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七年级《运河与扬子江》教案

七年级《运河与扬子江》教案

时间:2022-06-13 15:52:28

七年级《运河与扬子江》教案

七年级《运河与扬子江》教案

七年级《运河与扬子江》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生字词。

  2、积累并背诵优美的文段.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奋斗的生命是美丽的”这句话,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堂。

  二、作家作品。

  陈衡哲,(1893-1976),江苏武进人。女。1918年在《新青年》发表新诗《人家说我发了痴》和短篇小说《老夫妻》,1920年回国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聘,成为中国第一位西洋史女教授。抗战胜利后留居上海建国后曾任伤害市政协委员。是新文化运动中的第一位女作家,其创作在当时很有影响。主要著作有《西洋史》、《小雨点》、《衡哲散文集》等。

  三、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

  (2)、齐读全文或指名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3、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读试划分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归纳:

  本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扬子江与运河相遇于十字路口):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河,你从哪里来”——“河,我祝你永远心足,永远快乐!”)故事的经过,扬子江与运河的对话,揭示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种安于现状,一种努力奋斗,创造新的生活。

  第三部分(“于是扬子江与运河作别,且唱且向东海流去”):故事的结局。

  第四部分(“奋斗的辛苦啊,筋断骨折”——结束):揭示寓意:奋斗的生命是美丽的。

  四、再读全文,体会文中的情感。

  五、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体会一下。

  六、教师小结课堂。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课文研习与问题探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引导学生探究下列问题

  1、在写扬子江的生命从何而来时,“蜀山险峻,峭岩如壁,尖石如刀”有什么作用?

  2、《运河与扬子江》这篇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懂得了什么?(用课文的词句回答)

  采用了拟人,对话形式。

  告诉了我们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和拼搏,自我创造,不要依赖别人。

  3、扬子江为什么说自己的“命确实无人能毁的”?

  4、你认为扬子江所说的“造命”指的是什么?

  5、运河说“我不是与你一样地活着吗?”你认为运河真的像运河一样地活着吗?

  6、为什么扬子江要说“快乐的奴隶”总远胜于“怨尤的奴隶”?

  7、“愉悦的悲伤,从火山的烈焰中,探取生命的真谛”一句中,生命的真谛指的是什么?

  三、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旨。

  四、迁移训练:

  请从比喻、拟人、排比中选择一种修辞方法来赞美祁连山。

  五、教师小结课堂。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写作特点,借鉴写作技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学生交流读后感,引导学生自评。

  三、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归纳,举例说明:

  1、以对话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2、对比手法的运用。

  四、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1、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梳理文章的语言特点:

  扬子江于运河的对话,简洁生动,毫不拖泥带水,结尾的议论,充满人生哲理,耐人寻味。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诵。

  小组内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教师评价,鼓励优秀。

  五、说说本文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对比的手法,对话的方式,充满哲理的议论,使这篇故事具有了很强的可读性,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借鉴。

  六、教师总结全文。

  七、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第三题。

  2、背诵全文。

【七年级《运河与扬子江》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的音乐教案范文(精选8篇)09-29

《再塑生命》七年级上册教案(精选17篇)10-26

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诗四首《游山西村》教案(通用10篇)03-10

七年级德育发展的计划(通用11篇)02-06

七年级下册语文《地毯下的尘土》课文全解12-08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务计划(通用11篇)08-22

七年级上册《龟虽寿》教学设计(通用8篇)09-08

《社戏》鲁迅教案02-22

《惊蛰》教案示例02-26

关于《军神》的教案04-13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