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4-03-13 12:39:33 习俗 我要投稿

习俗的作文9篇[精华]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习俗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习俗的作文9篇[精华]

习俗的作文 篇1

  习俗文化,是依附人民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习俗文化增强了民族的认同,强化了民族的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体遵从,反复演示,不断实行,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它不仅使人类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且使人的生活找到了节奏感!

  中国的文化众之多,不计其数,可是知道的又有多少人呢?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对习俗都是抛之脑后了。但是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认识和传承民间习俗,使它发扬光大……

  我记得我们学过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云南本是诗歌的家乡,路南和迤西歌舞早著名全国了。他们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的方式。或见情生情,即物起兴,用各种丰富譬喻,比赛机智才能。或用提问的方法,等待对方解答。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循环无端。也唱其它故事,贯穿古今,引经据典,当事人照例一本册,滚瓜熟,随口而出,对别的地方我不怎么了解,我只知道我们这个地方的习俗。

  比如三八妇女节,是全国妇女的节日,那一天她们放假,好像什么也不用做,因为那是她们的节日;还有三月十二日是植树节,老师组织同学去野外植树;五月一日劳动节;还有端午节那天要包粽子,吃粽子。

  开始要去打粑叶,然后洗干净,去淘米,米只能用糯米,如果你想吃甜粽子,就用白糖掺和进去,想吃枣子的话就把枣子掺和进去,想吃什么就掺什么进去,那一天肚子吃得好饱!

  九月九日重阳节要吃肉,还有八月十五中秋节,那一晚月亮特大特圆,家里买了很多月饼,这天我们会集合在一起去偷瓜,年长的和我们的年纪差不多,小的也有七八碎了。我们商量要去谁家偷瓜吃,而且偷到的东西不能带回家吃,否则第二年你家的东西会被偷光。虽然我不相信,但是为了尊重这种习俗,也只要这样做了……

  十月一日是祖国的生日,这一天全国人民放假,为了庆祝祖国的生日,这一天很闹热,祖国哺育我们,教育我们一代又一代。它的`生日在天安门举行,特别的隆重,许多人民都在那里为它庆祝生日……

  还有春节,春节放假的时间很长,一直要放到正月十五才结束,从十二月二十九日开始,家家都买年货,晚上炖猪脚吃,鸡、鸭、鱼肉样样都有,晚上还放烟火,过了十二点迎接新的一年。这一天还要给已经去世的亲人烧纸钱,敬菩萨一直到正月十五才完,十五过后也很闹热,只是没有了过年的那种热闹气氛……

  中国的习俗记录了古代人民的种种习惯,生活特征,我们应该好好传承中国习俗,使它发扬光大,成为中国的永久历史!

习俗的作文 篇2

  白露节气一般在公历9月7日或8日。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白露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白露说: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馐。鸿,大雁。元鸟,燕子。大雁、燕子这些候鸟南飞避寒。馐者,所羹之食。养馐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白露时白天的温度虽然仍达三十几度,可是夜晚之后,就下降到二十几度,两者之间的温度差达十多度。清晨的露水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白露表征天气已经转凉。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俗语: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处暑仍热,还要经历大约十八天的流汗日,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华南白露时,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日照骤减,反映出由夏到秋的季节转换。

  白露农谚:苹果梨子大批卸,冬瓜南瓜回了家。白露枣儿两头红,核桃熟了该挨棍。

  福建福州等地白露这天要吃龙眼进补。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在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在文成,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在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习俗的作文 篇3

  今天,我和姐姐走上了街头,用眼睛看到了,用耳朵听到了,了解了许多关于中国春节“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的传统习俗。

  我题目:姐姐,今天是除夕夜,家家户户怎么都挂上了红灯笼,在门上贴上了新春联,就连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而且晚上还要放爆竹,这是为什么呢?

  姐姐题目:说来话长呀!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除夕夜就会出来吞食牲畜伤害性命,人们只好在这一天逃往深山。有一年,一位白发老人说他能将“年”兽驱赶走,大家不必再躲入深山。众人不信,但老人坚持让大家留下。就这样,当“年”兽来时,老人突然点燃爆竹,“年”兽被炸得心惊胆战,仓皇而逃。原来“年”兽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年大家都贴对联、窗花,放爆竹,防止“年”兽。明白了吗?

