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康熙王朝》有感(通用12篇)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康熙王朝》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康熙王朝》有感 篇1
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有两个读书人给我印象很深,一个伍次友,一个明珠。这两人曾同住一店、同上一榜、同为康熙器重,结果一个做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明相”,一个仍归于民间游学四方。
从剧情看,这两人都很有才,若论锦绣文章、天下大计,状元伍次友胜于明珠,若论察言观色、随机应变,“万花筒”明珠远胜于伍次友。伍次友能由古及今知天下大势见国家之弊,独不识相对而坐的“龙儿”小友“真龙”面目,而明珠却第一次见面就心中有数。正因为品性不同,两者所选的路也不同。面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党同伐异的血腥官场,还有伴君如伴虎的朝庭,伍次友主动退出,连两心相悦的女人也不敢带走,明珠则如鱼得水纵横捭阖青云直上。
康熙是非常器重伍次友的,希望得他辅佐。他在第一次见到周培公时就说过此话。可是,如果伍次友当初真的留下来,又将如何?有几个类似的书生命运可作参考。其一李光地,这位认定“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的书生,因为不愿卷入党争而向康熙揭发事实真相,险些丧命,还被教导:“先要学会做人”。其二周培公,有非常之才,并为平定三番立下大功,但因为他“只在直中取,不愿曲中求。”的性格,最终老病死于东北的冰天雪地。其三姚启圣,这位官越做越小的老夫子,虽胸有平台方略,但因为有“傲气”,便莫名其妙地被康熙关进大牢几个月。最不能忍的是从东北到北京的路上,姚启圣被关在囚车之中冻得几乎成了雪人,而康熙还以雪球掷他取乐,古人云:士可杀不可辱,姚启圣能忍下来,也算很有奴性了,可康熙还要他在总督位子上时上时下。这些读书人有一个共同点:会做事不会“做人”,也就不会做官,只使形势特殊一时做了官,也难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伍次友能及早抽身可谓有先见之明,不过还得有澹泊之心才能做到。
所谓会“做人”,就要象明珠,十八个心眼眼眼相通。康熙就离不了这种人,他需要利用党争以求相互制约,就如“老祖宗”教训的:要利用他们而不被他们利用。明珠之流整天想的也是同一个问题:怎么利用他人而不被他人利用。因此,他们虽有才干,于国家于百姓却难有好事,他们的才干大都用于谋私利了,百姓只不过是他们高举着的打击政敌、装饰自己的牌子而已。这种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一段时间里也难禁绝,必需看清。《人民日报》有一篇题为《用人也是导向》的评论专门写出了这种人:“为此争名于朝,争利于市,终日俯仰于领导之间,逶迤于团伙之中,把正派人视为迂腐,把实干者视为愚昧。”“用这这样的人,势必凉。
了人心,误了事业。“什么时候,明珠之流没了市场,会做事的人不用费尽心机学”做人“,象伍次友一样有才干的正人君子可以放心、顺利做官,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
观《康熙王朝》有感 篇2
高中时候,经常听胥胥班主任说这部电视剧,他说《康熙王朝》是男人的“甄嬛传”,但那时候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上大学以来,室友对晚清的历史很感兴趣,当然也看了这部电视剧。于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我也想看看这《康熙王朝》。
这个暑假,时间还算充足,原本计划的暑假工泡汤了,时间就更多了。46集的电视剧,不到一个星期就看完了,也还是较快的。
首先,电视剧主要讲的是清朝的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一生的主要事迹。从其八岁继位前到继承大统,到继承大统后的除鳌拜,平定三蕃,到收复台湾,到剿灭葛尔丹。这几件是康熙在位时的主要功绩,也是电视剧的主要骨架情节。至于具体的细节就不再多说。 从电视技巧角度看,整体是很不错的,但也存在一些小瑕疵。主要体现在时间上,人物对话的时间与实际不符合。有些故事情节太过简化,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接受。此外,穿帮镜头也不少。
该剧的突出优点是人物刻画十分有力,人物形象鲜明。尤其将官场人物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不愧为“为官者必看的电视剧”啊!其实也并不只是为官之道,更是为人处世之道,无论在什么领域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应该看看,在当代这个物欲横流、利益关系错中复杂的社会,更应该看看。
圆滑,或许能概括出为官者的共同特征。但是,这是一个贬义词,或许能用另一个词来代替,那就是灵活!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不灵活应对怎能有立身之地呢?面对各种各样的关系,我们也只能是灵活应对 ,同社会上的各种人打交道,建立各种人际关系。这个社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似乎就在向TA招手。灵活,就是说在与各种人交往中,能进能退,使各种关系能“和谐”相处,自己是各种关系的节点,即是一个水池,能收纳各种各样的水。
大概,这就是社会吧!当我们成了那样一个水池,我们也就被社会化了,是一个完全的社会人,一个有社会环境所塑造出来的社会人。然而,那是的我们,却忘掉了初心,或者说是将初心压抑了。
但是,这就是社会,一个真实的社会,一锅大杂烩!
