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时间:2024-10-21 18:55:21 毅霖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精选11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肯定对故事都很熟悉吧,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精选11篇)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1

  贝多芬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也是命运最糟的一个。童年,贝多芬是在泪水浸泡中长大的。家庭贫困,父母失和,造成贝多芬性格上严肃、孤僻、倔强和独立,在他心中蕴藏着强烈而深沉的感情。他从12岁开始作曲,14岁参加乐团演出并领取工资补贴家用。到了17岁,母亲病逝,家中只剩下两个弟弟,一个妹妹和已经堕落的父亲。不久,贝多芬得了伤寒和天花,几乎丧命。贝多芬简直成了苦难的象征,他的不幸是一个孩子难以承受的。尽管如此,贝多芬还是挺过来了。他对音乐酷爱到离不开的程度。在他的作品中,有着他生活的影子,既充满高尚的思想,又流露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追求、向往。对美丽的大自然他有抒发不尽的情怀。说贝多芬命运不好,不光指他童年悲惨,实际上他最大的不幸,莫过于28岁那年的耳聋。先是耳朵日夜作响,继而听觉日益衰弱。他去野外散步,再也听不见农夫的笛声了。从此,他孤独地过着聋人的生活,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聋疾苦战。贝多芬活在世上,能理解他的人太少了,而唯一能给他安慰的只有音乐。他作曲时,常把一根细木棍咬在嘴里,借以感受钢琴的振动,他用自己无法听到的声音,倾诉着自己对大自然的挚爱,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他著名的《命运交响曲》就是在完全失去听觉的状态中创作的,是贝多芬最杰出的一部作品,它的`主题是反映人类和命运搏斗,最终战胜命运。这也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这是第一乐章中连续出现的沉重而有力的音符。贝多芬说:“命运就是这样敲门的。”他坚信“音乐可以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顽强地战斗,通过斗争去取得胜利。”这种思想贯穿了贝多芬作品的始终。

  1827年3月26日,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音乐巨人与世长辞,那时他才57岁。贝多芬一生是悲惨的,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为人类创造了欢乐。贝多芬身体是虚弱的,但他是真正的强者。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2

  霍金十三、四岁时已下定决心要从事物理学和天文学的研究。十七岁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学的奖学金,顺利入读牛津大学。学士毕业后他转到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学。不久他发现自己患上了会导致肌肉萎缩的卢伽雷病。由于医生对此病束手无策,起初他打算放弃从事研究的理想,但后来病情恶化的速度减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万难,从挫折中站起来,勇敢地面对这次的不幸,继续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并在1988年共同获得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不会随时间减少。1973年,他发现黑洞辐射的.温度和其质量成反比,即黑洞会因为辐射而变小,但温度却会升高,最终会发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开始研究量子宇宙论。这时他的行动已经出现问题,后来由于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气管手术,使他从此再不能说话。现在他全身瘫痪,要靠电动轮椅代替双脚,不但说话和写字要靠电脑和语言合成器帮。

  虽然大家都觉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却是在他在病发后获得的。他凭著坚毅不屈的意志,战胜了疾病,创造了一个奇迹,也证明了残疾并非成功的障碍。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科学研究的热诚,是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的。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3

  华罗庚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因学费而中途退学,故一生只有初中毕业文凭。

  此后,他开始顽强自学,他用5年时间学完了高中和大学低年级的全部数学课程。1928年,他不幸染上伤寒病,靠妻子的'照料得以挽回性命,却落下左腿残疾。20岁时,他以一篇论文轰动数学界,被清华大学请去工作。

  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先后在国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1936年夏,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中发表了十多篇论文,引起国际数学界赞赏。1938年,华罗庚访英回国,在昆明郊外一间牛棚似的小阁楼里,他艰难地写出名著《堆垒素数论》。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4

  5岁的时候,张海迪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但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3月7日,共青团中央在北京举行命名表彰大会,授予被誉为"80年代新雷锋"的张海迪同志"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一百多万字的作品。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5

  在邰丽华两岁那年,因高烧而失去了听力,难以想象她当时的寂寞与痛苦。邰丽华小时候刚进聋哑学校时,一堂“律动课”对她之后从事舞蹈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那天,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给站在地板上的学生,让孩子们由此知道什么是节奏。

  当同学们为脚下变化无穷的震动兴奋不已时,小丽华已全身匍匐在地板上,她指着自己的胸口告诉教师:“我喜爱!”她发奋地感受不一样的震动,娇小的身体随之摆动。她突然发现,这是一种属于她的语言。

