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如梦令》教学反思

《如梦令》教学反思

时间:2024-12-14 09:00:02

《如梦令》教学反思(通用13篇)

  在日常生活中,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如梦令》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梦令》教学反思(通用13篇)

  《如梦令》教学反思 1

  《如梦令》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作为诗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难点之最,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个人认为本堂课的“煽情”或者“铺垫”应该做好。让学生回忆并背诵学过的古诗词,以及词牌名;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词句把课文读活读美、提醒学生体会33个字包含了无比丰富的内涵。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如梦令》的乐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

  2、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本课不仅采用了让学生课前自学的方式理解每句词的意思,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找出“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幅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另外,我也做到了注意课堂细节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意思。例如,当学生把“兴尽晚回舟”中的“兴”读成第一声时,我就马上给予纠正,读准了“兴”的声调是第四声,学生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3、语文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欣赏文学作品时,要带着学生进入到文字深处,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感悟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我在引导学生找到本词所描绘的三幅画面之后,想方设法将学生引入到三幅画所展示的意境之中,感受美景、美酒之后美好的心情。当学生想像了这三幅画面之后,再巧妙地把这三幅画面统统归结于一个“醉”字,引导学生把这三幅画联系在一起,由那个“醉”字使学生体会到词人不仅仅为“美酒”而醉,更为眼前的“美景”而醉,为自己与同行朋友之间的“美情”而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学生对三幅画面的意境的感悟很深刻,教学完这首词后,我又让学生们学习了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比较这两首词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不同,从而体会词人在少年时期写作时的快乐喜悦心情,一喜一悲,充分表现了词人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最后,我还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词的理解,改写词成记叙文,学生因为在学习时对词的理解比较到位,因此在完成这一作业时都很轻松,这样,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也就达到了。

  总的来说,本课的教学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无论是字义、词义,还是句子的理解,学生都能够自己读懂,说到。

  《如梦令》教学反思 2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品读,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要求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列举了“醉”、“误”、“深”、“惊”等词语,我并没有否定哪个词不妥,而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解读。我肯定了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告诉学生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首首精,字字妙,这首《如梦令》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

  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我再结合自身对文本解读,引导紧扣词眼,欣赏 “醉”字,分析词人陶醉在哪些美景中,因何陶醉,并感悟“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以及作者为何对那日的情景念念不忘。进而体会语言运用的精炼、巧妙,进一步感悟词的意境、情感。像这样凭借情境,让学生咀嚼诗句、品味诗句的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情味,学生就有了很具体的感受调适。此时鼓励学生把这首词背下来,于永正曾这样说过: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好的古诗文,好的现代文一定要背,不背不记就不是学语文。

  《如梦令》教学反思 3

  还清晰地记得两年前我执教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课时是参加学校教学比武的,当时,得知教学内容后就匆匆忙忙地的备课,遵循古诗词教学的路子以“熟读、胖读、美读、瘦读”展开教学,整节课上学生读的不少,教师也说的不少,就这样热热闹闹下课了。今天我再次翻开《如梦令》准备上校级教研课,显得冷静多了。首先,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古诗词的教学这样建议:“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诗歌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其次认真思考了如何体现“减负增效”的课堂模式,并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时,我用了以下方法:

  一、朗读全词,读出节奏。

  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自由读、指名读等方式,以及朗读的指导,使学生能读出词的节奏。

  二、结合注解理解内容

  古诗词的教学,最忌逐句串讲。由于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再加上学生课前已经预习过,因此,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让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小组合作学习,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接着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整首词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读懂了词的内容,而作者却只用33个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感悟古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

  三、展开想象体悟意境

  别林斯基说过:“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创造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形象意境,领会诗情,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李清照的《如梦令》向我们展现了“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一幅幅流动的画。教学中,在学生熟读诗文的基础上,在古曲的萦绕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耳听、用嘴吟、用脑想、用心灵感受,不知不觉把自己带入了特定的词境中。此时学生眼前的'画面不单是视觉的画面,而且也融合了他的感情和情绪,学生的脑海中增加了许多诗词中并未提到的物象,如“一条清澈的河流在茵茵原野上流淌。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晖当中。李清照时而倚亭而立,与朋友们把酒言欢;时而仰望着天,欣赏落日余晖;时而眺望河面,哼着小曲;??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这一切则能不让学生沉醉?又怎能不让李清照沉醉呢?这时,教者趁热打铁让学生用笔描述下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美美地读一读。让语文能力的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

  四、把握重点品味语言

  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品读,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要求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列举了“醉”、“误”、

  “深”、“惊”等词语,我并没有否定哪个词不妥,而是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解读。我肯定了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告诉学生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首首精,字字妙,这首《如梦令》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

