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时间:2024-03-04 09:31:15 毅霖 习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精选16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南方小年习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精选16篇)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1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四,俗称“祭灶”,也叫“过小年”。

  妈妈一下班回到家就开始忙起来,和面、倒油、切葱花,准备着烙祭灶火烧。这是我们这里过小年的习俗喔,妈妈一边烙馍,一边给我讲着祭灶的来历,还说“十八干粮有数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给灶王爷准备十八个火烧,有咸的,有甜的,还有灶糖,送给灶王爷上天路上的干粮,灶王爷吃了灶糖,就会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让玉帝对人间充满希望,保平安。其实,这一切都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希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妈妈做的食物,味道闻起来总是那么清香可口,要不是这个是有用的东西,我自己都想拿着这个吃去了,当然,我们是不会吃这个的,因为这个是要给灶王爷的嘛。

  等妈妈烙好馍,爸爸放起了鞭炮,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妈妈把灶王像点燃了,灶王爷上天禀报玉帝了。俗话说“过了祭灶,新年就要到”,送走了灶王爷,新的一年马上就要来到了。

  之后,妈妈又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味道也是特别的.香,闻到这些菜肴的味道,我觉得十分馋,吃了很多很多菜,家里到处都是我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这个小年真的过得很快乐啊!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2

  今年是腊月二十四,是小年。这一天我过得很快乐。

  我老家有个传说,说:昨天是“灶王爷”上天去汇报一年的事情。为了让“灶王爷”只言好事,我们老家这一天要吃饺子和玉米糖。因为饺子需要包,就等于把“灶王爷”的嘴封上,只让他上天说好事不说坏事。吃玉米糖是因为想让他嘴变得甜一点,其实还是让他说好事。

  昨天我和妈妈上超市去买包饺子的面和包饺子的馅。我们买了角瓜和鸡蛋,因为我要吃素馅的。最后还买了一袋面粉。

  回到家,我妈妈把面和好了,又把面用刀切一小块一小块的让我按面饼。我一按,好软啊!于是我问妈妈:“为什么面这么软?”“记住,软面饺子,硬面条。饺子的面就是要和得软一点。”妈妈说。我按完了面饼,妈妈又把面饼擀了擀,面饼变得薄薄的,然后妈妈教我包饺子。因为我第一次包饺子,所以妈妈让我少放点馅,然后把面皮中间对折捏好,再把面皮其它部位捏紧,不要露馅,一个饺子就完成了。我包的'几个都是“瘦瘦长长”的,而妈妈包的全是是短短胖胖的。我问妈妈:“为什么我包的又瘦又长,没你包的好看?”“每个人不是天生就会干什么事情而且能干好的,你多包几次就包的漂亮了。”。

  包完饺子,我们拿去煮。“开饭喽!”妈妈说。我们把饺子端上来,吃了起来。味道真的不错哦!尤其是我包的,我感觉更“好吃”。

  啊!过小年真是好快乐!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3

  朦朦胧胧中,响起了阵阵鞭炮声。不经意间望一望日历,竟发现小年已悄悄到来。心中充满欢乐,深浸那节日的欢庆里,欣喜度过这点滴时光。在期待中,在快乐中,令人索然无味的补习班竟也充满了生气。一分一分的过去了,却还是觉得时间如此漫长,如坐针毡,终于迎来了晚霞。

  火红的云在天边耀出一片金光,似乎明了人们的心思,应衬出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漫步街头,不时闪出烧灶纸的火光,鞭炮声此起彼伏,虽偶尔被吓一跳,心中却也是暖融融的。

  路过一户人家,缕缕炊烟从窗口冒出,送来阵阵饭香,便想家中会不会也这个景象呢?又想想那香香的饺子,不禁勾起嘴角,心中充满幸福。有一个这样的家,真好!

