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时间:2022-11-09 09:45:52 洁婷 报告 我要投稿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范文(通用17篇)

  我们眼下的社会,报告的使用成为日常生活的常态,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范文(通用17篇)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1

  20xx年以深化基层民主管理为主线,以健全基层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为重点,统筹推进基层政权建设,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了制度和组织基础,民政局联系民生最紧密、服务群众最直接,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肩负着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重要职能任务,必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奋勇当先、积极作为,切实履行好职责与使命,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贡献力量,现就我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一、积极推动乡村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动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等各项任务落实,扎实推进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提升;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合作组织为纽带,各种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农村组织体系,突出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领导基层治理、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着力提高农村基本民生保障水平。

  保护和改善民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职责所系。我局全力落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任务,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强化脱贫攻坚低保兜底保障作用,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通过完善制度、提高水平、加强衔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逐渐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保不低于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不落一人。积极推进社会救助创新发展,探索构建困难群体分类救助、急难问题综合救助的梯次救助模式。探索建立贫困状况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低保、医疗、教育等救助政策统筹,健全社会救助的工作协调、信息核对、受理办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机制,“兜牢”民生底线。

  三、切实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快健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布局,推进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提高农村残疾人社会福利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建立动态调整和可持续发展机制,鼓励社会专业康复机构、支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入农村社区,开展残疾人医疗康复活动;鼓励和引导专业社会组织进入农村社区开展精神障碍康复工作;推进农村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精准关爱行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进殡葬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乡村文明、移风易俗,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2

  根据区委确定的“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国土分局立足自身职能,根据区委《20xx年xx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计划》的安排部署,立即行动,落实责任和研究制定措施,大力开展了乡村振兴工作。

  一、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规划引领,超前安排。按照调整完善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重点围绕土地整治和特色农业,加强了对农村建设用地规模、布局和时序的管控。

  二是实施“土地整治+”惠农工程。发挥土地整治的平台性、综合性作用,规划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改善项目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打造田园综合体,让农民在土地整治中受益。

  (1)xx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完成,新打机井37眼、输水管道xx米、出水口xx个、排气阀门井xx个、泄水井xx个、排水沟xx米、过路管涵15座、桥涵2座、闸房36座、变配电室1座、低压电缆xx米、塔杆组立架线xx米、变压器1台、过路顶管69米、修建硬化路18961米、标志牌2座。该项目已完成区级初验,正准备市级评审。

  (2)去年已完成的12个土地整治项目共新增耕地xx亩,其中4个项目新增占补平衡指标500.6565亩,已完成省厅内业报备入库,正在进行外业核查。8个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76.39亩,正进行报备入库。(主要用于北斗科技园、老龄产业园、中基食品产业园、军民融合产业园、帅天科技等园区用地)

  (3)20xx年度共实施16个土地整治项目,拟新增耕地1434亩,涉及5个街道及发展区。其中11个小项目已经区政府批复,7个项目开始施工,1个项目完成施工,1个项目需重新招标,2个项目正安排前期工作;

  1个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与预算;

  4个项目已论证通过。

  三是科学安排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市国土资源局下达20xx年土地利用计划后,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我们在安排时积极向农村倾斜,主要用于农村社区和农村产业园区,根据坊子实际科学安排确定了拟征收的相关地块,其中用于九龙街道下房社区8.2亩、坊安街道葫芦埠社区6.93亩、辛冬棚户区安置用地56.56亩、坊安西曹庄机械加工项目15.8亩。

  四是加快推进征地供地力度,做好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村生态宜居的土地保障。按照棚户区改造进度要求,加快棚户区改造的征地和供地。召开专门会议予以安排部署,突击决战,确保了凤凰辛冬片区、柳沟棚改片区等18个拆旧村庄土地征收报批进度,棚户区改造安置供地5宗,面积xxx亩,成交价款xxx亿元,确保了村民安置的顺利落地。在供地政策上打破工业用地低于15亩的.不予供地的限制。今年在智能装备园供应低于15亩的地块3宗,坊安街道供地2宗。

  五是积极推进农村不动产统一登记。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基础上,加快推进“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从人员、设备、资金上全力支持不动产登记网点向基层延伸,目前九龙街道已经具备受理登记条件。其他镇街正在积极筹备中。

  六是扎实推进第三次国土调查。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查清街道、村庄内部商服、工业、仓储、住宅等地类的土地利用状况。汇总形成各类自然资源数据,开展综合分析,为农村规划、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今年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开展坊子区第三次国土调查的通知》、成立了区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开展了第三次土地调查宣传月活动,适时开展坊子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作业队伍招标工作。

  二、下步工作打算

  在振兴乡村战略方面,下步我们拟有效运用以下政策措施:

  1.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对具有资源优势和突出特色的村庄,统筹城乡规模,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与住建部门村庄规划衔接,优化村庄布局,强化用途管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适时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预留5%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大乡村振兴用地空间。

  2.加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用地,鼓励利用村庄集体存量建设用地,对急需落地的重点项目,实行评估认定制度,纳入优先预支计划指标范围,给予重点保障。

  3.深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优先保障农民权益。按照比例探索建立新增计划指标、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配比使用制度。积极引导国有大中型企业、社会资本参与增减挂钩,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提升项目质量。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3

  农村公路是服务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是我区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局党组历年来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巩固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发展全力推进农村公路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高质量养护、高水平运行的“四好农村公路”建设,为全面推进我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农村交通运输保障。

  一、工作进展情况

  根据区政府工作安排,20xx年至20xx年,三年时间实现全区自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全区有自然村625个,截至今年上半年有xx个自然村实行通硬化路的目标,剩下11个自然村,今年年底之前实现硬化路的目标。

  今年农村公路建设里程xx公里,计划投资xx万元。目前已完成52.8公里,完成投资xx万元,预计11月全部完工。

  二、典型经验

  1、健全机构,强化领导。

  为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实施,局成立农村公路建设领导组,全面负责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成员由相关科室和农管所、质检站组成,同时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负责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

  2、加大资金投入

  自然村通硬化路工作是省、市、区政府重要工作之一,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上,区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每年自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为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3、科学谋划,强化统筹

  我局将农村公路建设置于乡村振兴的大局统筹安排,坚持做到“三结合”。

  一是与综合交通规划相结合,把农村公路作为整个综合交通网络的延伸和完善。

  二是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农村公路围绕乡村振兴统筹发展。

  三是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公路规划促进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原则。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上级交通部门把建设项目、资金往贫困县倾斜,导致非贫困县没有项目没有建设资金,导致农村公路建设困难。

  四、建议

  今后全方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取消贫困县与非贫困县之分,建设资金均等发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建立全域覆盖、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实施区域城乡交通一体化行动,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4

  今年以来,xx路办事处按照全市“五城一村”建设要求,立足村情实际,以“强基础、促长效、抓绿化、促民风”为重点,扎实推进15件实事,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果

  (一)饮水安全

  积极争取省级帮扶资金20万元,柿庄南村、柿庄东村共打深机井2眼,实现了24小时供水。白鹅坟村争取市级拨款8万元进行了水改,共安装水表200块。

  (二)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道路硬化方面,季家铺、蒋庄、郝家铺、柿庄北村等4个村根据村民实际需要,召开代表会商议,累计投资100万元硬化村内主干道3280米。柿庄北村利用津保路绕城线经过村北契机,提前安排,硬化通绕城线连村道路1200米。

  在安全用电方面,柿庄南村、柿庄中村投资25万元新增变压器2台,新增变压器容量100千瓦,改造低压线路3公里,更换电表40块,地埋电缆450米,改善了因负荷过低经常出现跳闸断电问题。

  在亮化方面,投入资金2.3万元安装路灯37个。

  (三)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办事处从“百日攻坚”以后,实现了“村收集、处转运、市处理”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各村严格执行《村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制度》《保洁员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村内主街道保持了干净整洁。上半年处村共投资11.7万元清运积存垃圾、杂物18000立方米,新增美丽庭院户50个,12个村配备保洁人员43名,分片包区做好街道保洁。

  (四)村庄绿化

  新植环村林带40万平米,新植环村树木10万株,村内新植乔木5000株,白鹅坟村在1500米通村路两侧及游园内种植油葵27000平米,实现景观与效益的双丰收,村口道路两侧种植胸径20厘米槐树40棵,种植枫树50棵,苇茅1000棵,种植苗圃150亩。

  (五)民居改造

  争取上级帮扶,荷花村农村危房改造1户,改善了住房条件。

  (六)环境美化

  柿庄中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建设文化广场1007平米,目前正申请安装健身器材,文化广场建成后,绘制农村文化墙30平米,标语广告整治70平米。白鹅坟村在游园内建设篮球场一座,乒乓球台一座。

  (七)教育设施建设

  xx路中学新建教学楼、宿舍楼投入使用,投入15.5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100件,极大改善了师资环境。

  (八)产业支撑

  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外出参观学习,新增永胜葡萄专业合作社,占地50亩,引进17个品种。扶持茂源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进行扩建。三联牧业大耳羊项目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大耳羊存栏3000多只。

  (九)基层组织建设

  在村“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精心部署,摸排走访,把政治觉悟好、带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群众公认的`候选人选进村班子,实现了12个村班子健全、团结有力,严格按照党建规章制度开展工作,通过教育平台学习党的政府方针政策,扎实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

  (十)精神文明建设。

  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采取“企业借力、拓展阵地”等形式,富强采暖炉公司在办事处白鹅坟村、太平庄等5个村开展文艺演出,一千多名群众观看;开展了“雅迪”杯广场舞大赛,办事处各村及周边乡镇共16个代表队参赛,经过两轮预赛,荷花村、司马庄、季家铺村在决赛中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利用新建成的文化活动广场和枫林园、锦园两个新建成的游园,村民们开展了文学交流、跳舞健身、戏曲歌唱等活动。

  二、主要做法

  (一)宣传发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农民是建设主体,通过召开支部书记会提高村干部思想认识,要求他们调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的积极性,通过他们做好村民的思想发动和宣传工作,调动广大村民的参与热情,自觉维护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做好“门前三包”。

  (二)民主决策。美丽乡村每一项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必须精心策划、科学安排,年初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各村班子就精心筹划工作计划,对群众关注较高的项目列入首要待办事项,按时段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对具体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困难,按每个阶段召开村民代表会,开展讨论、分析、解决,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实、做好。

  (三)多方筹资。经过两年的持续建设,各村积累资金不足,为保证建设资金的投入,积极争取省级、xx市级、xx市级帮扶资金支持,5个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广场、道路建设。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5

  自20xx年4月初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来,下敖村两委严格把握文件精神,依照我村实际情况,从我村的长远利益出发,以构建“清洁下敖”为目标,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作为重要抓手,切实改善村容村貌,力求把该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充满活力的和谐村庄。

  一、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识

  村两委班子高度重视“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将该项工作作为20xx年度重点工作,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村民代表和包村单位动员会各项工作的开展,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为组长的清洁乡村理事会,选取村支两委成员、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和威望较高的'群众为理事会成员。同时,领导小组成员深入村民家中,进村入户宣传“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相关内容,使群众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认识逐渐达成了一致,激发了广大村民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工作热情。

  二、强化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长期以来,农村的“脏、乱、差”现象和农民的环境意识淡薄,居住环境不讲究、生活卫生不注意等陋习根深蒂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不仅是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更是对农村落后陋习改变。为此,我村坚持把宣传工作作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先导工程来抓,充分利用村民代表、党员会议,村级网页,宣传栏等有效载体,对“美丽广西,清洁乡村”工作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