  我题目:那为什么门上的“福”字要倒贴呀?

  姐姐题目: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习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就有人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到”。

  啊!原来我们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含有这么多意义呀!

习俗的作文 篇4

  麻城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团聚过节,焚烧纸钱祭拜逝去先人。祭祀当天,先献上荤食与白酒,并“馒头”饭,竹筷平摊于饭菜之间,灯火齐明,还要诉接祭之言。各家男丁亲自在纸钱上打印制作纸钱,烧纸毕,跪拜先人。之后合家聚筵。节日可以选择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间的任一天进行。

  山东省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省

  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

  河北省

  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习俗的作文 篇5

  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等。都知道只要大寒这个节气一到就是奔春节,为什么,因为下一个节气是立春,应该划分在另一个年头,但是立春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年前立春,一种是在年后立春,所以大寒是春节前的最后一个节气,一般都这么认为,所以叫大寒迎年。在这样的节气中,除顺应节气干农活外,买年货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讨得新年好口彩。这也使

  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明年要解雇谁。因此现在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广东佛山民间有大寒节瓦锅蒸煮糯米饭的习俗,糯米味甘,性温,比普通大米含糖份高,食之具有御寒滋补功效。而富贵人家在大寒饮食上的讲究更加细致。因大寒与立春相交接,所以大寒进补的食物量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将来春天万物的升发。

习俗的作文 篇6

  祭灶是春节传统习俗之一,灶神是民间家家灶房供奉的菩萨,被尊称为“灶君司命”。早在夏代,他就是民间尊奉的一位大神。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或说钻木取火的“ 燧人氏”,神农氏(炎帝)的“火官”,黄帝作灶的“苏吉利”为灶神,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尊敬。

  灶王龛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或将神像贴在墙上,上书“ 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等文字,两旁的对联为:“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保佑一家老小的安全。

  民谣云:“二十三,糖瓜粘。”这是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是祭灶之日。又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指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老百姓在二十四日,水上船家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其意在于欢送灶王府君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家人一年来的善恶行为。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将新的一年中这一家人应得到的吉凶祸福交给灶王爷之手,由他掌握处置。因此,每户人家都十分重视祭灶。

  祭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灶王神像敬香,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再摆上纸马和草料。焚香完毕,请出灶王神像,连同纸马和草料,在院子里点火焚烧。全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此时,有的地方还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

  除夕之夜,灶王爷带着一家人应得到的吉凶祸福又回到了人间。每家要换上新的灶君神像,点上新灶灯,摆上供品,在灶龛前焚香化纸,算是“接灶”,灶王爷又开始了新一年的监护工作。

习俗的作文 篇7

  家乡人把正月十二这天称为老鼠娶媳妇、观灯火的日子,祈福家家年年红红火火和和美美。童年过年是孩子们最盼望的节日,因为只有到了过年,我们才能有新衣穿,有肉、饺子、馒头等好吃的。家乡人讲究过年的东西吃出正月。过了“二月二,龙抬头”,就又开始了一年的轮回。

  正月十二这天,天不亮人们就起床了。奶奶告诉我们,谁也不能动剪刀,因为剪刀的“咔嚓”声,很像老鼠啃咬家什的声音。谁要是动了剪刀,家里今年就会招来老鼠。村里的姑娘媳妇们把剪刀用红绳或红布捆绑包裹好,放到孩子们不容易找到的地方藏起来,生怕有人动了剪刀,给自己家招来鼠害。大娘、大婶们手拿木棍,敲打着可能藏有老鼠的地方:炕洞里、墙角的老鼠洞、墙根的砖缝里、木柜底下、牲畜棚里、柴垛里、茅房里……凡是房屋、院落的各个犄角旮旯儿都要敲打个遍,嘴里念叨着:“打、打、打旮旯儿,十个老鼠九个瞎,留下一个拨眼的,眼里长个萝卜花!”孩子们高兴地学着大人的样子各处敲打,让老鼠无处藏身。