  远远望见家中,一片灯火通明,黑夜中,似乎皎皎月光都不能与这光相比。阵阵饭香扑鼻,此时,好像那寻常的“吃饭了”都成为了最亲切的'话语,玻璃杯互相碰撞发出“砰砰”的声音,家人的脸上都印满笑容。一时,竟觉得心中漾过一丝感动,急忙开始扑在饭碗里。吃过饭后,手拿灶纸,看火苗一点点的把它变为灰烬。

  心中不禁又期待过年,小年来了,春节还会远吗?怀着美好的愿望,我不禁甜甜的入睡了。窗外仍是灯火通明,但夜早已静了。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4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小年,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因为到了祭祀的日子了。

  吃完早饭,姥姥领着我上街买麻糖去了。在回家的路上,我看见路人都有一袋麻糖在手里。我问姥姥:“为什么要吃麻糖呢?”姥姥告诉我,是用来祭灶的。“是不是灶王爷?”我迫不及待地问。奶奶笑着告诉我,是的。

  回到家中姥姥让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给我们讲起了祭灶的故事。

  从前有个人,他做灶的.技艺十分高超,人们称其为灶王。有一天,灶王突然病倒了。他的弟弟便想和父母分家。后来弟弟知道错了,向父母承认了错误,并把哥哥的画像贴在门口。有一天玉皇大帝把灶王的魂魄带上天去,并封他为灶王爷。

  于是,灶王爷每年到了腊月二十四,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每家人的行为与品德。人们每年这一天,都要祭奠灶王爷让他上天后在玉帝面前说些好话,来年有个好收成。

  听完故事,我才知道了过小年的含义是祭奠灶王爷。于是,我们怀着一颗对灶王祭奠的心,把麻糖放在了他的排位前。

  到了夜晚,我听见楼下传来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这如同雷鸣般的炮声,又使我联想起了灶王爷。

  也许是出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吧!我相信,在这个愉悦的生活环境中,人们会继续把洋溢着喜庆气氛的节日色彩传给下一代。让他们生活在拥有丰富的知识,与饱含着梦想的想象力之中。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5

  小年吃灶糖的做法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吃什么?

  养生要以“藏”为养生原则,早睡晚起,养精蓄锐,休养生息。首先不宜过度疲劳,运动上要避免大汗淋漓和激烈运动;心神要调和,不宜熬夜;控制情绪,不过分喜怒哀乐。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进补也有不同。因此,冬天进补前,最好找中医师先辩证下自己属于什么体质,千万不能补得太多、太乱。此外,在进补的同时,可以吃些萝卜、白菜、莲藕、淮山、木耳、甘蔗、土豆、板栗等清润食物,以防过补而滞,反而影响脾胃功能和吸收。

  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因为干硬、过冷、过热的食物都会损伤脾胃,不利冬天宜“藏”的养生原则。冬天肾的功能偏旺,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肾水过旺;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益心脏,增强肾脏功能,常用食物如:橘子、猪肝、羊肝、莴苣、醋、茶等。

  冬天在睡前用热水泡脚,既解乏,又有助于睡眠,对身体大有裨益。因为人体的足部穴位很多,在热水的'浸泡下,舒筋活络,加速血液循环,能起保健作用。

  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一般每日补水仍不应少于8杯,以小口多次喝温开水效果最佳。

  对中老年人来说,三九天还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多晒太阳,晨运宜在日出之后再进行,尤其是有“三高”或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以防血管遇冷而出现意外。头部、背部、脚部是保暖的重点部位,这三个部位受凉最易引发各种不适和疾病。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6

  农历腊月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据说,每年腊月二十四,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这天人们都有祭灶的风俗,为的是让灶王爷上天后只说好话,不说坏话。

  另外,农历腊月二十四日这天家家户户都在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房间,叫作扫尘,扫尘是为了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准备过大年。

  今天,爷爷奶奶家也进行了大扫除,我也来帮忙。我们一会儿擦桌子,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拖地,一会儿擦电脑桌,一会儿擦电视机,一会儿擦台灯,忙个不停。我们忙了一整天,把屋间打扫的干净干净,过年的气氛一下浓了起来。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7

