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渔父的导学案
关于渔父的导学案
《渔父》导学案
※学习导航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重、难点】
1、 深入分析屈原的伟大人格,感悟屈原的选择对后世的重大意义。
2、 文中的重点实词(如颜色、形容等)和虚词(为、而、之等)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名平,战国时楚人。作品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先被楚怀王重用,后因小人谗言被放逐。楚国被秦灭亡后,他的政治理想破灭,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
2、资料链接
(1)背景知识
关于本文作者,汉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但又说:“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前后矛盾。自此,或论为屈原之作,或论为楚人悼念屈原之作,聚讼纷坛。今人持后说者居多。然无论作者为谁,本文均不失为一篇展现屈原伟大人格的力作。
关于渔父其人,自《庄子盗跖篇》中提到孔子见渔父一事后,即成为后世诗文稗说中的隐逸高士。然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却查无实据。故而屈原江畔遇渔父之事,亦当为民间传说、楚人口碑,本文则应当作为一篇虚拟的寓言来读。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将此文全部照抄,用以赞扬屈原人格则可,用为史实则不可征信。
屈原被楚顷襄王放逐到江南后,长期流浪,最后由沅之湘,自沉汨罗。本文以屈原被放逐江南为背景,从篇中“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一句看,文中事件所设置的具体时间地点,是在进入沅江之后,怀石沉湘之前。此时屈原已有以身殉国之志,故而文中屈原的话可当作他的临终遗言来读。
(2)《楚辞》
楚辞是指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具有楚国鲜明的地方色彩,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起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楚辞”的名称,最早见于西汉。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文献,把屈原、宋玉的作品和汉代人仿写的作品汇编成集,称为《楚辞》。“辞”即文辞之意,故也写作“楚词”。从此,“楚辞”既是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也是一种文学体制的名称。“楚辞”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辩》等。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将“骚体”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特别是《楚辞》中的屈原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它的比兴寄托手法,不仅运用在遣词造句上,且能开拓到篇章构思方面,为后人提供了创作的楷模。而它对其后的赋体、骈文、五七言诗的形成,又都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3)名句分享
“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余光中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 李白《红山吟》
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
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
——汨罗屈子祠
※自学评价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渔父( ) 枯槁( ) 凝滞( ) 莞尔( )
餔 ( )其糟而歠( )其醨( ) 汶汶 ( )
淈( )泥 鼓枻( ) 濯( )缨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颜色憔悴 ( )
(2)是以见放 ( )
(3)新浴者必振衣( )
(4)鼓枻而去 ( )
(5)举世皆浊我独清( )
(6)形容枯槁( )
(7)新沐者必弹冠( )
3、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2)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古义: 今义:
4、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
枯稿( ) 震聋发聩( ) 浩首穷经( ) 苍海桑田( )
5、(1)《楚辞》是战国时代 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总集。“楚辞”是继《 》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代表作有《 》《 》《 》《 》和《远游》等。
(3)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 。 ,
?宁赴湘流,葬身江鱼之腹中。 ,
?”
6、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子句式不同的一组是( )
A、受械于人 B、是以见放 C、重为乡党所笑 D、审矣,何足怪乎?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语基提炼 课文对译】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既: 于: 颜色: 形容:
译句 :
2、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而; 何故: 至于斯:
译句:
3、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举世: 是以: 见:
译句:
4、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于; 而: 与: 淈:
译句:
5、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餔: 歠: 醨: 高举: 为:
译句:
6、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之:
新:
译句:
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以: 察察: 汶汶:
译句:
8、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译句:
9、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译句:
10、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莞尔: 而: 鼓枻:
译句:
11、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之: 可以: 濯:
译句: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一、文本研习
1、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首段点明屈原“既放”的总体处境和具体环境,以及渔父的问话。展现主人公流浪、行吟的行为神情和憔悴、枯稿的面容身影,透露出他内心极度的精神痛苦。屈原回答渔父的问话,阐述了自己遭放逐的原由。“ ”、“ ”揭示世道的黑暗和世人的昏聩;“ ”、“ ”彰明屈原志行的高洁和认识的清醒。
第二、三两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这是渔父玉屈原之间的第二次问答,否定了渔父“与世推移”的态度,高扬屈原“伏清白以死直”的精神。“ ”、“ ”的比喻,表明他要永葆高洁的志向;“ ”、“ ”的誓言,暗示他将以死殉志的决心。此两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第四段以渔父离去时所唱的“沧浪歌”收结全文,留下无尽余味。
2、内容评述
本文主要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一是屈原的 ;另一是渔父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结果只好异途殊归,各行其志。总体说来,作者的意图和倾向是:以屈原为主,以渔父为副,以副托主,赞扬屈原的崇高精神,贬抑渔父的消极态度。
能不能把《渔父》看作一个“故事”?大抵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回答。“虚”:虚构的人物、场景;“寓言”式的故事,未必确有事实。“真”:表现了两种典型的人格、追求间“对话”。
结尾处让渔父高唱“沧浪歌”“鼓枻而去”,不轻易论断,让读者自行思考,却是在谨慎之中流露出对渔父所走的隐逸道路的一定程度的保留。这保留恐怕与在先秦时就己形成的政治清明则仕、政治昏暗则隐的传统观念有关。
3、艺术特色
(1)对比
作者没有单一地铺陈颂扬屈原的伟大人格,而是别具匠心地为他设置了一个对立面,让渔夫与屈原分别代表两种相反的但各自又十分典型的人生观,并让他们在江畔相遇,展开对话,这就使文章内涵全部熔铸在一个整体对比性构架之中。在这个构架中,至少包容着三个方面的对比关系:一是两条人生道路的对比。屈原坚持人世,渔父乐在出世。实质上一个是从社会着眼,目的在于济世;一个是 , 。二是两种“人世”态度的比较。屈原 、 , ;渔父是非不分、随波逐流,乃至混水模鱼。三是两种结果的对比。屈原积极用世,深思高举,结果却惨遭流放,行吟江畔,痛苦万分;渔父 、 , , , 。屈原那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的崇高精神,在层层对比中显得璀璨夺目。
文章在具体阐说人生态度时,也每每用对比手法。例如:“浊”与“清”,“醉”与“醒”,“身之察察”与“物之汶汶”,“皓皓之白”与“世俗之尘埃”, “深思高举”与“众人皆醉”、“举世皆浊”,“我独清”、“我独醒”与“物之汶汶”、“世俗之尘埃”等等。
(2)比喻
文章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将丰富的人生哲理蕴含在形象生动的喻体之中。“ , 。”这是用水的清浊比喻人的品格高下,用喝酒的醉醒比喻人的认识明暗,借以彰明世道的黑暗、世人的昏聩和屈原的“深思高举”。“ ”“ ”这是用把泥水搅得更混,让酒醉得更加沉重,来比喻那些“混世”者的丑恶灵魂和卑劣行径。“ , ”这是用洗澡涤污、振衣去尘,比喻人要不断地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以免精神污染,借以彰明屈原的高洁白奉。“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这是以身体的清爽洁白比喻精神道德的高尚,以污垢沾物、尘埃蒙世比喻世事世人的昏暗蒙昧,借以彰明屈原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格。“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这也是一个隐喻。
二、问题探讨
“渔父”在文中是一个具体的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具有了某种文化的内涵。纵览古诗文,我们读到了庄子的《渔父》,读到了“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江仙》),读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
﹡知识点链接
“渔父”意象
①清静淡泊的渔父: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秋潭垂钓去,夜月叩船归。烟影侵芦岸,潮痕在竹扉。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杜牧《渔父》
②孤高寂寞的渔父: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王士祯《题秋江独钓图》
③逍遥自在的渔父:叶艇悠扬鹤发垂,生涯空托一纶丝。是非不向眼前起,寒暑任从波上移。风漾长歌笼月里,梦和春雨昼眠时。逍遥此意谁人会,应有青山渌水知。
——罗隐《赠渔翁》
④随缘任远的渔父: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宋惠洪《冷斋夜话船子和尚偶》
⑤看破红尘的渔父:絮飞飘白雪,鲊香荷叶风。且向江头作钓翁。穷,男儿未济中。风波梦,一场幻化中。 ——马致远《金字经》
⑥洒脱率真的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侬有几人?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渔父词》
【课后练习】
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弹冠 凝滞 振衣 憔悴 B、沧浪 流俗 惹事生非 流放
C、鼓枻 莞尔 摇尾乞怜 势不可当 D、枯槁 隐忍 一家之言 濯足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而”“于”“以”。
(1)而: 渔父莞尔而笑( )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
(2)于: 圣人不凝滞于物( )
何故至于斯( )
葬于江鱼之腹中( )
(3)以: 是以见放( )
安能以身之察察( )
可以濯吾缨( )
3、补出下列各句的省略成分。
(1)行吟泽畔( ) (2)不复与言( )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5、下面是对唐代张志和《渔父》的分析,其中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A.这首词牌为《渔歌子》的词,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蒙、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
