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作文

时间:2023-11-09 08:51:12 民俗 我要投稿

春节民俗作文常用(8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节民俗作文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民俗作文常用(8篇)

春节民俗作文 篇1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内容最丰富的的传统节日,普天同庆。春节又称“过年”,最早的含义是人们用来庆祝一年的收获并祝福来年有个好收成。节日的形成,源远流长。古代春节,叫做元旦,元,始也;旦,晨也,即一年之始,也叫三元,岁之元,日之元,月之元。最早定春节为新年在汉武帝初元年。

  过年之前,我们要“扫尘”,用意就是要把一切霉运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与辞旧迎新的地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还有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除夕守岁是重要的年俗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在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岁,象征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赶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古代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就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些春节民俗便是我们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了。

春节民俗作文 篇2

  我的家乡位于准葛尔盆地边缘的小县城,因为这里是江格尔的故乡,而成吉思汗又在这里停留过较长的时间,所以有很多的蒙古族人居住在这里,为此,我们这个县取名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关于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在蒙古族有一种风俗叫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的时候,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和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的时候,宾客应微向前躬,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脖子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向

  献哈达者表示谢意。来蒙古族还有许多风俗,比如:敬神、骨肉进餐。带你一起唱歌:蒙古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表达出来。唱歌与对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开始喜欢蒙古族了呢?

春节民俗作文 篇3

  春节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人大街小巷都游串。”这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定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风首春节的风俗,但是当时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xx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

  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很多关于岁首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那么春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非常乱,想把节令定准,一天,他上山砍柴,坐在树阴下面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日晷仪。可是,天阴雨雾,影响测量,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引起他的兴趣,他又动手做了五层漏壶,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重复一遍。

  那时的国君叫祖乙,天时风云的不测,使他非常苦恼。一个名叫阿衡的大臣,为讨好皇上,奏称要设天台敬祭天神,祖乙认为有理,便带领百官去祭天,却无济于事,万年知道之后,忍不住带着日晷仪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派了十二童子服待万年,祖乙对万年说:“希望你能够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传旨要阿衡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写了一些字,阿衡看见之后,知道万年的历法已研究成功,怕皇上重用他,于日派人刺杀万年,结果刺客被士卫抓住了,祖乙知道之后,惩处了阿衡,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道,就叫春节吧。”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后来,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了准确的太阳历,后来为了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日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传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的。

春节民俗作文 篇4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

  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民俗作文 篇5

  回到老家,心里可高兴,春节习俗总会让我吃惊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个:吃年饭,看晚会,午夜放烟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妈等亲戚都欢聚一堂婆外公满脸喜悦,开心地忙碌着。对,今天我们要吃年饭!“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响起,年饭做好!当然,吃年饭总忘不土地爷爷,敬几根香,摆几碗菜和一碗饭,求土地爷爷保佑,来年丰收。接下来,便入席。吃罢年饭,大家都坐在炉子旁边聊天。外公外婆这时候可就忙咯!吃年饭(也可以说是团圆饭),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儿,大家都会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共享这美好的时刻。吃年饭时,大家总有很多话要说,说工作,说家庭,等等。吃年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只要家人都到齐,想什么时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在看节联欢晚会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时候:收压岁钱。恭喜发财,红包拿来!大舅舅一个,小舅舅一个,外婆一个……大家都忙活完,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于是,我们便团聚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边看边聊,仿佛话总也说不完似的。总算熬到12点,午夜烟花快燃放!“轰!”一个礼炮打响,天空顿时蒙上一件五彩斑斓的彩衣。随着第一个礼炮的打响,各家不约而同地放出各种款式的烟花,每一家屋顶上都挂上一个美丽的帽子。放烟花的声音震耳欲聋,五彩的烟花使我眼花缭乱。我和大舅妈跑到楼顶上观看烟花,我兴奋得直跳:“我这次苦熬到12点真是没白费,这真是太壮观!”午夜放烟花,有可能是每个地方都有的习俗,有可能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习俗,但都一样,我见识到,你们也听说!

  结尾:这天,是初一,才刚起来,就听见门外一阵拜年声:“给您老拜年啊!”“哎!来来,新年快乐!”“新年快乐!”这时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则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不。”这样的'对话总会听见很多次。我赶紧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们出门。小舅舅的双胞胎女儿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个袋子,每到一处袋子里的东西就会增加一点,可高兴坏她们。所谓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户地走动,有时候会在哪一家坐一会儿,聊聊天什么的。而小孩子就提着个袋子去拜糖。声明一下啊,我可没有哦!