观《康熙王朝》有感 篇3
最近几年,电视剧的拍摄速度惊人,每年上映的大小剧目不下千种,更不用说还有许多未能上映的剧目。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剧本越来越少。产业化下的文化市场,狗血剧似乎越来越多,当然,狗血剧也有它存在的市场,出人意料的出牌格局能够为疲于奔命的人带来片刻的欢愉与紧张情绪的释放。近日看了一部2001年的剧,我小时候并未完整看过,只是在电视台广告间隙瞥见过。电视剧的名字叫做《康熙王朝》,清晰度自然不能与现在的技术相比。但是里面的台词却是意味深长的,能偶触动观者的神经。
《康熙王朝》是根据作家二月河的《康熙皇帝》改编而成的,里面的孝庄太后对着康熙的生母——佟佳氏说:“在对方把你看透之前,要把对方看透!”在云诡波谲的'政治争斗中,权力的平衡与掣肘也是一门艺术。自古帝王都遵循着古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听得多了,看得多了,对比分析得多了,才能更加接近事实本身。用现代人时髦的分析方法,叫做大数据分析法。我们很多人在做事情之前,总是情绪化、经验化,这与年龄的关系不大,是性格的因素。那么,如何做到在对方把你看透之前,先把对方看透呢?
首先,了解才有发言权。所谓的了解不是积极主动去八卦,而是要通过与一个人的日常接触,言行举止等等,建立一个基本的人设系统,不臆想,不揣度,实事求是地分析。其次,少说多做勤看。看透一个人,不是简单地区分出好人与坏人,而是在了解的基础上为了方便自己的决策和实行做出的理性判断,从而减少自己的计划失误。当然,我们也不能过多曝光自己,心理学上有一个“曝光反应”,就是人们总是习惯性地喜欢自己熟悉的事物,见的多了,安全感就强,就越信任和依赖。最后,适当了解心理学,做到个案和普世之理的有机统一。无论多么高深的理论,总有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总有个别的人儿是我们芸芸众生不可揣摩的,那么,还是好好读书吧。
观《康熙王朝》有感 篇4
《康熙王朝》讲述了康熙一生的统治变故。
在第九章中,“康熙二十年左右,吴三桂等‘三藩’拥兵自重,独霸一方,康熙迫不及待,欲早撤藩。结果康熙的祖母孝庄在燃眉之急劝说康熙。”
其中,孝庄此言:“每个人都有雄心,而雄心的一半,是耐心。”至吾过目,深有所感。不错,那些成大业,力大功者,不都是靠自己耐心地学习,思考中得来的吗?