  三、加大投入,改善村容村貌

  下敖村积极拓宽思路,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建成一个垃圾池,拟增建垃圾池8个;购置垃圾桶、垃圾车等清洁设备;聘请专人负责清倒垃圾,不定期对路面进行保洁;清理沟渠、塘坝的淤泥,消灭卫生死角等。

  四、完善机制,形成长效管理

  下敖村着眼于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切实巩固“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并努力向常效管理迈进。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党员会议,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通过多次民主讨论和修改,制定《下敖村村规民约》、《下敖村门前三包责任书》、《下敖村在外工作和经商人员捐款倡议》和《清洁乡村理事会》等管理考核机制,从制度、措施、工作方法等方面加强管理。建立督查机制,一方面是村民督查,一方面是村里老党员、老干部的督查,如有群众反映环卫工作不到位的,调查核实后要追求相关人员责任,并与工资奖金挂钩。定期组织人员开展监督活动,督促整改,确保“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取得实效。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6

  我乡自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精心部署,认真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进行美好乡村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组,扎实做好美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

  为扎实做好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乡成立了以李大庆为组长,张云清、李敏芳为副组长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组,从全乡抽调精干人员,集体办公,扎实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各项工作,同时对各村两委成员、各村村民代表进行集中平培训,让其深入了解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建设方式方法,为我乡美好乡村建设积极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二)、认真做好三个自然村美好乡村建设工作

  今年我乡共有三个美好乡村自然村建设项目,分别为富溪行政村塘下自然村垃圾收集点建设项目、桃溪行政村庄坑坞自然村与太塘行政村下村自然村健身活动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6.428万元,这三个自然村自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乡村两级干部密切配合,严格按照美好乡村自然村建设标准进行建设,目前富溪塘下自然村垃圾收集点建设项目已经完工,太塘下村自然村和桃溪庄坑坞自然村农民建设活动场地建设项目也已开工建设,预计十二月底能够投入使用。

  (三)、丰富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培育良好的乡风民风

  自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乡积极培育乡风民风,首先是加强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在每年正月组织一次舞龙大会,传承与发扬富溪滚龙、板龙文化,第二是引导群众开展健康的娱乐休闲方式,结合“美好生活跳起来”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目前人数已达230余人,其中富溪村舞蹈队多次到市区进行广场舞表演,并被日报发表报道。

  (四)、精心谋划,做好20xx年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申报工作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我乡对全乡七个行政村进行摸排,并找各村书记、主任了解情况,走访各村群众,深入了解他们的建设意愿。经过摸排和走访,决定将村、富溪村、太塘村三个中心村进行申报,并利用这次机会,更加深入的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意义进行了宣传,为下步进行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奠定了一个基础。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自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乡积极探索,现将有关主要做法与成效汇报如下:

  (一)、加强宣传,引领群众共建美好乡村

  自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我乡多次进行宣传活动,首先是对各村两委和村民代表进行培训,让其深入了解美好乡村建设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工作方式、方法;第二是利用农民工返乡过节等有利时机进门入户开展美好乡村建设宣传,提高当地群众对美好乡村的认识度与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

  (二)、深入开展“美家园、清垃圾”活动,保护当地环境与村容村貌

  今年以来我乡广泛发动群众,开展“美家园,清垃圾”活动,集中对我乡主要干道、佩琅河沿线进行垃圾环境整治,在活动中各村始终将党员干部放在第一线,宣传引导群众不乱丢垃圾,保护当地环境与村容村貌整洁,在活动开展后,各村垃圾乱丢现象有了一个明显的改观,群众保护环境意识也得到了很好的增强。

  (三)、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当地群众收入水平

  为培育与发展优势农业产业,我乡积极探索,调整结构,引导农民合理种植农作物,如将取水困难的水稻田改种为甘蔗,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引水的问题,也增加也当地群众的.收入。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群众收入,我乡在郑湾村投资新建笋干加工厂一座,目前厂房已完工,机械设备也在安装调试阶段,预计明年初能够投产。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乡在美好乡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它开展得好的乡镇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现将现阶段主要的存在问题汇报如下:

  (一)、群众对美好乡村建设认识度还不够

  在进行美好乡村建设宣传过程中,发现各村群众对美好乡村建设认识度不高,认为美好乡村只是对中心村进行建设,加之我乡今年没有中心村建设任务,群众反映意见较大,下步我乡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共同建设美好乡村。

  (二)、乡、村两级资金有限,不能有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

  由于我乡财政薄弱,对于美好乡村建设我乡只能集中于点的建设,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不能全面摊开,下步我乡也将积极向上争取建设资金,同时进行资金整合,加大美好乡村建设力度,争取早日建成美好乡村。

  四、下步工作谋划

  (一)、继续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

  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全民工程,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让其了解美好乡村建设各个方面,为下步我乡美好乡村建设奠定一个扎实的群众基础。

  (二)、继续开展环境风貌整治工作,提高当地村容村貌

  继续开展环境风貌整治工作,发动群众,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做到垃圾不乱扔,提高当地村容村貌与环境整洁。

  (三)、按照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做好20xx年项目谋划工作

  组织乡财政、农经、水利等部门,按照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做好20xx年项目谋划工作,对于群众要求迫切的项目,优先进行考虑,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7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

  1、持续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深化网格化管理,对网格员进行动态调整,开展网格员业务培训。核查卫健、民政、人社等部门反馈预警信息84人次,动态更新监测人员名单并落实帮扶措施。

  2、有效落实帮扶政策。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制定20xx年度脱贫户帮扶方案,全额及定额资助133人参加20xx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完成250人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完成脱贫人口“防贫保”保费收缴工作。动态调整村级项目库,制定村资产收益分配方案。迎接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专项督导。

  (二)乡村振兴方面

  1、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召开xx村陶文化发展座谈会,完成陶新路拓宽改造工程,协助县乡村振兴公司收购陶窑村民组闲置民房5处。完成宣泾高速二标段临时用地、涵瑞项目征迁任务,开展宣泾高速及畅通、畅惠项目相关征拆工作。

  2、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召开20xx年度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1名预备党员按期转正。配合做好派驻纪检监察组到村督查、县委巡察组到村开展巡察相关工作。开展区域性核酸检测应急演练,每日摸排重点地区来返泾人员信息,按要求落实核酸检测和隔离措施。开展“美丽街道”“美丽乡村”创建工作,集中整治S206省道沿线脏乱差24处,拆除无功能建筑543平方米,摸底登记“四类房”4545平方米。协助两户种养大户申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成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推进秸秆禁烧、未经备案养老服务场所处置、血防区牛羊淘汰及禁牧等阶段性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精准帮扶,做好政策衔接转换,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各项帮扶政策平稳过渡。

  (二)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抢抓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机遇,高质量编制村庄规划,有序推进琴溪镇现代农村创新创业基地项目、陶窑文化旅游项目等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三)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集体流转土地80余亩,计划与种植大户合作种植莲藕、向日葵,扩大果蔬基地规模。依托xx旅游服务有限公司,增加劳务分包类经营范围,探索开展劳务服务,提高村集体收入。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8

  自县委、县政府将xx镇作为20xx年度全县“功能镇区”示范型乡镇后,镇党委、政府牢牢把握镇情、补短、做实、贯通、落责“五要”,扎实推进“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三项行动,加快推进产城融合、镇村一体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为目标,以乡村振兴和“擦亮小城镇”为重要抓手,按照重点、支点、节点的'总体原则,先规划再建设、先基础再提升。现将我镇乡村振兴“功能镇区”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镇情

  xx镇位于xx县境中部略偏南,全镇19个行政村,总人口4.67万人,国土总面积120.83平方公里,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生态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示范基层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

  现有镇区规划面积为5.2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700户13500人,23个公共服务部门,中学、小学各1所,幼儿园6所,共有学生3424人,各类企业及经营主体571家。

  因为镇区建设早,又是多年的县域驻地,发展较快,但规划滞后,所以造成建设无无序、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对照“擦亮小城镇”、“功能镇区”的工作要求,解决这些问题尤为迫切。

  (一)现有功能基础

  1交通区位

  xx镇位于xx县中部略偏南,西北距中心城区仅15km,镇域内有G346国道、S304省道、芳新公路、观新公路、吕高公路纵贯南北,镇区距京广高铁孝感北站14公里、京珠高速公路xx出口20公里、麻安高速夏店出口12公里,离xx国际机场128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2支柱产业

  是全国“一乡一品”示范镇、楚天花生第一镇,花生种植面积4万余亩;现代畜牧养殖发达,全国500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正邦集团落户xx,拥有GGP代核心种猪基地1个、GP代种猪基地1个,精品养殖小区14个,年存栏量近30000头,年产值近10亿元。各类中药材种植近6000亩,县中医院建设大健康产业园,xx东湾康养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拟投资7000万元的中药饮片厂已启动建设。农业企业和农业品牌竞相发展,成功培育打造了将军红茶业、楚天红花生油、xx花生合作社等规模企业和知名品牌。

  3乡村旅游

  是国家生态镇,建成xx乡村振兴示范区,xx美丽乡村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以上,年收入稳定在500万元左右,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年接待青少年校外拓展训练1.26万人次,综合收入450万元以上。

  (二)发展目标定位

  结合省市县战略,立足自身实际,明确发展定位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建设服务农民区域中心,围绕提升“七大功能”(规划设计、公共服务、公共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治理水平),坚持做好“六个贯穿始终”(规划、监管、改革、发展、党建、经营),推动“三色资源”(红色、绿色、古色)融合发展,发展壮大“三大产业链”(花生集散中心、中药材种植中医康养中心、现代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支点,打造全省先进、全市一流、全县示范“农旅小镇”。

  (三)资金保障

  1积极争取上级组织的政策资金支持xx月xx日上报国开行中长期贷款支持);

  2地方财政资金投入,县政府资金70%,乡镇自筹30%,确保每项资金都要有着落;

  3运用EPC市场化模式,采用多种创新投融资机制,把建立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摆在重要位置;

  4我镇“功能镇区”谋划项目15个,资金概算6700万元。20xx年新建项目10个,需投入资金5790万元;20xx年计划新建项目2个,需投入资金38万元;20xx年计划新建项目3个,需投入资金872万元。

  二、进展情况

  一是“功能镇区”行动全力推进。“功能镇区”行动我镇根据规划编制,确定下来的建设项目共计15个,其中20xx年计划建设项目10个,截止目前,已全面完工3个(已完成镇区范围内所有街道亮化、毛新线、彭新线、将军路、新花路绿化。镇区入口处连接道路配套项目、镇文化活动广场建设项目、中学运动场建设项目),正在建设5个(将军路段配套改造项目、新花路道路改造项目、将军路与新花路交界处“人字包”节点配套改造升级项目、镇区街道改造项目以及镇区污水管网接户增容项目),在进行前期谋划项目2个(集贸市场新建项目、xx镇小学至芳新线交界处道路建设项目)。20xx-20xx年计划建设项目5个(消防安全设施设备、镇区公共厕所3座、政府对面红色文化广场、社会停车场2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设备)。

  二是统筹资源建设和美乡村。在完成《xx镇村庄布局规划》基础上,立足全镇行政村基础条件,明确“和美乡村”五年创建名单,实行“镇主要领导带头抓、分管领导统筹抓、相关部门具体抓、驻村干部包村抓”推进机制,确保五年全镇19个行政村示范创建实现全覆盖。