  在婀娜的舞姿背后,对于邰丽华,她付出了比常人多好几倍的辛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顽强的`毅力让我们感动,让我们心灵受到猛烈的撞击。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她的舞蹈事业中,她将自己变成了一只旋转的陀螺,24小时中除了基本的吃饭和睡觉时刻,其他一切时刻都是在舞蹈。找不准节拍再练,动作不对再改,一次又一次,爬起,摔到,爬起。以至小腿上六下了一道又一道请黑的伤疤。凭着执著的发奋和天赋,邰丽华在15岁时,就随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出国演出了。在很多次舞蹈比赛中,评委们根本没有发现她是一位双耳失聪的残疾人。重新燃起的生命之火让邰丽华重新认识存在的好处,她想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和他们一样的体验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她爱上了舞蹈,虽然没有音乐,但是她用自己的心去伴奏。她说过:“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特点。残疾不是不幸,而是不便。残疾人,也有生命的价值。愈是残缺,愈要美丽!”

  她对世界充满了感恩,她觉得自己已经注定一生都要用身体的舞蹈和心中的音乐去膜拜生命。当你看到那一个个到为的动作是,是否会发出一声惊叹?是否会觉得不可思议?但邰丽华却做到了。也许她并没有到达舞蹈的顶峰,正因学是无止尽的;但她却已经战胜了任何人。

  人生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没有办法去选取的。但是你能够选取看人生的角度。邰丽华用心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她有着一颗坚强、火热的心,她用行动告诉人们,她和正常人一样!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6

  桑兰浙江宁波人,出生于1981年,93年进入国家体操队。97年取得全国跳马冠军,98年在第四届美国友好运动会上,练习跳马时,出现意外,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

  一瞬间,一个活泼健壮的姑娘就成了瘫痪,这样的事实让人无法接受。但坚强的桑兰醒来的第一句话是:我什么时候才能练?在场的人无不动容。多方治疗没有改变桑兰瘫痪的事实,但命运的多舛没有让她低头,面对新的人生境遇,她艰难而又坚毅地开辟了新的人生道路,作为曾经的体操队的一名旗帜性人物,在遭遇重大人生变故后,桑兰始终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自己,不幸只会让她更加地成熟。她的辉煌诉说着她的成长,她的人生低谷,也得到好心人的鼓励。她说: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是大众给了她站起来的勇气。她每天都练习生活动作,刷牙洗脸在我们看来很平常的动作,每一次却让她大汗淋漓。

  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桑兰总是面对微笑,她凭借着顽强、乐观、坚强、勇敢的心态,用自己的.行动与事迹感染着整个世界。她是最富奥运精神的女性榜样。跳马冠军成为瘫痪后,她没有选择沮丧,而是坦然地接受了事实,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奥运梦想。艰苦的康复训练,并没有让她停止求知的决心,2002年她进入北京大学新闻系攻读学士学位,北大见证了桑兰五里身残志坚学习的日日夜夜,在这里她获得了认识社会,过上另一种生活的机会。

  大学毕业后,桑兰继续从事与体育有关的报道工作,成为2008年申奥形象大使之一,且是08奥运火炬手,08年她又成为北京奥运官方网特约记者。奋发图强的桑兰加盟了星空卫视,还成为了《桑兰2008》节目的主持人,而且在众多媒体上开设了她的体育评述专栏。

  读文章,对桑兰敬佩,感动于她的坚强。同时,也为她高兴。找到了那个为她煮一碗长寿面的BF,一个志同道合的体育新闻记者。愿在爱情的滋润下,桑兰的生活会丰富多彩,身体能康复如昔!

  桑兰是个阳光女孩,她以自己的努力和坚强,以"桑兰式微笑"征服了无数世人。对她我肃然起敬,我们这样的健全人,与她相比,距离太远,怕吃苦,常常埋怨生活。桑兰让我重新思考人生,与之相比,我们平时碰到的与挫折算得了什么呢?有什么理由为自己的一事无成找诸多借口呢?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7

  邰丽华,今年31岁,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舞蹈演员,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副主席,也是2005年的春节晚会聋人舞蹈《千手观音》的领舞演员。

  她的家在湖北省宜昌市。2岁的时候,因为高烧注射链霉素,而永远失去了听力。从那以后,虽然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然而她自己却茫然不知。

