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教育教材网
摘要:文化背景知识是培养阅读素质的重要基础,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
关键词:课堂教学 背景渗透 重要性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任何一种语言的功能都是用于交际的,这一点大相通的,英语对我们来说是外语,了解一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背景是进行正确交际的关键,因此,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渗透英语背景知识既是大纲的要求,也具有现实意义和交际动能。
早在1904年Jespersen曾说过“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is the highest purpose of language learning.” Goodenough在《文化人类学和语言学》中论述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时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个方面。”也就是说,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要真正学会一门语言,必需要了解其所代表的文化。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英语技能,提高英语运用能力与熟悉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密不可分。目前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是结构--功能大纲,大量增加了文化渗透的比重,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也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好基础。文化背景知识是培养阅读素质的重要基础。中学作为英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初中)和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高中),文化导入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葛炳芳 ,1998:37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是被动获取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而是运用已经具备的背景知识(包括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根据上下文去预测和理解意思。图式理论认为,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 ( 王初明 ,1990:151-2 )。
如高一上册Unit 6 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 是一篇介绍西方餐桌礼仪的说明文。它分别从对餐桌的摆放,餐前礼仪,餐中礼仪,餐桌上的谈话礼仪,饮酒礼仪,餐桌礼仪变迁等几方面来介绍,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西方的餐饮文化。这篇文章不仅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教师可以给出几条与西方餐桌礼仪有关的背景知识,例如:1. Place settings 2. Other tips if invited to a dinner: gifts, clothing, napkin, posture, grace, noises, leaving, follow-up, restaurants, some dos and don’ts. 再配以幻灯片。这些有关背景知识还能使学生学习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其他知识,拓展视野。
对于一些历史题材的课文, 教师可事先通过各种途径(如上英特网Internet等)找到相关的材料或背景知识,把它们制成幻灯片:或以关键词出现、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图片形式展示。教师采用以介绍作者、讨论课文背景为切入口,把学生引入到真实的语境中去,将语言的习得与语言的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符合语言的输入大于输出的原则。
在英语教学中,应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可以在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时进行。如:freeze这个词的基本含义是“冰冻”“结冰”。而在一个私人拥有枪支的美国社会中,一位留学生因听不懂美国人的口语Freeze!(“站住”“不许动”)而被枪杀。在美国社会中,Freeze!却是人人皆知的日常用语。假如这位留学生有这点文化知识就不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又如:教词汇professional时,告诉学生He is a professional和She is a professional可能会引起天壤之别的联想意义:He is perhaps a boxer.和She is likely a prostitute. 这是由英美的文化所触发的定向思维。
除了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外,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人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等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还要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西方,“老”却意味着衰朽残年,去日无多,因此西方人都忌讳“老”,都不服“老”。有位导游讲过这样一件事:在一次带队旅游中,我们的这位导游看到一位美国老太在艰难地爬山时,便上前去搀扶她,却遭到了老人的拒绝。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呢?因为在美国这样一个老人普遍得不到尊重的社会里,老人们养成了不服老,坚持独立的习惯。所以美国的老人都不喜欢别人称其为老人(elderly people),在美国都用“年长的公民”(senior 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在英语教学中,还可以将日常生活交往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总结归纳,这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如可将中国人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谈话的禁忌归纳为四个词:I, WARM, where, meal。I代表income;第二个词中W代表 weight ,A代表age, R 代表religion, M代表 marriage。由此而引出“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儿”,不问“吃了吗”。这样可使学生对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许多English learners却对其含义不甚了了。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赛。其寓意为:当你遇到挫折,并不一定丧失了成功的机会。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应树立文化意识并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都着重语言形式的学习,比较忽视不同的文化对交际作用的负影响。进入八十年代,随着我国对外交往与民族接触的日益迫切的需要,英语教学要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和随之而来的要求对其所属文化有所了解的呼声越来越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与之有关的文化。人教社新教材的编者们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安排:涉及文化介绍的课文和日常生活的会话题材比统编旧教材增加了一些。这表明:通过日常教学要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是英语课特有的一个层面。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使文化规范的教 学与语言技能的培养同步进行。激发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强烈欲望;培养学生对英语语音、词汇、语法以及语句、语篇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英语语法结构、文学作品和语言逻辑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英语学习的正确动机、浓厚兴趣和坚毅的意志。英语学习如在比较中进行,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交际文化的敏感性,而且对更好的了解中华民族文化是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