哪一位没有雄心?无一人。可他们又大功告成了吗?没有。其原因,仍在于耐心不足。学习有耐心,无所不成。
我国唐朝诗人李白,儿时,十分聪颖,却不爱学习。一天,他来到河边玩耍,见一位老大娘正在磨着一根铁棒,李白走上前去,“老大娘,您这是在做什么呢?”,“我呀,要把这铁棒磨成针啊!”李白闻此,顿时感慨万分,受到极大启发。于是,他努力学习。几年后,他成为了中国最有名的“诗仙”。
鲁迅,他也有雄心与耐心。他认真学习、思考、创新,持之以恒,终于成为了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鲁迅在别人夸奖他是天才的时候,他反驳说:“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了。”
爱迪生为了发明科技作品,他耐心地做实验,十次,上百次,甚至上千次。最后,他终于取得了世界级“大发明家”的美称。爱迪生曾说:“天才只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的同学一碰难题,缺乏耐心,终究以失败告终。我也是一个有雄心无耐心的人。我想当钢琴家,也想当科学家。但是,练钢琴时碰到了困难,做作业时碰到了难题,我烦躁不堪,难以坚持,结果成绩平平。
雄心的一半是耐心,这是人生的真谛。今后,我既要树雄心,还要持耐心,刻苦学习,练就本领,早日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观《康熙王朝》有感 篇5
浩瀚的历史书卷,随手翻开的一页,都是珍贵的回忆。清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朝代,这个朝代的兴衰历程,用简单的文字是道不明的。单看这个朝代在位的皇帝的作为,康熙不愧是他人评说的“千古一帝”。
爱新觉罗·玄烨,是顺治帝的第三子,他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康熙帝出生的时候,正是清廷刚站稳脚跟的时候,但是偏偏他的父皇因为董鄂妃的离世万念俱灰出了家,将偌大的朝廷交给了年仅八岁的他。本来朝廷已处于平衡的状态,但是幼主登基,需要辅政,这就让好不容易的朝廷再次有了裂痕。以鳌拜、遏必隆为首的强权派,以赫舍里索尼为首的中立派,也有以苏克沙哈为首的反对鳌拜的派系。大清朝此时边境不安,内部又在搞分裂,这对于年幼的帝王来说真的非常不易。
好在,康熙帝有一位疼爱他的祖母,他的祖母孝庄是一位很睿智、很有谋略的女人。在孝庄的帮助下,康熙帝赢取索尼的孙女,让康熙帝有了强而有力的后盾。此后,康熙帝在祖母和辅政大臣的帮扶下,打散鳌拜党,平定三番,扫除边疆隐患,成为外族人人赞颂的“阿木古浪汗”。
《康熙王朝》中每个人物都有其鲜明的人格色彩,在那个封建的时代,不论是被欲望蒙蔽了的鳌拜,还是鞠躬尽瘁、有企图心却知进退的索尼,或是以稚童之龄接手飘摇朝政的玄烨,都是非常了不起的。只不过,每个人走的路不同,康熙走得是治理天下的仁君之路,他是一位合格的帝王。至于其他的人物,孝庄、董鄂妃、顺治帝或是佟佳贵妃,他们都给我们留下了不同的印象。总体,《康熙王朝》带给我的感受就是很震撼,感叹身处后宫人的无奈,感叹女子不易的同时也钦佩她们的睿智、果敢,也感叹朝堂的争斗,才明白做好一个官员真的很不容易,做人做事都要谨慎小心,目光长远。历史之所以成为历史,不仅有好的东西让我们去学习,更多的是我们要从失败或者其他方面找寻突破口,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观《康熙王朝》有感 篇6
康熙,有人说他是一代明君,有人说他是千古帝王,他似乎成为了伟大领袖的象征,但人们都忽略了,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
康熙自8岁登基为皇,小小年纪便设计除去了当时张扬跋扈的鳌拜,他胜在自制,强在自省。
他虽无实权,却也是一国之主;想那鳌拜,只是四大辅臣之一,仗着力大无穷、武艺高强,便为非作歹,这便是被权势冲昏了头脑。康熙在被孝庄点醒后,一直勤奋好学,若他也似鳌拜那般,在少儿时代贪欲享乐,恐怕江山就要易主了。若他不能自制,不懂自省,就算有孝庄在一旁时时引导他又如何?
但当三番同时起兵造反时,他被吓倒了,开始颓废 ,堕落,甚至要放弃皇位,也许有人认为他太懦弱了,但有哪个人不是从大风大浪中吸取经验来提升自己呢?
