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定思痛成语解释

时间:2024-03-07 09:59:58 炜玲 成语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痛定思痛成语解释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说到成语,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成语的语言文字是非常深奥的,含义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还记得都学过哪些成语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痛定思痛成语解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成语】:痛定思痛

  【拼音】:tng dìng sī tng

  【简拼】:tdst

  【解释】: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示例】: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何如哉!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近义词】:痛不欲生、悲痛欲绝

  【反义词】:悠然自得

  成语出处

  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唐·韩愈《与李翱书》)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痛定思痛”。

  成语故事

  在唐朝,韩愈要算是一个文名与官名同样显赫的人物了。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唐宋八大家”之一 。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显职。他文章出众,官居高位,受到后人赞颂也理所当然。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明末思想家顾炎武就曾经在《日知录》一文中,批评韩愈未显达时轻率写下的投知求见之文,并对韩愈的人格也提出了质疑。

  顾炎武所指,确有其事。韩愈曾经在《与凤翔刑尚书书》中竭力自荐,并提出“布衣之士”与“王公大人”须互补的观点,这就是韩愈遭人诟病的缘由。其实,韩愈自有难言的苦衷。他年少时家道衰落,一家三十余口都盼着他能够取得一官半职,以维持生计。但事与愿违,他屡试不第,内心怎能不焦虑?向达官贵人投知求见实在是他最后一线希望了,可这并不是他内心所愿。韩愈曾经写信给自己的好朋友李翱表明自己的心迹,他说:“你还不了解我的话,当世就没有人能够明白我了。我当年在京城时穷困潦倒,每日奔走于达官显贵之家,求他们的帮助,当时还不觉得难过,如今悲痛的心情平复了,再回过头来想那时所受的痛苦,简直不知道应当如何看待自己啊。”

  这番话语调沉痛无奈,让人不忍再对他多做苛责。韩愈显达后对晚辈奖掖提携不遗余力,大概跟他年轻时遭受的切肤之痛有密切关联。

  成语寓意

  痛定思痛,其痛更剧。人们不能因为韩愈未显达时轻率写下的投知求见文就否定他,否定他所取得的成就。在有严格门第等级制度的古代,寒门子弟若没有人举荐,想出头比登天还难,所以韩愈写求见文是迫不得已。正所谓“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王公大人功业显著,不借誉于布衣之士则无以广其名”。我们不是还赞赏自荐的毛遂吗?又何必诟病韩昌黎呢?很多时候,痛苦总是难以避免的。痛苦过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可能都会时时记起这段经历。这令人们难过,但同时也给人们以警醒:积极地生活,不能再让这种痛苦在将来发生了。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痛定思痛”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表示受挫折后的教训。

  运用示例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明末清初·褚人《隋唐演义·第九八回》:“到后来痛定思痛,凡身之所经,目之所睹,耳之所闻,无一不足以助其悲思。”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林黛玉)又想梦中光景,无倚无靠,再真把宝玉死了,那可怎么样好?一时痛定思痛,神魂俱乱。”

【痛定思痛成语解释】相关文章:

成语及解释11-02

心旷神怡成语解释02-02

成语及解释大全07-27

直木必伐成语解释03-21

贬义成语解释09-26

狼的成语及解释11-09

成语解释大全07-20

无出其右成语解释10-27

傲雪凌霜成语解释11-18

班荆道故成语解释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