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时间:2023-10-16 17:36:23 德燊 历史典故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精选6篇)

  导语:重阳节和众多传统节日一样,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和来历、风俗与传说,你对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有着哪些了解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传说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精选6篇)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1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家主人从地里回来,半路上碰上个算卦先生,因为天快黑了,这先生还没找上歇处。由于主人家里很窄,只有个草棚子房,于是就在灶房里打了个草铺,让妻子儿女都在草铺上睡,自己陪着算卦先生睡在炕上,凑合着过。

  第二天天刚亮,算卦先生要走,庄户人叫醒妻子给先生做了一顿好吃喝,又给先生装了一袋白蒸馍。算卦先生出了门,看了看庄户人住的地方,叮咛他说:"到九月九,全家高处走。"庄户人想,我平日没做啥怪事,又不想升官,上高处走啥呢?但又一想,人常说算命先生会看风水精通天文,说不定我住的'地方会出啥麻瘩。到了九月九,就到高处走一走吧,全当让全家人看看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就带着妻子儿女背上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等他们上山后,半山腰突然冒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他家的草棚子一下子就冲垮了。不大功夫,整个一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这才明白算卦先生为什么让他全家九月九登高。

  这事传开后,人们就每逢夏历九月九,扶老携幼去登高,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今。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2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桓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

  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桓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桓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桓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桓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桓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他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辟邪用法,让他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桓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3

  传说民间有一对青年夫妻,生活很艰辛。有一天,走来两个讨饭人,这对夫妻把准备自己吃的黄面笼糕给了他们。讨饭人高兴地边吃边唱:“我有一棵草,染衣蓝如宝,穿得化化烂,颜色依然好。”边走边撒下许多小草。

  冬去春来,这里长满了当初讨饭人撒下的小草,夫妻俩割下草,沤在两只大缸里,第二天缸中水虽然变蓝了,但却染不上色。

  有一天晚上,去年讨饭的两人再次到访,夫妻二人安排他们睡在大缸上并铺了玉米秕子和稻草,并用一袋石灰粉垫在草下做枕头。谁知这俩人进来后掏出酒菜,畅快对饮,半夜里酒性发作,把吃的`酒菜都吐进缸里,并把当枕头的石灰袋也滑到缸中,早晨两个人用木棍一搅,就赶忙走了。

  第二天一早,夫妻俩发现缸水变黄了,便把白布浸在缸里试染,布由黄变成蓝色。原来这种草名叫蓝草,加上适量的石灰和酒就能染色。从此夫妻俩就开起了染坊,生意越做越大。之后他们才知道那两个人是染仙——梅福和葛洪,他们专教穷人染色,直到今天,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每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仍有祭祀染仙的习俗。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4

  马丹阳问重阳祖师曰:甚是论祖宗、性命、根蒂、龙虎、铅汞、刀圭、金公、黄婆、婴儿、姹女、龙蛇、心猿、意马、宾主、觉照、太上、三宝、九星、五刚、三才、抽添火候、金丹、出离、三界七返、行住坐卧?祖师答曰:宗者,是性也;祖者,是命也。名曰祖宗。

  丹阳又问:何为见性命?祖师答曰: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名曰性命也。

  丹阳又问:何名为根蒂?祖师答曰:根者是性,命者是蒂也。

  丹阳又问:何者是龙虎?祖师答曰:神者是龙,气者是虎,是性命也。 丹阳又问:何者是铅汞?祖师答曰:铅者是元神,汞者是元气也,名曰铅汞。

  丹阳又问:何者名金公、黄婆?祖师答曰:金公是心,黄婆是脾。

  丹也又问:何者名为婴儿、姹女?祖师答曰:婴儿是肝,姹女是肺,名曰婴儿、姹女也。

  丹阳又问:何者是心猿、意马?祖师答曰:心是猿,意是马也。

  丹阳又问:何者名为宾主、觉照?祖师答曰:宾者是命,主者是性也。悟识真假,为觉照者,是自己伶俐聪明为觉照也。

  丹阳又问:何者名为龙蛇?祖师答曰:龙者,是性肾也;蛇者,是心中嘉

  气也,是不离性也。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5

  重阳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是日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可见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相传自此时起,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巫师(后为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同时还有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求长寿及饮宴,构成了重阳节的.基础。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已定型了。重阳节主题,是求长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酿酒及祭扫酒业神等。在流传至今后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另外有登高野宴活动及各种游戏等。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6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

  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重阳节由来的传说故事】相关文章: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08-02

冬至的由来与传说作文01-31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01-20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10-10

冬至的由来和传说作文01-27

清明节由来与传说03-28

中元节的由来和传说01-27

关于青年节的由来与传说01-18

端午节由来与传说大全01-19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