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阅读与作文锦集七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阅读与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与作文 篇1
从遥远的梦幻回到现实,摆在我面前的还是堆积如山的资料与星罗棋布的习题。不管了,在课外的书海里漫游,才能从烦人的学习中抽出思绪,放飞自己的心情。
刚做完作业,我就想放松一下心情。刚好视角转到桌角的一本包装精美的书。我就想:作业做完了,不如看一会儿吧!于是,我打开书看了起来。没想到书里的内容深深吸引着我,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直到九点多才睡下。
第二天早上,当我还在回忆着昨晚看的精彩片段时,语文老师却走进了教室,对我们说:“大家准备一下,我们马上进行知识竞赛。”这句话让我入梦初醒:糟了,今天要竞赛了,多怪昨晚太迷恋于书本,没好好地复习。
试卷发下来,我又惊又喜,这些题目我竟然全是文学常识,有还多内容还是我昨晚看的书中的内容呢!我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这份试卷。考试过后,同学们都在讨论着试卷的事情,互相校对着答案,我暗暗得意。试卷发下来后,我很兴奋,因为如果不是在昨晚看了书,我就不可能考得这么好了,真是多亏了那本书。
从此课外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渐渐地和“课外阅读”成了好朋友……
阅读与作文 篇2
摘要:英语阅读和作文虽然考察学生不同的语言能力,但是两者并不是独立的模块,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研友们能够充分利用这种关系,一定能让自己的英语增色不少!
考研英语中,各部分题型之间特点不同、重要性不同,在复习过程中往往被区别对待。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虽然它们表面的查考方式不同,但背后的考查主旨却是相同的,即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因此,不同题型又不能完全割裂开来,任何两部分之间都可以互相联系着复习。以占比分最重的阅读和作文为例,两者就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共赢关系。20xx考研当前,试试把阅读和作文撮合到一起,谈一场亲密无间的恋爱吧!
在阅读中积累模板
模板之于作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历来被考研的小伙伴们列为作文备考的重中之重。关于模板的积累,貌似是件很简单的事,随手一百度,网上就能查到一大堆,各种各样,应有尽有,只需根据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分类整理即可。不过,网络资源丰富,真正有价值的却少见,那些千篇一律的模板虽可用,但生动灵活的是少数。真正的好句子在哪里?当然是在阅读中。考研英语的文章以议论文居多,阅读中不乏陈述观点、表明原因、总结现象、提出建议的闪光句型。如果能在阅读中多加留意、悉心整理,应用于作文中,必定更生动、更出彩。
在写作中学习把握文章结构
写作是一种难度很高的英语考查方式,不仅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文章结构组织能力。一篇好的作文不仅需要语句通顺,还需观点明确、段落清晰、层次分明,对于观点的阐述符合逻辑、偏僻入里、层层递进。因此往往需要在下笔之前先构思,布局整体,将框架了然于胸。如果能做到这点,不仅能写出好作文,而且能深谙表达之道,知道该何时抛出理论,何时娓娓道来,何时总结收尾,在阅读过程中就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脉络,更好地把握文章主旨,做好阅读理解题就更不在话下了。
共同促进,培养语感
无论是做好阅读还是写好作文,语感都很重要。所谓语感,其实指的就是英语思维习惯。你需得先建立起英语思维,接受了英语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门语言,否则就容易陷入Chinglish的误区。无论是更好地理解文章、判断题目,还是写出更地道的作文,都需要先把语感培养起来,这是两者的共同需求,也是两者赖以生存的关键,在平时的复习中需要结合起来注意培养。
让阅读和作文谈一场亲密无间的恋爱,不是我们的强行撮合,而且学好英语的自然要求。不止是阅读和作文,任何一种英语题型都可以寻找出共同点和结合点,只有运用联系的手段进行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与作文 篇3
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劝告我们要努力阅读、学习,这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而我也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阅读与写作使我快乐,使我幸福。
每当我坐在屋里,听窗外的绵绵细雨时,总爱窝在沙发上,抱着一本散发着油墨芬芳的书,或《红楼梦》,或《西游记》,亦或者抱着些小杂书——就是小杂书我也能看得津津有味。我总爱把那些文字转化成充盈的知识,贪婪的灌溉进我的“储藏库”——大脑。看书,总要从而汲取一点知识吧?不然看书学习有什么用呢?
