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庆行业调查报告

时间:2023-11-18 07:52:17 调查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婚庆行业调查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婚庆行业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婚庆行业调查报告

婚庆行业调查报告1

  结婚在中国传统文化看来,是“终身大事”,无论家庭条件如何,把婚事办得风风光光,是不少新人,尤其是新人长辈深入骨髓的文化。这个包含酒店、餐饮、汽车、首饰、房地产、摄影、旅游等“大婚庆”行业范畴带来了巨大的机会,20xx年全国婚庆行业服务营业额达到7,000亿左右规模。

  本调查报告从婚庆市场容量、婚庆市场趋势、婚庆市场行业壁垒以及影响婚庆市场发展的因素等四大方面,对20xx婚庆市场进行了总结,为希望在婚庆行业取得发展的创业者提供创业前的功课。

  一、婚庆市场容量

  婚庆市场的基本生产要素是新人,当新人的数量处于高速增长的时期,婚庆的市场需求自然随之增长。

  解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两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1962—1973年,跨度约12年;第二次是1980—1991年,跨度也约12年。这两次生育高峰的时间间隔约为18年。时至今日,随着1980年前后出生的人口开始进入结婚年龄,自20xx年开始,中国的结婚登记对数再次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20xx年我国全年婚姻登记人数为1,346万对,而20xx年上半年该数据已达到694万对。另据上海市民政局年度婚姻登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上海市全年婚姻登记人数为14万对,自20xx年开始,上海已经连续四年全市婚姻登记人数超过14万对。

  与新人倍增一同增长的是社会消费水平的提升。20xx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婚庆的投资也在不断的增加。

  二、婚庆行业发展趋势

  1、婚庆服务机构专业化、规模化

  由于婚庆服务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且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全国性的婚庆产业品牌尚未形成,一批婚庆服务类企业仍然会注重婚庆服务的品质、市场占有率和品牌推广力提升,从而取得地域性知名婚庆服务品牌的美誉。

  “作坊式”的婚庆服务企业将被专业化、规模化的婚庆服务机构取而代之。由优势婚庆企业主导的行业整合,将提升婚庆市场的集中程度和婚庆行业的整体盈利水平。

  2、定制化

  随着85后、90后人群进入适婚年龄,个性化、多样性消费逐渐成为主流。这批新人大多具有自主性强、不随大流、接受新事物快的个性特点,定制婚礼服务将受到市场更多青睐,“私人订制”的婚礼形式将成为婚庆服务市场的新选择和新潮流。

  定制婚礼不只是对婚礼视觉层面的改变,更有对精神层面的挖掘,在婚礼流程、环节设置得到充分体现,一些摒弃常规环节、融入新式内涵的'全新婚礼形式将会在新人消费者的婚礼上得到新的呈现。而“蜜月定制”、目的地婚礼、公益婚姻大讲堂等均可融入全套婚庆定制服务。

  开发婚庆服务产品品种,充分满足新人消费者需求,是有待开发的“新蓝海”。

  3、“一站式”婚庆服务日益流行

  一站式婚庆服务在中国一些富裕的地区率先流向开来。一站式服务集婚礼策划、婚纱摄影、新婚庆典、婚宴酒席、蜜月旅游、婚纱礼服、珠宝玉器、喜烟喜酒喜糖等婚庆供应链各环节为一体,极大程度上方便和满足了新人消费者的比价需求和消费需求。

  三、婚庆行业新人将面临的挑战

  1、人才壁垒

  婚庆服务机构所配备的策划、司仪、化妆、摄像等具有的专业水准以及服务口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家婚庆企业乃至一个婚庆品牌的生存与发展。婚庆行业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存在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过多的现状。缺乏优秀的婚庆服务团队,婚庆行业的潜在进入者其服务水平和创新力都将受限。

  2、品牌壁垒

  品牌认知度和品牌信赖度已经成为婚庆消费的重要依据。建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需要投入较大的人财物等资源,且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与沉淀。对于新进入本行业的企业而言,打造品牌需要耗费高昂的成本,且面临市场不确定性的风险,新进企业短时间内无法与原先知名企业开展竞争。

  3、渠道壁垒

  产品或服务均需借助强大的销售平台才能为客户所接受。任何成熟的企业都具有较为完善的渠道网络。销售渠道的建立和维护需要付出较大的先期成本和时间积淀,这成为新进入企业的较大阻力。没有稳定的销售平台和一定的渠道开拓能力,新品牌在婚庆服务市场中必将处于劣势。

  4、资金壁垒

  婚姻服务行业由于其自身业务特点,实际经营运作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从婚庆服务项目的开发、前期宣传推广,到婚庆渠道的搭建以及专业策划、制作团队的引进均需消耗大量的流动资金。作为一站式婚庆服务机构,特别是在场馆租赁方面需要承担较大的费用支出。