  三是因地制宜发展实力产业。重点打造花生、茶叶、生猪等3条农业主导产业链,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业一品”,以xx“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严河“红色美丽乡村”为主体,统筹“红色、绿色、古色”三色资源,推动全镇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推动xx实力产业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我镇“功能镇区”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从建设进展情况看,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功能镇区”项目招标程序比较复杂,项目涉及多个领域,需要立项批复,因资金来源渠道问题制约了进度;二是受功能短板限制,镇区综合整治不能统筹推进“堵”与“疏”的问题,导致街道整治占道经营和棚户工作推进不动;三是项目建设所需资金量大,镇级财政力相对薄弱,项目建设资金存缺口,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等。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加大“功能镇区”行动项目建设力度,加快推进“功能镇区”项目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一是狠抓责任落实。我镇将严格按照“功能镇区”实施方案和责任清单,明确责任,分项作战,倒排工期,整合精干力量配强工作专班,狠抓项目建设进度。二是狠抓综合整治。督促镇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常态化开展镇区全域保洁,建立健全街长制,设立公示牌,明确管理职责。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9

  (一)着力加强学习,提高基层党员干部政治站位

  在全乡范围内开展“讲政治、讲担当、讲奉献、讲纪律”活动,着力增强基层党员干部讲政治、干实事的政治意识,以脱贫攻坚战的精神继续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不放松,不懈怠。

  (二)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工作

  截止目前,我乡有监测对象78户271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9户25人、边缘易致贫户66户237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9人(未消除风险的有边缘户1户1人,突发严重困难户3户9人)。一是“应核尽核”。建立健全乡、村、组三级网格,设立网格员204人,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作用,健全农村人口日常排查核查全覆盖机制。20xx年xx月我乡通过集中排查工作共识别监测对象4户10人,其中边缘易致贫户1户1人,突然严重困难户3户9人;xx月份我乡开展新一轮集中排查工作,未识别新监测对象。二是“应纳尽纳”。综合考虑返贫致贫风险、收入情况、刚性支出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多维度衡量,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及时履行程序纳入监测对象并开展帮扶。三是“应帮尽帮”。全面摸清监测对象家底、分析现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完善了“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细化帮扶措施23条。确保新识别监测对象通过实施帮扶措施稳定消除消除风险隐患。

  (三)“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动态清零工作

  一是坚持排查核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常态化监测已脱贫群众“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实现和变化情况,确保不留死角、盲区。xx月份,在全乡范围内开展了以“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为重点的“拉网式”大排查和及时救助帮扶工作,排查未发现我乡存在“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二是坚持立查立改。对排查发现“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坚持立查立改。三是坚持动态清零。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员、基层干部、帮扶责任人以及网格员作用,在日常走访工作中密切关注农户“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情况,每月进行一次集中核查工作,发现一户,上报一户,整改一户,清零一户。

  (四)产业帮扶工作

  一是促项目成效。切实强化秋冬季节在田作物管理和畜禽疫病防治,确保到村到户产业扶贫项目发挥预期效益。二是促农户增收。利用作家村旅游扶贫超市及村电商网点大力组织开展农产品销售,把贫困户种植的、养殖的的农副产品全部变现,把“产品”变“商品”,把“收成”变“收益”,截止目前我乡无农产品滞销情况。截止目前我乡已完成第一批、第二批产业验收工作,并完成县级报账工作,打卡发放产业补助资金960210元,受益脱贫人口513户1618人。三是促联结紧密。加大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家庭农场)。20xx年我乡申报经营主体22个,带动脱贫户335户受益。

  (五)就业帮扶工作。

  充分发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扶贫专干等人员力量,通过微信、电话、上门走访等形式,逐村逐户逐人摸清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返乡回流”、务工就业状态、务工就业地点、务工就业意愿、联系方式等数据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服务,促进稳岗就业。持续做好外出务工脱贫人口的跟踪监测,实行台账管理。同时,继续发挥好龙头企业、扶贫产业基地作用,促进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的.管理机制,促进弱劳力、半劳力等就近解决就业。截止目前,我乡已返岗就业总人数1424人,其中脱贫人口1338人,边缘户86人,与去年相比就业率达到112%。

  (六)健康医疗帮扶工作。

  一是抓参保。全面梳理现有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参保情况,关注新增贫困人口及时参保,落实监测对象享受参保政策待遇,截止目前我乡所有脱贫户、监测对象均参加2022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二是防风险。定期梳理医疗费用大额支出群体(低收入人群自付5000元以上,一般农户自付10000元以上),对医疗负担重的家庭及时进行临时救助。对所有脱贫户、有慢性病证的监测对象均落实家庭医生签约,确保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

  (七)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

  切实加强小额信贷政策宣传,投放力度,确保“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继续防范逾期贷款风险,根据不同情况稳妥分类处置。截止目前,我乡完成脱贫人口19户95万元小额信贷投放。

  (八)“双包”帮扶工作

  一是帮扶不缺位。积极与县对接,及时调整“双包”关系,确保帮扶工作不落空。6月份,我乡第八批与第七批驻村工作队员实现无缝对接,迅速进入状态,积极参入村级各项事务。二是驻村工作队均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任期内工作规划,包保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均到村开展走访调研工作并制定了季度调研报告。二是帮扶要持续。严格要求帮扶责任人监测对象一个月联系帮扶一次、脱贫户一季度帮扶一次,重点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九)问题整改工作

  扎实开展各类问题整改工作。举一反三,扎实开展20xx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xx月份省暗访反馈问题整改、全市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查反馈问题、20xx年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察反馈问题等各类问题整改工作,均建立了整改问题、措施、责任、时限“四项清单”,并在限期内确保了问题清零、整改到位。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10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将其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各县区主动对标担责,积极作为、强力推进。xx区作为典型的农业区和城郊区,在乡村振兴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使命。当前,正值建设实施“黄金期”,市委政研室调研组就该区乡村振兴相关情况进行调研。他们坚持因地制宜、深挖自身潜力、放大比较优势,在突破关键环节、解决难点问题上作出很多探索和尝试,具有顺应政策导向、符合区情实际、体现创新精神的鲜明特点。

  一、找准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契合点,在把握“不变与嬗变”中战略突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xx区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当头炮”“先手棋”,着力推动农业由单一产业向复合产业转变,由短链发展向全链发展转变,由低端供给向中高端供给转变。壮大主导产业思路不变,在推动提质增效上求变。围绕做强“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深入实施“两链一服”工程,加快现代农业扩能升级。延伸农业产业链,生成拓展玉米、杂粮、果蔬、中草药、肉制品、乳制品等6个重点产业链,辟建食品工业园区,关联引进产业化龙头企业,同舟、笨嘴、金开元等“产加销”一体化项目竣工投产,全区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7家。提升农产品价值链,从调结构、优品质、树品牌入手,大力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发展高值高效作物,棚室果蔬、中草药等“三品一标”达到19个,一大批农产品步入“名特优”行列。健全服务体系,投资1000万元建成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开辟农业大数据平台、质检中心、信息发布等10个功能单元,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服务机制,通过向第三方企业购买服务方式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保障。构筑战略优势目标不变,在产业培育生成上求变。适应奶业产品市场供需变化,经过深入调研、多方论证,把全链发展奶山羊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突破口,坚持“先筑巢、后引凤”,从今年开始布局建设奶山羊养殖基地,力争用两年左右时间形成在东北地区有影响力的规模;关联引进鲜羊奶和羊奶粉加工企业,力争用3—5年时间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立区产业,形成繁荣乡村和致富一方的集体经济。目前,正以“众筹”模式在林源、高台子、太阳升、老山头4个乡镇建立标准化奶山羊养殖基地,预计年底前种群存栏达到9000只;同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基地建设投资总额的5%”作为村集体收入、平均分给村民,将贫困户小额扶贫贷款入股“按投资额5%”固定年收益、实行按户分红,有效助力脱贫攻坚。深化产业融合方向不变,在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上求变。加快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围绕农业与商贸物流、乡村旅游等业态互联互动,开辟北菜南销、商超直采、订单销售、会员制销售、套餐配送等新模式,与上海江桥、北京新天地等专业批发市场订单对接,签订常年供需合同22万吨;与大润发、新玛特等连锁超市发展农超对接,建设原料供应基地和商超直采基地12万亩,越来越多棚室果蔬上“xx牌”走向全国。八井子果蔬批发市场在销售旺季,仅香瓜一项日均交易量就达到50万斤、交易额突破300万元,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果菜物流集散地。上仓济嘉农业公司在高台子镇建设的果蔬生产基地种植品种70多个、获得有机认证12个,以“会员制”和“私人订制”方式将有机健康高端果蔬送到1000多个会员家庭餐桌。同时,依托林源生态小镇72公里环线自驾游、八井子乡棚室采摘等景区景点,有效组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度假等特色元素,积极谋划开发全域旅游线路,年初以来接待游客30余万人、实现收入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9%和209%,乡村旅游日益成为市民消费新热点、农村经济增长极。

  二、挖掘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的潜力点,在提升“含量与质量”中释放动能

  长期以来,资金、人才等要素大量由农村流入城市,造成一些农村严重“失血”“贫血”,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发展的最现实问题。xx区深刻认识到“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统筹好“人地钱”等关键要素,以工作含量的提高推动发展质量的提升。解决好“人”的问题,调动主体作用。实现乡村振兴,农民是主体。针对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劳动力相对缺乏的实际,多措并举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建共享美好家园。双榆树乡调动农民自觉参与巷道硬化、安全饮水、村屯绿化、卫生治理“四项工程”,以政府出资买砖、村民出工出力的方式铺设红砖路150公里,每平方米铺设成本由75元降至40元,累计节约资金1000多万元;以开展“卫生文明户”评选为载体,通过精神与物质双重激励,促进农户主动清理生活垃圾、净化美化居住环境,既激发了村民主人翁意识,也提高了资金投入效益。解决好“地”的问题,破除瓶颈制约。xx区有耕地120万亩、人均不足7亩,草原44万亩、但80%以上为“三化”草原,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问题。各乡镇通过发展水稻、食用菌、林下经济等多元业态,扬长避短做强区域特色。祝三乡在原盐碱地上养鱼养鸭改良土壤、试验种植水稻获得成功,今年推广种植面积3000亩,亩收入可实现2000元、净收益1100元;积极扶持发展食用菌产业,建设生产棚室56栋,年可产出食用菌22吨,亩收益超过3万元。解决好“钱”的问题,强化多元支撑。紧紧抓住高台子、林源2个乡镇纳入全市乡村振兴试点的政策机遇,高效合理利用市区两级财政专项资金,整合使用各类涉农资金,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秸秆综合利用等基础振兴工程。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吸引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为927户贫困户争取贷款1733万元、户货比达到59%。发挥地企合作优势,老山头乡与采油七厂合力推进农村绿化、亮化工程,实现了美丽矿区、美丽乡村一体建设发展。

