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哲理的小故事

时间:2023-01-23 08:30:57 哲理故事 我要投稿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大全

  生活中处处是哲理,处处是学问,我们不能忽视那些小故事,它们蕴含很多小哲理,为大家分享了蕴含哲理的小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大全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1

  有一天,有位信徒请教禅师:“我是一个已婚之人,现在却狂热地爱上了另一个女人,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禅师问:“你能确定你现在爱上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最后一个女人吗?”信徒回答:“是的。”

  禅师说:“现在看你面前香炉里的三根蜡烛,哪根最亮?”信徒说:“我真的不知道,好像都是一样的亮。”禅师说:“这三根蜡烛就好比是三个女人,其中一根就是你现在所爱的那个女人。芸芸众生,女人何止千万百万,你连这三根蜡烛哪根最亮都不知道,都不能把你现在爱的人找出来,你怎么又能确定你现在爱的这个女人就是你生命里最后一个女人呢?”

  信徒沉默不语。

  这时,禅师说:“你现在选一根蜡烛放在你的眼前,用心看看哪根最亮。”信徒说:“当然是眼前的这根最亮。”禅师说:“你现在把它放回原处再看看哪根最亮。”信徒说:“我真的还是看不出哪根最亮。”禅师说:“其实,你刚拿的那根蜡烛就好比是你现在爱的`那个最后的女人,所谓爱由心生,当你感觉你爱她时,你用心去看就觉得它最亮,当你把它放回原处,你却找不到最亮的一点感觉,你这种所谓的最后的唯一的爱只是镜花水月,到头来终究是一场空。”

  珍惜现在拥有,爱眼前的人。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2

  吕蒙正是北宋名臣,他从小父母双亡,被迫沦为乞丐,处境悲惨,所以,后人常常用“穷过吕蒙正”来比喻一个人穷困潦倒。吕蒙正在困境中发奋读书,后来做了北宋的中央高层干部。

  吕蒙正在京城开封刚做副宰相时,有个家里有点钱的公务员在背后指着他说:“这小子是乞丐出身,竟然也能在中央政府部门当官,真是搞笑!”吕蒙正听到了这句话,却假装没听到。

  当时,吕蒙正的一个下属就气愤地对吕蒙正说:“一定要追查此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在背后说你的坏话。”然后,就要去调查那个公务员的官位和姓名,吕蒙正急忙阻止了。

  吕蒙正笑了笑,说:“若是追查此人,知道了他的姓名,一定终生不会忘记,恐怕就会成为彼此一生的怨恨,倒不如不知道来得干净。再说,他说说,对我又没有什么损害,还是不追查为好。”听了吕蒙正的`这番话,下属都很佩服他的胸怀和大度。

  俗话说:“恩情易忘,怨恨难消。”吕蒙正这样做,目的是把怨恨拒绝在心灵之外。记恩不记怨,需要宽容和雅量,这是一种大智慧。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3

  南美洲原始森林里有一种鸟,这种鸟全身翠绿,并带有一圈圈灰色纹理,就像一圈圈波浪,因此得名翠波鸟。这种鸟虽然美丽,但它每天忙忙碌碌都在筑巢,因而显得无精打采,很疲惫。翠波鸟巢穴唯一的特点是巨大,一个个架在树上,场面甚为壮观。但这些巨大的巢穴也不禁让人疑惑,翠波鸟是一种小鸟,体长不过五六厘米,可它们建造的巢穴为什么比自己身体大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呢?

  莱奥托是一位动物爱好者,为了解开这个谜,他制作了一个巨大的笼子,并捉来一只翠波鸟观察它筑巢过程。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这只翠波鸟只建了一个能容下自己身体大小的巢,然后就停工了。这引起了莱奥托极大的兴趣,他又捉来一只翠波鸟放在笼子里,想看看它的建房情况。可这一次情况却发生了突变,这只鸟被放进笼子里后,没过多久便开始大力建巢,而原本停止建造的那只也开始疯狂地扩建巢穴,两个巢穴越建越大。几天过后,两只鸟明显疲惫不堪,建造速度放慢。又过了几天,原先送进来的那一只竟然死了,而且这只鸟死后,另外一只立刻停止了筑巢,这些现象真让人百思不解。