  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我再结合自身对文本解读,引导紧扣词眼,欣赏 “醉”字,分析词人陶醉在哪些美景中,因何陶醉,并感悟“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以及作者为何对那日的情景念念不忘。进而体会语言运用的精炼、巧妙,进一步感悟词的意境、情感。像这样凭借情境,让学生咀嚼诗句、品味诗句的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情味,学生就有了很具体的感受调适。此时鼓励学生把这首词背下来,于永正曾这样说过: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了智慧。好的古诗文,好的现代文一定要背,不背不记就不是学语文。

  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仅能轻松愉快地学好这首词,而且能通过朗读、练写、背诵等形式扎扎实实学语文,每一位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如梦令》教学反思 4

  周一下午是关于六年级下册《如梦令》的录课。当下课时间一到,我便意识到自己失败了。

  我很沮丧地走下讲台,非常愧疚地对热情直爽的孙晓霞老师说:“孙老师,我讲乱了……”孙老师安慰我说:“没事,没事。”但我还是觉得脸红得发烫,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我在讲台上的后半节课自己都不知道啰嗦的什么,完全乱了方寸,也忽略了学生,只顾着时间不要拖堂,然后轰隆隆地往后讲……

  走出多媒体教室,阴霾的天气已经停止了冷雨,但我还是木然而习惯性地撑开伞,一个人默默地走着,想着课堂上的一幕幕,一一分析着自己的失误。

  第一、没有充分诵读。因事先没有让学生预习,这也是我事先安排的,没有告诉学生我要讲什么,想给他们一种心理上的新鲜和期待,想让他们的思想的翅膀不受参考书的约束,而是在课堂上从零出发,自由驰骋。同时,我觉得《如梦令》这首词很短,意思应该比较好领会。但是我错了,课堂上我给予学生品读文本的'时间太少,导致学生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便开始了这堂课的探究学习,故而探究不深,启而不发。

  第二、环节不清,设置失误。自始至终,对于这节课内容的解读,我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只是任凭学生说到哪就讲到哪,我没有起到一个清晰的导向作用,而是设计有些凌乱。归根结底,我还没有那种熟练驾驭课堂的功力,所以才如此无头绪。更蹩脚的一处设计是,我设置了学生身临其境的“穿越”,去感知李清照写这首词当时的场景,想象女词人和“卷帘人”的对白,但是由于把握不当,临时兴起加了一个“小尾巴”,没想到成了画蛇添足,显得十分牵强。

  第三、只顾把握时间,导致师生脱离。因为中间我自作主张多设置了一个环节,自己立时意识到了设计的失败,于是开始有些慌张,只顾时间上不要拖延,能把内容完美结束,于是就有点“赶”,忽略了师生之间关于文本的交流,成了我在讲,学生在听,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然后就是一塌糊涂……

  这次讲课,终于让我明白了自己的差距,原来我需要努力的还有太多太多,在各位老师面前,我需要的仍是不断地学习,学习,汲取营养,来丰富自己。

  想着想着,抬头一看,我已经走出了实验中学的大门,这时才恍然意识到天已经无雨。于是收起伞,脑中瞬时清醒了许多,失败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会朝着方向去弥补。加油吧!

  《如梦令》教学反思 5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是宋朝著名婉约女词人李清照的佳作。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外游的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荷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这是一首词,学生对此缺少相关的学习经验,那怎样借助学生以往的基础恰到好处地教学这词呢?经过反复的琢磨,精心地备课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去攻破:

  一、朗读全词,读出韵味。

  古诗词具有一定的音律美,只要恰如其分地把词的节奏,读来将会抑扬顿挫,耐人寻味。根据以往读诗的经验,对于七言诗学生会读成二二三的节奏,他们都能读得游刃有余。可是学生对古词的朗读欠缺经验,不知该如何把握词的节奏、韵律。那么,通过老师的娓娓范读就成了学生读词的入门了。领读、自由读、指名读等方式,以及朗读的指导,使学生能读出词的节奏。

  二、结合注解理解内容

  古诗词的教学,最忌逐句串讲。由于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再加上学生课前已经预习过,因此,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首先让学生在注释的帮助下,小组合作学习,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接着全班交流,请学生说说整首词的意思,让学生明白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读懂了词的内容,而作者却只用33个字就把一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感悟古诗词语言的凝练、含蓄。

  三、展开想象体悟意境

  李清照的《如梦令》向我们展现了“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一幅幅流动的画。教学中,在学生熟读诗文的基础上,在古曲的萦绕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耳听、用嘴吟、用脑想、用心灵感受,不知不觉把自己带入了特定的词境中。此时学生眼前的画面不单是视觉的画面,而且也融合了他的感情和情绪,学生的脑海中增加了许多诗词中并未提到的物象,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晖当中。李清照时而倚亭而立,与朋友们把酒言欢;时而仰望着天,欣赏落日余晖;时而眺望河面,哼着小曲;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这一切则能不让学生沉醉?又怎能不让李清照沉醉呢?这时,教者趁热打铁让学生用笔描述下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并美美地读一读。让语文能力的训练扎扎实实地落实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