  5、成熟商圈的稀缺性

  从长远看,城市成熟商圈的店铺资源相对稀缺。一站式婚庆服务中特征最为明显的场馆会所服务极为依赖于固定的服务场所向客户提供服务,好的选址是会所开设成功的重要因素。

  行业内的品牌企业往往利用先发优势,在成熟商圈中占据有利地段,优先布局核心会所。因此,在客户认知度、品牌知名度和客户稳定性等方面占据竞争优势,并将产生排他性的影响,在同一区域内对同行业其他企业构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行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从业者水平参差不齐

  现阶段,婚庆行业中的企业还是以小公司为主,多数经营婚庆业务的公司还处在“小打小闹”阶段。而从从业平均人数来看,全国各城市的婚庆行业平均从业人员均很少。而且其中存在大量的兼职人员,缺乏专业的培训以及权威的职业资格认证,严重阻碍了行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2、标价意识不强,价格缺乏透明度

  当前婚庆市场定价随意性比较大。尽管各个公司都有一定的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但很多都没有进行明码标价,也没有在公司的醒目位置加以公示,消费者不能完全了解服务内容以及市场行情,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发生漫天要价的情况,同时也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失序,价格战时有发生。

  总结和结论:

  从大环境来讲,婚庆市场正处于蓬勃发展期,随着年轻群体对婚礼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对定制化婚礼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婚庆市场必然将赢来发展的巨大机会。

  然而,婚庆品牌小、散、乱的现象仍较为突出,一定程度上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挠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后来进入婚庆市场的创业者,必将放弃小作坊、低价低质的策略,采用品牌化、定制化、一站式的婚庆服务模式,才能在婚庆—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

婚庆行业调查报告2

  一、婚庆O2O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1、婚庆行业简介及特征

  婚庆行业,又称婚庆消费行业,是为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中的新婚阶段(包括婚前准备、婚礼庆典、婚后蜜月等时期)的新婚人群提供系列产品和全面服务的各种行业的集合,是传统意义上仅注重婚庆典礼的婚庆行业的延伸与扩充。

  2、中国整体婚庆行业状况

  人口、社会因素共存,结婚登记新人数量稳中有降

  20xx年-20xx年,我国每年平均等级新人数量保持在1300万对左右;20xx年前,新人绝对数量稳步上升,但增速逐步下降。

  究其原因,1985-1990年为中国最后一个生育高峰,90年后出生人口数逐步下降,因此近年新人数量出现下降趋势。另外,女性经济独立、工作压力、高房价也是导致新人数量降低的因素之一。

  未来婚庆消费需求用户数量将持续增加

  根据中国人口出生情况可以看出,1985年后,新生人口比例出现增长高峰。随着1985年以后出生人口开始进入适婚年龄,未来十几年内有婚庆消费需求的人数将不断增加,预计在20xx-20xx年间逐步达到高峰,其中85后、90后将成为这一群体的主力军。这样的人口环境无疑为婚庆O2O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初婚年龄延至25-29岁,并继续向大龄化发展

  20xx至20xx年间,我国新人初婚年龄集中区间由20-24岁延至25-29岁。预计未来五年,我国居民初婚年龄将继续集中在25-29岁区间,并有继续向大龄发展的趋势。

  初婚年龄的推迟与现代年轻人的婚姻观念及生活观念的改变相关。目前,女性独立意识的增强使得女性在职场上获得了更多的认可,经济实力也逐步增强。而在传统观念中,男性的.经济实力在婚姻问题中则是一项重要参考指标,因此男性需要更多的时间积累财富;另外结婚年龄晚与高学历间也存在相关关系,高学历与教育年限的增加也导致初婚年龄的推延。

  预计五年内,每年婚庆消费行业市场规模在8000亿元左右

  据国家民政部的统计,20xx年,我国因婚礼当日而产生的消费接近3000亿元;全国调查的数据样本显示,20xx年,全国的婚庆行业营业额大概达到7500亿至8000亿元.

  不考虑消费水平上升、物价上涨等原因,保守预计五年内,每年平均婚庆消费行业市场规模将在8000亿元至9000亿元之间。

  3、婚庆O2O行业发展现状

  婚庆行业具有 “天然O2O基因”,弥补传统行业不足

  目前整体看,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婚庆企业都有动力去开发这块未充分开垦的大市场。对于大平台来说,婚庆O2O将会是典型的现金牛业务。

  4、婚庆O2O的未来发展

  社交化—— 获取用户 & 培养潜在用户

  口碑传播效果突出

  婚庆消费者通常是无经验的新人,单频次且大额的消费特征以及信息不透明的市场行情使得消费者的信任成本增加。而婚庆体验的好坏是由经验用户无限传播,社交化使得“口碑传播”更容易。

  社交平台培养用户效率更高

  获取用户从“被动广告营销”向“主动获取消费者”转变。通过“到喜啦”“新娘说”这类服务社交平台作为用户的获取渠道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另外通过社交平台的方式聚集培养潜在消费者,也可最终将有消费需求的用户导向商家。