  这天,是新过门媳妇在婆家的日子,寓意合家团圆。那年,堂哥媳妇刚过门。新嫂子穿着打扮甚是好看,人也长得俊俏。我们这些淘气的孩子,为了讨得糖吃,在新嫂子家跑呀闹呀,喊着:“小媳妇儿捺底子,捺不了小壳子儿”。在过去,新过门的媳妇进门后,要为婆婆做一双新鞋,一是表示对老人的孝敬,二是看是否有活路,针线活做的咋样,好活路讨得婆婆喜欢,也是婆婆在外对儿媳的谈资。嫂子很是害羞,拿出糖来分给我们吃。我们拿到糖,就欢快的跑着玩去了。

  到了中午,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这包饺子也是有说头的,手巧的奶奶把饺子捏成老鼠模样,有嘴、有耳朵、有尾巴,还用绿豆作眼睛。一个个饺子就像一只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俨然是一件件面塑艺术品。奶奶告诉我们说,这天的饺子,一定要把饺子边捏得死死的,表示把老鼠嘴捏住了。被捏住嘴的老鼠就不能偷吃粮食、啃咬东西了。这样,一年中家里就不会有老鼠了。

  到了晚上,村里人是要观灯的。新过门的媳妇家人要烧鞋底子。“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短”。因为吃了人家给的糖,为了得到更多的糖。我们就义务为新嫂子挨家挨户收集旧鞋底子。奶奶叮嘱我:“不要没大没小,显得没规矩。见了人该叫啥就叫啥。一定要记住,要说是旧鞋,不要说是破鞋。你说破鞋别人会不高兴。”我没等奶奶把话说完,和几个本家弟兄们一起跑着出了家门。奶奶喊着“慢点,别摔着”的时候,我们早一绺烟似地跑的没影了。从村东头开始,提留着篮子到各家敛米、背着筐敛旧鞋。鞋与“邪”同音,把旧鞋扔出去就是把一年的邪气扔掉。当家嫂子婶子婆婆们都会抓一把米放到篮子里,再找些旧鞋子放到我们背的筐子里。鞋底子都是自制的粗布鞋底,一般穿一年就不能穿了。

  那天晚上,村里的人们从各家收敛了很多棉油、棉花籽皮儿、谷糠什么的,备以放灯。有人扮成老鼠,有人扮成媳妇,有人敲着锣打着鼓,老鼠们抬着花轿,老鼠娘子步行在无底的轿里,很是逗乐。人们用车拉着放有火种的大锅,绕着街道转悠。走到哪家门口儿就放上一个灯,为家人祈福。家人们在门口迎接着,表示谢意。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喵喵喵,猫来了,跟头咕噜滚下来。”这天晚上家家做灯仔,用面做成的灯仔放在笼上蒸了。到了晚上,用来散灯。谁家的灯仔多就家业兴旺。奶奶把蒸好的灯仔放上棉油,放在灶台上,一家人一年有吃有喝;放在窗台门台外门口,一家人家庭幸福,平平安安。第二天早上,再把这些灯仔收起来,放在灶上腾热了,一家人再吃了。

  这天晚上在大街上,新嫂子家人把垒成老鼠窝样子的旧鞋点燃,象征着把全村的老鼠都烧掉。那天,新嫂子的婆婆,也就是我的大娘准备了很多年货,有花生、红薯、馍馍片等,在火上让人们烤着吃;在火上架上锅,把从各家敛来的'米放到锅里煮熟。说是吃了那食物好,不得噎食(食道癌)和倒食(胃癌),有胳膊腿腰疼病的烤烤就不疼了。新媳妇坐在火堆旁,边上也围着很多人。说着一些吉利的话,“你看这火多旺呀”。本家很是高兴,盼望着家人人丁兴旺。说烧完的鞋灰是很好的东西。说牲口哪儿破了,是上等的好药,抹上就好。

  我们还会悄悄地去磨房,把耳朵凑到磨眼处,去听奶奶所说的新婚老鼠夫妻磨叽甜言蜜语。

  现在想想,其实这鞋底子,经过脚的处理,用烧臭鞋的火煮粥,烧花生,烤红薯。那红薯会是什么味道?

