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渴掘井的历史典故
临渴掘井的解释
[释义] 临: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才动手想办法。
[语出] 明·朱伯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正音] 掘;不能读作“qū”。
[辨形] 渴;不能写作“喝”;掘;不能写作“挖”。
[近义] 措手不及 临阵磨枪
[反义] 有备无患 常备不懈
临渴掘井的典故
春秋时期,鲁昭公亲近小人,不听品格高尚之人的规劝,结果被赶出国家,逃到了齐国,这才明白自己原来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齐景公觉得昭公已知道悔过,认为若让他回去,应该能成为一个贤良的国君。齐国大夫晏子却认为:掉在水里的人,一定要等到掉进水里以后,才会想起应该防备失足;迷路的人,迷失了方向之后,才知道应该注意路径。犹如面临灾难的人,才急着铸造兵器;吃东西塞住咽喉的人,才急着去挖井取水(这就是成语临渴掘井的意思)。虽然这时候用最快的速度,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平时对各种事情不做准备,不加提防,等到事情已就要发生时,才忙着采取措施去应付,那是行不通的。
临渴掘井的造句举例
1) 临渴掘井是办不好事情的。
2) 我们绝对不能临渴掘井!既然临水城如此富饶,那么临水城就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无论如何在得到这里的奴隶后就必须拿下临水城!
3) 夫焦头烂额固不如由突徙薪也,亡羊补牢终胜于临渴掘井也。
4) 其中包括设置专门的研究机构,配备专业的`研究人员与设施,确定具体的研究任务与内容,既有近期目标,又有中远期目标,不能临渴掘井,仓促应付。
5) 科技兴国是基本国策而不是权宜之计,科技发展应高瞻远瞩而不是临渴掘井,应该以一个民族的清醒对待科技竞争,以忧患意识激发民族在科技上的自觉意识与自觉行为,以科学精神熔铸民族文化特质。
6) 因此臣请皇上动用内帑,实是在为皇上着想,还乞皇上为宗庙社稷计,早早决而行之,无待临渴掘井,臣言字字出自肺腑,还请皇上恕臣万死之罪。
7) 韩飞接受雍墨建议,将此处又布下聚灵大阵,分别赠予各人无数丹药,让他们提升修为,他日若一朝功成,自己一旦得道,便要举家飞升,未雨绸缪好过临渴掘井。
8) 未雨绸缪固然好,临渴掘井尚可博。
9) 小林平时不好好学习,快考试了才开夜车,这种临渴掘井的方法,能解决问题吗?
10) 张红平时不好好学习,快考试了才临渴掘井开夜车。
11) 平时不充实国防力量,等到敌人侵犯才练兵设防,临渴掘井,又怎来得及。
12) 平时不重视人才养成,到现在才来瞎抓,无异于临渴掘井。
13) 与其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缪,战略竞争观念是防止企业陷于战术竞争旋涡的救生圈。
14) 资料得靠平日累积,素养得靠平日修练,临渴掘井如何成就好文章?
15) 一着空虚百着空。临渴掘井,悔之何及。
16) 与其迫在眉睫才临渴掘井,不如早点准备,免得慌乱。
17) 或是临渴掘井,临时组织一些学者加以突击研讨,造成立法内容粗糙。
18) 如果等到秋冬已发病之时再来补阳,只怕是临渴掘井,为时已晚。
19) 绿化城市,育苗先行,临渴掘井只能舍近求远。
20) 这种临渴掘井的作法,怎么能周全呢?
21) 彼,临渴掘井,觅致若干蕃艳之字而又不善位置者,在在且有金沙入眼之弊,何止拆将下来,不成片段乎?
22) 劝你们与其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缪,以免后悔来不及。
23) 暴雨来了才要修堤,乡公所还真是临渴掘井,怎么来得及?
24) 与其临渴掘井,乱成一团,不如早作准备,可以按部就班慢慢来。
【临渴掘井的历史典故】相关文章:
临渴掘井的历史成语故事08-25
历史典故大全-历史典故素材02-09
赵州桥的典故历史典故08-02
「历史典故」03-20
精选历史典故12-11
经典历史典故04-25
无双黄童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素材02-21
晁错削地的历史典故历史典故02-27
历史典故:旱魃拜夜叉-历史典故素材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