  垂直化 —— 深度挖掘用户需求 & 差异化经营

  垂直领域市场前景巨大

  婚庆行业产业链长,婚礼策划、礼服购买、婚纱摄影和婚宴服务等各个环节,均是“小而美”的垂直领域

  垂直领域内易深度挖掘用户需求

  目前线上到线下交易成功的转化率较低仅为10%左右,深度挖掘用户需求才能提高转化率。通过线上平台用户信息搜索,线下成功消费的具体情况,进行数据分析,以此分析用户消费行为并深度挖掘用户需求。

  个性化 —— 差异化经营,为新人打造个性化婚礼

  个性化服务更易获取用户

  当前结婚主力——90后,有主张有个性。因此,个性化的服务更易获得他们的青睐。抓准用户需求,才能更好的服务用户,进而获得用户及口碑宣传。

  专一的差异化经营获得市场地位

  除去婚纱礼服、婚庆百货等大众商品,婚礼策划、婚纱摄影等创意类服务的同质化过于严重。品牌形象的打造需要显著的差异化,为新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更有助于企业获得市场地位。

  二、婚庆O2O行业用户数据分析

  婚庆互联网行业还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

  淘宝网婚庆行业数据显示,20xx年10月-20xx年10月,成交金额从9千万增长到2.6亿,增长迅猛。婚庆行业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25-29岁,与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数据吻合

  全国各省份登记结婚人数分布

  登记结婚人数主要聚集在人口大省

  婚庆行业消费人群地域差异

  消费人群分布不均匀,北京,上海的网上消费人群明显偏低。可能大城市适婚人群更愿意在一些独立App上进行消费(结合友盟App下载人群省份分布,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这点),省份客单价也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消费人群在婚庆消费方面的观念差异。

  用户省份分布:北京、广州用户数量最多

  据友盟用户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全国婚庆App用户地域分布呈梯队式,用户多集中于东部沿海省市。北京使用用户达108万,稳居领先地位。广东省以77.5万用户规模排名第二位。江苏、浙江、山东及河南属于第三梯队,用户规模在30万以上。

  用户年龄分析:26-35岁年龄段用户最多

  依据友盟统计数据显示,婚庆App使用用户中,18-35岁年龄段的用户共占比75.8%,其中26-35岁用户占43.1%,符合初婚年龄当前及未来预测的年龄分布区间。复杂的人口因素、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初婚年龄将继续向大龄化发展。

  设备总量:下载量呈阶段式变化,小米占安卓设备47.5%

  据友盟用户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全国婚庆App下载高峰集中在10、11、12月,增长高峰出现在7、8、9月,呈明显阶段性变化;下载设备中,安卓设备占比高达70%以上,其中小米品牌数达19个,占据安卓设备总数的47.5%。

  婚庆App人均使用频次与使用时长:

  7、8月为使用高峰期

  据友盟用户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全国婚庆App使用频次与使用时长呈现相似的波段走势。 “五一”“十一”假期为婚礼庆典集中举办期。新人们提前2-3个月便开始筹备婚礼,因此出现了3、4月及7、8月的增长期。高峰期过后,9月增长率开始不断下降,直到次年3月再次开启增长期。

  与婚庆行业密切相关的其他行业

  淘宝用户行为数据显示,浏览,购买过婚庆行业类目的人群,关注的其他类目主要围绕婚房装修,婚礼用品,以及度假旅游。

  用户属性分析:汽车拥有率为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汽车拥有人次比率为5.90%。依据友盟统计数据,婚庆App使用用户的汽车拥有率为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倍左右。 “有车”属性成为结婚人士的标签,私家车有趋势成为新时代下“结婚四大件” 之一。

  婚庆O2O市场存在的困境

  1、婚庆服务是单频次消费

  单频次消费意味着,优质服务也很难让消费者形成二次消费。因此,婚庆企业须不断地获取新用户,获取成本较高。

  2、高额成本下,利润空间被压缩

  店铺租金、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不断上涨;竞争日益增强,用户获取成本逐渐成为婚庆企业成本的主要部分。

  3、服务难以标准化,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需求的差异化导致婚庆服务很难完全标准化;部分商家为了维持高利润,在服务难以标准化的环境下会选择维持信息不对称。

  4、本地服务属性强,扩张经营难度大

  地域间文化习俗的不同导致婚庆服务也有所差异。因此,线上平台在不同地域需选择不同的摄影、婚宴等合作方,拓展服务范围覆盖全国的难度加大。

【婚庆行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婚庆行业报告03-21

婚庆行业报告02-09

婚庆行业报告03-21

婚庆行业报告2篇02-11

婚庆调查报告04-08

行业调查报告06-27

行业调查报告06-06

行业调查报告02-20

金融行业调查报告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