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大不掉成语   

时间:2023-11-07 09:26:33 芊喜 成语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尾大不掉成语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用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其起源,经过演变,直至在汉语中沉积下来,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成语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尾大不掉成语,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尾大不掉成语

  尾大不掉(拼音:wěi dà bù diào)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一年》。

  “尾大不掉”的原义是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尾大不掉

  【成语】:尾大不掉

  【拼音】:wěi dà bù diào

  【简拼】:wdbd

  【解释】:掉:摇动。尾巴太大,掉转不灵。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无法指挥调度。现比喻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出处】:《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示例】:今乘~之舟,损兵弊甲,迟迟与吾相持。 明·郎英《七修类稿?张友谅始末》

  【近义词】:尾大难掉

  【反义词】:挥洒自如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难以驾驭

  尾大不掉 成语接龙

  出处

  楚子城陈、蔡、不羹。使弃疾为蔡公。王问于申无宇曰:“弃疾在蔡何如?”对曰:“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郑庄公城栎而宾子元焉,使昭公不立。齐桓公城谷面真管仲焉,至于今赖之。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亲不在外,羁不在内。今弃疾在外,郑丹在内,君其少戒。”王曰:“国有大城,何如?”对曰:“郑京、栎实杀曼伯,宋萧、毫实杀子游,齐渠丘实杀无知,卫蒲、戚实出献公。若由是观之,则害于国。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一年》)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尾大不掉”。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 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兼并战争,鲁昭公十一年的春天,楚灵王在申地设埋伏诱捕了蔡侯,不久又把他杀害了。接着,楚灵王派大将公子弃疾率兵包围了蔡国,到了这年冬天就把蔡国灭掉了。然后,楚灵王任命公子弃疾为蔡公,掌管蔡地。

  一天,楚灵王问大臣申无宇:“公子弃疾将蔡地治理得怎么样啊?”申无宇说:“天底下只有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也只有君王最了解自己的臣子。公子弃疾在蔡地政绩卓著,做得很好,您的选择是正确的。但是我听人们说:“在正常的情况下,和君王亲近的人是不会任外职的,而从他国来的人也不应该担任内官。但是我国的情况是公子弃疾远在蔡国,而郑国的公子丹却在我国官居要职,您应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提早防范。”楚灵王听了之后就说:“我国周围都有高大的城墙,虽然在国内有些人的封地面积很大,但我想应该不会对国都构成威胁,不会有什么问题的。”申无宇听了之后非常无奈,因为实际情况是国内过大的分裂势力已经威胁到楚灵王的统治,而他自己竟然浑然不觉。见楚灵王还不明白如今的处境,申无宇只好直截了当地说:“郑、宋、齐、卫都曾因封地势力过大而发生动乱,卫国的蒲邑、戚邑就是两个大封地,封地之主就凭借自己强大的势力驱逐了卫献公。献公的城墙也和您的一样高大,但是却遭到了这样的厄运,就是因为下属的势力太大之后就很难听从君主的指挥。这就好比动物的尾巴如果太大了就不容易摇动,树梢的枝叶如果过于茂盛就很容易导致整棵树折断。我想我说到这里您应该明白了吧。”

  听了申无宇的话,楚灵王这才明白自己的处境。

  【顺接】:掉三寸舌 掉以轻心 掉嘴弄舌 掉头不顾 掉头鼠窜 掉尾自雄 掉臂不顾 掉舌鼓唇

  【顺接】:末大不掉 尾大不掉 尾大难掉

  【逆接】:跋胡疐尾 蚕头燕尾 藏头护尾 藏头露尾 彻头彻尾 彻首彻尾 春冰虎尾 从头到尾

  【逆接】:尾大不掉 尾大难掉 尾巴主义 尾巴难藏 尾生丧身 尾生之信 尾生抱柱

【尾大不掉成语   】相关文章:

尾大不掉的成语由来01-23

尾大不掉的成语故事01-21

有关成语故事的成语02-13

成语赏析关于言语的成语11-18

形容很多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2-28

成语大全(成语的各种形态)02-01

有关成语故事的成语集锦02-13

带口的成语和成语解释04-14

带味字的成语和成语解释01-13

带滴字的成语及成语解释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