  直到5岁那一年,幼儿园的小朋友轮流蒙着眼睛,玩辨别声音的游戏。轮到她辨别声音了,当她睁开眼睛的时候,只能看到小朋友们的笑脸,却无法指出是谁发出了声音。邰丽华愣住了。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邰丽华伤心地哭了。

  邰丽华7岁进入宜昌市聋哑小学。学校里有一门特殊的课程,叫律动课。老师踏响木地板上的象脚鼓,把震动传达给站在木地板上的聋哑学生。

  嘭、嘭、嘭,这有节奏的震动,通过双脚传遍她的全身。那一刹那,邰丽华震颤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幸福的体验,就像一股强大的电流,撞击着她的心。她情不自禁地趴倒在地板上,用她整个身体,去感受这大自然中最美妙的声音,邰丽华兴奋极了。

  这时,舞蹈——这种和音乐密不可分的艺术深深地吸引了她。

  在她心中,舞蹈是一种看得见的、彩色的音乐;舞蹈是一种能够表达她内心世界的、美丽的语言。

  还在上小学的她,对舞蹈产生了深深的迷恋。她多想拥有一双自己的舞鞋啊。可是,为了带着邰丽华治病,妈妈辞掉了工作,全家4口人,只靠爸爸每个月50多元的工资生活。细心的爸爸还是发现了她的愿望,省吃俭用,给邰丽华买了一双白色的舞鞋。

  手捧这双洁白的舞鞋,邰丽华害怕踩到地上把它弄脏了,就在床上跳啊跳啊,脸上流着幸福的泪水。

  从宜昌市聋哑小学,到武汉市聋哑中学,不论学习多紧张,她每天都要挤时间练习舞蹈。她练得很苦、很苦,身上总是青一块、紫一块,新伤落着旧伤。怕妈妈看见了心痛,就是在夏天,她也总是捂着一条长裤子。有一天,妈妈还是发现了她满身的`伤痕,母亲心痛得哭了。

  1994年邰丽华考上了湖北美术学院,学习装潢设计。她成了这所普通学里的聋人学生,无法听老师讲课,她就坐在第一排,用眼睛看,看老师的口型,看老师的板书。

  下课以后,她借来同学们的笔记本,认真抄写领会。因为有听力障碍,她只能比同学们更加努力。

  四年的大学生活飞快的过去了,她不仅以优异的成绩拿到美术专业的大学学位;同时获得了文学学士的学位;她设计的《珍酒系列》包装,还在湖北省获了奖。

  大学毕业后,邰丽华被分配到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舞蹈生涯始终与她相伴。从15岁起,她就随着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访问演出。

  至今,她已巡演20多个省,出访过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30多个国家。

  1993年,在马来西亚的演出中,一位非常帅气的、华裔富家子弟,向邰丽华表达了他的爱意,希望她能够嫁给他。

  虽然优裕的国外生活,令人向往,但邰丽华想到,她的家乡,她的祖国,她所热爱的舞蹈事业,她依然选择了拒绝。因为在祖国,她能感受到她生命的价值。

  26岁那一年,她和电脑工程师李春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她的舞蹈事业,又多了一位支持者。

  作为一名聋哑人舞蹈演员,虽然她的艺术道路洒满了艰辛和汗水,但更是铺满了阳光和梦想。

  她的心每一天都被深深地感动着:

  她忘不了,1992年,在著名的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人类艺术盛会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前来演出的都是世界上顶级的舞蹈家、音乐家。她作为唯一的残疾演员,被赞誉为“美与人性的使者。”

  她忘不了,2000年9月,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来到世界上顶尖的艺术圣殿——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富丽堂皇的展室、走廊和前厅挂满了100多年来,在这里演出过的、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家的肖像,还有许多经典剧目的海报。她一幅一幅的寻找着,她想找到一张我们中国的照片。突然,一幅她身穿《雀之灵》演出服的巨型海报,出现在眼前。那是卡内基音乐厅里唯一一张我们中国的剧照。她惊呆了!滚烫的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她忘不了,2001年1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演出,满大街都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宣传海报。人们告诉她,早在一个月前,吉隆坡的报纸就开始介绍她们艺术团了。有一次演出之后,有人到后台来找她,原来是8年前向她求婚的那位富家子弟。这么多年了,对方仍然没有结婚,一直在默默地等她。这次看到她演出的海报,他马上赶来了,仍然希望邰丽华能嫁给他。邰丽华坦率的告诉他,自己已经有了心上人,很快就要结婚了。对方虽然有些失落,但仍然很有风度地祝福邰丽华夫妇幸福美满。邰丽华也十分感动。