春节民俗作文 篇6

  农历的第一天,中国的农历新年,这是最重要的,最流行的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农历新年,是晚冬和早春,所以人们也称之为“春节”这个节日。

  有很多的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和习俗。从腊月二十三,人们开始为新年做准备。在这段时间里,每家每户清理,购买放养和贴窗花,挂到过年,写春联,蒸年糕,好多种食物,准备过年了。

  春节前夕,叫“除夕。除夕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家庭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笑,熬夜到天亮,被称为。除夕零点的钟声响起,人们也喜欢吃饺子。古称0:00至午夜,午夜除夕是旧的和新的年度之交,人们吃饺子,在这个时候,就是要把更多的年交子“。这也是“饺子”的名称的由来。

  过除夕或元旦。从第一人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元旦,春节习俗。新年快乐,每个人都应该说几句祝愿幸福,健康吉祥话。中国新年习俗 - 爆竹

  当午夜交正午夜,新年的钟声敲响,整个中国土地的鞭炮声响彻天际。在这“岁,月,当”3“时代,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跳发生,房子是灯火通明,审判前的是灿烂的火花,房子是嘈杂的声音除夕的喜庆气氛推向了高潮。

  鞭炮声,过年了,是一个标志的流露的喜庆心情。商业的人。鞭炮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新年的夏娃晚上学校在新的一年大发意大利放鞭炮。然而,根据的老习惯,尊重财神第一掀起鞭炮殿后。传说,为了致富,炮仗环最后认为是真诚的。岁,来自中国农历新年午夜开放财政从门,它发送的神财富,上帝财富的手拿着一张纸印在门口,嚷着:“送财神的到来!”的房子的主人,为了迎接财神,他们采取的小费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也没有逃脱说吉祥话,例如:“金银滚滚”!金狮左,右有金凤凰“!因此,像幸运。然而,另一种是神财富外表,打扮成身穿红色长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背着钱袋子,然后由几个敲锣打鼓,送货到门分发的`神黄体财富喜欢讨论小费。每天人们的面前,唱起歌来:“作响积压在库,右边财宝满屋堆。”好东西有很多讨论,在嘴里不休息,直到老板把欢乐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一些钱,这些人的财富,丰富的玩神,而搏动有力,一斤铛锣和鼓,去别的店家。

  做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正准备婚礼,偶像崇拜他们的祖先。在古代,这种仪式是非常受欢迎的。大约礼仪不同形式的崇拜也不同,到一些野生琼祖坟,一些祠堂拜祖,他们大多在家,将祖先牌位被安置在正厅,陈列供品,拜长的顺序少年香朝拜。的南方人仍然祖先,查看年历包含在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锅拉酒,奉香港明鞭炮门旅游,以满足精神上的愉悦,以下简称“天方”或“旅行”,浙江叫“在追捕”,被称为“口袋曦沉方。此自定义财富和向神明祈求保佑当年百事可乐以及。除夕留起来整夜也没有睡觉的晚上。那天晚上,家庭主妇忙着挂灯结彩,后春联,剪窗花,新年贴,红色和绿色的花,在装修房子的假期增加了丰富的气氛。孩子希望也许是压岁钱的。

  压岁钱是由长辈晚辈分发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表不准去,等大家都吃完了老一代,并鼓励孩子们在新的一年的学习,是个好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黑夜后的孩子对他们睡着了枕头,和更多的人是小的孩子聚集在主会场,高呼爷爷奶奶,妈妈和爸爸新年快乐,列队起来跪拜,然后问要红包。即使她母亲的卧室爷爷的恢复,去睡觉在一起,很多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 “老头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探索,终于红封包听取的祖先,洗劫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每天开出任意球,这种情况下,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新年取得圆满成功。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去乞求更多的好运气在新年,我希望一切顺利,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所有过禁止使用海关的扫帚,和新年的扫帚扫走运气,扫财富,在新的一年好运困难。如果我扫地扫不需要从外面到里面。此习俗在第一个月开始流行的“扫帚生日”。新年不骂孩子,一定要特别注意说话。儿童不小心砸了自己的饭碗,我们从来没有打电话给他,但他说他是“和平”,“破”岁“谐音挫伤不祥的气氛。过年,大人是孩子最害怕的一溜嘴,开年到谈论一些消极的内涵,那么,在除了垂直交叉护理照顾,有的地方用红布或卫生纸给孩子嘴抹,它意味着作为一个屁股的嘴,甚至可以说倒霉,那么,也是等于放屁,也有橙,荔枝放在枕头称为“压岁果子”。橙,荔枝谐音“幸运”,为了在来年好运。在部分地区有一个风俗,是窃取财神像,偷藏在裤裆采取了“神的财富存储(裤子)这个成语的含义。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味庸俗,埋古代劳动人民献媚命运之神的看顾和思想。

  春节的早晨,打开门,先放爆竹,叫做“门炮仗”。鞭炮声,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未来。

春节民俗作文 篇7

  春节传说之三: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与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是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春节民俗作文 篇8

  说到我家乡的春节习俗,那可真多啊!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每逢春节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与门上,为节日添加喜庆气氛。

  贴福字

  在贴春联的同时,大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们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欢的就是除夕了。

  因为我喜欢听那个传说,我给大家讲讲吧!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与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人与"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与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怎么样,看了我们这儿的习俗,才知道各地习俗没多大差别吧!

【春节民俗作文】相关文章:

过年民俗作文-民俗12-23

春节的民俗作文01-27

民俗春节的作文11-02

民俗春节作文10-18

春节的民俗作文11-05

春节民风民俗作文3篇-民俗12-23

民俗作文春节作文12-28

民风民俗春节的作文01-26

民风民俗“春节”作文01-28

春节习俗民俗的作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