  四、课外延伸感情升华

  在课的后部分,品读李清照的另一首《如梦令》,体会李清照晚年流亡到南方,再加上自己深爱的丈夫也因病去世,孤苦伶仃凄惨的经历。深深感受到每一首古诗词的字里行间都寄托着作者的不一样的情感,领略中华古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认为,本古诗词教学的难度一点儿不比作文教学的逊色。所以一直都不敢尝试在公开课上展示古诗词的教学。但,此次的收获,让我敢于挑战那些所谓难上的课例。

  《如梦令》教学反思 6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有这样的论述:“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小学生初学宋词,首先是有趣易懂。这首词的意思浅白,贴近生活,学生易于理解;词的画面丰富多彩,有静有动,学生易于想象;词的语言精炼优雅,学生易于鉴赏。因此,读通、读懂、读美就成为我整堂课的教学主线。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静心品读,推敲语言,想象画面,力求使文字鲜活起来,画面丰富起来,力求使学生的情感与词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彼此沟通、融合,最终达到美的熏陶和修养的提升。

  古人有“一首诗词一幅画”的说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赏析经典诗词的诀窍,也是教学经典诗词的妙法。于是,课堂伊始,我便与学生一起伴着悠扬的古筝曲赏画吟古诗,将学诗品词的意境营造渲染起来。学习整首词时,我也将引导学生想象“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三个画面,并运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述画面,体会感悟意境作为学习的重点。学生或联系生活运用语言描述“溪亭日暮”之美景,或联系以往的古诗词积累想像描述“藕花深处”的画面,或通过想象“争渡争渡”,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深深感受到这首词所表达的那种如诗如画的美——美景,美酒,美丽的意外,美丽的生活。当学生想像了这三幅画面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将这三幅画面统统归结于一个“醉”字,由那个“醉”字使学生体会到词人不仅仅为“美酒”而醉,更为眼前的“美景”而醉,为自己与同行朋友之间的“美情”而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自然得到了提高。

  一篇带多篇,几乎是教古诗词作为拓展延伸的共同做法。有的是同一主题,不同诗人的`对比;有的是同一诗人,不同风格的对比;有的是同一词牌,不同作者的对比。经过细致考虑,我选择同一词人(李清照)、同一词牌(如梦令)的组合,通过运用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对词人、词牌加深了解。而对于两次“醉”所包含的情感体会,则让学生更深的走近李清照,了解她的词风。

  从学生闪亮的眼眸,动情的描述中,我想,学生真实感受到了学习《如梦令》的乐趣,真切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好。如果因为这堂课,有学生爱上了宋词,爱上了李清照,那么,我的这堂课就是成功的。

  《如梦令》教学反思 7

  如何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率,语文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王瑛老师所执教的这节《如梦令》就充分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这节课解决了“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三个问题,而这三个问题就是每一篇课文要让学生了解的。三个问题中,对学生指导、帮助最大的就是“怎么写的”。王瑛老师紧扣学案中“读读《如梦令》这首词,想象它所描绘的景象,写下来。”的作业设计把它细化成“想象理解词的内容,扣住词中对时间、地点、景物介绍的词语,结合插图进行合理的想象领悟词的意境,并能把想象的景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一细化,学生有了操作的依据,让学生指导即便是“想象”也要有理由据。

  如果说,王瑛老师的`教学第二板块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话,那么第三板块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作为婉约派的创始人,这首词充分体现了她的“词风”。然而,如果不补充词人人生经历,学生就读不懂“常记”,读不出“含泪的微笑”。更妙的是王老师联系《练习2》中李清照所写的《夏日绝句》,让学生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李清照——既有小女子的温婉又有大丈夫的豪情。这就把文本读厚了。

  《如梦令》教学反思 8

  诗词得教学总是和作者的了解紧密联系,因为很多的诗词和作者得生活经历、时代背景、情趣心境有很大的关系,只有走近作者,才会为课搭建起丰厚得文化平台,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使我们的教学更有厚度和力度。

  《如梦令》得内容富有情趣,通过感情朗读、随文解词、展开想象、描述画面等手段,可以把这首词学玩。但是我觉得,还有更可贵的东西可以呈现给学生。比如,李清照先甜后悲的生活经历的确令人唏嘘不已,而烽烟四起的生活背景又让人忆起宋朝那段风雨交加的历史。从早期生活无忧的.富家小姐到后来动荡孤苦的遭遇,与其说是词人的不幸,倒不如说是国家的不幸,民族的悲哀。这些都在李清照的作品里体现得非常清晰。课文仅仅是个例子而已,课上,我让学生联系起来反复品读练习册上提供的材料《声声慢》和另一首《如梦令》,给学生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这样处理,并不是要把拓展的词学透,而是理解大概的意思和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为学生的学习指引方法不是比背出诗词的意思更重要吗?