康熙可以说不是一个好的父亲,没有哪个皇帝做到了好皇帝的同时,也做到了好父亲,他们身为帝王,要承担的责任太多了,也太大了 。
就好比蓝齐儿,当时准葛尔汗——葛尔丹来大清和亲,选中了蓝齐儿,而蓝齐儿是康熙的掌上明珠,他舍得吗?不。但那时大清的实力还不足以于准葛尔对抗,他在等,等一个时机。康熙最终还是把蓝齐儿嫁给了葛尔丹。蓝齐儿在走前,把那只玉兔狠狠地摔在了地下,转身离去,只剩下屋内的康熙把碎片一块一块的捡起来再粘好。
他是一国之君,无价之宝数不胜数,他又何必在乎那个玉兔?他在乎的,不过是与蓝齐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罢了。
终于,他等到了那个时机,“葛尔丹不除,必成大患”,他带着这个信念,踏上了亲征准葛尔的道路。在随政大臣一次又一次的传来捷报时,他只是点点头,继续埋首读书。眼看他从少年时的年少气盛,蜕变到处事不惊,我开始敬佩他了,但也只是敬佩作为皇帝的他罢了。
他去迎接蓝旗儿回京时,蓝齐儿却疏离的叫他“大清皇帝”,他的亲外孙捶打着他,说要为父汗报仇,难道他不心痛吗?但他只能这么做,因为他不仅是蓝齐儿的父亲,还是大清的王,臣民们的天下。
临走时,他留下了龙辇和玉兔,因为他知道,他的女儿——蓝齐儿不会再恨他了,她会理解他的。
我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父亲是蓝齐儿的幸福,还是蓝齐儿的不幸,但不可否认,蓝齐儿比起来康熙的大多数子女幸福得多。
也许,想成就一些事,就要放弃一些事作为代价。
观《康熙王朝》有感 篇7
《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我看过很多遍了,它的层次感把握得非常好,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四个不同面孔的康熙。
一、年少轻狂、急功近利的康熙:小康熙不甘心受制于鳌拜和吴三桂这样的权臣,不计后果,一次次在朝堂上和鳌拜公开冲突,不顾孝庄劝阻、群臣反对,力排众议,乾纲独断硬要撤藩。此时的康熙和所有少年人一样,年少轻狂,急功近利。
二、无情的康熙:除鳌拜,他舍弃了苏克萨哈和伍次友,平三藩,他舍弃了周培公,收台之役,他舍弃了姚启圣,征葛尔丹,他舍弃了蓝齐儿,最后为了维护他的帝王尊严,他又舍弃了容妃。一路走来,所有人都是他的棋子,都是他千秋功业的垫脚石,当用则用,当弃则弃。虽为形势所迫,虽是帝王分内之事,但仔细想想,还是令人不寒而栗。
三、擅于权谋的康熙:索额图与明珠各自结党,在朝廷里争权夺利,斗得不可开交。康熙表面上不动声色,却在暗中从容处置。打葛尔丹的时候,他带上了明珠,留索额图在京主持政务,让他去整明珠的人,尼布楚签约之时,他又派索额图去谈判,留明珠主政中枢,让他去整索额图的人。等到二人两败俱伤,他再命张廷玉等青年才俊入上书房,架空两人。通盘下来,手段不可谓不高,足见其帝王心术。
四、孤独的康熙:魏东亭和苏麻喇姑是他自幼的玩伴,最后却都先他而逝,索额图明珠跟了他一辈子,最后却因结党先后下狱,赫舍里、容妃、蓝齐儿几十年来,他身旁的人死的死、走的走,只剩他一个垂暮天子独处深宫,可见这孤家寡人四字,从来不是白叫的。
观《康熙王朝》有感 篇8
我是一个不喜欢历史的人,这一点让我在写这篇文章时,纠结了很久。所以只能看过《康熙王朝》,我去抒发一下个人观点。 《康熙王朝》是一部毁誉参半的电视剧。准确来讲,是支持多于批评吧。喜爱之人,大多为陈道明的演技所折服;而批判之人,则是对其中漏洞百出的历史问题感到愤慨。举个例子:第二集中,孝庄对索尼说了一句:“有我孝庄在,这天塌不下来。”懂点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孝庄”是大玉儿死后,康熙封她的谥号。一个人活着时,如何称自己的谥号呢?