  三、聚焦超常推进和效率提高的关键点,在突出“时效与实效”中集中攻坚

  作为市辖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xx区抓住战略机遇期和重要窗口期,自觉强化站排头、争一流意识,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确定了“争当全市乡村振兴排头兵”的奋斗目标。自今年xx月份开始,在全区集中开展“百日会战”专项行动,力争短期有突破、全年见成效、长远打基础。推进举措“实”。各乡镇结合全区20xx年乡村振兴意见,有针对性地明确突破口和发力点,提前梳理和申报项目计划,确定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风文明、基层党建四大类100个实施项目,每个乡镇都承担10个以上推进任务,全部实行清单管理、挂图作战,每个项目都有抓手、可操作、能推进。在奶山羊养殖基地建设中,不过分追求外部形象,以科学、实用为根本原则,少花钱、多干事,发扬“干打垒”精神、采取“泥扠”方式建造羊舍,单栋造价由120万元压缩至25.8万元,把更多资金用在扩大种群规模上。工作节奏“快”。全区上下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事创业劲头,按照“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的`方法和节奏,加大油门、开足马力攻坚突破。列入市级重点扶持2个乡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其他6个乡镇也不等不靠、追赶跟进,目前已有70%以上的项目提前完成攻坚目标。老山头乡实施“先攻坚、后调休”工作机制,调动干部抢时间、抢进度落实会战任务,11个乡村振兴项目已完成9个,跑出了“百日会战”加速度。责任跟踪“紧”。建立“区领导包扶、乡镇领导主抓、具体项目具体人落实”的责任机制,层层传导压力、落实责任,“百日会战”期间区领导一半以上时间下基层实地调研、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常态化督办机制,定期深入乡村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每10天通报一次项目进展情况,推动工作高效落实。

  四、紧扣工作导向和群众需求的连接点,在创新“管理与治理”中持续发力

  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是乡村振兴的最终落脚点,也是检验实际成效的“试金石”。xx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全力抓好农村急需、农民关心的大事实事。优先发展教育决心大。针对长期以来农村地区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深入实施“优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小学向乡镇政府和厂矿集中、中学向城区集中的原则,逐步撤并农村零散中小学,去年投入财政资金8000万元、争取扶持资金3000万元,新建标准化乡镇中心校4所、改扩建7所,全区57所中小学合并为19所,实现了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塑造宜居环境力度大。坚持一手抓生态修复涵养绿色生存空间,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现代宜居家园,实施“河湖田水林”系统治理工程,扎实推进村屯绿化、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提标,打造美丽乡村“xx样板”。林源镇长林村通过争取一部分、自筹一部分、村集体出一部分,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加强水电路气讯等设施建设,铺修农村水泥路11.2公里、安装路灯69盏,成立物业公司和志愿者服务队、定期清运处理垃圾,大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绿化覆盖率达到69%,去年长林村入选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获评市级文明村。深化改革创新步子大。自主谋划实施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改变过去“村财乡理”固有模式,探索经管系统“垂直管理”,规范村级财务收支、土地征收和集体资产资源使用,建立村自定、乡监管、区备案的制度办法,由农民“说事、议事、主事”,加速村民自治进程。选树乡贤示范作用大。从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入手,广泛开展“党员先进户”“星级文明户”“脱贫光荣户”等系列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可亲、可敬、可学的“乡贤”,通过典型带动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老山头乡以“抓宣传、抓示范、抓自治”为切入点,开展“家风家训家规”征集活动,张贴“乡贤榜、道德榜、孝悌榜”,带动形成“知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的浓厚氛围。

  五、激发干事创业和攻坚克难的兴奋点,在强化“作用与作为”中体现担当

  xx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着力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为区域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突出基层党组织引领。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振兴发展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开展“补短板、强基础,提素质、正形象”主题党建活动,全面加强乡(镇)村两级班子建设。xx镇把优化基层组织体系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的突破口,着眼外来流动党员“两头不管”、外来产业能人“融不进来”等实际问题,组建全省第一家“新村民”党支部,将外来农民特别是“种养能手”集聚起来、联手建立英亮果蔬合作社,以“北菜南销”番茄种植为依托,带领农民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注重党员干部带动。实施百名村级后备干部选任计划,从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毕业生等优秀人才中,选拔有意愿投身家乡建设的村级后备干部73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助理,提升村干部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程度。林源镇新村后备干部牵头建设9579平方米的党员教育基地,协助镇党委举办第一届“健康大庆—舞动林源”广场舞大赛;祝三乡群众村后备干部牵头建立专业种植合作社,引进白瓜(倭瓜)种植项目,带动30余户村民共同发展。强化长效机制保障。突出正向激励和监督问效相结合,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乡镇考核的主要内容,推行绩效管理,纵向看发展变化、横向看落实力度、综合看行政效能,区财政每年列支“以奖代投”资金1000万元、对工作业绩突出的乡镇予以奖励,同时对行动迟缓、落实不力的乡镇和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和严肃问责。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11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xx区东南部,距区中心27公里,辖9个村委会2个分场,99个村民小组,共4857户15657人,党员622人。全镇面积8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25公顷,山林面积4675.2公顷,辖区内有小(一)型水库4座、小(二)型水库16座、山塘水库99座,总库容1745.6万立方。

  通过镇、村及驻村工作队的全面摸排核查,全镇现共有监测帮扶对象100户246人。其中稳定脱贫户95户235人,边缘易致贫户4户9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2人(20xx年xx月新识别)。

  20xx年(计算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脱贫户年人均纯收入19855元,较20xx年(计算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至20xx年xx月xx日)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16793元,人均年增收3062元,增长18%。

  二、帮扶措施

  (一)保障帮扶

  在我镇脱贫户95户235人中:低保脱贫户76户214人,其中常补对象为每人515元/月(20xx年为470),特困供养脱贫户17户18人,每人690元/月(20xx年为685),一般脱贫户2户3人。未享受低保和特困供养的脱贫户(40人),每人每月享受200元财政补贴,边缘户4户9人,均享受低保。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2人,享受常补515元/月,确保监测帮扶对象有吃有穿。

  (二)安居帮扶(危房改造)

  20xx年-20xx年我镇无贫困户安居工程及危房改造工程。全镇监测对象住房安全等级鉴定都在B级及以上。

  (三)健康帮扶

  我镇全面落实为脱贫户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等政策。确保脱贫户住院或特殊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报销比例在90%;有效解决脱贫户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确保脱贫户不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四)教育帮扶

  20xx年春我镇共有47名脱贫户子女在校就读,教育补助累计19812.5元;20xx年秋我镇共有44名脱贫户子女在校就读,教育补助累计19475元;全年共计39287.5元,无一人因贫辍学,确保了每一个孩子都上得起学。

  我镇20xx年共有6名脱贫户子女享受雨露计划教育补助,累计补助0.9万元。

  (五)产业帮扶

  我镇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扶贫到户,分户施策,大力支持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脱贫。20xx年光伏分红根据脱贫户收入采取差异化分红共计120135.11元;20xx年区二大产业(七天果辰、瓜蒌)根据脱贫户收入情况差异分红一次共计41600元。除区四大产业外我镇按照一村一品、“基地+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大力发展xx蚕桑种养合作社、上池荆公农产品合作社、xx村畜禽专业养殖合作社、xx村集众竹荪种植合作社等扶贫产业帮助脱贫户就业。

  (六)就业帮扶

  为鼓励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创业就业,我镇严格落实区制定的相关政策,在区外省内就业脱贫人员,按每人每年300元发放交通补贴;在省外就业的,按每人每年500元发放交通补贴。20xx年度我镇脱贫户在外就业37人共发放交通补贴16700元。每月我镇针对就业问题进行定期排查,了解就业人员动态调整情况。通过排查了解监测对象就业愿望,对有就业愿望的根据其自身情况推荐就业岗位。

  (七)安全饮水方面

  我镇严格对照国家《农村饮水安全评价准则》标准和要求,配合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对全镇脱贫户饮用水水质做了专项检测并免费安装净水设备。

  三、“两方面”问题整改销号情况

  20xx年全镇整改工作分两个方面进行,共完成7个问题10个整改子项。其中:第一方面落实省委巡视xx“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共3个问题4个子项;第二方面落实20xx年度中央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共4个问题6个子项。都已按时保质抓好整改落实,完成销号。

  四、扶贫(衔接资金)项目完成情况

  我镇20xx共批复7项扶贫(衔接资金)项目,分别如下:

  1、xx村光伏农业专业合作社光伏电站整体拆除并异地重装2.2万(已完工);

  2、xx四组水渠改建25万元(已完工);

  3、xx十一组水泥路面硬化21万元(已完工);

  4、xx王家组蚕桑大棚建设50万元(已完工);

  5、xx村酱菜厂79万元(正在施工);

  6、xx鳜鱼产业基地污水处理池建设49万元(正在施工);

  7、xx村冷库建设29万元(正在施工)。

  五、防返贫监测工作情况

  我镇把防返贫监测作为巩固脱贫攻坚头等重要工作,每月定期摸排,对系统反馈和农户自主申报信息第一时间进行入户核实调查。20xx年省办平台反馈我镇31户需入户核实人员,xx防返贫监测平台反馈我镇400户人员需入户核实,目前均按程序做出核查结果,并于20xx年xx月新增1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优势产业。我镇地处我区偏远山区,交通条件差,没有规模化的龙头产业,无力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扶贫。同时,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加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产业扶贫等工作难度较大。

  (二)镇村干部责任重、压力大。将村级扶贫室改为乡村振兴工作站,不仅仅是换块牌子,随着大多村连心小分队撤离及更换,有些工作不具有连续性,加之工作内容上不断升级,村干部感觉责任重大,工作压力大,没有适应工作节奏。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12

  农村电子商务是农村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新亮点,有效促进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在引领城乡消费内需、重塑产业结构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县商务局以电商助农为主抓手,全力抓好电商助农的各项政策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经验做法

  (一)深耕农村电商

  利用“农粮驿站”平台,将固镇县分散的农产品在县级运营中心集中后,统一对接市场销售。通过网络把分散的一家一户小生产和全国大市场连接起来,村里最常见的农产品烤鸭蛋、五彩花生、绿豆皮、生态大米等农产品通过网络变成“网红”产品。“农粮驿站”建立了村户企联动的利益联结,通过对户内产业整合、产业提升、包装升级、品牌培育等方式,带动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家庭作坊发展,小农户的家庭生产已经成为“农粮驿站”电商平台的货源生产线,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

  打造固镇县区域公共品牌“皖美固香”,并入驻垓下遗址游客中心,通过“旅游+农产品”,进一步推广宣传固镇特色农产品,努力打造全国知名网货品牌。

  (二)创新模式,助力增收

  “电商企业+脱贫边缘户”模式。组织引导电商企业深入脱贫边缘镇村开展产销对接,与脱贫户签订购销协议,量身定制“一对一”精准帮扶计划,通过产前订单认购、产中技术指导、产后打包销售等措施,解决了脱贫户边缘户“买难卖难”问题,实现企业发展、脱贫户增收“双赢”。全县电商企业帮扶代销贫困户鸭蛋、土鸡蛋、干豆角等农产品。绿鑫生态、志诚工艺品、争华羊业等多家电商企业通过企业务工、产品销售等形式,增加脱贫边缘户群众收入。

  “电商培训+脱贫户”模式。加大电商人才培训力度,制定年度电商培训计划,有计划的组织乡镇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脱贫户,系统开展电商基础、实操技能等课程,大幅提升镇村干部群众对电子商务新型产业的认知度,转变思想观念。并开展脱贫户专项电商培训班,培训200余人,积极带动脱贫户通过电商渠道实现增收。

  (三)带动产业发展

  建设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用此培育、孵化初创电商企业。通过开放共享降低运营成本,向创新创业者提供低成本的创业场地、设备设施、宽带网络、商务服务等基础条件和服务。

  不断完善电商产业园服务功能,实现软硬件配套建设,设置公共服务平台、跨境电商推荐中心、农特产品展示中心、电商培训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摄影服务中心等,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自主研发出“固镇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极客云谷物流管理”两个平台,为企业提供精细化管理网络系统,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咨询、实时答疑、政策查询和物流管理等功能。