  《如梦令》教学反思:在学习这首词前,我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两天时间充分预习一下,特别是对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的经历等作一下了解。星期一早读课,当我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时,发现孩子们的书上都写得密密麻麻的:对作者的一些介绍、字词的解释、词的意思(这些大都是从《课课通》上抄来的)。看着这一切,我对他们说:“看来你们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了,相信今天学习这首词会很轻松。”“是!”同学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

  上课时,我先让学生介绍对作者李清照的了解,很多同学都把手举得高高的。然后我话锋一转:“那你知道在这首词里作者向我们展现了哪些画面呢?你能把自己感受到的或想象的画面和大家交流一下吗?”学生的手明显比刚才少了,有几个虽然说了一点,但语言不流畅,也没有条理。(显然,学生在预习时没有充分、投入去读词。)于是,我再让他们去读这首词,静心思考。过了一会儿,同学们的手逐渐举起来了,感受到了“溪亭日暮”的美景、“藕花深处”的清幽、“一滩鸥鹭”的惊慌,感受到了作者李清照“酒不醉人人自醉”,陶醉于美景,以及她极度愉悦的心情。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逐渐进入情境。

  《如梦令》教学反思 9

  经典宋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对李清照的偏爱让我《如梦令》是一见钟情,再加之还从未上过古诗词公开课,所以没有斟酌,没有犹豫,就定下了上这一课。

  真正备起课来才发现,《如梦令》真的不是那么好讲。虽然之前我听过这一课,但要变成自己的课堂,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讲出自己的风采,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样才能把零乱的片段拼凑起来,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紧扣学生的心弦呢?怎样才能体现新课堂呢?为了解开这种种困惑,我苦思冥想了一个星期,思路才渐渐清晰。我先是沉下心来,钻研教材,研究《如梦令》,研究李清照。读词就是在读背后的词人,反之要读懂这首《如梦令》就得先读懂词人的心,词人的情。几天里,再次走近李清照——这位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一次又一次地低吟浅唱《如梦令》。于是有了“兴尽”其实是“兴未尽”,“沉醉”不仅仅是醉在美酒中,还醉在美景中,醉在美丽的意外中,醉在美好的生活中。“争渡”是少女们抢着划船,也是作者焦急心情的流露。……

  有了对清照思想情感的准确把握,对《如梦令》的深入解析,对学生情况的'了如指掌,此时的我底气足了,思路明了。于是整理思绪,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自己的教学风格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抛却浮躁,找回本我,终于“吹尽黄沙始到金”,一份《如梦令》的教学设计诞生了!

  学会品词,重要的是其过程和方法。我先让学生以汇报预习情况的方式了解作者,学会生字,自己品读。然后小组合作理解词义,同时,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所列举的“常记”、“沉醉”、“兴尽”、“争渡”等词语,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解读。我并没有否定哪个词不妥,还让学生把这些词逐一在黑板板书。板书已不仅是我对文本解读的体现,还是学生学习心得的交流。在这基础上,我再引导更欣赏的是“醉”字,并说明“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我的组织引导恰当好处。此外,在品读语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诵读,边读边思,边读边悟,使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建立在语言理解基础上。 学生深情地吟诵《如梦令》,从我的解读中感受到了早期李清照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设置了三个画面联系供学生选择——“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样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目标的出示,也是学习方法的出示,成为板书的一部分,打破了常规,新颖有效。知作者,读词文,品词意,悟意境,诵词文。

  静下心来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整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有点大,在时间上把握不太好,以至当堂检测没有进行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加注意!

  《如梦令》教学反思 10

  《如梦令》这首词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她一次泛舟流连忘返,酒醉后几乎迷路的情景,反映了她早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和爽朗豪放的性格。本课我主要采用了让学生课前自学的方式理解每句词的`意思,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找出“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三幅画面,帮助学生把握整首词的基本内容。另外,我也做到了注意课堂细节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意思。例如,当学生把“兴尽晚回舟”中的“兴”读成第一声时,我就马上给予纠正,读准了“兴”的声调是第四声,学生也就理解了它的意思。

  以上就是如梦令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教师们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如梦令》教学反思 11

  带领学生学完李清照的《如梦令》,黑板上留下了几行板书:傍晚、小溪、亭子、划船的女子、满溪的荷花、惊飞的鸥鹭。

  此时仅剩一道“工序”,就该圆满结束。这就是想象词的意境。于是我让学生再读一读板书,然后闭上眼睛,一边背诵,一边想象。

  背诵进行得很顺利。我问:刚才眼前出现了词中所描绘的情景了吗?指着一句中等学生回答,结果是没看见。不死心,又问一名优等生,回答依然让人失望。铃声响起来了,这堂课只能在缺撼中结束了。

