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作文锦集6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堂作文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课堂作文 篇1
“叮叮叮……”上课了,同学们纷纷回到座位上,语文老师慢慢走进教室,大声说:“上课”。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了,“怎么啦!班长哪里去了?”。忽然教室的门被打开了,只见班长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手里拿着两个面包,背上背着一个没有拉好的书包,连衣服都穿反了。老师皱着眉头瞪了他一眼,他惭愧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继续讲课。
同学们正听得津津有味时,安静的教室里忽然传来一阵嚓嚓声,原来是我的同桌刘傲在吃饼干,老师严肃的目光投向了刘傲,刘傲羞愧地把饼干放回桌子里,他的脸一下子红得像一个苹果。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讲。不好!我的笔芯写完了,怎么办呢?我用力地把前面的刘一凡拍了一下,本意是想他回过头来借支笔我写,可他却坐在那儿一动不动,只顾自己用心听讲。我用我的水枪一射,把他的衣服都射湿了,可他还是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听讲。看他那认真劲,我都不好意思打扰他了。老师提问了他第一个举手发言,而且声音洪亮,回答得非常正确,老师向他投去赞许的目光,同学们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我可要向他好好学习。
当然,课堂上也有些同学表现得不是很好,有的在写小字条、有的在玩游戏机、还有的在讲小话……
一节课上完了,通过观察,我有了很多感受。其实,以前我们每天都在上课,可我却没有留心观察,我想以后上课时要在遵守课堂纪律,掌握所学的前提下,选择一定的范围,将注意力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努力捕捉课堂上随时表现的细节和特征,一定能写出好作文。
课堂作文 篇2
湘湖我去过好多次了,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我却从来没去过,听说那里陈列的独木舟是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距今已经有8000年了。今年春节我终于一饱眼福了,而且到了那里才知道博物馆还是第二课堂基地呢!
远远望去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就像一艘大轮船一直停泊在湘湖边,感觉非常特别,博物馆的院子里挂满了红色的灯笼,显得非常喜庆。来到馆内发现整个展览区域是由“八千年回首”主题陈列馆和遗址保护厅组成。我们首先去的是遗址保护厅,它的入口位于一楼,而遗址厅则在湘湖的水下,在去遗址厅的路上,两面墙壁上是一些有关湘湖的文史资料。而被誉为“世界第一舟”的跨湖桥独木舟,像挖空的树干一样安卧在湘湖水底的遗址厅内,据说经过碳十四测定,距今有8000——7000年,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年代最早的独木舟。遗址厅内还有三个考察队员的雕像,做得惟妙惟肖,猛一看还以为是真人,后来才发现是假的,很是好玩。
接着我们又到了二楼的陈列厅,陈列厅里分成四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跨湖桥文化的诞生,第二部分——跨湖桥人的活动,第三部分——农业起源的探索,第四部分——聚焦跨湖桥遗址。从这里我知道了远古时期湘湖地域曾是东海海湾的一部分,约8000年前,海退成为陆地,人类就在这个自然的“湖泊”边繁衍生息。跨湖桥文化是山地文化向平原文化发展的早期一支,他们从事着农业、采集、渔猎,制作骨器、木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制作各种各样的精致陶器作为生活器皿,木作技术也已经十分发达。跨湖桥文化中,野猪驯化成家猪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展厅中有一个茅草房下睡着一头猪,代表了“家”字,说明那时已经开始驯化野猪了。展厅里还展出了一些猪、牛、羊的头骨和鹿角,还有小孩子的头骨,陶罐、陶片、彩陶也非常多,另外还有一枚大大的缝衣针。
展厅中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同样吸引着我:在电子感应书前,只要在屏幕上方用手做翻书的动作,书就会自动翻页;还可以在“电子留言台”前留下自己的感受,非常神奇!