  二、工作成效

  一是我县摸索实践出具有固镇特色的《建立“农粮驿站”电商平台带动贫困户自有农副产品销售——安徽固镇电商扶贫实践模式》,成功入选国际减贫110个优秀扶贫案例。初步形成了“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体系。20xx年上半年利用“农粮驿站”平台有效帮助84户脱贫户销售蔬菜(大白菜、草莓、粉丝、干豆角等)15000余斤、蛋类(鸭蛋、土鸡蛋、鹌鹑蛋等)3860个,畜禽类多3500余斤,金额达8万余元 ,解决农村脱贫户的`销售难题。

  二是开展电商助农活动,通过直播带货实现农产品上行。帮助连城镇销售贝贝南瓜3550斤,石湖乡皇冠梨4016斤,新马桥镇秋月梨2910斤,刘集镇蜜薯10000斤,濠城镇金丝皇菊20000余朵,通过微信小程序帮助脱贫村石湖乡后马村、仲兴乡棠棣村、城关镇张桥村销售农产品红薯、豆角等实现增收84434元。县域农副产品得益于电商联通,销往全国各地。

  三是建立县域三级农村电商网络,通过规模化生产、技能化培训、品牌化加工、公司化网销促贫困户稳定可持续增收,走出了一条可推广的固镇县电商扶贫之路。利用“互联网+”销售架设了消费者直接采购贫困户农产品的“桥梁”,自下而上打通了贫困户对接市场销售的瓶颈。“以购代捐”促家庭产业的发展,解决了贫困群众动力不足、致富技能较差和农产品品质落后的难题,通过线下体验,线上选购,送货上门的全方位服务,为市民带来便利,为乡村产业发展带来更大机遇。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13

  根据市供销社安排布置,我们把农村电子商务作为推动供销综合体制改革、经济转型升级的龙头项目来抓,促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建成县级xx电商创业园、镇级xx别院oto体验馆、xx电商服务站、村级综合服务社电商平台等一大批农村电子商务运用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逐步建形成,一批电商企业在县域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将我县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及建议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培育电商主体。一是网店初具规模。今年新增电子商务网店182家,各类网店达943个,同比增71%,是20xx年的18倍,其中电子商务企业32家。二是销售持续增长。预计今年网络零售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79,全口径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超2。5亿元,同比增长7%,是20xx年的16倍。三是骨干企业引领。xx电商城、xxxx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网上销售过千万元,xx旅游网上销售3000万元。两家企业开展业务,指导培训提供发展平台和空间,引领众多网店发展,xx特产、xx、xx、xx文迪等30多家店铺年收入均过百万元,利润10—20万元。四是多元发展态势。我县的电子商务网店中,以农特产品销售为主,占35。7%,旅游饭店业为辅,占30。2%,工业品销售占25%,其它占9。1%,涉及建材、家具、服装、烟酒、果蔬、林特和旅游200余种产品,门类齐全。集网络、微信、电话等多种销售渠道,以对外购销为主,也有同城配送。

  县供销社加快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打造新的便民服务中心电商平台。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83家。开通xx网累计达到50家。已完成申报确认网点83家,占全县应开通96家的62%。积极推行供销“建行xx通助农取款(结算)业务”,发行xx卡3048张,累计发放达到5201张,存款余额达到420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实现260万元,帮助农民完成办理小额贷款400笔,750万元。支取各种补贴、养老金等现金业务达到250万元,协助村级综合社实现农资、农副土特产、日用工业品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其中通过xx网及其他网络销售农副产品实现收入32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00万元。

  (二)建立长效机制。成立由主任任组长,分管商务工作人员为副组长,有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整合全县力量,明确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年度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体制,夯实了工作基础。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多次就电子商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深入开展调研,全面部署工作。县政府发文成立电商发展基金,每年预算安排500万元,出台电商发展十三五规划,研究讨论了《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电子商务奖励扶持办法>>。今年5月,邹主任参加县组织代表团,专程赴xx、xx、xx高新区学习考察,取得一定成效。10月10日,召开全县电商发展推进大会,县供销社就村级综合服务社电商发展情况进行了经验介绍。四大家领导出席,组织参会人员考察各级电商平台,县主要领导对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有力促进电子商务发展。

  (三)广泛寻求合作。积极引进知名电商企业落户xx,与知名电商平台开展广泛合作。苏宁易购正式在我县设立分支机构,线上线下同步运行,苏宁易购xx赶场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xx镇设立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建成xx镇、xx镇镇级服务站,再改造升级村级服务社20家。力争20xx年开通村级电商平台达到70家。县政府与苏宁、京东和xx夷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在搭建苏宁易购“中华特色·xx馆”。与“京东商城·xx馆”,一批网店免费上线。去年9月xx夷沃xx别院oto体验馆正式开馆。与xx众创企业孵化管理有限公司合作筹建电商创业园,即将开园,供销社将入股,参与成立供销哇果电商公司。引进武汉微小智能科技公司搭建微信电商平台,在xx镇开办“侬+e社”,全方位推进农村电商经济。积极跟踪阿里集团“千县万村”工程,开展多轮合作意向洽谈。根据淘宝“xx馆”和阿里“千县万村”产业带建设计划、要求和促进机制,积极研究探索“特色馆”创新运营模式,引导企业利用淘宝、天猫平台拓展市场,xx酒业、智慧果、棒子香菇、xx白茶等已上线运行,一批销售葡萄、蜂蜜、柑橘、家具、服装、磨料、腌菜的网店也陆续上线。

  (四)发展农村电商。全力整合农村电商资源。加快电商化进程。一是加快网店发展。鼓励有条件的群众,特别是特产丰富,有经营头脑的农民开设网店,实现农民在家门口创业的梦想。工业生产企业都积极探索网上销售,规上、限上企业网店基本普及。二是构建农村电子商务体系。根据山区特点,把农村作为电商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确立“拓市场、兴农村、惠民生、促生产”的工作思路,扎实实施电子商务进村工程。多形式创建村级综合服务社,已创办83家,开通xx网50家,成功开展网上商务活动。邮政公司充分利用完善的物流和支付系统,推出邮乐网和邮掌柜,建成35个线下实体店和29个网络代购代销店。xx阳泉村72岁老奶奶xx利用邮掌柜网店,销售柑桔3万斤。三是引导电商走出去。依托当地产业特点和优势,加强店厂合作、店商合作,推进网店企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组织企业参加xx商贸物流展、华中电子商务展及农博会、食博会,xx、xx、xx农超、农电对接活动,与xxxx商会开展合作,使我县农特产品入驻xx市场,还组织企业赴本来生活网xx总部商洽合作事宜,我县xx眉豆、棒子蔬菜进入其网店销售。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组织标准化生产,开展产品质量认证,推进农产品网上销售。

  (五)完善配套设施。加快乡村公路建设,兴修通村水泥路170多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目标。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10千伏线路改造,实施13个省定贫困村改造任务,农村供电质量有了根本性的改善。积极推进宽带接入,实施“两化融合”、“三网融合”,推动通信网路化、宽带化、无线化,提高了网络运行速度,加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进一步优化、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百兆到户、千兆进楼、t级出口’,的网络覆盖,1000/光缆进楼、100%光纤到户,所有行政村100%光缆覆盖、满足农村光纤到户的差异化服务,农村光纤到户率,无线wifi覆盖率不断提高,在全市处于领先。中心村建立了物流服务站。企业普遍认为基础建设好于其他地方。

  (六)搭建服务平台。一是整合物流资源。依托港口、交通和区位条件,利用物流配送资源,构建大物流信息平台,进一步汇集物流服务企业与仓储服务企业的服务能力。在社区、学校建立投递站,建立分拨配送中心和配送站点52个,乡级设立快递物流服务站,34个中心村建立了村级邮政快递便民服务站,物流主体达311家。二是促进资源共享。支持xx镇、xx镇、古夫镇网店业主成立网商协会,培育领军龙头企业,打造网店会员与供应商信息共享,资源互补的公共服务平台。与淘宝、苏宁易购、京东商城、聚划算合作,按照标准化模式,统一开展采购、仓储、配送、物流、包装、服务,引领电商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健全服务体系。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建立了qq群、微信群,及时收集并整理发布信息,畅通交流渠道,加强快递、网络建设、经营中的协调,避免出现恶性竞争。xx金乐村2万斤夏橙滞销,憨农阂电商找到我们后,与电视台协调,7月11日,《垄上行》专题推介《买特产的大山姑娘》,并发起众筹,不到一个星期,500人参与,销售一万多斤。整合农村电商服务资源,依托村委会,将村通讯、信息、卫生、购物、缴费等资源整合在一起,为电子商务提供一站式服务。

  (七)营造发展氛围。一是开展电子商务培训。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关键,我们启动了多层次、多形式的电商培训。有关部门和企业负责人50余人专赴xx电商培训班以及阿里淘宝大学学习。组织xx、xx旅游、xx生态参加义乌国际电商大会、xx电子商务论坛等高层次培训会议;联合县移民局、县妇联在县职业高中开展为期30天库区百名青年网上创业专题培训;联合县农业局、智慧果公司邀请阿里、百度、xx爵妙公司专家针对蔬菜、果茶等大宗农产品网上销售进行培训;举办了企业负责人电子商务培训会,加强电子商务业务单位、企业与培训机构的交流和信息资源共享。今年全县开展电商专题培训6场,培训510人次。二是加强舆论引导。利用媒体资源,加强舆论宣传,形成发展氛围。县电子商务考察组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宣传,促进思想解放,引起高度重视;县农业局通过广电、纸媒等向电商大力推介农特产品,开通xx农业信息网,宣传电商知识,将我县农特产品以及供求信息在网络上进行宣传发布,提高我县农产品知名度。三是加强行业监管。加强对电商经营者的教育和管理,把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作为首要内容,开展信用评价,加强行业自律。工商部门加大网络经济活动的监管力度,打击电子商务领域的.欺诈行为。药监部门加强对网销食品的抽检力度。严密监控网络信息传播,及时查处虚假信息。

  二、主要问题

  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也在探索中前进。电子商务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一是互联网在全县普及迅速,但对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并不一致,思想认识不统一。对互联网是肯定的,对网络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有的担心发展不会长久,有的担心税收流失,有的担心冲击实体经济,电商经济的普及运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是人才极为缺乏,懂电商的人才特别是电商配套发展的技能人才紧缺。农村有文化、有激情的青年都外出打工,留守人员素质偏低,推广电商困难。县乡工作力量不足,工作人员全为兼职,多为外行,难以发挥作用。

  三是电子商务网店多,电商企业少,还没有独立法人电商企业,急需举旗当帅的龙头企业。部分网店营运效果不佳,交易额不高,很多没有实质性交易,主要是处于自发阶段,缺乏有效引领,县内平台多,发挥作用小。知名电商受利益驱动追随政策,扎堆电商示范县市,与我县合作不深,外来产品下行多,本土产品上行少。电子商务知识特别是基本技能普及不够,配套服务没跟上,网店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部分网店销售业绩平平。

  四是特产种类丰富品质出众,但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优质率不够。我县可供开发优质特色产品500余种,商品率低,电商率更低,没有形成为电商配套生产,加工、包装、营销的经营体系。

  五是物流仓储运输派送能力弱,管理松散、服务质量不高。全县注册物流主体311家,以个体为主,从事电子商务物流主要为邮政和快递公司,属分支机构,缺乏本土龙头企业,物流成本高,邮递速度慢,服务能力弱。农村末端物流没人愿做。

  六是宽带网络与支付保障服务能力有所增强,但是服务质量、服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农村无线网络覆盖面不宽,边远地方手机信号不畅。有的地方供电网急需改造升级。