  她忘不了,在波兰演完舞蹈《雀之灵》之后,谢完幕,她退到后台换下服装,准备下一个节目的演出。这时主持人来到后台对她说:台下全体观众,包括波兰总统夫妇,一直不停地鼓掌,等着你再一次到台前来,和大家见见面。可是,当主持人看到邰丽华已经卸下装,在换下一个节目的衣服,不便再出场的时候,主持人只好走到台前对观众说:“对不起,由于演员是一位聋哑姑娘,她没有听到大家这么热烈的掌声和邀请声,正在换服装准备下一个节目的演出,无法再出来和大家见面。”观众为邰丽华听不到他们热情的掌声而流下了热泪。

  她忘不了,2002年10月,在日本出席世界残疾人领导会议的代表,把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称为“人类特殊艺术的火炬”、“全球六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

  她忘不了,2003年6月中旬,作为内地第一个、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在非典之时到香港演出的艺术团体。面对肆虐的非典,人们到底能不能来看演出?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但是演出那一天,人们提前一个小时从四面八方,来到香港文化中心,摘掉了往日的口罩,相互问候,脸上露出了久别的笑容。她把亲手折叠的千纸鹤,献给香港同胞。台上是身存障碍的残疾演员,台下是与非典拼搏了两个多月的香港同胞。

  ——没有什么灾难,能毁灭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跨越千山万水,历经十几年,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所到之处,都受到当地的热烈欢迎,并且得到极高的评价。

  但是邰丽华深深地知道,她只是一个普通的残疾演员,没有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没有艺术家的帮助,就没有她的今天。

  我国特殊艺术的成就,是华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结晶,是社会主义制度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失去了听力,她是不便的,然而她是幸福的。轰动30多个国家的演出,尤其是美国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和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被称为音乐家和舞蹈家至高无上的梦想殿堂。

  能够登上这两大艺术殿堂,是多少艺术家一生的梦想。在我们国家,优秀的艺术家何止千千万万,而有幸登上这两大艺术殿堂的,却是她这样的聋哑姑娘。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8

  一个没有四肢的人,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却样样皆能,完美诠释不设限的人生。

  尼克·胡哲1982年出生于墨尔本,澳大利亚演讲家。天生没有四肢,却积极面对人生。自从19岁进行第一次演讲之后,他的`足迹开始遍布全世界,与数千万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经历。他教人们停止把阻碍看作麻烦、困难,反而应该把它们看作是自身成长学习的机会。他那难以置信的勇气、智慧的头脑、对生命坚定的信仰、风趣的幽默感将自己克服困难的故事传递给大家,最终成为一名励志演讲大师,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9

  无论你认为自己多么的不幸,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有比你更不幸的人!

  约翰·库提斯1969年出生于澳大利亚,他天生双腿自然残废,但他以拒绝死亡来挑战医学观念。他的演讲雄伟壮丽,他在全世界向千千万万热情、热切的人们演讲,他没有腿,也不依靠轮椅生活、移动和存在。

  今天的约翰。库缇斯,已经成为了国际著名激励演讲家。他的'格言是“因为我们可以”,他无视艰苦阻难,很多正常人没有去做的事情,他已经先一步做了。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10

  “我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依靠别人,我还要成为别人的榜样。”

  杰西卡·考克斯,美国人,生于1983年。杰西卡·考克斯天生残疾,生下来就没有双臂,但是她依靠顽强的.毅力,以脚代手学会开汽车、驾机飞机。杰西卡用一次次的传奇证明了自己能行。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 11

  陈州,1983年出生于中国山东,著名激励大师、残疾歌手、励志演说家。

  陈州命运多舛,13岁从火车上摔下失去双腿,18岁学会唱歌,他以木盒为腿,从四处乞讨到流浪卖唱,他用歌声行走中国,走过全国700多个城市,娶妻生子,过上幸福小康生活,从无腿乞丐成长为激励大师。

【身残志坚的名人励志故事】相关文章:

身残志坚的名人贝多芬的故事11-08

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集锦04-25

关于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贝多芬02-26

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通用6篇)06-26

关于身残志坚名人故事(精选24篇)11-13

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通用10篇)03-07

身残志坚的90后杨孟衡的励志故事06-07

现代名人故事:身残志坚,张海迪的传奇一生06-06

经典名人的励志故事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