  莱奥托又捉来一只翠波鸟放在笼子里,还如前面发生的情况一样。新进来的鸟开始大力建巢,原先的那只也重新开始疯狂地扩建巢穴,而且结果依旧,当其中一只疲惫不堪地死去,另一只停建。单只鸟存在,只建一个很小的房,两只鸟存在,却无休止地扩建。莱奥托陷入深思,突然明白过来,原来令翠波鸟忙碌不停的原因是攀比。这种鸟攀比心理太强,容不得别人的巢穴比自己的大,一旦发现别的鸟新建“房子”,它便忙碌不停地扩建巢穴……实验中两只鸟的死其实都是累死的。

  翠波鸟因为攀比害了自己。

  其实,人生也是一样,要想真正获得快乐,活得轻松自在,就不能总拿别人为参照,许多时候自己满意就好。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4

  公元1011年,23岁的范仲淹离开家乡,跋山涉水,来到应天府应天书院求学。他发奋读书,孜孜以求,倦怠时用凉水浇脸,饥饿时以稀粥充饥,日夜与诗书相拥,五年未解衣就枕。

  1014年正月的一天,当朝皇帝宋真宗来应天府朝拜圣祖殿,大街小巷挤满了围观的人,书院的所有学子也都纷纷跑出书院去看皇帝。大家都想看看皇帝长什么样,唯有范仲淹不为所动,依旧端坐在教室里用功学习。

  皇帝走了,同学们一个个陆续回到了书院,当看到范仲淹还在教室里学习时都感到很奇怪。万岁爷驾到,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怎么坐得住啊!一个同学好奇地问范仲淹:“范兄,你怎么不去看皇帝呢?”谁知范仲淹反问:“皇帝有什么好看的?”同学说:“皇帝一辈子都难得见上一面,这机会多难得啊!你真应该去看看。”范仲淹回答:“皇帝总是要见的,但等将来看也不晚啊!眼下,我首先要完成当天的功课。”说完,继续埋头读书。

  范仲淹家境贫寒,看着他的寒酸样,有的同学鄙夷地认为他痴人说梦,而有的`同学则为他的远大志向深深折服。

  五年寒窗,范仲淹学有所成,而且出类拔萃,独领风骚。1015年,27岁的他考中了进士,受到朝廷重用,步步高升,成了在皇帝身边辅佐的重臣,几乎天天都能看到皇帝。

  割舍今天,才能收获明天。看来,自古以来这就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5

  小城里来了家小马戏团,每场表演一个小时,成人票价10元,儿童5元。

  我替他们担心:这么低廉的票价,这么长的演出时间,怕是只能赚饭钱。你想想,狮子一头,老虎一头,成年马一匹,狗熊一对,猴子一只,是每天都要在它们身上花钱的;两辆大卡车,一台发电机,耗油不少,还有司机,十来个团员——没有足够的收入,是撑不起这家马戏团的。

  进场之后,我发现自己是杞人忧天:小马戏团只怕要赚大钱。

  儿童票价虽然只要5元,微不足道,但每名儿童至少要有一个大人陪同,所以,场子里的近300个位置座无虚席。

  表演场地设在一个废弃的建筑工地上,租金要不了几个钱。

  离马戏开演还有十来分钟时,工作人员从场子里牵出一匹马来:小孩骑马每人5元。刚开始,上去的人不多,牵马的人诚意十足,绕场两周。感兴趣的孩子渐渐多了,排起了队。还是绕两周,但狡黠的.牵马人把圈越绕越小。

  马戏开演了,是狮子钻火圈。全场关灯。团员捧出荧光棒开始售卖:大的20元,小的5元。那东西的成本,估计在1元以内。一个节目完毕,小观众几乎人手一支。

  表演中,又有团员出来兜售各种饮料、花生瓜子,价格是外面的两倍。

  一个小时的表演,需要多少种动物?四种:老虎、狮子、狗熊、猴子。加上完全由人表演的杂技和魔术,共十个节目。“演员”们的一专多能让马戏团的演出成本缩减到最小。

  一专多能的不只是动物,还有演员。以一个青年女演员为例:她开始时售卖荧光棒和零食饮料,随后在魔术中客串一角,最后在压轴的空中飞人表演中唱主角。此外,门口卖票的兼做饭、收拾道具;演魔术的当主持人、解说员,还扶小孩骑马……