  好在下午就是两节作文课,且这次安排的训练内容就是把自己当成李清照,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把《如梦令》改写成一篇想象作文。这等于是一次弥补缺撼的机会。

  上课伊始,我指着教室后面的一口池塘说:“大家就把它想象成一条小溪,咱们的教室可当作亭子,你就是词人,同学就是你的朋友——当然李清照不会有这么多的朋友去喝酒。”

  从身边的这口池塘引导学生展开了想象,学生倒也来了兴趣。

  然后请学生们按李清照的个性想象她们是如何“尽兴”的。讨论之后,总结尽兴的方式:弹琴、唱歌、猜谜、喝酒……只是不能玩电子游戏——那是不符合历史的`。

  尽兴之后,各自划船回家。此时,引导让学生从三个方面想象:一是眼中所见,二是耳中所闻,三是心中所想。经过讨论,田田的荷叶、灿烂的荷花、惊飞的鸥鹭,划浆的水声、鸥鹭的拍翅与鸣叫以及词人的焦急都被想象出来了。

  在此基础上,学生动笔作文,基本上能够一气呵成了。

  后来我想,想象真不是闭上眼睛这么简单的事。想象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经历。虽然文学作品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如果不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想象仍然是不到位的。当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如梦令》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可学生终究是要走出学校的,他不能每读一篇文章都去打开多媒体吧。况且多媒体的直观性也限制了想象的丰富性——所有学生的眼前只出现一个相同的情景了。

  《如梦令》教学反思 12

  学生对诗词学习诗词的难题是:读不好、发现不了美感、自然对诗歌也没有喜爱可言。本堂课的目的就是要用掌握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读懂词意;读出感情;欣赏语言,体味乐趣。

  一、灵活运用各种朗读方法,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读出感情。

  初次接触文本,学生读的时候还有个别字词不认识,这一遍就是为了梳理生字词。理解完整首词的意思之后,学生就知道哪儿该停顿,也大概了解了词的情感,此时再读,字音、节奏已经完全没问题,情感方面也掌握到差不多。到赏析完整首词的语言以及表达的情感以后,学生就能够读得越来越好。在这个读的过程中,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等各种读法,加入了比较读的方法,学生读得很用心。

  二、用抓关键词的办法,让学生读懂词意。

  不是词的每一个字学生的都不认识、不理解,关键字词的理解是学生理解词意的重点。沉醉;回周;误入;惊鸥每一个画面让选取关键字词来概括。读懂词意之后,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来理解全词。老师示范一个问题:“为什么沉醉?”学生照此思路相继提出了许多问题,最后老师提炼出了几个经典问题:“为什么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惊起鸥鹭?为什么时常回忆?”最后,学生自己解决了这些问题,问题一旦解决,整首词的情感也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三、“知人论世学习法”,让学生能够把作者的创作与身世背景相结合来理解。

  作家的身世以及生活经历极大地影响着她的情感变化。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用“知人论世”之法,在整堂课中穿插了李清照的一些人生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本节课所教授的李清照前后期两首同词牌名的《如梦令》,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学习这两首词,深入地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本节课老师与学生的配合度比较高,但无奈,学生的`水平终究是有限,反而让人感觉整节课上的有点吃力,学生被动接受的内容比较多,也就显得课程的容量有点多,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最后两首词的比较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探讨,这是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更多地考虑学情,合理规范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

  《如梦令》教学反思 13

  一、话题引入,通读全词。

  师:咱们从一年级到五年级肯定是学了很多很多的古诗,对不对?谁是咱们这个班里面古诗念得最有味道的一个?推荐一个?

  师:(对着大家指出的学生)这样吧,你带着大家来念几首古诗,好不好?

  生:(学生领念)《春晓》、《望庐山瀑布》。

  师:同学们脑海中的古诗词还有很多吧,今天时间关系咱们不往下念了,这节课盛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宋朝女词人李清照写的词。知道词吗?

  生:词语。

  师:哦,他说词是词语。盛老师告诉你错了。古诗词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看!(媒体出示《如梦令》词的内容)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词,词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诗有什么不一样?

  生:古诗每句字数一样,词每行的字都是不一样的。

  师: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做长短句。

  师:还有什么不一样吗?

  师:词有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的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就是这样的,同学们有兴趣来读读这首词吗?请大家放开声音来读读这首词。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读正确,读流利。这个要求不高吧,那你就放开声音自个儿读。

  生:放开声音读

  师:声音停下来了,谁能一个人,放开声音读读这首词?谁第一个把手举起来我就叫谁。就请你,勇敢的女孩子。

  生:(读词)

  师:谢谢你,你是第一个勇敢地站起来读书的孩子,刚才她在读的过程当中基本上是通顺的,流利的是不是?你们有意见吗?没有意见,我有意见,这里面有一个字是个多音字,“兴尽”,

  这个字又读xìng又读xīng,什么时候读xìng,什么时候读xīng你们知道吗?什么时候读xīng?

