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的作文

时间:2023-10-07 17:42:24 习俗 我要投稿

习俗的作文精选(3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习俗的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习俗的作文精选(3篇)

习俗的作文 篇1

  史料显示,上古的夏殷周时代,对“正月”的具体时间安排是不一样的'。夏以今农历一月为正月,第一个节气是立春;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为小寒;周则同样以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但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日却是从冬至开始,因此冬至这一天,也就是当年的“元旦”。

  周以后,计算二十四节气,都从冬至开始,这样冬至便成了“岁首”。再者冬至所在的十一月份曾经是“正月”。这也就是“冬至大如年”一说的来头。

  有学者认为,正是由于历史上确有一段时间把“冬至”视为“岁首”,把冬至的前一天之夜视为“岁除”。当冬至节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呈式微之态时,原来那些习俗,便渐渐融入了后来盛行的“春节”之中了。

  冬至具备“阳气始至”的特殊特点,意味着“阳气始生”,万物开始萌动。因此,在冬至日吃汤圆,又何尝不是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呢?因此长了一岁,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了。

习俗的作文 篇2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

  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厦门薄饼和寒食节有关厦门薄饼又称春卷,全国各地的春卷做法都大同小异,但仅有闽南地区的传统春卷不经过油炸的。民俗专家郭坤聪告诉记者,这和古时候的寒食节有关系。寒食,顾名思义,就是不生火做饭,吃冷食。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但韩国、日本等国,至今仍然保留在寒食节进行春祭的传统。

  因此厦门人在清明节吃寒食(薄饼)。到了唐朝,寒食节与清明节合并,寒食禁火习俗逐渐消失。而厦门的这一道传统小吃至今还保留了这一古老的习俗,这也是全国少见的。薄饼做法极其考究在厦门,多数人都吃过薄饼,知道薄饼皮薄而柔韧,吃起来软绵醇香。记者特意请教了民俗专家范寿春,据他介绍,薄饼的做法极其考究,也很繁琐,它必须在立春前后,各种新鲜时令蔬菜上市后才可以做成。最早的薄饼是用麦面烙制的薄饼做皮,选笋、豌豆、豆芽、粉丝、豆干、鱼、虾仁、肉丁、海蛎、红萝卜等为主料,各种荤素菜料酌量搭配煎炒焖熟后,调入适量味精即成。盛放菜料的锅里要经常保持一定的汤汁和热度,吃时才有风味。范寿春说,老厦门人卷薄饼时,一般喜欢在薄饼皮里放点酥了油的海苔、油煎的蛋丝,或抹一点辣酱等,卷后趁热吃更有滋味。

  其中所包的各种蔬菜,预示着将使农苗兴旺、六畜茁壮,有的'地区还认为吃了包卷芹菜、韭菜的薄饼,会使人们更勤(芹)劳,生命更长久(韭),家业更兴旺。相关典故关于薄饼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传说,宋代同安的理学名宦蔡复一在外省署理总督时勤于政务,常废寝忘食,他有一个非常贤惠而又能干的妻子,看着丈夫平时读书辛苦茶饭不思没有胃口,饭菜总是热了再热,很是着急,于是她用麦子磨成粉制成皮,再把各样蔬菜各夹一些包在一起卷起来,让丈夫可以右手执笔,左手取食,十分方便,这也就是薄饼的原形了。

习俗的作文 篇3

  今天是立夏节,一大早爸爸帮我挑选了三个头尖尖的蛋。我小心翼翼地把蛋装进书包,准备下午和同学们碰蛋。

  下午,当老师宣布碰蛋活动开始时,我兴备不已地拿出了蛋。第一局,我和同桌应杰碰,我两手轻轻地握着蛋,暗暗给它加油。只听“咔嚓”一声,我们急忙拿开了蛋检查。应杰的'蛋头像蜘蛛网一样破碎了。我高兴地叫了起来:“我赢了!” 正在这时老师又说,现在前后桌同学碰蛋。毛江涛回过头来向我挑战。我非常相信自己一定能打败他,就勇敢迎战。又听见“咔嚓”一声,一看是我的蛋破了,而且,破得肉都裂开了!这时有个同学拿出一个巨大的鹅蛋,老师又说谁敢跟鹅蛋比赛?大家纷纷上去,想把这个鹅蛋顶碎。但是没有一个蛋是它的对手,最后鹅蛋打败了十二个蛋,我想:它真是蛋中的“巨无霸”!

  碰蛋活动结束后,我们开始享用各自的立夏蛋。很快,教室里飘着阵阵蛋香。我真喜欢立夏碰蛋!

【习俗的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习俗的作文:正月的习俗01-29

习俗的作文01-17

习俗的作文01-22

习俗的作文【精选】09-18

(经典)习俗的作文09-09

(经典)习俗的作文09-19

【经典】习俗的作文09-13

(精选)习俗的作文08-06

习俗的作文[经典]08-14

【精选】习俗的作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