  观灯火一直闹到深夜,人们久久不愿散去。孩子们在大人们喊声和呵斥声中慢慢散去。

  现在乡亲们生活富裕了,一年比一年过的好了,但我还是眷恋童年过年的时候,犹如昨天发生的事情,历历在目动人留恋……

习俗的作文 篇8

  三月三是我们的传统风俗。三月三这天要吃地菜煮鸡蛋,传说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王母娘娘为了能让人少受些苦难就命观音菩萨洒一些仙水。一种名叫地菜的植物吸收了这些水,变得有灵气了,在三月三日这天吃了地菜煮蛋就能除去痛苦,这个传说就是这样来的'。

  所以这儿的人大多在农历三月三都会吃地菜煮鸡蛋,除了吃煮鸡蛋还要喝地菜煮出来的汤。爷爷奶奶说:“农历三月三,荠菜当灵丹”。这个荠菜就是地菜,到现在我们还保留着这个传统的习俗。

习俗的作文 篇9

  潍坊农村过年,习俗大同小异,都有五个必有的程序:贴对联、供家堂、放鞭炮、接财神、吃饺子。…………。

  贴对联在我国由来已久,起初是贴门神,防止魑魅魍魉侵入家庭。秦汉以后,门神是神荼、郁垒;唐宋时期改为秦叔宝、尉迟敬德,原因是唐太宗杀兄逼父登上皇位,夜里却总难以入睡,不得不让心腹大将把门守夜。五代孟昶突发奇想,对贴门神进行了改革,有一年他撰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对联贴在皇宫大门上,这种创新之举被大家接受,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对联起到了烘托新年气氛的作用。…………。

  除夕这天,(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挂家堂。儒家讲究“事死如事生”,特别强调“慎终追远”、“亲亲为仁”,认为大家都亲自己的亲人,国家和社会就会安定。而“追远”传到现在,只有供牌位和挂家堂这一形式,在许多地方家堂也叫“轴子”,上面按左昭右穆的顺序,排列着列祖列宗的姓名。…………。

  过年,原本是太阳公转、地球自转的自然规律,本来并不神秘。但在历史的长河里,人们不断地给它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年,在原始社会甚至不叫年,它被称作“草”,由于“一岁一枯荣”的缘故,一年就是一草。进入奴隶社会,人们对自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以岁星纪年,一年又被称为一岁。年记载着中国以农立国的历史。由于农业的需要和对于丰收的期盼,每年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祈祷和庆祝丰收,而“年”字最早也是从“丰”字演化而来的,这从甲骨文和金铭文上可以看得很清楚。原先过年的日子也不确定,夏朝把过年定在正月,商是腊月,周朝则是冬至月,秦朝就放在10月。汉武帝又把年调整到正月,此后历代相因不改,人们才有了一个固定过年的日子。所以人们称春节也叫夏历年;又由于是太阴历,故也叫阴历年;更因为是农业的缘故,也叫农历年。但过年对富人来说是过年,对穷人来说是过关。所以人们又把年想象成凶神恶煞,不得不燃放爆竹驱除它,这就是过年燃放鞭炮的'来源。

  不管富人还是穷人,发家致富都是共同的理念,接财神就成为大家共同的行动。……在我国,财神一共有四人。文财神先是商末的比干,因被殷纣王剖心而死,传说他失去辨别能力,谁祭祀他他就让谁致富;另一位是春秋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经商致富,自称陶朱公,后来被商人尊为财神;武财神是关羽,他被吴国杀死,被人割去头颅,据说也有比干的功效;另一位是赵公明或称赵公元帅、赵玄坛,他在《封神演义》中统理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位仙官,被道教尊为财神。……除夕夜到大街上看看,或父子二人、或祖孙三代,摆上供品,燃放鞭炮后把酒酹地,口中念念有词,一是请祖先回家一起过年,二是请财神早早到家。进门一定有人明知故问:“接到财神了吗?”回答的也一定是明知故答:“接到了。”接着就是喝团圆酒,吃团圆饺子,并守夜到子时。正因为过去吃饺子是在交子时的时候吃,也才有了饺子的命名。…………。

  农民过年,讲究的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过的是对丰收的庆祝和对发家致富的更大期盼。所以接来财神后,喝着团圆酒、吃着团圆饺子,就开始了对来年生产经营的规划打算。这就是农民的过年,期盼来年的丰收本来就是过年的题中应有之义。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习俗的作文[经典]08-14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6

习俗的作文01-22

习俗的作文(精选)08-26

[精选]习俗的作文08-31

习俗的作文(经典)11-06

(精选)习俗的作文12-12

习俗的作文01-23

习俗的作文[精选]12-29

[经典]习俗的作文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