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扫墓作文

时间:2024-01-27 08:36:31 清明节 我要投稿

清明节扫墓作文通用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节扫墓作文通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扫墓作文通用

清明节扫墓作文通用1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来到了,想知道我家乡过清明节的别具一格吗?

  我的家乡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浙西大峡谷源头国石村,位于浙江与安徽的交界处。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做清明果,家乡的清明果很有特色哦,大多地方的清明果是用艾草做的,圆形的、豆沙馅 的为多。而我家乡的清明果是用生长在高山上的牛蒡做的,馅多为腌菜笋肉,做成饺子形的,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还很有嚼劲,我最喜欢吃家乡的.清明果了。

  吃完清明果,一家人就带着斋供、纸钱、老酒和炮仗去祖坟上扫墓祭祀了。

  来到老祖宗坟前,我和小弟弟停止了嬉闹,大家心情变得沉重了不少。为了表示对先辈的思念和尊敬,大人们先把斋供和酒杯摆好在祖坟前,在酒杯里盛满酒,一切准备就绪,祭祀就开始了。先点燃纸 钱,接着燃放炮仗,然后铲一畚箕土垒在坟头上,最后一家人一起祭拜,深深缅怀我们的祖先,还把满杯的酒倒在了坟前。我心里想:“老祖宗,我来看您了,敬您一杯酒。”这样清明扫墓就结束了。

  同学们,这是我家乡的清明节,用酒食、清明果缅怀已逝的亲人,祭祀逝去却永存的情意。

  你们家乡的风俗是不是跟我家乡一样?

清明节扫墓作文通用2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踏青。

  我们开车到了山跟前,本来想去翠华山,可是人太多,路上堵得像一锅粥。爸爸一只眼睛受伤了,不能开车,妈妈的开车水平一般般。所以我们就不在车海中钻来钻去。我们就拐弯到人少的路上了。我们走了一会,看见了二郎山的路标,我们就按着路标开到了二郎山脚下。

  我们下车后,就开始爬山。山路弯弯曲曲,有些路宽,有的'路很窄,只能过一个人,旁边就是杂草丛生的深沟,看不见底。我是我们家的小导游,走在最前面,给大家探路。我们走到一个凉亭,凉亭前有一座弥勒佛。我们在凉亭里休息了一会,吃了点东西,继续往往上爬,可是路到了一个瀑布前就没有了,我们只好原路返回。

  我们又走了另外一条路,我们又爬到了一个小山顶,顶上有一个钢铁做的亭子,我们在那欣赏了一会山顶的风景。我大喊大叫,山谷中还有回声呢!我们想继续从亭子旁边的小路往上走,走着走着,感觉进了原始森林一样,只听见有水声可是没有路。爸爸说我们还是原路返回吧!要不然会迷路的。我们只好又原路下来了。

  这一次我们跟着两三个游人走了一条小溪边的路,我们一直往前走,路越来越崎岖不平,但是它始终在小溪边,感觉路一直在往前延伸,好像能从山这头走到那头一样。我们沿着山间小道走啊走啊!一直走到都走不动了,我们才休息了一会,又原路返回了。

  我们下山后。我觉得下山比上山困难多了,因为不小心就会摔跤,我都摔了两跤,妈妈也摔了一跤呢!

清明节扫墓作文通用3

  今天清晨起床的时候感觉心中一片悲痛。我习惯性地翻了翻日历,发现今天已经是4月4日清明节,看到“清明节”的三个字眼,我的心情不由得一下子沉重、严肃起来,因为清明节就要去扫墓,而扫墓就是对死去亲人的一种祝福和怀念……

  我们捧着鲜花,拿着祭品来到太公墓前拜祭。“太公”这个名词在我的脑海里一转,就想起太公生前的事:他牵着我的小手去看海,看船儿渐渐驶向远方;来到马路旁,看川流不息的车辆;带我去河边,看鱼儿游来游去。那时我还小,记不起来他的样子。只是听爸爸说,他又高又强壮,皮肤乌黑乌黑的。看到那张陈旧的全家福,他正微笑着看着我。哦,从观察“太公”的神态和动作,我才回忆起他原来是一个盲人。他虽然看不见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但我从他的表情中可看出他的喜悦之情,还让我回想起我们一起的快乐时光是……

  在太公在世时,他总带我去园子摘黄皮,在茂密的树荫下,他拿出梯子,按照他的记忆爬上去,然后在黄皮树上反复摸,一摸到黄皮,就照着果实摸上茎,用剪刀剪下一串,爬了下来,先放一颗到我的嘴里,那味道酸酸甜甜的.……一想到这,眼泪就禁不住落下,我就将手中捧的鲜花放到墓前,双手合并,祈求他在另一个地方快乐……

  扫墓是对死去的亲人的怀念与祝福,4月4日,一个纪念死去的亲人的日子。这时,应该捧上鲜花、带上祭品去为死去的亲人送去真挚的祝福与浓浓的怀念之情。

清明节扫墓作文通用4

  清明节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个节日之一。一般是在公历的四月五日前后。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清明节流行扫墓,其实扫墓乃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内容。因寒食与清明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清明时期,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清明要去扫墓,表示对已故人的尊敬与怀念。