看书的时候,一切都不存在了,周围慢了下来,世界上只有我和书,眼睛飞快地扫描,细细的品味,一次又一次地咀嚼,慢慢输送进大脑。每当看完一本厚厚的书,松一口气,总感觉意犹未尽,长时间静静凝视着那本书,目光间,是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
在享受阅读带给我的喜悦时,我也不忘了总结一下经验——写作。
每当拿起笔,就会想起“诗圣”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接着又联想起大文人南怀瑾的故事,只有一次又一次的品读,才能挑出精髓,写出好文章。想到这,低下头,笔和纸发出“擦擦”声,这是一次次修改出来的结晶啊。说真的,写完作文的那一刹那,我的心里闪过一丝喜悦,就像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后的涟漪一般,越扩越大,我既幸福又自豪,快乐极了!
接着再闯入我的生活里的,是小说。
当第一次长舒一口气,写下一个“完”字的时候,我的第一本作品——《狼生》完结了,接着又是一个个“完”——《崖羊传奇》、《孤狼嗥月》、《猎犬之心之幼狼命运》。这一部部动物小说,都是我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结晶,每当我写下“完”字的时候,我会自豪,会欢欣鼓舞,这是阅读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我努力的阅读造就了这些小说。
噢,阅读,你如大雾弥漫的海上的灯塔般明亮,噢,写作你如夏日中口干舌燥时的一杯凉水般令人惊喜,你使我快乐,使我自豪,我爱你,阅读与写作,你让我体会到我活着的意义——也许我活着,就是为了你们吧。
阅读与作文 篇4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阅读中,我可以轻松地游览名山大川,我可以尽情地吮吸知识的甘露,我可以自由地对话世界万物。
择万宗书卷,访千古名师。每当静谧而无人搅扰的夜晚。我常会翻开那永载着千古贤人智慧凝结而成的典籍,聆听他们透过书卷的声声教诲。孔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教会我宽容;孟子道:“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给我仁爱;李白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教会我自信;于谦云:“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教会我不屈。从此,我学会了谦让,懂得了宽容,乐于挑战,不惧失败。书中觅得圣贤师,教会我从容面对人生。
嗅淡淡墨香,觅忘年知己。人们常说:“人生难觅一知己。”确是如此,但我又是何其的有幸,竟在书中觅得了许多知我心、懂我意、同我愿的知己好友。杜甫忧国忧民,一生仕途不顺,于穷困潦倒之时发出的仍是心系于民的慨叹;沈从文先生饱受屈辱和苦难,仍保留心中的绿水青山;张爱玲敢爱敢恨,不委曲求全,骨子里镌刻着坚强,我与他们素不相识 ,却拥有共同的信仰,而他们给予我的,是温暖的慰藉和强大的力量。
品字字芳华,寻世外桃源。翻开一本书的扉页,便是进入一本书的世界。想象着呼兰河畔居民的生活,憧憬着撒哈拉沙漠那不凡的景象,思念着边城的潺潺流水,描绘着拉丁美洲的马孔多村庄里孤独的村民。在无尽的阅读里,我开始计划着我想要的生活,我越发热爱阅读,因为它给予我的,是丰润的心灵和纯净的力量。
如今的世界日新月异,许多人不停地追逐名与利,早已将阅读抛诸脑后。珠光宝气的他们收获了丰厚的物质财富,精神世界却一片荒芜,更别谈人格素养的提升了。西方先哲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这个民族个人素养的提升,而人格素养的提升,却离不开阅读。据调查中国人均读书量4.77本,而世界上最聪明的犹太人,他们每人一天平均读一本书,正是知识给予了他们智慧的头脑,我们又怎么能将阅读轻易遗弃呢?