  还有一点,尽管演员们的水平不是很高,但大家的表演诚意十足,丝毫没有敷衍了事的感觉。观众的口口相传就是活广告,这让他们表演了五天,每天两场,场场上座率在90%以上。

  粗略计算,小马戏团一场拿到手的钱,每天人均收入600元左右。折算他们的表演水准和动物们的水平,应该是普通白菜卖出了有机白菜价。

  充分利用每一个人的才能,减少一切能减少的开支,发挥短短一个小时里能从观众手里掏钱的多种手段,演员敬业的精神,这就是一个小马戏团的生存哲学。可以料定的是,小马戏团在这个小城的成功,一定也会在另一个小城复制。

  只要把事情做到极致,运筹谋划,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就能在别人觉得没有作为的领域取得成绩。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6

  弟子爱好打扮,每天都要在这方面耗费太多的时间。

  一日,禅师问弟子:“一朵花有多大?”

  “有的如指头大,有的如拳头大,有的如巴掌大,顶大的,也不过脸盆大吧。”弟子说。

  “那花香有多大呢?”禅师再问。

  “花香怎么是多大呢?”弟子不解。

  “哦,我是指花香能传播多大的空间?”禅师说。

  “有的可以溢满整个房间,有的可以溢满一个广场,如有风,有的花香可以传到几里地开外。”弟子说。

  “几里地有多少个脸盆大呢?”禅师说,“如果把花香比作花的灵魂,那么,一个生命灵魂的'芬芳,永远比它漂亮的形体传播得更长远,影响得更深广。”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7

  “师父,你在仰望什么?”小和尚问。“我在仰望星星。”老和尚说。

  “星星离我们是那么遥远,你够不着它,也摘不下,看它又有何用呢?”“美丽的东西并不需要我们去够着它,去占有它,把美丽放在一个遥远的地方去仰望、去欣赏、去追求,不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吗?”

  “追求一个遥远的、虚幻的、不真实的美丽,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遥远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比如那遥远的星星,它的美丽和光芒,是真实的,也是存在的。”

  “追求那遥远的美丽,只能意味着我们永远奔走在追求的途中,这种永远没有结果、永远抵达不了目标的追求,它的.意义又在哪呢?”“它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懂得,世上有一种美丽,值得我们一生去仰望、去追求。正因为遥远的天边有那美丽的星辰,才让我们内心永远保持一份憧憬和希望,才让我们一路沿着美丽的方向,一步步去接近圣洁,走向崇高。”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8

  老汉是方圆百里有名的驾船高手,在海上风风雨雨几十年,不知遭遇了多少巨浪和风暴,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一位年轻人想拜老汉为师,跟他学习海上驾船本领。

  而老汉却说,真正的驾船高手,不是他,而是他的邻居。

  年轻人认识老汉的邻居,他虽然也在海上驾船几十年,但却平平淡淡,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什么与风暴搏斗的英雄壮举。

  老汉说,邻居的高明,正是他能防患于未然,每当风暴来临之前,邻居总能及时地预见风暴,并能巧妙地避开风暴,所以也就从来没有遭遇过风暴。

  “人们只看到我与风暴搏斗的.壮举,却没有看到邻居预见风暴和避开风暴的智慧和高明。”老汉感叹道。

  真正的驾驭高手,不是勇敢地去征服风暴,而是机智地去避开风暴。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相关文章: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02-17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15篇02-17

蕴含人生哲理小故事11-17

蕴含哲理的小故事15篇(集合)01-26

蕴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精选12篇)04-07

蕴含大道理的哲理小故事(精选14篇)04-20

蕴含大道理哲理故事12-17

蕴含哲理的初中故事(通用15篇)08-09

哲理小故事06-24

哲理小故事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