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习俗知多少

时间:2023-09-26 13:17:09 时事论据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秋分习俗知多少

  “秋分”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秋分习俗知多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分习俗知多少

  秋分之习俗

  1、秋分祭月

  古代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俗。中秋节又名仲秋节,是在秋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2、秋分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同“春分”一样,在每年的“秋分”来临之际,我国很多地方都要在这天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据史料记载,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在“春分”这天“竖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其玩法简单易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竖蛋”活动不仅在“春分”才有,“秋分”时节同样流行。“‘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春分”和“秋分”这一天之所以鸡蛋比较容易立起来,一是“春分”和“秋分”这天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二是“春分”和“秋分”正值春季和秋季的中间,不冷不热,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麻利,易于“竖蛋”成功;三是鸡蛋壳表面并不光滑,只要找到适当的3个表面颗粒,就能像底盘一样托起整个蛋。尽管‘竖蛋’是一个传统项目,但它让公众在实践中了解了相关知识,并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

  3、秋分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4、秋分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元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

  5、秋分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6、秋分拜神

  秋分前后的民俗节日有二月十五日开漳圣王诞辰:开漳圣王又称“陈圣王”,为唐代武进士陈元光,对漳洲有功,死后成为漳洲守护神。二月十九日观世音菩萨诞辰,每逢诞辰,信徒多茹素齐,前往各观音寺庙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国王祭日:三山国王是指广东省潮州府揭阳县的独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为守护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为主。

  秋分吃什么水果

  秋季气候干燥,常常使人感到鼻、咽干燥不适。这时如果能吃些生津止渴、润喉去燥的水果,会使人顿觉清爽舒适。这个季节带有保健医疗性质的水果,要数梨和甘蔗了。

  中医认为,梨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于冬春季节发热和有内热的病人食用。尤其对肺热咳嗽、小儿风热、咽干喉痛、大便燥结症较为适宜。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梨还有降低血压、清热镇静的作用。高血压患者,如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梨含有丰富的糖分和维生素,有保肝和帮助消化的作用。

  对于肝炎、肝硬化患者来说,作为医疗食品经常食用很有好处。但是,因为梨性寒冷,对那些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及产后血虚的人,不可多食。

  甘蔗有滋补清热的作用,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作为清凉的补剂,对于低血糖、大便干结、小便不利、反胃呕吐、虚热咳嗽和高热烦渴等病症有一定的疗效。

  劳累过度或饥饿头晕的人,只要吃上两节甘蔗就会使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但是,由于甘蔗性寒,对脾胃虚寒和胃腹疼痛的人不宜食用。此外,适于秋冬季吃的水果还有苹果、桔子、香蕉、山楂等。

  秋分饮食宜忌

  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也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

  不论是哪种人,其实质都应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调。饮食调养方面要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

  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方面,中医也是注重调和阴阳的。在食与药的一体营养观中,强调同属天然产物的中药和食物,某些性质,特别是补益或调养人体的阴阳气血之功能本来就是相通的,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食药同用的例证,古代医者把乌鸡、羊肉、驴皮、葱、姜、枣等视为阴阳气血之用,或调补胃气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谱和菜肴中,又不难发现有很多药材配伍其中如,枸杞、淮山、黄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类。当药食调配得当时,可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秋分养生注意事项

  首先,无病就不需要进补。如果无病随意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此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还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其次,不要慕名进补,养生专家称,一些市民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药物,就越能补益身体。其实,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此外,如果要进补,应该分清虚实。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的病人不宜用补药。而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只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将适得其反。

  专家强调,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有害,建议进补还需适量。"重药物、轻食物"并不科学,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秋季到了,有关养生进补的事宜也该根据季节改变,尤其是注重身体健康的人群,更应根据季节改变及时作出调适。

  在饮食上特别要注意预防秋燥。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在饮食摄养上,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宜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秋分吃的习俗食物有哪些

  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喝秋汤意在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野苋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抗癌作用。炒野苋菜具有情热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强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润肤美容。适用于痢疾、目赤、雀盲、乳痈、痔疮等病症。

  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每年的秋分节气,民间也有“竖蛋”的习俗,很多地方都要在这天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竖蛋”后当然少不了吃蛋。秋分吃蛋,益处多多。

  汤圆

  秋分这一天,有些地方民间有吃汤圆的习俗,汤圆多以糯米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制成,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热量之物,有助于补充身体热能,补虚调血、升阳健脾。农民朋友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为什么秋分要吃螃蟹

  俗话说:“秋分食蟹忙”。秋分时节,是蟹肉最肥美、也最滋补的时候。螃蟹属上等名贵水产,肉嫩味美。不仅如此,螃蟹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而且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螃蟹的种类很多,我国蟹的种类就有600种左右,螃蟹可分为淡水和海水两大类。淡水蟹最有名的属“大闸蟹”,俗称河蟹、毛蟹、清水蟹,一般在9~10月成熟。

  市场上常见的梭子蟹、花蟹等都是海水蟹,由于海蟹分布广泛,各地海蟹的成熟季节不同,一般从南到北,3~5月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产量较多。吃蟹要选对季节,蟹成熟的季节,吃起来蟹肥味香,其他季节瘦而无味。

  秋分吃螃蟹要注意什么

  不吃已经死了的螃蟹

  螃蟹临死前和死亡后,其体内的组氨酸分解会产生组胺。组胺是一种对人体有毒的物质,而且螃蟹体内组胺的积累量会随着其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毒性也越大。更重要的是,即使螃蟹熟透了,组胺也不会被破坏。

  生螃蟹不能吃

  螃蟹中很容易寄生肺吸虫、生吃螃蟹会使肺吸虫也进入人体内。另外,螃蟹好食腐败之物,各种病菌和毒素都会积累在其肠胃里,如果生吃容易引起中毒。

  不宜吃得过多

  螃蟹中含的蛋白质和蟹黄中的胆固醇比较高,一次过量食用不利于人体消化吸收,所以一般人食蟹每次不应超过1斤,一周内不应超过3次。

【秋分习俗知多少】相关文章:

七夕的习俗知多少01-27

秋分的习俗有哪些09-23

秋分的习俗介绍范文01-27

秋分节气的传统习俗01-27

2017时事论据:秋分习俗01-27

作文:荷花知多少01-28

梦里花落知多少01-28

荷花知多少的作文11-24

童年委屈知多少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