  生:兴奋。

  师:还有“大兴安岭”。但是这个“兴”“高兴”、“兴致”的“兴”却读第四声,所以在这个地方你说应该读第一声还是第四声?第四声,咱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齐读这一句)

  师:不错,咱们再读读这首词,这回第一个举手的是谁?又是一个勇敢的女孩子,我真喜欢你,读读。

  生:(读词)

  师:声音清脆响亮,口齿清晰。读通并不难,但是,同学们,读词的时候如果你能稍加停顿,那就能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了,比如说吧,第一句咱们可以这样读“常记/溪亭/日暮”。来,在位置上练读一下。

  生:(读全词)

  师:节奏感把握得挺好。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胖”读全词,古文今译。

  师:同学们,读词,读通,读顺还不算,还要读懂它。接下来,请大家在下边注释的帮助下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了,请你轻轻地读,再用自己的话轻轻地说,看看能不能把话说顺了,说通了,说明白了。好不好?开始吧!

  师:你自己能够读明白哪一句词的意思了?你站起来说给大伙听听。

  生: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记得在溪边黄昏的时候看日落。

  师:在那里看日落时的情景。是吗?不错的,她这么说,咱们能听懂她的意思吗?能听懂就可以了,来,往下说。你还能读懂哪一句?

  生:沉醉不知归路。她看到日落,沉醉到不知回去的路了。

  师:沉醉,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深深地陶醉了。

  师:不知道回家的路了,是吗?或者说是忘记(回家了)。

  师:再往下说

  生:误入藕花深处。这句话我理解的是他开船的时候开到有荷花的地方。

  师:对,划船的时候。那个时候船没有机器的.,划的。划到哪儿去了?

  生:(齐说:荷花深处去了。)

  师:是的,荷花深处去了。

  师:接着说。

  生:我理解的是兴(xīng)尽晚回舟

  生:兴(xìng)

  尽晚回舟,他高兴尽了,晚上只好坐舟回去了。结果到了荷花的深处。

  师:他这么说咱们明白吗?他说“高兴尽了”,晚上只好坐船回去,什么叫“高兴尽了”,你能不能说明白点?

  生:就是她看日落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她的兴奋已经没有了。

  师:兴奋没有了,你们有不同的意见吗?他说她不要看了,所以回去了。

  生:我觉得是幸好有晚回来的船只。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你怎么理解?

  生:我觉得是应该朝霞没了,她看完了才回去的。

  生:我是想她是到了傍晚才回去的。

  师:她看着看着,陶醉在里边了,但是,天都黑下来了,这个时候又不得不回去,其实这个“兴尽”是兴未尽,但是因为晚了,所以不得不回去。

  师:还有最后两句没人说,谁来说?

  生:我解释的是惊起一滩鸥鹭。意思就是她在开船的时候不小心进入了荷花的地盘。然后荷花里边有许多的鸥鹭,被她船一开进来就全部飞走了,就是惊起一滩鸥鹭。

  师:荷花深处,不是荷花的地盘。然后划船怎么会惊起一滩鸥鹭?

  争渡,争渡,谁读明白了?

  师:怎么出去啊,怎么出去啊?在抢着划船,这个时候把一滩欧鹭给惊起来了。

  师:同学们很能干,不知不觉地把这首词给读胖了。(板书:读胖)同学们,如果说把咱们刚才说的话写下来,你说长不长?

  生:长

  师:可是这一首词才用了多少字就把这一次作者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数一数。

  生:33个字。

  师:是啊,33个字就把作者那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交代清楚了郊游的时间是(日落)就是我们说的黄昏、傍晚;地点是在(溪水边的亭子里)对,溪水边的亭子里。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咱们读一读整首词,体会、体会。

  生:(读全词)

  三、美读全词,想象画面。

  师:光读懂还不够,还要把这一首词读活了。读得很美很美,古诗词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咱们自己再来读读这首词,看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

  生:(小声读词)

  一)画面1:“溪亭日暮”

  师:咱们先来读读第一句和第二句,一起读。

  生:(读一、二句)

  师:“溪亭日暮”,让你想起怎样的画面来了?

  生:我想起小溪边有座亭子,那位诗人就站在亭子里面看太阳的日落。

  师:太阳的日落。这话怎么说,说清楚了。

  生:也就是看黄昏时的景色。

  师:对,什么景色?

