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统计数学课教学片断及反思

统计数学课教学片断及反思

时间:2022-06-17 11:38:57

统计数学课教学片断及反思

统计数学课教学片断及反思

统计数学课教学片断及反思

  苏教版国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统计”一课,学生通过例题的学习,学会了用“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方法求一组数的平均数。教材中的第一道练习题是这样的:图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放着6枝、7枝、5枝铅笔,要求学生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教材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和交流,加深对移多补少的思想和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一位教师在教学时对这道题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将学生的数学思雏引向了深刻……

  [课堂回放]

  教师出示三个笔筒,里面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

  师: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不用举手,知道了就立刻站起来抢答。

  (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十几名同学一起站起来抢答道:6枝。)

  师(故作惊讶):这么快呀,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根本没有算,只要从第二个笔筒里移一枝笔到第三个笔筒里,每个笔筒里就都是6枝了。

  接着,教师将笔筒里的铅笔的枝数改变了一下,分别放了l枝、2枝、15枝。

  师:你能知道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吗?

  学生计算后汇报。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的是计算的方法,先求出总数是18枝,再平均分给三个笔筒,每个笔筒里有6枝。

  师:有没有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为什么不用?

  生:这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不方便,因为数字相差太大了。

  师:说得真棒!我们要根据一组数的特点,灵活地选用方法。

  师:如果我把三个笔筒里的枝数再移动一下,分别为6枝、2枝、10枝,你能迅速求出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吗?

  生1:用6+2+10=18(枝),再用18÷3=6(枝),平均每个笔筒里是6枝。

  生2:我觉得根本不用再算了,因为总枝数没有变化,还是18枝,笔筒也没变,还是3个笔筒,所以不论怎么移动,只要总枝数和筒数不变,平均每个笔筒还是6枝。

  ……

  [反思)

  1.“根本就没算”——抢答中体会移多补少的价值

  第一次求平均数时,笔筒里分别有6枝、7枝、5枝铅笔,由于数据非常接近,学生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很真实地体会了移多补少这一方法的价值,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2.“用计算的方法”——计算中体会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

  第二次求平均枝数时,教师故意出示1枝、2枝,15枝铅笔,使三筒铅笔的枝数相差较大,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我还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吗?怎么移?好像比较难。”学生打破上题的思维定势后,很自然地就想到了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教师无痕的操作,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到了当数据“相差较大”时,用求和平均分的方法更合理优化了求平均数的算法,理解了求和平均分的普遍价值。教师小小的改动,显然不满足干建立起两种求平均数方法的联系,而是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会根据数据的特征,灵活选择算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意识。

  3.“根本不用算”——对比中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师再次移动笔筒里的铅笔,让学生求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这条看似“重复劳动”、“没有什么价值”的改动,却大大提高了本题的思维含量,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一位学生用计算的方法,另一位学生很快发现了规律:总数不变,平均分的份数不变,平均数当然不变,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得更加深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是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一道简单的题目,这位教师能“借题发挥”,巧妙改编,适度引申,开启了学生的思考之门,将他们的思维一步步地引向深刻。

【统计数学课教学片断及反思】相关文章:

《天窗》公开课教学片断反思(精选13篇)02-21

数学《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0篇)12-06

浅谈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09-19

《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精选9篇)05-23

二年级语文《绝句》的片断赏析06-17

教学反思大全06-24

教学反思的作用10-28

seasons教学反思04-27

《惊蛰》教学反思03-07

《登山游戏》教学反思12-20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