  今天是2月3号,再过两天就是南方的小年了。

  或许提起小年,世人会比较陌生。毕竟现在大家绝大部分都过小年夜、大年夜、年初一,很少有人会去过这小年。

  但是其实在以前,南方小年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节日。这天的由来源自于灶王爷上天向玉帝陈述这一家一年中的功过。于是摆上好酒好菜外加各色糕、团、糖等,以此来“贿赂”灶神,可以好好向玉帝美言一番。等到这天过去,就开始打扫家室,准备除夕的到来。

  现在家家烧饭用的都是煤气都少,基本都是以天然气为主,更别说通过灶台加柴烧火了。也难怪这个祭灶、送灶神的小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这个南方小年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有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意义,它承载了中华民族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南方小年是新春开启的序曲,是一年到头辛勤劳作的休止符。过了小年就真的是年了,家家喜笑颜开,欢聚一堂,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8

  今天,是我们中国的小年。上午爸爸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儿子,今天晚上我和你妈妈都回去过小年。”话音刚落,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因为爸爸妈妈的工作非常忙碌,我们一家人在节假日很少能吃团圆饭。

  爸爸妈妈要回来一起过小年啦,我要把家里的卫生打扫干净,等着爸爸妈妈回来,一想到爸爸妈妈开心的笑脸,我迫不及待地开始干活了。端一盆水,拿起抹布擦窗户,高的地方踩着板凳擦,擦窗户是个功夫活,需要慢条斯理地去干,我争取把窗户擦得一尘不染,让妈妈抬起头就能看见洁净的蓝天白云。擦好窗户,我拖地、擦门、打扫爸爸妈妈的`屋子,谁说男孩子粗心大意,你们看,我干起活来细心着呢!所有活都干完了,气喘吁吁、汗流浃背的我靠在沙发上,透明的玻璃、洁净的地面、泛着光的桌椅,还有笑眯眯的奶奶,原来干家务活这么让人有成就感。晚上爸爸妈妈回来了,看着家里打扫得这么干净,一起夸我,眼眶还微微泛红了呢。我骄傲极了,我能照顾家人啦!我们一家人说啊笑啊吃着饭,吃完饭爸爸还带着我去泡澡了呢!

  这是最开心快乐的小年,我相信大年一定会比小年更快乐、更热闹。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9

  我上完街舞班回家,妈妈说:“你去买点汤圆回来吧,晚上我们一起吃。”我说:“好!”

  买完回来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做饭了。晚饭做好就开始吃汤圆,买的时候看它并不大,但做完后开始吃的时候看着比以前大2倍。吃的.时候也很香。我吃了4个汤圆就如吃掉8个小汤圆。其中有两个黑芝麻和两个山楂馅的,味道真好!吃一个汤圆就如吃掉一个鸡蛋里面的蛋黄,很有营养!

  这次我终于过了一个汤圆瘾。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10

  周五是小年,从今天开始,鞭炮开禁。窗外炮竹声依稀不断,虽说和三十晚上的“电闪雷鸣”无法相提并论,但也提醒着人们,新年马上就要到来了!

  农历二十四,也就是小年。可是,我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过年的气氛。还是一样要早起上班,看看台历才想起今天是小年。我们大连这边的风俗是要在这天吃灶糖,记得以前看过一篇作文,写的就是过小年要吃灶糖的故事。我记得好像是说要在家里的灶上放糖,这样灶王爷吃过灶糖后嘴会变得很甜,所以在玉皇大帝面前就不会说这家人一年中做过的错事。还真是蛮有趣的故事。

  最近的工作基本结束了,就等着放假了,日子还真是难熬。尤其在晚上,这两天晚上总睡不着觉,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估计是要到11点才迷迷糊糊睡去。这样好痛苦!