这次跨湖桥遗址博物馆之行,让我感受到了萧山8000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奇迹,作为一个萧山人我觉得无比自豪。
课堂作文 篇3
吟诵是一种介于诵读与歌唱之间的汉语古典文学作品的口头表现艺术方式,具有质朴而简单的旋律。从“行吟泽畔”的屈原,到“吟诗作赋北窗里”的李白、“歌吟终日如狂叟”的白居易,再到“得听清吟,至绝眠餐”的蒲松龄、“吟罢低眉无写处”的鲁迅,中国古典诗歌之生命,原是伴随着吟诵之传统而成长起来的。
但是,对于我们和眼前的学生来说,吟诵却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如何让这些流行音乐不绝于耳的“时髦”小学生理解并喜欢上吟诵,这应该是吟诵课的首要任务。我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向有着诗词底蕴的老师学习,庆幸的是身边有研究古诗词的朱荣梅老师的指导,自己先深入进去,了解诗词格律,再简化成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传达给他们。
一、接近吟诵,感受吟诵
我先让学生观看吟诵表演的视频,感受吟诵跟我们学习的.儿童歌曲一样,有舞台,能表演,能传情达意,只是他们的曲调不一样。让学生通过欣赏拉近与吟诵的距离,从而不会感到那是古老的东西,接触时不拒绝不排斥。从华丽的舞台上走下来,吟诵仍然有曲调,再让学生听一听吟诵专家独自吟诵的古诗词,从中总结出吟诵的三种方法:诵读、吟咏、吟唱。
二、了解平仄,学习诵读
学吟诵先要掌握诗词的平仄格律,单五言诗就有四种类型:平起仄收、平起平收、仄起仄收、仄起平收。五律、七言、七律又各有四种类型,如果给初期接触诵读的学生讲这些,显然很艰涩。那就教给学生根据字的声调来判断,阴平、阳平的字是平声字,上声和去声的字是仄声字,古诗词里还有一类入声字,现在入声字已划分到其他四个声调里去了,学习诗词前老师查阅相关工具书,把入声字直接指给学生。再告诉学生平声根据音的长短又分为三类:短平、中平、长平。短平是古诗词每句中一三五位的平声字;中平是二四六位的平声字;长平是诗词中的韵字。接着,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仄声字要读的短一些,入声字要读得比仄声字更短促、急促一些。最后总结出“平长仄短,入短韵长”的诵读规则。这样,循序渐进指导,诵读就变得浅显、容易了,学生很快就能接受并诵读得有模有样。
三、情感投入,反复吟咏
在诵读的基础上,根据字音赋予每个字曲调,是“依字行腔”的吟咏方法;不同的吟咏者再根据字音的含义,诗词的文化涵义调整诗词的旋律曲调就是“依义行调”的吟咏方法。学生接触吟咏的时间比较短,不能吟出自己的曲调,就先学习当代吟诵专家的吟咏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快就感受到吟咏这种方式与朗诵的不同之处,吟咏可以更深入地感受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自然而然,学生也喜欢上了吟咏。
四、方法迁移,传承吟诵
学生的接受能力超乎我们想象,学习的迁移能力非常强。在诵读了几首诗后,再看到一首新诗能直接诵读出来,而学会了某个吟咏调后,也可以迁移到另一首相同格律的诗词上。只要教会了学生方法,放手让他们尝试,就能加快古诗吟诵的学习步伐。
汉诗吟诵是中华文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现代人不提他,不用他,甚至不认识他,而在日本和韩国当代汉诗吟诵却开展的如火如荼,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我们怎能置若罔闻?“吟诵进课堂”,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吟诵经典,为传播中华文化做些贡献吧!
课堂作文 篇4
“起立!”班长大声说道,全班“哗”的一声全部站了起来,站了两三秒后,像一列军队一样整齐的做了一个90度鞠躬。
老师左手拿着书,右手拿着一支笔,大步流星的走上了讲台,“哗哗哗……”老师把书放在讲台上翻动了起来,老师抬起头,扶了扶眼镜,清了清嗓子,皱着眉头,严肃的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火烧圆明园》。”
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当全班同学都低下头轻轻地翻动着书思考时,“呼——呼——”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呼噜声从贾聪明的嘴里发出,贾聪明侧着胖胖的脸,趴在桌子上,口水源源不断的从嘴里流了出来,还时不时地舔一下掉在手上的口水,仿佛他在梦里吃着什么美味的东西似的。
看到这样的景象,全班小声地笑了起来。“贾聪明,起立!敢在我的课上睡觉,你还是第一个。”老师一只手扶眼镜,一只手指着贾聪明,眉毛倒竖,像柳叶竖起来似的。
“发生什么事了,我没……没睡觉……觉,就趴了一会儿。”贾聪明整个人弹起来,手擦着嘴边的口水,眼睛瞪圆,一脸茫然的看着老师。“没睡,就趴会儿,你怎么不说你在听课呢?”老师脸铁青着生气的说。
“你没睡,一定听课了吧!说,圆明园是谁烧的?”老师直起身子,双手抱在胸前,嘴角都歪到西班牙去了。
“老师,不……不是我……我烧的。”贾聪明的身体后倾,两手左右摇摆着,眉毛耸拉着两眼看着老师,一脸受冤枉的样子。
全班在寂静两秒钟后,瞬间炸开了锅:
“他怎么说圆明园不是他烧的?”