  生:美丽的景色。

  师:太阳落下来的景色,日落美景。他刚才的画面当中有人、有亭子,那个亭子是几个角的?噢,是个六角亭,肯定是小巧别致的。你想得这么美,肯定能读好它。你来读一读。

  生: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师:你脑海中的画面当中还有什么?

  生:我看到一个亭子,然后李清照把手放在背后,仰望着天,天空披上了一层红红的晚霞,一条小径通向远方。

  师:哦,你还看到了一条小径。落日余辉,晚霞笼罩天空的情景,你们看到过吗?怎么美?谁来描绘给大伙听听啊。

  生:天边都是红颜色的,一轮火红火红的太阳挂在天上……(学生觉得词穷。)

  师:这个时候才感觉到语言的苍白,是不是?来,你就读一读吧!

  生: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师:盛老师,帮助你一下,你们看啊(媒体播放黄昏情景,配乐)

  “黄昏时候,太阳慢慢地从山的后边落下去了,晚霞染红了整个天空,远处的山,近处的水,还有小亭子,都笼罩在晚霞的余辉当中。水面上波光粼粼的,使我们想起这样的诗句来“一道残阳扑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样的情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让我们把这种美通过朗读传递出来。

  生: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师:沉醉不知归路。她是这样读的,你也来读一读吧。

  生: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师:(深情朗读。)大伙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师:盛老师仿佛看到那样的情景了,再来一次。

  生:(齐读: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师:在那样的地方,那样的时候,词人和她的朋友们会在溪边的亭子里干什么?大声地、七嘴八舌地说出来吧!

  生: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生:一边吃菜一边看。

  师:哦,是在郊宴。

  生:他们可能会下下棋。

  师:对,诗人就是有这样的雅趣。你想她还会在干什么?

  生:我想他们还会在看景色。

  师:看景、吟诗、作对,然后是聊天、下棋,眼睛里看的是美景,嘴里品的是美酒和佳肴,鼻子里还可能会闻到阵阵的……是的荷花的香味、酒香味,那可真是全身心的享受啊!叫酒不醉人,(生接——人自醉啊!)咱们再读这两句,让我们也深深地陶醉一次。

  生:(读两句)。

  二)画面2:藕花深处

  师:除了这个溪亭日暮让你想起了这么美丽的画面之外,还有哪个词也让你想起了美丽的画面了?再读一读,品一品。

  生:“藕花深处”。我的理解是有好多好多的荷花,一大片。

  师:满池都是。怎么美,你能说得美一点吗?

  生:下面是绿绿的荷叶,上面一朵朵荷花含苞待放。

  师:你想起怎样的句子来了?咱们学过荷花吧,把优美的句子吟诵一句到两句给大伙听听。

  生:这荷花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部展开了。有的在微风中轻轻舞动着。

  师:你们仿佛看到了那满池荷花的美景了是吧。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生: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师:这就是写黄昏时候荷花的情景的。这个时候啊,已经是黄昏了,一切都变得朦朦胧胧,“藕花深处”,那是一个清香四溢、色彩缤纷、幽静而神秘的世界。我想这个时候他们肯定是更加陶醉了。来,请读读第三句、第四句。

  生: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三)画面3:一滩鸥鹭

  师:你还从哪些词语中联想起画面来了?自己读下去。

  生:“一滩鸥鹭”。

  师: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生:他们可能在说,让我先走,让我先走。

  生:怎么办呀,划不出去了。

  生:我听到了欧鹭翅膀拍打的声音。

  生:还听到了非常急的“哗哗”的划船的声音。

  师:你从哪个词语中听到这样的声音的?

  生:争渡

  师:因为她们在抢着划船。真会读书。

  生:还听到溪水声。

  师:溪水被船桨击起的声音。

  生:我还听到鸥鹭在叫。

  师:鸥鹭叫声响不响?

  生:响。

  师:你怎么知道有这么响啊?

  生:因为上面说惊起一滩鸥鹭,是“惊起”的,又不是凭空飞起来的。

  师:是啊,它是一下子受惊了之后,突然“扑拉拉”飞上了天空。

  生:而且她是惊起“一滩”鸥鹭,一群鸥鹭全部被惊起,一起叫所以很响。

  师:你想啊,她们叫哇,笑哇,声音那么响,那么喧哗,这个时候把栖息着的鸥鹭一下子惊飞起来。“扑拉拉”一声,一群鸥鹭冲破夜幕,飞上蓝天,那情景该多么壮观啊!这样的情景她平时能看到吗?那可真是大自然的奇观啊!谁来读一读这两句?

  生: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师:这样划船能把欧鹭惊起来吗?