当然,这些都是跟我的主题不相关的旁支。就本次的主题,我总归该讲点隐喻、象征之类的东西。康熙——年少登基,十四岁亲政,智擒鳌拜,裁撤三藩,三征葛尔丹,收复台湾。这样一个光照列祖列宗的皇帝,小时候也是一样的与众不同。
开片就是小时候的玄烨在太监们的伺候下,在湖面上滑冰,看上去很开心,也很“春风得意”,呼喝着奴才们。可是,联系康熙亲政后一系列的大动作,不难知道,康熙的帝王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开片的场景,或许我们可以理解成,这象征着康熙的“如履薄冰”——在他的前半段帝王生涯中,一路征战,小心翼翼地应付内忧外患。 紧接着,我们的“孝庄”太后出现了,伴随着孝庄的出现,让我感觉到这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女人是怎样的魅力与魄力。孝庄一边修剪着花花草草,一边对着佟妃说:“你呀,别看这些花开得茂盛,那
也是盛极初衰啊。”又说:“你看,那盆花多好看啊,今儿好看,明儿好看,今儿比明儿好看,一天比一天好看。”这盛极初衰的“花”想必就是在暗示董鄂妃命不久矣。染上天花的董鄂妃果真熬不过病魔,撒手归去,也带走了顺治。而这盆“一天比一天好看”的“花”,或许是指佟妃,也或许是说孝庄自己。因为随着顺治的皈依佛门,玄烨的登基,佟妃顺理成章地成了皇太后。没执掌到凤印,当个皇太后也不错。而孝庄也因辅助玄烨,开启了康熙盛世,流芳百世。作为一个古代的女人,能做到这个份上,确属不易。孝庄,她修剪的是花草,又不仅仅是花草。在这个王朝,顺治管理着朝廷,孝庄“修剪”着后宫。她明里暗里地对这些后宫中的“花花草草”提点、打压着,她修剪得越来越顺手。
廷试——试出了玄烨的才华,试出了顺治的储君人选,更试出了玄烨的未来。睡在龙椅上,并且让龙椅因他而动。这是自前明皇帝起就未移动过的龙椅,却为了玄烨,打破了这个规矩。或许,是“天之神器”的威力;或许,是“天上星星、地上龙脉”的灵力,总之,这样做,暗示得不能再明显了,玄烨——就是大清王朝第三代接班人。
玄烨说,汉人的文化也是天言。这无疑让顺治帝很恼火,可是,玄烨说的难道真的就没有道理,显然不是。恰恰相反,正因为玄烨的话掷地有声,玄烨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行森刮目相看,也让顺治下了立储之心。“满汉”,这是一对矛盾又共生的存在。如何才能处理好?我想,玄烨在这里已经思考着,唯有满汉文化的交融,才能真正让人民享受到安定与幸福。这也是康熙生涯的一个重要特征。
“我本西方一衲子,奈何落入帝王家”。这是顺治对自己的评价,也是他最后踏入佛门的根源。行森大师说:“皇上只因尘缘未了??”好一句“尘缘未了”,这唯一的尘缘就是暗指董鄂妃吧。而随着董鄂妃的仙逝,果然,顺治帝了绝尘缘,皈依佛门了。君权与神权的双重统治,天子是“天之神器”,是神的代表,他的权力就是天在行驶权力。顺治帝说自己“前世真的是一名僧人”,那他就真的是了。他就可以借由这点,不管整个大清王朝,遁入佛门。有人质疑,可是没有人敢真的做出什么。这是“神意”,更是“圣意”。
虽说,这部剧中有太多历史的硬伤,可是仍然不妨碍这部电视
剧成为大众喜爱的对象。想必,除了演员的演技外,剧情的设置也是有其一定的吸引力。
观《康熙王朝》有感 篇9