“圆明园是其他人烧的呀。”
“他是不是睡傻了?”
“圆明园是八国联军烧的吧。”
“哈哈哈,他居然说圆明园是他烧的。”
……
“你……你请家……家长。”老师眉毛倒竖起来,喘着粗气,生气的说。
通过贾聪明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上课时不要睡觉或做小动作,不然很有可能会发生贾聪明类似的事。
课堂作文 篇5
今天上课,老师高兴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做一次游戏。”“耶!”我们异口同声地喊道。“那找两个同学上台来表演!”一听这话,我们一边举手一边争先恐后地喊:“老师,老师,叫我!”最后,老师选了两个同学,一个是刘张旭雯,一个是肖一丁。
他们俩一上台,刘老师就说:“玩什么呢?嗯,玩‘说反话吧!’”这时,刘张旭雯显得十分紧张;而肖一丁却大大方方地等待着老师说谁发指令。
过了一会儿,老师和同学们商量好了,准备让刘张旭雯做动作,肖一丁发指令。
游戏一开始,只见肖一丁沉思一会儿,便说:“站起来!”刘张旭雯一听,两手一挥,像小鸟飞舞的翅膀,倏地蹲了下去,差点跌跤,弄得台下的同学哈哈大笑。
刘张旭雯又听肖一丁说:“哭!”她一想,面朝肖一丁嘿嘿地一笑,逗得我们肚子都笑疼了……
这时,打下课铃了,刘老师说:“好了,同学们,游戏结束。下课!”“老师休息!”同学们大声说。
这真是一节有趣的语文课。
课堂作文 篇6
老师们站在讲台前,朗朗说着课文,我们在下面认真听讲,这是我熟悉的课堂。不过,我更喜欢有童趣,有实践,还有感悟的课堂。
在一节品社课上,我们在说关于游戏的话题。吴老师拿出一些吸管和橡皮筋,告诉我们要玩一个“啄木鸟在行动”的游戏,大家听了兴奋不已。她把大家分成4队,面对面的站好组成2组。她先做了示范,每人嘴里含着一根吸管,排头一个同学的吸管还套了一根橡皮筋,要快速移动到对面,并把橡皮筋送到对方同学的习吸管上,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人,哪组最先完成,就获胜。
游戏开始,大家手忙脚乱:有的同学用手把橡皮筋挂到了对面同学的吸管上,有的同学半路上,把橡皮筋落到了地上,又捡起来飞奔到对面……大家互相指责对方耍赖,谁也不不服气。
吴老师让我们回座位坐好,并冷静一下。吴老师问我们,玩了游戏有什么感受?大家都说越玩越生气,因为都不遵守规则。接着吴老师抓住了关键词“规则”,问我们为什么要制定规则?同学们说要平等公正。然后吴老师又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制定一下这个游戏的规则,大家各抒己见,你说一我说二,不一会儿游戏规则就制定好了。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我们把游戏规则更完善了。
第二次游戏,我们大家都根据规则,完成了游戏。赢的人兴奋不已,输的人心服口服。
我喜欢这样的课堂,做游戏有童趣,通过体验,我们知道了规则的重要性,也知道如何去制定规则。
【课堂作文锦集6篇】相关文章:
课堂收获作文锦集六篇03-17
课堂收获作文锦集7篇03-15
课堂收获作文锦集6篇03-12
课堂收获作文锦集8篇02-14
课堂收获作文锦集9篇02-10
课堂收获作文锦集八篇02-07
课堂收获作文锦集5篇02-05
课堂反思作文锦集5篇02-14
课堂反思作文锦集7篇02-13
理想课堂作文锦集八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