  天气也不像前些天那么冷了,四九好像是过完了。在过几天就立春了。立春也就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然后就是我喜欢的夏天了。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给人们带来幸福和欢乐。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11

  “叮铃铃……”,闹钟的叫声把我吵醒了,我起床洗脸刷牙以后,来到了厨房,我左看看,右看看,忽然想起了昨日晚上妈妈专门从银座为我买的巧克力味的汤圆还在冰箱里放着,于是我立刻准备下汤圆。说干就干,我先在锅里倒上一些水,等它煮沸以后再往里面放汤圆。我一边想一边笑,突然,我想起来汤圆还没有准备好呢。我立刻跑到冰箱前,打开冰箱,找到装汤圆的袋子,立刻用剪刀把装汤圆的袋子剪破了一个口子,把汤圆拿了出来,数了数,不多不少,正好十六个,我想:这汤圆大了点,八个刚好够我吃饱。这时,水开了,我立刻把八个汤圆放进了锅里。汤圆就像一个个潜水员一样,“扑通、扑通”地跳下了水,马了沉到了水底。

  这时,我想起妈妈以前教我下汤圆时说的话:“下汤圆的时候,等放进汤圆以后水煮沸后,就应在水里倒一次凉水,再煮沸后再倒一次水,像这样倒三次水就行了。”刚想完,水就已经开始沸腾了,我立刻从水龙头上接了一点水倒进锅里。我发现汤圆变大了,而且有的在水中静止不动,有的.在水底游来游去,还有的在水中不停的旋转,真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子在水中玩耍。我照妈妈说的又加完两次水之后,汤圆就挨个地浮上了水面,变得比原先更大、更圆了,像一个个胖小孩,穿着绿衣服在水中滚来滚去。汤圆出锅了,我把它们盛进碗里,看着绿油油的汤圆,我不禁咬了一口,甜甜的巧克力馅涌进了我的嘴里,哇,真好吃,可我一看表,呀,坐车要晚点了,我立刻狼吞虎咽地把汤圆吃完,拿起书包就飞奔到停车场。

  阿,还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最香甜呀!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12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历史传说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祭灶日期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山西境内,绝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日祭灶。只有榆社、文水、黎城、阳城等少数地方是腊月二十四日祭灶。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13

  今天是腊月二十三,也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祭灶的日子。关于祭灶,还有一个传呢!那就是在这一天灶王爷要去天上汇报工作,所以家家户户都要给灶王爷敬献芝麻糖,好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所以在这一天我们要吃祭灶火烧、吃芝麻糖。

  傍晚的时候,奶奶就开始在厨房里忙碌了,奶奶要做祭灶用的烧饼。不一会,奶奶就端出了热气腾腾的祭灶烧饼。和蔼可亲的奶奶笑呵呵地说:“伟齐,快来尝尝奶奶刚打好的火烧。”我兴冲冲地跑过来,奶奶说:“火烧有两种,有甜的'、有咸的,你爱吃哪种就吃哪种昂乖!”我看着奶奶打的火烧,圆圆的,黄黄的,拿起一个咬了一口,是个甜的,火烧外酥里嫩,吃到嘴里特别得香!

  我看到姥奶安详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赶紧给姥奶递了一个烧饼,姥奶夸真是个好孩子!

  再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希望新年快点来到哦,这样,就可以挣压岁钱喽!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14

  11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节日,也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10日下午,北京大学教授段宝林接受记者采访,详述“小年”的习俗及寓意所在。他表示,小年是正式过年的一系列准备活动的开始,人们会进行祭灶、赶尘等一系列活动,代表对新年美好的愿望。同时,这也意味着进入年关,旧时没钱还债的人要躲债七天。

  “祭灶”为主要仪式:供奉糖瓜南方准备灶饭

  在腊月二十三这天,“祭灶”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仪式,更有“糖瓜粘”的说法,意味着以糖瓜粘住灶王爷的嘴。这个习惯源自流传已久的祭灶仪式。在民间,百姓一直认为每家每户都有上天派下来的“灶王爷”,负责监督一年中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直到农历二十三这一天,需返回天宫向玉皇大帝汇报,祭灶便是送灶王爷上天的仪式。