《康熙王朝》以顺治出家为开篇,将主人公康熙推上了大清的历史舞台。九死一生的康熙在孝庄和苏麻拉姑的精心照料下,战胜了天花而免于一死,这也注定康熙将开启他极富传奇的一生。康熙8岁登基,16岁亲政。他除鳌拜、平三藩、铲除葛尔丹、收复台湾、与俄罗斯签订了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一个平等条约《尼布楚条约》,国家实现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上国家疆域面积最大的时期,创造并引领了康乾盛世。
《康熙王朝》最精彩的部份,笔者认为除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以及铲除葛尔丹等戏份最有看点。除鳌拜时,康熙才十七八岁,但此时的康熙已有了绝对皇权意识,他不容许有人侵犯他的权威,于是设计除掉了鳌拜,故事悬念重重,惊险跌宕,无不令观众揪心喟叹。平三藩充分表现了康熙作为帝王的大一统决心。面对拥兵自重的三藩,康熙甚至把整个大清王朝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压了上去,三藩平定后康熙执政的成就感溢于言表,他的胆识和绝决无愧于千古一帝这个称号。收复台湾是康熙在中国历史上书写的最辉煌的一笔,他坚持国家统一的理念始终是我们这个国家秉承的信条。当然,《康熙王朝》呈现给观众的更多的用人治国的故事,精彩不断,让观众思量良多。铲除葛尔丹这段也是《康熙王朝》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部分康熙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了,康熙与苏麻拉姑、容妃、蓝齐儿、宝日龙梅几个女人的情感纠葛,把一个丈夫、父亲、国君情感、尊严、梦想展现得淋漓尽致,把千古一帝演绎的更真实更贴近观众。
观《康熙王朝》有感 篇10
电视剧《康熙王朝》是一部十年前放映的片子,主要讲述康熙帝在位时的故事。其中,有这么一小段镜头,让我难忘。
这一小段的情景是:康熙在朝堂里,面对互相倾轧的权力斗争,以及险恶的形势被搅得心烦意乱,十分震怒,因不便放浪形骸失去天子威仪,愤然离去,回到寝宫之时,对着皇妃后宫们,一顿咆哮……。
不知这是作家二月河在创作康熙王朝里边就有的,还是后来编成电视剧改编过程中的加入,总之,为塑造出一个大气磅礴但又有血有肉的康熙帝来,写(拍)进这么一小段插曲,我觉得起到了点睛之笔。
作为皇帝天之骄子,权倾四海天下,中原放马,踏遍万里河山与疆土,处风口浪尖之上紧握住日月旋转,有着大海一样的气魄,直把整个江山重担扛在肩头;作为男儿本色,不怕面对冰刀雪剑风雨的搏击,可以坚忍,但在躺下时,一样把自己的忧伤抚摸,一样有儿女情长,一样对着自己最亲的人,发泄出最强烈的心之苦呐喊……。
动物世界里,为争夺地盘领地,以及占据统治地位和猎食等,凶猛的动物进行着殊死的追逐、搏斗、撕咬……,它其时的处境是为最艰险、最艰难和最困苦,但不是它最弱的时候,最弱的是在它搏击之后,对着被咬过流出淋漓鲜血伤口,自己静静地在之时。此时,极易遭受外敌的侵入和被再攻击,心也最痛的时候,最需要族群或同伴的呵护,渡过这一艰难关口。
提这两件事,就是让女性明白,血雨腥风、刀锋蝗箭他不怕,一旦唤起了他的血性儿,场面再大也敢于拼斗,男儿流血不流泪。但在他因受伤而破口之时,你可以什么也不要做,只要你静静地不去惊扰他,理解着他,为他送去宽慰鼓励的一句话,这些就足够了。设若,他在外心烦意乱回到家时,你可暂时不要过多的追问为什么或去叨扰,假使亦如康熙皇帝般地对你发火,你可尽量的去理解和包容,因为,他会对你咆哮呐喊,那是他刚烈的性格使然,而且,他觉得你是他最亲的人,也是他最可靠的人!这就像皇后面对天庭震怒而咆哮的皇帝,静静地说给后妃们听的一句话:他这是心苦呐。
你能理解么?