塞缪尔说:“书籍具有不朽的本质,在人类所有的奋斗中,唯有书籍最经得住岁月的磨蚀,庙宇与雕像在风雨中颓毁倒塌了,而经典书籍却与世长存。”书读不完,路走不尽,繁星可移,智慧永存。我们常常自诩的五千年文化,它不只存在于我们侃侃而谈的言语中,它更深深地埋在甲骨竹简丝绸纸张中。从孔孟老庄的大胆宣言,到屈原贾谊的深情告白;从李杜的昂首高歌,到苏辛的铁板铜壁。阅读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
书就像沙漠中的绿洲,是我希望的寄托;书就像黑暗里的灯塔,给我光明的憧憬。莎士比亚说:“知识就是到达天堂的翅膀。”我将乘着书籍的翅膀,在阅读的天空中自由地翱翔。
朋友,与其睡一个长长的懒觉,逛一整天的街,打一通宵的游戏,不如捧一本好书,好好品品;与其花一千块买双皮鞋,花两千块买件大衣,花三千块买几瓶化妆品,不如买几本好书,好好读读。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太狭隘了,毫不夸张地说书中自有我们所需要的一切精神品质和智慧,有一切问题的最佳答案。
今天,你阅读了吗?
阅读与作文 篇5
大家都说:“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确实不错,有了动物,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充实。 有这样一位老人——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装鸟食的塑料袋也褪了色。这身穿着真是太朴素了,太平常了,但这位老人的所作所为却平凡的伟大。 老人每天步行从郊区赶到翠湖公园,目的只有一个——给海鸥喂食。十几年来,老人从来都没有断过,天天如此。当然,时间久了,老人和海鸥之间已经建立了一层感情。老人把海鸥当做自己的儿女;海鸥把老人也当做亲人,可见,它们之间的`关系无异于亲密无间。 终于有一天,老人不幸逝世了,他永远离开了我们,永远离开了他的“儿女”——海鸥。
当鸥群知道这个消息时,它们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了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可见,海鸥们对老人有太多的感激,太多的爱。 这就是一位老人的坚持,一位老人对大自然动物们的爱! 看了这个故事,难道我们还把鸟儿关在笼子里,供自己玩弄,还是把它们送到广阔的蓝天呢?我们都有家,鸟儿也有家。它们的家就是蓝天,就是大自然。我们得为它们营造一个温馨、快乐的家! 看了这个故事,难道我们还让小动物们活生生的死掉,还是保护它们呢? 我们都有亲人,小动物也有亲人。我们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那么小动物也是如此。我们得保护它们,爱护它们,不在伤害它们! 看了这个故事,难道我们还要执迷不悟、无动于衷吗?难道我们就不能从中获得一些道理吗?不会,不会的,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好似我们的亲人,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向他们伸出那双恶手! 一位老人,平凡而伟大!
阅读与作文 篇6
阅读教学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语文实践活动。作文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过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教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指出:“高年级学生在阅读中要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由此可见,找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契合点,并将两者有效整合,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将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融于作文教学之中,实现读写结合?学生应如何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对课文的鉴赏和理解?全面提升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需要一套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形成更全面的更有效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流程,这就需要教师找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点。
一、语文教材中课文的分类
近年来,作文教学逐渐被摆到较为重要的位置,许多专家也针对时弊尝试着从不同角度给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建议。从《余映潮老师讲语文》《黄厚江老师讲语文》《胡明道老师讲语文》等名师系列图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早有名师意识到并开始关注课文中的写作资源,并将其运用于教学之中。但这些还只是专家的期望,一线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教材的开发者,造成现有的课文资源被闲置浪费。经研究,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致分为七类:人物类、动物类、叙事类、人与自然类、科幻类、成长类、名著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删繁就简、去冗存精,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结合教学实际,深挖每个类目的典型课文,重点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将课文学习与本类型作文写作整合起来,达到双赢的学习效果。
二、在课例研究中,侧重不同类型课文写作方法的指导
小学五至六年级四册教材的内容丰富,文章体裁内容涉及各个领域。为达到研究的目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侧重不同类型课文,抓住课文阅读的契机,把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渗透其中。在将教材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类研究,抓住不同类型的课文有选择地进行写作方法研究,并有步骤地进行写作方法指导,这样就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小学高年段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基础,教师对其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也应相应提高,要求学生不仅能通顺流利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会分段、有中心,还应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给文章增色。例如,《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这篇课文的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写人物作文的好素材。笔者在对重点段落仔细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仿写或续写。在教学“第二、三克镭的故事”时,笔者在说到“麦隆内夫人回美国向十个女百万富翁募捐时碰了壁”的内容时,及时问学生:“课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生从课文中了解到,这体现了十个女百万富翁一毛不拔与居里夫人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相比,她们是多么渺小,进一步突出了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精神。从这个示例中让学生学习到对比写法的好处。这一类写人的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写人的方法。笔者在抓阅读教学的同时,努力做到一课一得,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扎实的写人物作文的方法,从而让阅读和写作都落到实处。
三、结合课例进行作文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写作时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例如,笔者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海鸥的表现“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一句无法理解,笔者放上音乐,让学生听朗读,当学生听到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时,从中想到了海鸥像离开了亲人一样的情境。笔者顺势让学生读一读老人对海鸥的情意,学生很快就理解了,笔者看到有些学生在偷偷抹眼泪。在一片浓浓的充满情谊的氛围中,笔者让学生概括自己对该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之后,笔者再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让学生懂得这是动物描写,让学生懂得抓住海鸥的动作进行描写的作用。之后,笔者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一节课下来,笔者因找准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点,抓住了学习契机,使阅读教学促进了学生的写作学习,写作训练也落到了实处。
四、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练笔,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练习次数,还要求学生每次的练习都要有一定的质量。通过一课一练、规范指导、树立典范等形式提高写作水平,达到训练的目的。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能把阅读和写作隔离开来,也不能偏向某一方面,而是应该找准两者的结合点,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这样才能把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卢亚静 单位: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余映潮.余映潮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xx.
