后写下了本文 ,发表于1997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2、学生上讲台写出自己不懂的新字生词。
3、正音释疑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游记。作者主要通过记叙自己一天内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美丽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一步步把大家带进迷人的阿里山,感受了它迷人美丽的风光。
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其美丽独特的自然风光。
1、学生自由朗读感知课文。
同学们刚才朗读了课文也欣赏了图片,大家说说自己现在对阿里山的风光有了哪些认识和感受?
2、认识感受:阿里山风光美如画,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理清思路、研习课文。
1、全文10段,可分为几部分?
一、(1)简述两岸学者欢聚台北的融洽场面。
二、(2-9)描写游览阿里山的全过程。
三、(10)写下山。呼应开头。
2、细读思考*讨论*探究:
v 初进阿里山,作者有什么感受?(时空倒流、思古幽情、
恍如隔世)
v 阿里山如画的风光主要表现在哪里?作者具体描绘了阿里山的哪些景物与风光?(车、林、谭、径、木)
v 游完阿里山作者总的感受如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风光美如画。抒发了对阿里山风光美如画的独特感受,赞扬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
3、小结主题:
这篇游记,形象地描绘了自己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赞美了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同时也赞扬了台湾人民的生态意识和利用生态发展旅游的理念,含蓄地表达了希望两岸人民的心融和起来的愿望。
五、课后练习探究
1、本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采用什么写法,记叙了其游览阿里山全程的?
明确:按时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2、找出作者的行踪,并划出游览行踪的句子以及主要景点。
行踪:松山机场---嘉义---阿里山站---林区---姊妹潭---曲径幽路---林海---神木---下山
3、课外搜集阿里山等景点的有关资料,仿写一篇游记。
六、板书设计:
阿里山纪行
吴功正
森林火车——古典幽情
姐妹潭——如水墨画
原始林间——禅的世界
曲径幽路——如绿地毯
森林汪洋——姿态各异
神奇神木——标志灵魂
【八年级上语文《阿里山纪行》观摩课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因小失大》教学设计09-15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设计03-19
小学语文《语文乐园四》教学设计03-19
小班音乐活动《切水果》观摩课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10-23
语文园地七优秀教学设计03-20
语文天地十五教学设计模板03-20
语文乐园五优秀教学设计03-20
语文课文《长征》教学设计03-03
语文《咏鹅》教学设计范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