观《康熙王朝》有感 篇11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看《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由陈道明与斯琴高娃这两位重量级的明星饰演。看完以后,感触许多,特此写下这篇观后感。
电视剧《康熙王朝》根据同名书籍改编,讲述了一代皇帝康熙的一生荣辱历史,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方面的封建帝王形象。故事内容包括了幼年康熙的经历,康熙的青年成长与中年的人生起伏,以及最后的晚年生活。
看完以后,让我对于古代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明白了康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说起来,这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比较杰出的人物,他开创了康熙盛世,在他的人生当中完成了很多壮举。这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还是他说到“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这两句诗的时候,评价这诗句说得很真诚,说得很好。而康熙的一生都在追寻王道,追寻人心。可以说在那个封建王朝时代,康熙也真是一代了不起的明君。
只是封建社会已经过去,人类向往更好的社会生活制度这是历史趋势。说到康熙那是清朝开创时候的鼎盛时代,可是我们又不得不回想起清朝末年的灰暗,真是叫人痛彻心扉。自古以来,王朝更迭,强弱更迭似乎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是明智的人就会坦然得接受,在历史赋予的时期内尽职本分,努力为人民创造一个幸福安宁的社会生活环境。
是啊,人类社会发展这么多年,不就是图个生活幸福嘛。
观《康熙王朝》有感 篇12
很老的片了,不过我最近才看。二月河先生的小说没看过,很多人说《康熙王朝》有很多与历史不符的地方。我想,对于一部以小说为蓝本的电视剧,追究其历史根据的做法本来就是挺可笑的。更何况,这部电视剧让我流下了久违的泪水,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一个男人,一个拥有家庭和国家的男人的艰辛和痛苦。毫无疑问《康熙王朝》是成功的。
自小,有个可爱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当皇帝,可真的当了皇帝,肩头的重担你能担得起吗?担起来了,又能像先古明君那样担得千古流芳吗?某种意义上,皇权的争夺也是实力的考验。能够夺得皇位者,他本身就是实力超群之辈。
然而,爱新觉罗玄烨,大清国康熙皇帝他不是。作为青史留名的千古一帝,玄烨并非实力超群,而是被硬生生地命运扯上了皇位。可怜八岁玩龄童,天降万古千斤重。胜似一叶孤舟草,皇城内外会心中。可正是父亲和皇太后的支持和鼓励,加上自己的发奋努力,。玄烨竟没有被压垮,反而越来越喜欢上了重担生活。康熙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说他幸运,那是因为有孝庄这位前无古人的伟大的女人站在他的背后。说他不幸,那是因为康熙年间发生了最多的事端,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不过也正是这些人成就了康熙皇帝,成就了他的丰功伟业,成就了他的盖世英名。
然而,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康熙是失败的。女儿两次摔砸父亲的礼物,我看到了一位父亲那种伤心痛苦却又碍于皇帝尊威无法动容的无奈和悲凉。同是碍于九五至尊的金口玉言,直到容妃死,都没能得到康熙的召回。向自己的妻子认错,这在常人眼中无比正常的事情,在一个帝王身上却难之又难。正如最后老年康熙所说:“她扎得太深了,不想拔出来了。”除了给死后的容妃还原全部的荣耀和加封皇后,这位丈夫再也无法补偿给自己这位贤惠的好妻子任何东西。可怜容妃贤良中惠,确看不到宫内勾心斗角,可怜容妃直言不讳,却瞧不到皇帝的心头痛苦。
容妃是了解康熙的,康熙也是了解她的。可到头来正是这相互之间的了解和默契。让容妃再未得见康熙一面...如此贤惠的妻子,当真古今罕有。康熙啊!你还是幸运的!
不过陈道明将千古一帝的康熙诠释的很有霸气,康熙更是一位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大师!
康熙的一生从智拿鳌拜开始平三藩荡葛尔丹降台湾驱除俄国好一个成功的皇帝但是如此荣耀的背后是他废掉2儿子的无奈是他违背孝庄密令的叹息是他离开最喜欢的女人的伤感留下了一行泪,男人很累。
【观《康熙王朝》有感】相关文章:
观《康熙王朝》有感03-20
观《康熙王朝》后有感02-28
《康熙王朝》观后感12-08
观《雍正王朝》有感400字02-09
《康熙王朝》优秀观后感08-24
康熙王朝主题曲歌词04-01
《康熙王朝》600字观后感10-12
康熙王朝的观后感500字01-26
电视剧《康熙王朝》主题曲歌词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