  三、工作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电子商务已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认识电商必将给我们的社会和牛产生活方式带来的颠覆性变化,我们的思维方一式、工作方式要主动适应,敞开双臂,接受新生事物,永立时代潮头。要树立机遇愈识,早抓早主动,不抓就被动,就会丧失机遇;要树立大电」商、电商大的理念,营造全国是我市场,我是全国市场的电商大市场,人坐xx,货卖全国,卖全国的货;要克服一抓就灵,短期见效的思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坚持循序渐进,打持久战。

  (二)谋划长远发展。一是加强人才培训。组织多层次教育培训,整合多部门资源,开展电商实用技能培训,既要培训从业人员,也要培训管理人员和领导干部。邀请高校、淘宝大学、苏宁等电商专家来兴讲学,组织县级领导及相关部门赴淘宝大学轮训。二是重视引进培育高级和适用技术人才,落实优惠待遇。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多层面、多形式宣传电子商务,普及电商知识。打造一批电商形象店,建好电商广告招牌、创意设计,全面展示电商形象,让电商入脑入心,形成全社会支持电商发展的强大合力。四是组建工作机构,选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专司电商工作。

  (三)强化政策支撑。加大对上争取力度,充分利用好幕府山政策,千方百计挤进国家、省级电商示范县,吸引知名电商企业落户。

  (四)培育电商主体。推进全民创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主体,鼓励小微企业、专业合作社、待业青年、农材贫困尸开设网店,从事网上经营,销售特色产品。积极鼓励培育配套服务体系。加快网络技术、网站建设、创意设计、产品包装、营销展示的普及运用,营造优良电商生态,引进有影响一力的产品外销龙头企业,通过市场的手段,发挥其在人才、资源、技术方面的作用,带动全县电商产业发展。

  (五)优化服务体系。依托知名电商企业建设引领全县的电子商务的公共服务中心,在乡镇设立电商服务站,在市场、园区等也相应设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组织,逐渐形成全方位电子商务公共服务网络,提高电子商务服务水平。

  (六)改善基础设施。抓好农村交通建设,把通村水泥路延伸到户,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加快农村通讯网络建设。建成高速畅通宽带网络,实现网络全覆盖。改善农村电网,保证供电质量。抓好村级末端物流建设,开通中心村物流配送点。

  (七)打造电商园区。适时启动电商园区建设,可利用回租闲置厂房,建设开发区孵化器的形式,为电商企业入驻提供支撑。整合电商资源,实现集约发展。成立引领全县的电商协会,集中抱团发展。支持企业投资打造物流、仓储、农产品分销平台,建成线上十线下电商展示销售中心。鼓励企业打造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电商平台。建立质量监督、品牌创建、和诚信监督平台。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14

  根据年初主席会议的安排,县政协周宗荣副主席带领财经工委与县商务局相关人员组成的调研组,于10月、11月深入全县10余个乡镇、县级近10个有关单位和近10个相关企业围绕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开展了调查研究,并赴仪陇县、岳池县等地学习考察。现将相关情况报告于后:

  一、我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600余个,县级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建设,安岳电商大数据管理中心建成投用。培育本地电商平台6个,电商企业超过400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网购人数超过30万人,培育网店微店4900余个,电商从业人员超过16000人。20xx年实现网络零售额13亿元。

  二、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扶持。一是组织领导保障。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组织协调、日常管理、督促检查等工作。各乡镇、各相关县直部门也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本辖区、本领域电子商务工作。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出台《安岳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安岳县支持电子商务发展补助资金使用细则(试行)》,明确在县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安排不低于260万元支持电商发展;出台促进以网络销售本地农特产品为主的“六免”、“十补”等相关奖励扶持政策。三是健全监管机制。加强行业自律,组建成立电子商务行业协会、改组安岳柠檬商会;强化安全和质量要求,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安岳柠檬等农特产品网络流通质量标准,出台《安岳县电子商务行业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范电商行业交易秩序,推进守法诚信经营,促进全县电子商务稳定健康发展。

  (二)整合优势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抓平台建设。坚持“招大扶强”,重点打造一个专业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做强一批区域性、垂直性特色产品交易平台,努力构建“1+N”电商服务平台格局。成功培育四川雷蒙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自建或改建电商平台,完成柠檬、粮油等6个垂直性交易平台建设。二是抓物流配送。整合县内快递服务企业、社会物流企业等60余户企业(仓储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冷库约6万平方米),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用,提升农村物流配送能力。鼓励物流企业优化乡村配送通道,提高物流速度和效率。目前,依托邮政470个乡村电商服务及配送站点和6条邮路,新增开通安岳——成都专线邮路,全面实现69个乡镇及沿线重点村“每日达”,偏远村实现“次日达”。三是抓金融服务。加大对电商创业人授信和贷款支持,协调各类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简化农村网商小额短期贷款办理手续,对信誉良好、符合政策条件的农村网商,可按规定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鼓励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助农取款服务点相互依托建设,开展小额取款等服务。20xx年实现助农取款5121.05万元、贷款1000万元、代理缴费343.21万元。

  (三)加快项目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电商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加快建设,农村淘宝办公培训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启动装修,50个村淘服务站加快建设。道路建设方面,完成农村通村通畅工程4924.34公里,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网络建设方面,大力实施“宽带乡村”、“数字乡村”、“自然村通电话、行政村通宽带”工程,实现乡镇网络全面覆盖,741个行政村通宽带,覆盖率达80%。

  (四)坚持外引内育,壮大市场主体。一是强力引进知名电商企业。先后引进京东集团、易田网购、苏宁云商、阿里巴巴以及我连网、乐村淘等省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其中京东集团、苏宁易购分别在安岳建成服务中心和直营店,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强力推进,乐村淘在130余个便民超市建成服务点。二是着力培养电商人才队伍。我县依托安岳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安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以及友好合作院校——西华大学,建成安岳县网商培训孵化基地、电商创业实训基地、电商人才培训基地,为培养电子商务创业生力军提供了坚实保障。2014年以来,开展培训超过400期20000人次,成功培育了黄晓燕、唐文萍等1000余名创业骨干。引导县内返乡创业青年联合组建安岳县众创网络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引导本地厂家、经销商和农业合作社发展成为公司的供货商和售后服务商,借助众创空间平台拓展销售渠道,成倍提高产品销量。

  (五)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引导生产企业(基地)抓好生产管理,推进标准化种植,重点支持龙泰达、稼润柠檬等企业建立电商标准化产品加工基地,开展产品强质工程和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培育电商品牌产品,提高商品化率和电子商务交易比例,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目前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岳柠檬、周礼粉条、通贤柚3个,国家计量免检产品5个,四川名牌企业4家产品4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四川省著名商标8件、资阳市知名商标21件。

  (六)参加精准扶贫,承担社会责任。一是以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契机,在具备基础条件的贫困村率先建立了60个电商服务及配送网点,为贫困户提供农资和生活用品代买服务,降低贫困户生产生活成本。二是组织贫困村第一书记、村干部、村民和残疾人等参加电子商务培训,鼓励以贫困村为单位,统一产品、统一包装,统一设计,打造贫困村特色产品网销品牌。三是鼓励四川雷蒙等电商企业实行定点帮扶,协助贫困户销售农特产品,促进农民增收。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宣传发动不够有力,企业、农民认知程度较低。我县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不大,企业和农民普遍对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作用了解不深。一些企业看不到发展电子商务带来的巨大商机,片面认为电子商务投资周期长、风险大、维护难,对发展电子商务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农村由于青壮劳力普遍外出务工,家中留守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对电子商务的认知能力有限,参与热情不高,电子商务的利用率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电商发展规模较小,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全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电商企业数量不多、规模较小,缺少规模较大的领军型电商企业。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建设虽然初具雏形,但有近200个村无服务点,特别是服务站(点)建设目前仅仅是覆盖到乡镇和沿线重点村,距离实现全县乡、村全覆盖还有较大差距。同时,已建成的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中,能够正常运营、完全发挥作用的只占少数,一些乡镇电商服务站、村电商服务点仍是“空壳”。一些能够运营的村电商服务点,也仅仅为农民群众提供了代购商品、代缴电话费等方便,而在促进“农副产品进城”上的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与精准扶贫结合不是很紧密。

  (三)支撑体系不够完善,电商发展存在短板。在宽带网络支持方面:一是宽带网络覆盖率较低。全县网络覆盖率仅为80%,目前仍有185个村未接通宽带网络。二是农村宽带接入速率较低。已实现宽带网络覆盖的乡(镇)、村,宽带网络普遍存在端口少、稳定性差和资费高、带宽少等问题的问题。在物流体系建设方面:一是物流网络覆盖不全。全县物流快递企业中,只有邮政快递的物流网络基本覆盖到乡镇一级,其余快递企业的物流网络多数只能覆盖县城,乡镇无法送达,电子商务物流到村“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非常突出,致使农村外购商品进村与农副产品进城处于“短路”困境。二是物流成本过高。据统计安岳柠檬售价中,物流费用就占30%。由于电子商务物流成本过高,挫伤了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积极性。三是配送服务不够规范。一些物流企业在商品分拣、配送环节对商品造成毁坏,给销售企业带来损失。

  (四)网销产品种类单一,特色品牌开发落后。一是网销产品种类单一。网销产品种类基本雷同,品种主要以“安岳柠檬”系列产品为主,粮油、土特产等地域特色产品种类少、没有形成规模。二是网销产品品牌开发相对落后。不注重网销产品的开发、加工、包装和宣传,不及时跟进网销产品的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三是网销产品质量监管不够到位。全县对网销产品的质量监管缺乏手段,难以杜绝网络销售中的欺诈行为。一些不法电商缺乏诚信经营意识,借助“安岳柠檬”品牌效应,在网上以次充好,用外地柠檬冒充销售,给“安岳柠檬”品牌保护带来压力。

  (五)专业人员稀少,电商发展缺乏人才支撑。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缺乏专业人才,尤其缺乏数据统计分析、活动策划、包装设计等方面高端人才。农村普遍面临“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虽然初步培训培养了一些人员,但多数专业技能偏低,只能完成电子商务的基本电脑操作,缺乏既懂农业农村工作,又懂电子商务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和农村电商带头人。

  四、工作建议和意见

  (一)健全服务体系,培育电商企业。一是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加快电商服务体系建设进度,实现乡(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努力做到应建全建。二是加强乡村服务站点运营管理。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县电商服务中心、乡服务站、村服务点的日常运营管理,使乡、村服务站(点)真正在助推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上、乡村振兴上发挥作用。三是培育壮大电商队伍。积极招商引进国内大型电商企业入驻,引领全县电子商务业快速发展。在全县筛选确定一批电商龙头企业,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鼓励做大做强,提升电商企业层次。把扶持发展电子商务与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结合起来,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开办网店、微店,不断壮大电商骨干队伍。

  (二)完善支撑体系,弥补电商短板。一是加快通信网络建设。积极协调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加快农村通信网络建设,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通信支撑。二是扩大物流网络覆盖。积极整合行业资源,鼓励物流企业加强协作、抱团发展,构建以县城为中转、以乡村服务站(点)为基点、以到户配送为终端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送体系,有效解决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到村“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结合安岳柠檬这类鲜活农产品特点,加快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冷链物流供给能力,解决长途运输保鲜问题。三是降低电商物流成本。采取物流补贴、税费减免、项目倾斜等方式,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扶持力度,促其降低收费标准,减少物流成本,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四是规范物流企业服务。指导、监督物流企业建立商品分发、配送、运输等方面的作业规范,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中间损耗,维护客户权益。