清明节扫墓作文通用5

  今天是清明节,我们一大家人回老家扫墓。车开到半路上,天空就下起了蒙蒙细雨。人们常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真不假。但这一点儿也不影响我和小堂弟的心情。我们在车上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玩游戏,一会儿又唱起了歌。爷爷、爸爸和小叔谈论着老家道路的变化,以至于我们走错了方向。在不断的询问路人,耽误了一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到了老家。

  老家的小叔爷早已在村口等着我们,一下车,我们直奔祖坟。这是我第一次来到祖坟。祖坟在一片长满绿树的小山坡上,周围开满了金灿灿的油菜花。还有绿油油的稻田,粉红色的桃花漫山遍野,竞相开放。小叔爷告诉我这里到了六月份,桃树上结满了油桃,让我到时候回来吃。大家先后给老祖宗磕头,烧纸钱。我也很虔诚的'给老祖宗们磕了几个头。

  扫墓过后,我们在村子周围转了转,看到家家户户盖得都是楼房,楼顶上装着太阳能热水器,周围亭台楼阁,乒乓球台,篮球场,应有尽有。中午吃饭时,小叔爷为我们做了一大桌子菜,还特意用稻草和灶烧了一顿大锅饭。我和小堂弟吃得都很多,觉得这是我吃得最香的一顿饭。

  饭后,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途。再见了,小叔爷!再见了,老家的山和水!我一定会再回来的。

清明节扫墓作文通用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清明的。

  在我的老家,清明的时候都要吃清明果,去给已故的'亲人扫墓和请亲朋好友吃饭。清明果是一种青色野草植物和米粉混合做成的,里面包的馅有肉,豆腐干,鲜笋和虾皮等。吃起来软软的,黏黏的,很多人都很喜欢吃,我也很爱吃。除了做清明果,还要去扫墓,这是每年清明节都要做的事。那天早上,外面下起了毛毛雨,我们一家人换上胶鞋,打上雨伞,一块上山去给我太公和太婆扫墓。山路十分陡峭,但是我们最终还是爬了上去。到了墓前,我们先把地上的杂草除干净,然后爷爷在坟头添了些土和草还献上了许多黄菊花,在坟上加草的意思是使下代人更加兴旺发达。之后点上了香,我们一家都拜了拜,最后就差放鞭炮了,只见爸爸拿出打火机,点燃了鞭炮,之后我们就随着鞭炮声下山了,我们一边下山一边欣赏着山下美丽的风景,油菜花黄黄的,桃花朵朵开放,十分美丽。除此之外呢,我们那边还有一个习俗,就是请别人吃饭。爷爷奶奶从下午就一直忙个不停,食物非常丰富,全都是海鲜,客人们吃的都非常高兴。

  清明节扫墓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清明节我都会回老家扫扫墓,回老家扫墓,是对已故亲人的一种尊重。

清明节扫墓作文通用7

  今天是清明节,妈妈带我去姥爷家。姥爷的家在农村。我们骑着电动车。一路上到处充满了春的气息,和煦的春风吹在我的脸上暖洋洋的。绿油油的麦苗一望无际,风一吹好像在对我们点头招手。金灿灿的油菜花随风飘舞。

  地里的小草也从地底下探出了小脑袋,好似要看看春天是不是已经来到了。我们到了姥爷家,附近邻居家的菜园里,种着绿油油的.菠菜、蒜苗、韭菜。菜园里还长着两棵大桃树,粉红的桃花开满了枝头,看上去就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勤劳的小蜜蜂正在花朵上采蜜。田埂上开着一朵一朵的小黄花,那是蒲公英花再向你问好,多美的田园风光啊!我最喜欢去姥爷家村头的小河边玩。吃完午饭,我就和我的表妹一块儿去河边玩,河边的树木都换上了新装,看那高大的杨树嫩绿的叶子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绿光。榆树上结满了一串串的榆钱,令人垂涎欲滴。河边的柳树抽出了新枝,绿色的枝条随风摆动,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小姑娘在水边梳洗它的长发。小河里有一群小蝌蚪在欢快的游来游去,看上去真像一群会游泳的“逗号”。河中的芦苇也呈现出了嫩绿色。几只鸭子在河面上游玩儿,还不时的潜入水中像是在抓小鱼吃。我看着这美丽的景色,不由的想起我学过的一首诗,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啊!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喜欢着生机勃勃的春天。

【清明节扫墓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清明节扫墓的作文:清明节扫墓有感05-06

清明节扫墓_扫墓作文600字09-23

清明节扫墓的作文09-25

清明节扫墓作文05-31

清明节扫墓的作文06-09

清明节扫墓作文06-13

清明节扫墓的作文06-14

清明节扫墓作文(精选)07-06

清明节的扫墓作文02-04

清明节扫墓作文【经典】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