B.青山、白鹭、红花、绿水,景物色彩鲜明,再现了桃花汛期南国特有的色彩。
C.“青箬笠,绿蓑衣”用借代手法勾画出一幅剪影式垂钓图,表现了隐者怡然安适的情趣。
D.“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了诗人敢于迎击风雨、不怕困难、决不屈服的斗争精神。
渔父答案:
一、 学评价
1、fǔ gǎo zhì wǎn bū chu lí mén gǔ yì zhuó
2、颜色:脸色。 见:表被动。 振:抖动。 鼓:敲打。 举:全鼓:敲打 形容:形体容貌
3、形容 古义:体貌。今义:对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
至于 古义:到。 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情。
4、指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予以改正
枯槁 振聋发聩 皓首穷经 沧海桑田
5、(1)《楚辞》是战国时代屈原为代表的楚国诗人创作的诗歌总集。“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2)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和《远游》等。
(3)略
6、选(D)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句式的能力,其余都是被动句。D是疑问句
二、文本研习(此中答案仅供参考,大意对即可)
1、“举世皆浊”、“众人皆醉”;“我独清”、“我独醒”。
“弹冠”、“振衣”; “宁赴湘流”、“葬身鱼腹”。
2、明辨是非、高洁自奉、积极用世,乃至宁死不折、以身殉国;不问是非、明哲保身,乃至消极避世、飘然自乐。
3、(1)从个人出发,意图在于全生。明辨是非、高洁白奉,而且至死不渝。消极避世、钓鱼江滨,反而能身心自由,鼓枻高歌,欣然自乐。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三、1、参考意见:
据王逸的阐释,渔父的“沧浪歌”恍然点化了屈原,使他在悟“道”后自投汨罗江而亡。钱澄之《庄屈合诂》自序云:“屈子徘徊恋国,至死不能自疏,观其远游所称,类多道家者说,至卒章曰:‘超无为以至清兮,与太初而为邻。’而太史公称其‘蝉脱于浊秽兮,以浮游尘埃之外’,亦诚有见于屈子之死,非犹夫区区愤激而捐躯者也。是故天下非至性之人,不可以悟道;非见道之人,亦不可以死节也。”(《自序》)很显然,至情至性、尚治有为的屈原在遭谗被贬之后已渐渐“悟道”,这就必然导致了他投江身亡的结局。而“渔父”正是引他 “悟道”的最关键人物。据《孟子》所载,当年孔子曾听孺子传唱《沧浪歌》,并有“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的评语。(《离娄上》)由此看来,渔父即“道”的化身,而渔父之道就是隐遁之道,也就是儒家“独善其身”、“杀身成仁”之道,与道家中的避世思想亦相接近。
2、参考意见:
可以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知识分子的责任、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比如司马迁“隐忍苟活”,是为了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垂名不朽,实现人生的价值;屈原“毅然赴死”,是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以死来体现生命的尊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死,可以明志,生,可以践志。
可以从东西方生死价值观来探讨:比如冯友兰先生说过,中国文化中有一种西方没有的精神,这就是当一个人认为他不能够拯救国家时,为了不在内疚中偷生,便选择赴死。西方人弃生取义的意识,与东方有异。他们更重视“生”的权利,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把自我的小生命看做是民族的大生命的一环,舍小取大,舍生取义……
四、1、有生存就有死亡。作为人类,我们无论怎么认为,逃避死亡也只是一种自欺欺人或者欲盖弥彰的话题。但作为个人,我们可以把愿望寄托在书本、竞技等等和孩子的身体上,也希望从中发现真理或者生命的真谛,或者延续生存以寻找真理或者生命的真谛,这种观念几乎成为所有人的生存目的。
我们要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敢于面对死亡,但又要珍惜生命,寻求生抑或是死的真正价值和意义。
2、参考意见:
此探究活动主要引导学生把握渔父的文化内涵。
庄子说:“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好也”。纵观中国数千年的渔文化,或者说是钓文化,的确都体现了无为与非功利的特点。由此,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一种情趣所在,帝王将相、文人豪士、贩夫走卒,诸色人等,都有过“江海情趣”;可以说,自古名人,没有不钓的,自古隐士,没有不渔的。在古典文学与古代文献中,渔父与钓翁,都是隐逸与智慧的象征。钓翁,是没有完全出世的渔父。渔父,才是彻底隐逸的士人。但他们精神实质是基本一致。
【课后练习】
1、B
2、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于:介词,表被动关系,被;介词,引进动作对象,到;介词,在。
以:介词,因为;介词,拿、用;介词,表目的,用来。
3、行吟(于)泽畔(省略介词) ;不复与(之)言(省略介词宾语)。
4、①人人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只有我清醒,因此被流放。
②怎么能让洁白纯净的东西,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污呢?
5、D (A 项除涉及诗词常识的识记外,重点考查诗词意境的整体把握。景物构成及特点、人物行动的分析,都有显性的原作依据,而对人物情感(悠然)的理解,则是分析的难点。 B 项从景物色彩的特点分析了作品选材的典型性和表现力,评价准确。 C 项侧重分析画面中心——景中人的描写,用借代手法勾画出剪影式写意形象,对描写方法和形象特征的分析易于理解,对人物的身份和情趣的分析是把握的关键。 D 项涉及对“斜风细雨”含义的理解和对景中人精神世界的认识,实际是对作品主旨的领悟。统观全诗,“斜风细雨”只是特定景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困难的象征物;人和景融为一体,人和自然是和谐统一而非对立斗争的关系,“不须归”是乐在其中而非不屈斗争。初中生要直接理解到这一层有一定的困难,但比较四个选项可以发现, A 、 C 两项对人物精神的理解是“悠然”、“怡然”,而 D 项则可谓“毅然”了。 D 项的分析显然与 A 、 C 不统一,硬是把一个“隐士”说成了“战士”,完全违背了诗意。)
【渔父的导学案】相关文章:
《故乡》的导学案02-14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铁的性质导学案09-01
秋天的怀念导学案03-20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
往事依依的导学案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