  生: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师:划得再有劲一些,你再来试试。

  生: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师:你想此时此刻,词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指名说)

  生:多么开心。

  师:是啊,那是一种意外的开心,意外的收获。

  生:惊喜。

  师:这个“惊”字,既是指鸥鹭给惊飞起来了,又向我们传递了词人惊喜的心情。写得多好啊。再来读一读。

  生:读最后两句。

  四)一幅流动的画

  师:刚才我们边读边想象,读出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有“溪亭日暮”,还有“藕花深处”,还有“一滩鸥鹭”。其实整首词就是一幅流动的画。你们看,因为是观赏“溪亭日暮”陶醉了,所以才会误入“藕花深处”,因为是误入“藕花深处”,所以才会惊起“一滩鸥鹭”。来,一起读整首词。一边读一边想像这幅活动的画。

  生:(读全诗)。

  师:听你们读得有滋有味的,盛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来读一读,可以吗?(师深情朗读)

  师:来咱们再来读一读,盛老师跟你们一起读。

  (师生齐读)

  四、瘦读全词、品味语言。

  师:同学们真能干。读着读着就把这首词读胖了,读美了。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板书:瘦)

  师:你能不能读着读着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生:我觉得是一个字“美”。

  师:确实是美的,可惜这里边没有直接写“美”字。

  生:醉

  师:你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只有美景才能让她沉醉,我认为是醉。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醉来了?

  生:它有日暮,有藕花,还有一滩鸥鹭。让人沉醉在里面,所以我认为是醉。

  师:那就请你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生板书:醉)

  生:我觉得这个字应该是“梦”,“如梦令”的“梦”。

  师:盛老师告诉你,“如梦令”是个词牌名,它分开来是没有特定的意思的。不过我想听听你说梦的理由。

  生:就是作者写的这首词像梦一样的很美。

  师:你说的也挺有道理的。

  生:我觉得是“记”,因为整首词都是在写她记着的东西。

  师:她回忆怎样的美景?

  生:她记得溪亭日暮,记得藕花深处,还记得一滩鸥鹭。

  师:你们觉得这个“记”字有道理吗?(有)请你去写在黑板上。(生板书:记)

  生:我认为应该是“暮”。

  师:你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她看了日暮以后就非常沉醉。她不知道回家了,然后到了晚上才回家,但是因为留恋刚才日暮的情景,竟然把船划到了荷花的深处。然后才清醒过来。

  师:她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地划出来啊?

  生:因为她觉醒过来的时候已经入的很深了,所以这么着急。

  师:白天的话用得着这么着急吗?(不用)还是因为“暮”对不对?请你写在黑板上。(生板书:暮)

  生:我认为是

  “兴”,因为她兴致很浓,看了溪亭日暮,很沉醉,忘记了回家的路,所以后来才误入了藕花深处,惊起了一滩欧鹭。

  师:有道理。其实她是兴未尽,天晚了不得不回去,回去的时候有了意外的收获,其实一“兴”未平又起一“兴”。请你也写在黑板上。(生板书:兴)

  师:同学们品出了那么多的字,你看,不管“暮”也好,“记”也好,“醉”也好,还有“兴”也好,老师认为都有道理,因为“暮”所以“兴”,因为“兴”所以“醉”,因为陶醉了,所以常常记得不能忘记啊,(师连线)。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

  “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这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

  师:这次郊游的经历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还陶醉在哪呢?

  生:陶醉在鸥鹭飞起来的时候。

  师:美景中。

  生:记忆里。

  生:还陶醉在日暮里。

  生:陶醉在荷花的清香中。

  生:陶醉在误入藕花深处(的快乐中。)

  师:是的,词人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读出浓浓的醉意来好吗?再读这首词。这回你能背下来的,咱们就背下来了。

  生:(读、背全词。)

  五、对照比读,延伸课外。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首词。

  生: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师:盛老师把两首词放一块儿,你发现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字数一模一样,都是33个字。

  生:我发现它们同行的每个字都是对应的。

  师:句式一样的,是吗?

  生:题目一样,作者也一样。

  师:题目你还记得叫什么?就是咱们说的?(生齐说:“词牌名”。)你还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格式都一样。

  生:最后一个韵母都是“U”

  生:都写到了醉。

  师:哪一句?

  生:“浓睡不消残酒”

  师:李清照的词中还有很多也写到喝酒了,有兴趣可找出来读一读。

  师:同学们发现的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字数、句式和韵律。这首词咱们以后还有机会细细地品味。

  师:古代的词谱成曲可进行演唱,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如梦令》这首词谱成曲子后,唱出来是什么感觉的?(放音乐)

  师:有味道吗?它是用昆曲来演唱的。有兴趣可找一找别的谱成曲的词来听一听。

【《如梦令》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如梦令的教学反思08-22

教学反思之如梦令08-30

《如梦令》教学反思示例10-05

如梦令的教学设计05-19

如梦令教学设计05-11

教学反思:长城教学反思08-07

《如梦令》李清照10-02

如梦令的教案07-19

教学反思《灰雀教学反思》10-28

用户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