  (三)开发网销产品,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大力开发特色网销产品。依托全县主导产业,在巩固提高现有柠檬、粮油等农副产品品质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二是合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整合社会资源,加大研发投入,打造地方品牌。高度重视网销产品的商标注册和质量认证工作,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全力做好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副产品产地追溯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网上欺诈行为,营造诚信、安全、规范的电子商务市场环境。

  (四)培养专业人才,强化人才保障。加强高等院校、专业机构开展合作,加快电商培训进度,坚持全覆盖、抓重点、促效果、带就业,分高、中、低三级9类人员开展培训,全面壮大本县电商主体队伍。在安岳职业技术学校设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加强对大学生村官、返乡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青年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壮大电商人才队伍,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15

  会东县居于川滇两省五县一区结合部,地处攀西大裂谷生态休闲旅游区的腹心地带,因为历史上区位闭塞,交通滞后,会东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颇有明珠蒙尘之感,但也正因如此而保留了它丰富的原生态旅游文化资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交通枢纽的逐渐完善,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已渐露峥嵘,于世人面前展现出它应有的风采。

  一、会东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及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由于历史原因,我县旅游资源开发相对滞后,且会东地处横断山脉南部褶皱山中切割地带,绝大多数为山地,占据会东总面积的90.87%,造就其独特的山地旅游资源的同时也导致了其开发难度相对较大。境内的旅游资源星罗棋布:螺髻山脉南延部分的鲁南山威武雄迈;森林草场、石林花海和风能、光伏电场壮观秀丽;百里金沙波澜壮阔,拥有白鹤滩、乌东德两大电站构成的高峡平湖景观;老君洞清幽神秘;世界滩王老君滩涛声阵阵,声势雄壮……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县自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总体特点是“风格迥异,散而不聚”,同时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我县不仅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也有多彩的人文景观。独具会东特色的彝族奥索布迪服饰、傈傈族嘎且且撒勒舞、汉族的“清明宴”、端午药膳宴、彝族火把节等民俗风情,融合于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为会东发展四季康养休闲度假旅游及精品景区打造提供了优质的资源本底。

  为将会东丰富的特色农产品“送出去”,20xx年,县委、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合作,构建了覆盖全县的“万千淘宝进农村”网络大格局。农村电商作为一种与传统商贸并驾齐驱的新兴业态,不仅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发了新的投资热潮,开辟了就业增收新渠道,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新空间,而且正加快成为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新力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而我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及天然的亚热带气候坏境造就了颇具特色的农牧产品:七彩洋芋、优质黑山羊、优质华山松、松茸、松露、老鹰茶等不一而足。且我县人口基数达35万之多,农村电商在我县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我县富民增收的另一蹊径。

  “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调整工作思路,把旅游业作为新兴支柱产业来抓,乡村旅游业开始走上了发展起步阶段,而农村电商也在同一时间段开始与之并驾齐驱,不难看出,两颗新星的碰撞在所难免,如果能合理融合利用,将使其互助互进,大受裨益。

  二、旅游资源开发及农村电商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虽然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建设和农村电商发展具有可喜的前景,但是处于起步阶段的两个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对农村电商发展后劲不足。

  长期以来的,政府一直主导的地方支柱产业是烤烟,而新兴的旅游业及电商产业产生的效益微乎其微,对县域经济拉动力不大。这就导致了部分部门、部分干部短时间内对乡村旅游及农村电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旅游和电商发展不能形成气候,只是简单的做做宣传,不肯在上面花时间,下功夫,更有甚者,认为预期给这一投入资金大、见效慢的行业投资,还不如投入到一些在短期内能收到经济效益的事业中去。久而久之,这两个产业就不能得到持续有力的发展,从而制约了其发展前景。

  (二)乡村旅游与电商发展“各自为政”,产业层次较低,未能得到合理有效结合。

  旅游业应当是一个复合型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需求的综合产业。但本县的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业基础相当薄弱,乡村旅游被大多数人认为是单一的农业旅游乃至于农业观光旅游,或者是单一的景点旅游,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而农村电商更是购进的多,出去的少,导致多数农特产不能销出去,颇有入不敷出的感觉。细思之下,这两者之间未建立起严密的联系,从而产生的效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乡村旅游更需要的是与农村电商、民族文化、科技、教育等进行多元化的融合,通过乡村旅游发展打响地方特色产品的名声,用地方特色产品推动旅游景点的知名度、美誉度。

  (三)乡村旅游“软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电商“孤掌难鸣”。

  由于新兴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作为刚起步的产业,一应基础设施建设都未完善,大多数的旅游景点还处于原生态待开发的阶段,部分开发的景点设施也未完善、就位。很多地方交通梗塞,随之带来的垃圾处理、停车场、环保设施、厕所、游客购物店等系列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也就成了阻碍其充分发展的根源。农村电商所倾向的农特产等在一无品牌效应、二无地域优势、三无坚实信誉保障基础的情况下,也就孤掌难鸣,举步维艰了。

  (四)旅游和电商体系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更离不开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就目前的情况看,乡村旅游缺乏专门的旅游管理机构和开发机构,缺乏专业的景点开发设计人才、市场开拓统筹发展人才、旅游经营运作人才、旅游项目包装及资本运作专业人才等。电商亦然,在这两大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依托的最多的还是当地的村民,其绝大多数人未受过专门系统的培训,他们的沟通理解能力及服务质量都不是很高,这是乡村旅游和电商得不到充足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乡村旅游发展迟缓,电商产业链短板较多,不能形成合力。

  “十三五”期间,尽管我县积极投入了开发建设资金,但是预期效果差强人意。预计投入2.5亿元,完成《会东县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完成金沙江流域龙头景区建设,实施鲁南山地质公园建设、白鹤滩亚热带风情乡村旅游区建设、两岔河的县城旅游综合体建设、大崇休闲度假核心区、沿江农业果蔬观光农业区、沿江水岸互动休闲带、乡村旅游风情小镇、夹马石牧场生态旅游区等开发建设。但就目前情况来看,这点预备资金是不够的,这一系列的旅游资源开发,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的开发利用,更需要相应的基础施设配套建设、人文教育建设等。反观农村电商,其需要销出去的产品,现阶段所具备的条件还达不到外面游客的要求标准,知名度低,不能给予买家公信力,一应的软硬件设施还不达标,只是将一个雏形建立起来,还有待后续的资金、人才投入和政府支持。

  三、旅游资源和农村电商有机结合发展策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xx年4月24日,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赴乡村旅游与农村电商结合发展成效显著的宜宾长宁县“取经”。结合长宁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历程,我县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发展:

  (一)因地制宜,打造旅游景点精品,积极开发特色农产品。

  根据县域景点分布散而多的特点,依托其独特的地理坏境优势,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景点,同时积极开发与旅游景点相匹配的特色农产品。合理结合传统节日,掌控好时间节点,力争一年四季都有景有物给旅游观赏、购买。如盛春时节举办的“金色菜花节”,让人体验春的活力,同时可附上由其生产的'菜籽油,用以提升知名度,吸引游客;春末“十里绿岸升炊烟,万人空巷斗清明”的“清明宴”,结合鲁南山、夹马石等天然踏青圣地,也能吸引很多人前往;夏日的端午药膳宴,也能让人体会到我县的独特的端午氛围和药膳美食……无形中,将传统与旅游业、电商有机结合在一起,对后续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二)加大资金投入,招商引贤,完善旅游、电商产业链,补齐短板。

  旅游和电商可以分步发展,建议先期发展完善旅游业,由县财政每年列入旅游发展专项经费,并逐年增长。设立奖励资金,推进旅游品牌建设,引进旅游开发、管理等专业人才。政府要降低准入门槛,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旅游开发和投资资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要加快完成景区、景点的公路、环保等基础硬件施设的建设,再有能力的基础上,巩固提高。旅游业起来了,游客多了,那么电商也就进一步打牢了基础,后续就完善电商产业链,在旅游点增设网店,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引进推销型人才,逐步将旅游和电商相融合。

  (三)加大宣传力度,成就旅游品牌,不断拓宽客源市场。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无烟产业,是一种形象经济,其要发展得好,不仅要有特色,更需要一定的知名度。宣传促销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建议以各级电视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网站为促销平台,以景区亮点和特产为宣传重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宣传密度,打响县域特色旅游品牌,扩大我县旅游的知名度。要积极开发研制具有地域特色、能吸引游客的小商品和工艺品,如金山江的奇石、大山的根雕艺术等,积极推出我县的风味小吃,逐步建立起旅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体,延伸旅游产业链,拓宽电商客源市场。

  (四)积极发展旅行社,强化文物管理旅游办对行业的管理职能,实施规范管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旅行社是游客和景点的载体,在旅游行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最用。我们要加强与省内著名旅行社和景区景点协作,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我县旅游信息网络,开拓市场,打出品牌。旅游管理单位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及涉游单位的规范和管理,加大对全县旅游业开发的管理。以市场经济规律和要求为准则,冲破当前利益、部门利益的局限,站在大旅游、大市场的角度,切实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旅游部门要加大对全县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管理,营造文明、健康、有序的环境。各旅游相关部门要紧密协作,使景区治安稳定,确保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持续制定和完善旅游资源规划和开发优惠政策,奠定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提升电商发展空间。

  在确立了“一体、一园、三区”旅游产业格局的基础上,要不断以景点为依托,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活动,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的客商到我县开发旅游资源。在打响旅游品牌,拓宽客源的基础上,鼓励国家、集体和个人参与我县旅游景区的供水、道路、市政工程、交易市场、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充实旅游基础,提升电商运作空间。

  旅游业和电商业的结合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我们要紧密团结在县委、县政府周围,抓住机遇,拉动融合产业快速发展,会东这颗新星必将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16

  一、A农村电商实践探索

  A立足自身特点,围绕壮大提升优势产业,创新农村电子商务“1+3+X”模式:“1”是指突出农村电商之一核心引擎;“3”是指以“木器家具、劳保用品、现代农业”三大特色产业为支柱;“X”是指以产业链条拉长延伸集聚众多上下游企业,从而构建起“全产业裂变”的发展新路径,实现了产业增能、企业增效、百姓增收。创新“农村电商+木器家具”模式,拉长优势产业链条。A木器家具制造产业发达,拥有等实木、弯曲木家具加工企业87家,木工机械、包装等配套企业35家,是中国北方家具出口产业基地、B家具名镇和B省木器家具产业第一镇。A以做强木器家具优势产业为切入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互联网+”思维,引导木器家具企业打开线上市场的发展方向。A组建了电子商务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广泛调动了企业参加电商运营的积极性,打破了木器家具产业大部分以出口为主的局面,拓展了木器家具产业的国内市场,有力推动了木器家具产业抢占网络市场先机。经过多方努力,截至目前,A已有60余家木器家具企业建立网上商城或者依托天猫、京东、淘宝等平台建立电商旗舰店,占家具企业总数的70%。