  “所谓祭,首先就需要糖瓜,实际是关东糖,源自东北,将麦芽糖之类的东西搓成圆条,切成一段一段。意即让填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少把不好的事情向老天汇报。”段宝林笑着说,为了送灶王爷顺利“上天”,还要在拜祭之后把灶王爷像烧掉。

  即便如此,仍然有些穷人买不起关东糖,旧时民间流传一句话:“一碗凉水三炷香,今年小子没混好,明年再吃关东糖”便是真实写照。同时,段宝林还说,“小年”也往往意味着进入年关。

  北京原来有句话:送信的腊八粥,要命的'关东糖。说的便是旧时到了小年后,没钱还债的人要躲债七天。同时,祭灶也有‘女不祭灶’的说法,至于当天的服饰语言之类,自然是求好,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忌讳。

  自“小年”开始准备过年:扫房“赶尘”贴年画剪窗花

  在举办祭灶仪式的同时,“小年”还是正式过年一系列准备活动的开始。除了祭灶,农历二十四就成了“扫房日”,段宝林说,这叫做“赶尘”,实际是大扫除,家里有铜器要擦的十分光亮,同时洗澡理发,“寓意除掉过去的晦气,迎接新的吉祥的一年。”

  “二十四,写大字”也是过小年的一种习俗。段宝林介绍,“写大字”就是要写春联,比如贴在大门上的,会是类似“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类的句子,表现美好愿望,“同时还会贴年画、剪纸、贴窗花。”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各地过小年的具体日期并不相同,据公开资料显示,一般北方习惯在农历二十三过小年,南方则多选择二十四这天。在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官三民四”的说法,做官的人要二十三过年,普通老百姓则二十四过年,而这个日期也并不一定,“比如当时原先做官的不做官了,过小年的日子或许会变。至于广东人,就会到花市上买花,桃花、栀子花等等,同样代表了对新年一种美好的祝愿。”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15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当地的独特习俗,就哪小年来说吧。我们家乡的习俗就很多!让我给你细细说道。

  我们这里的小年,大多都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这一天,晚上要吃饺子。大人们都忙着发面,割肉,到了晚上好大吃一顿。由于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所以这一天也会有些过年的气氛。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于是早上,我们全家进行了“除污总动员,”把家里扫的'干干净净。

  “二十八,贴花花。”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都要贴春联,剪窗花。在学校,我们美术老师也教过我们剪窗花,所以我剪了许多窗花小兔子,大老虎.....装饰的家里漂漂亮亮。而且,还要蒸很多馒头。吃个十天半个月。小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于是,上午妈妈去市场买来了许多年货。有麦芽糖,春联,还有我们男孩子最喜欢玩的炮竹.......

  晚上,妈妈做了丰盛的晚餐,还有必须要吃的饺子。今天我非常快乐!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小年习俗,是不是很有趣。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 16

  今年是腊月二十三,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今年是“过小年”的'日子,有句俗话说道:“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家家户户都在准备过年的物品,直到三十晚上。

  今天也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在这一送灶神上天言好事,祭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胶东地区灶神画像贴在正屋东面的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摆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揭下烧掉,这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了。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好给灶王喂马。过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山东通常都由男人致祭,但在恩县、博平等地却是妇女率儿童焚香拜奠祀灶。旧灶王烧了以后,有的把新灶王当时贴上,有的则到除夕再贴,所以对联又有“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的词句。

【南方小年习俗作文】相关文章:

小年习俗作文10-03

小年习俗作文最新01-18

小年的来历与习俗02-02

关于小年的习俗02-02

有关南方大暑吃的习俗09-18

过小年的习俗作文06-10

小年习俗作文(精选46篇)01-15

南方冬至习俗作文(通用36篇)12-23

小年有什么习俗02-02

小年的习俗作文(通用16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