[3]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77.
[4]郭根福.近二十年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1998(5).
[5]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阅读与作文 篇7
怎样读书最有效果?作为青年,却没苦心思索过此问题。阅读经验表明,处理好阅读中的“入”与“出”最为关键。南宋陈善云:“读书须知出入法。用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底,此是出书法。”此论表明读书之精髓所在。
读书之“入”,来读书应全身融入,且对其进行研究与探索。读者通过文字去感悟作者内心以其心灵对话。这就是阅读之“入”,此过程实现了双方心灵的契合。
叶圣陶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桥这边站着做读者,桥那边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故此为是“入书”之妙诀。陶渊明在《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细细品味,因采菊而见南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最能体现出它的悠然自得。从“悠然”来解读诗人的因见南山而抒发情感是不期而遇。而心与南山融为一体,则显得悠然自得。笔者认为,此乃全诗之“入”。
在熟读基础上精思,确为“入书”之妙诀。如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开始并不明白“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二者为后文展写而抒发情感的细节有何用意,后经反复思索,终领悟到是作者以二者有外在形为具体表达内心的浓重哀愁。这也证明了一句俗语:“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朱熹认为,“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其意为阅读应细嚼慢咽,学会思索和揣摩。
阅读之“出”,乃读书应站在最高层次,对所读之书作出分析判断,能从新的角度进行评价和质疑。哲学家叔本华就主张读书要拉开距离,不要“入”书过度,要敢于从书本中走出来。这样读书,方可避免:“是别人在代替我们的思想,我只不过是在反复重复别人的思想活动而已。”这样,方可读后解其意,知其旨,更其也,才真正做到“用得透底”。
鲁迅在早年从医,曾一度认为就医可救人。在此之后,他赴日本留学,在生活中发现,“中国百姓需要拯救的不是他们的身体,而是他们的大脑。”以至于最后他放弃从医,而是将思想转触于笔尖上。他创作伊始,唤醒国人,激励国人。以此摒弃思想上的旧识,旧观点。他的这段经历和思想转化过程。对于阅读之“出”,怎样“用得透底”很有启示意义。
读书,要入得去,也要出得来。书呆书呆,呆就呆在钻进牛角尖里,读而不化,成为书奴,书蠧,两脚书橱,也不由得有“百无一用是书生”残酷说法。“纸上得来终觉浅,皆知此事要躬行。”“镜花雪夜终虚话”,乃指读书需将理论以实践相结合,方能让读书真正达到有用的目的。
阅读,要“入”,也要“出”。不能“入”,则无法融入阅读,不能“出”,则失去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既能“入”,又能“出”,方才能使读书最有效果。
【阅读与作文】相关文章:
阅读话题作文:我与阅读01-15
作文:爱上阅读 阅读之乐08-02
阅读的作文07-26
阅读的作文04-12
阅读的作文05-29
阅读的作文07-17
阅读与作文02-16
阅读话题作文:用心去阅读08-29
阅读话题作文:阅读-心灵的洗礼01-16
关于阅读的作文:落选的“阅读之星”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