  创新“农村电商+劳保模式”,大力提升特色产业链条。劳保产业是A的特色产业,主要形成了以手套加工及挂胶深加工为主导,以鲁戈庄为中心辐射周边等地的产业集聚区,共有手套加工业户1000余家,自营出口企业22家,全自动电脑手套机10000余台,浸胶加工户120余户,浸胶生产线500多条,日加工手套1200多万双。劳保产业以家庭作坊和小型加工厂为主,具有规模较小、抵抗风险能力较低特点,一旦销售链出现波动,会造成大量产品积存,甚至造成资金链断裂。据此,A创新“农村电商+劳保模式”,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了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该服务中心具有“六大”功能:产品展示、电商培训、创客培养、物流集散、技术支持、质量把控,承担全镇电商发展的综合服务保障功能,为农村电商提供免费培训服务。农村电商服务中心自20xx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通过电商知识普及、专题培训等方式,挖掘和培养电商人才70余名,培育电商经营户40家,其中23家为劳保加工业户,有效带动了劳保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集聚发展。创新“农村电商+现代农业”模式,培育富民产业链条。A农业产业基础深厚,拥有马铃薯、娄敬西红柿、宋家芹菜等优质农业品牌,特别是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年产量30万吨,是青岛商检局认可的全市首个马铃薯出口免检基地,荣获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但是优质农产品主要出售给经销商,农户利润低,优质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为打响农产品品牌,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A以农村电商服务中心为依托,结合“智慧胶西”无线wifi全覆盖工程,实现全镇114村庄4G网络信号和光纤网络全覆盖;与顺丰、邮政、韵达、申通等8家物流公司合作,在镇电商服务中心设立集散站点;加快建设农产品溯源体系,新建镇村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站所11处,有效保障了胶西农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与淘宝、益农信息社合作,极大带动了广大农民致富增收。

  基于以上三种模式,A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实现裂变,以质变实现点的突破,以衍变实现线的延伸,以量变实现面的辐射,让电商更具创新力、竞争力,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核心推力。

  二、发展农村电商的启示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振兴,就不可能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A依托自身产业发展,创新“1+3+X”模式,闯出了一条农村电商带动产业兴旺的路子。启示有三:一是树立电商思维,拓展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空间。A注重用电商思维改造既有产业,为乡村振兴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企业重外贸不重内销、重线下不重线上的思想,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使更多企业实现了线上线下双轮驱动。

  二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以电商活力增添新动能。尽管劳保用品产业被普遍认为是传统低端产业,但A充分利用鲁戈庄劳保手套品牌知名度高的优势,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推动传统动能向新动能加速转换,打造防护用品“线上产业带+线下产业园”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产业转型发展,使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三是坚守创新发展理念,以电商新模式引领新产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各地农村电商各有各的特点,A农村电商也有自己的特色,即重点围绕“木器家具、劳保用品、现代农业”三大特色产业,初步探索出“1+3+X”农村电商模式,基于三种基本模式,衍生出更多新模式,催生新的产业。比如“农村电商+现代农业”模式,以此为枝干,已经衍生出马铃薯的顺丰精推模式、宋家芹菜的微商模式、娄敬西红柿的“互联网+旅游”销售模式等,促使农村电商与农产品优质品牌紧密结合、农村电商与乡村游紧密结合,初步实现了农村电商与农产品品牌建设、乡村文化旅游建设的共赢发展。

  三、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

  胶州市农村电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处于初级阶段,今后还需进一步推进,以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政府层面,要全面履行好服务型政府职能。一是政府要明晰自己的定位,主要为电商平台、电商服务商和当地企业做好公共服务,结合本地镇村固有的资源、产业、特色农产品制订好扶持政策,规范电商市场秩序,顺势作为,同时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二是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健全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在农产品品牌推广、物流集散、技术支持、电商人才培养、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功能,促使资源优化组合,降低物流成本,助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

  提升农产品质量层面,要打造高端品质、国际标准、世界品牌的农产品。一是要大力扩展电商产品的品牌效应。在对接市场的`过程中,一方面支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资质的申报认证,建立“二维码溯源+农户信用、监管+政府监管”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实行标准化生产,构建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鼓励各地积极开展农产品特色品牌培育,让品质优良的农产品通过网上销售体现其真正价值。二是对电商产品要系统开发,推进农产品上行。胶州市拥有羊角椒、马铃薯、胶州大白菜、里岔黑猪“红黄白黑”特色农产品品牌,对这些特色农产品品牌要精深培育,打造好品牌故事,讲清楚特色农产品的来龙去脉,提升用特殊的包装对特色农产品进行标识,供电子商务创业者进行网销,不断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顺应消费升级需要,使农村的供给方和城市的需求方对接起来,满足消费者绿色、安全、特色等多方面的需求,持续彰显其品牌价值。

  基建层面,要加大投入,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大力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降低电商物流成本;全方位构筑起完整而开放的仓、配、客、售全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体系;支持邮政、快递物流企业等合并成立专门的农村物流服务公司,建立分拣中心,统一登记,集中送递,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二是多方式建设县域智慧物流网络平台,助推农村电商物流统一配送;多渠道整合县、乡、村三级物流供应链网络,扩大农村物流通达范围;多手段推动农村电商与智慧物流协同发展,提升物流市场竞争力。各级政府牵头在各乡镇建立物流集散仓库,避免各大快递公司各自为政耗费资源重复建设,降低企业成本,真正实现物流公司下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全力打造农村“智慧物流”供应链体系,从而系统解决农村电商物流“最初一公里”的难题,最终使优质农产品尽快对接大市场。

  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层面,要全方位、多层次打造农村电商专业人才队伍。一是政府要制定出台有关电商人才队伍建设的优惠政策。一方面吸引本地外出经商能人、务工农民和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另一方面对电商企业外部引进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税费减免、子女就学、平台搭建等多方面提供帮助,对引进的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和创业团队出台专项优惠政策。二是要加大对本地人才的培训力度。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统筹规划人社、商务、教育等各职能部门的需求,健全互联网、电子商务方面的培训体系;同时以本地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培训基地为依托,汇集第三方培训机构,融合本地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等资源,搭建电商人才培训平台。三是要做好高端人才的引进工作。农村电商迅猛发展,同质化竞争激烈,这迫切需要引进电商高端人才。在品牌打造、高层次培训、园区和众创空间运营、大型活动策划等方面引进高端人才,形成电商发展的良好生态。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 篇17

  一、xx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网络覆盖现状

  近年来,xx县通过民生项目实施,目前123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通达通畅,通村道路覆盖率处全州前列,道路通行能力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高。电信C网信号已覆盖119个行政村,覆盖率达97%;17个乡镇和部分行政村已全部覆盖3G信号、完成全光网络改造,各乡镇和部分村已具备百兆带宽上网能力;建成移动2G基站72个,3G基站11个,4G基站27个,全县城区小区宽带已达到3360线,覆盖率达到100%、乡镇小区宽带已达到1300线,覆盖率达到90%。在全省同类区域网络覆盖和接入能力较为靠前。

  (二)物流企业现状

  目前全县正规从事物流行业企业有中通、圆通、EMS共3家,尚无一家真正大型的、规模经营的物流企业。县内现无电子商务企业,只有少部分酒店在网上进行预定销售,农村电子商务网点经目前统计为零。我县物流企业的共同特点是小、少、散、乱、弱、差、低等问题。企业没有建立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更谈不上开展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业务。物流平台基础薄弱,配送信息化建设滞后。企业自建的物流配送中心(许多实为传统意义上的仓库)主要为自身经营服务,一般采取租赁仓库用地,大多规模偏小,房屋建筑陈旧,基础设施薄弱,配套功能不齐,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另一方面配送成本高、效率低、周转慢。由于xx县城市建设、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尤其是道路交通运输条件差,公路网络不发达,从而增加了后期的企业运行成本。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网络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我县真正上网的农民非常少。我县是外出务工大县,全县6万余人常年在外务工的有2万余人,留村人口主要是妇女、老人、小孩等多属50岁以上和10岁以下年龄层,能够独立使用电子商务实现买卖和信息服务的功能年轻的群体不足,真正通过网上购物的农民很少。

  (一)对发展电子商务认识不足

  xx县农产品电子商务进程迟缓,电子商务的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宣传引导力度不够,农产品专业化合作社对电子商务认知不够,并且发展思想还不够解放,发展理念亟待进一步提高。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随着网络化水平的逐步提高,互联网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接受,但互联网用户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农村覆盖率较低,能真正利用互联网的人较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了解也较少,阻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缺乏农产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信息采集和发布、市场行情分析和反馈都需要专业人员。但我县缺乏具有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

  物流触角延伸不够,偏远地区无法直达。冷链物流发展尤其欠缺,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差距,而且成本过高。

  (五)标准化水平较低

  xx县农产品的生产标准、质量标准、包装标准、配送标准、验收标准等制定不够,交易规则、安全追溯、索赔机制建设不够,交易各环节缺乏可量化的管理标准。

  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电子商务设施与网站建设

  xx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整体规划和系统支持,加强网站建设,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多层次、开放的网络体系,整合认证、监督、价格咨询、供求信息等资源,以实体店、生产基地或批发市场为支撑,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实现生产

  者、消费者和运营商的互利多赢,为实现农产品电子交易奠定基础。

  (二)加强宏观规划和指导

  政府应加强统一领导,整合各部门、各乡镇的电子商务网站等信息资源,构建覆盖乡村的多级农业信息网络,建立大型的综合性农村信息化网站,让农民多层次、多渠道参与电子商务,解决当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滞后的问题。

  (三)加强培养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一是通过政策倾斜鼓励专业人才到农村就业;二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通过农校对接,培育一批带头人,通过能人带动,培育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三是通过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帮助农民掌握和使用网上交易的方法和技术,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和技术水平。

  (四)提高涉农企业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产品销售上的促进作用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包括农民、中介机构、农产品经营者和涉农企业,其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对计算机网络缺乏基本认识,认为产品卖出去就行;许多涉农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巨大商机,认为风险大、投资周期长,维护难,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针对涉农企业信息化观念滞后,具体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应由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加强对中小农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培训。培训中,应首先让企业领导者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和实践表明,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

  (五)健全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建设现代物流配送体系,是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环节。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真正实现现代化物流配送的很少。物流配送需要高质量的保鲜设备,一定规模的运输设备和人力,需要大量投资。产品电子商务很多是以批发市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亟待建设现代的物流配送体系。在企业的日常运作中,从原材料供应—生产—销售—回收一系列过程自始至终都贯穿着物流,物流成本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在价格、交货期、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竞争力。电子商务企业要实现按单生产的柔性化方式,就必须合理运用现代物流系统,提高物流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物流成本,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没有高效的物流服务的支持,柔性化生产将难以顺利进行,无论电子商务是多么便捷的贸易方式,都将是无米之炊。

  四、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推进措施

  (一)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因地制宜抓好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加大对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投入,进一步优化、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打造一个配套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电商人才集聚的良好环境,促进电子商务集约型发展,积极创建省级及以上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二是加快电商物流配送网络发展。一方面积极引进一批知名品牌快递物流企业,到我县建立物流配送中心,逐步形成与电子商务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另一方面依托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四川省分公司遍及17个乡镇的邮政所、邮政储蓄银行、电子商务网站等基础设施,打造适应xx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及物流系统。

  (二)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应用

  一是推动电子商务进企业。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商贸企业等开展电子商务,实现实体经营和网上经营有机融合。鼓励传统售企业拓展线上业务,自建、完善网络营销渠道。

  二是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大力培育电子商务村、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通过电商平台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

  三是促进网商融资与快递物流的合作。探索网商融资形式与产品,在物流快递层面,为近一步降低会员经营成本,本着双赢互惠的原则,抱团洽谈快递和物流拿到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为示范电商网点服务。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相关文章: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11-06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精选8篇)11-04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通用7篇)11-03

电商助力乡村振兴报告范文(通用14篇)12-12

乡村振兴助力报告11-04

助力乡村振兴情况报告11-06

助力乡村振兴情况报告11-06

科普助力乡村振兴报告03-15

法治助力乡村振兴报告(精选7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