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的作文

时间:2023-02-26 17:53:16 反思 我要投稿

【精华】反思的作文汇编九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反思的作文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反思的作文汇编九篇

反思的作文 篇1

  我,班上的地理课代表,但,却又像一个把责任丢弃,只顾自己玩耍,高兴的人,是那样的自私,从没有站在老师的角度上考虑过。

  清楚的记得,自己的这个名不符实的课代表是这样上任的:那天,地理课上,我们扭回头来复习经纬线,老师提问了:“什么是经线来着?”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我和×××说出了经线的定义:“连接南北两级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恩,这两位同学说的对,经线呢,就是连接南北两级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大家明白了吗?”“明白了!”“那,这两位同学就是我们的地理课代表了!”每每想到这里,自己就不想再往下想了,自己感觉到一种沉重的负罪感,觉得自己辜负了老师的厚望,浪费了老师的一片苦心......

  每次上地理课,教室里总是“嗡嗡嗡”的,同学们该吃的'吃,该玩的玩,而我这个课代表只能听着老师无奈的讲课声,看着老师一脸忧郁的神情,想着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在心里暗暗自责,自责自己的自私,自责自己的无能,自责自己帮不上老师的一点忙而坐着课代表的位置,自责自己当初不该当这个课代表,自责自己拿着那么差的地理成绩去“回报”老师,自责自己总是一次次的让老师失望......

  望着静谧的天空,感受着大地的气息,我,陷入了沉思......

反思的作文 篇2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习作教学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观察感悟能力还处在萌芽状态,很难形成鲜明的思想和深刻的印象。此时教师切不可让学生作文出现放任自流的状态,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不过也不能限制得过细过死,给学生造成缩手缩脚、畏惧厌烦的消极心理。那么教师究竟该如何指导,指导什么?

  全心投入,在生活中培养兴趣

  1、引导观察,让兴趣明亮学生的眼睛。小学生并不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说起话来也头头是道,可为什么一到习作时便无话可说,无话可写?究其原因,是他们缺少丰富的生活体验,学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胸有成竹,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一种植物,可以在学《荷花》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关于荷塘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荷花生长过程和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对荷花的色彩、形态,花瓣儿的形状等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并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体味,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一种植物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再引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寻找实物,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观察,就比较容易了。这时,教师应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和了解植物的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这样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2、 放飞想象,让学生展示智慧的灵光。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动力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的作文训练中,就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玩具编一个童话故事。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摆玩具的时候,会旁若无人地自言自语,手舞足蹈。其实,他们此时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只要引导得法,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用自己的`语言记录心中的童话故事。等到上作文课时,我让学生带来自己喜欢的玩具在桌子上摆一摆,玩一玩,同学们自由合作,个个神采飞扬,童趣盎然。这样他们的创造灵感被激活了,一篇篇精彩的童话故事诞生了。学生的写作充满了情趣,这才是愉快的作文练习,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当然充实生动。

  3、注重积累,让精彩在学生心中扎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能为学生的习作“开源”,必须解决学生“储备不足,表述简单”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学生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否则学生的作文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大多数学生都缺乏自觉性,只有教师通过不断地鼓励和督促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首先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然后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接着以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为两翼整合资源,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与别人交流,时刻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等等,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会生动起来。

  倾情指导,在生活中尽情写作

  1、“落在猫脚爪里的黄鹂是唱不出歌的。”作文的命题范围应该宽泛一些,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过死,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突出,写出的文章也会空洞乏味,缺少活力。为此,教师要摒除那种“一个命题多人去写”的传统模式,采取以学生自己命题为主,以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命题为辅的形式

  ,原则上让学生在一个大的范围内把握掌控,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写对社会的认识,抒发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在自由想象的天空中翱翔。

  2、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春天的景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曾经进行过的春游和春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忆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讨论交流和老师指导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地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会比较真实感人。

  3、有真情的作文才显得充实,才富有内涵。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内心困惑等等。古人云:“登山则情满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有了情感自然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无情的水在有情人的眼里却充满着情趣,有了情感就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文章内容就可以层出不穷。比如可以出一个《假如我是---》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在学完了《蒲公英的种子》后,学生对蒲公英种子命运的不同有了深刻的感受,有了表达的冲动。这时,就可以启发学生去改编课文,或续写课文。这样学生用自己的童心,童趣,童真描写着他们精彩的世界。

  4、英国作家爱德华说:“独创性是最美丽的花朵

  “自由表达”是儿童的天性,而有“创意的表达”就是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取材、起草、加工等环节的指导,把学生引向广阔的创作天地。如某生部分作文

  “我两只粘满糖的手不听地搓着,两只眼睛紧盯着芳芳的嘴。就是看一看QQ糖也好,我不断地咽着口水,恨不得她把QQ糖吐出来,咬半粒给我,我再也看不下去了,只觉鼻子一酸,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流了下来

  ……真是想死我啦!” 这些作文内容描写视角独特,表达得可谓妙趣横生、拍案叫绝!真情相伴,在评改中呵护发展,作文的评改也非常重要。如今一些教师没能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批改由教师一人完成,没能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作用。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独立修改自己的作文,分成三、四人组成一个批改小组,选择一篇学生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对学生写好的作文允许保留几天后上交,鼓励他们随时修改,直到满意为止;最后教师在根据学生的修改效果,综合评定作文成绩。通过修改前后的对比,学生实实在在领悟到认真修改的好处,提高他们修改的兴趣,从而逐步转化为自觉的行为。“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同样,作文评语的作用也不可小视。要让学生从中体验民主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和进步的快乐,无论是真诚的鼓励,善意的提醒,真情的帮助 ,还是真诚的批评。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呵护学生想写和敢写的热情,让他们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文教学应该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学生快乐 ,我也快乐;我快乐,学生更快乐。让学生的快乐从作文开始吧!

反思的作文 篇3

  大班国画活动《蚂蚁和西瓜》活动反思

  伴随着紧张的情绪,我的教研课《蚂蚁和西瓜》终于结束了!每次活动之后的反思必不可少,为了让自己更加的进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我总结能力。

  一、活动的准备

  在课前就带幼儿看过这本绘本了,在看绘本故事时,重点让幼儿细心观察蚂蚁是怎样搬运西瓜的。再请幼儿和边上的小朋友交流,说说小蚂蚁是怎样搬西瓜?再表达出完整的话:它们有的背,有的拉,有的铲,个个满头大汗。再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蚂蚁,边说边指出、并画出蚂蚁的背、拉等动作,再让幼儿模仿一下小蚂蚁搬西瓜的动作,也让幼儿尝试着画出单个的各种姿势形态的蚂蚁。

  二、教学过程

  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幼儿通过欣赏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的主要情节及绘本中蚂蚁的各种表情和动作,并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表现蚂蚁搬西瓜的各种动作,并大胆加以想象,用简单线条表现出蚂蚁的各种动态形态。

  这节课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和教师同幼儿的示范画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蚂蚁的姿势形态。在一开始说到找找这幅画上最喜欢的小蚂蚁时,由于幼儿找了很久,盯着看了很久。心急的我就马上帮助幼儿指出了一只奔跑的小蚂蚁,又将这只小蚂蚁的动作给做了出来,剥夺了幼儿观察和发言的机会。还有在请幼儿示范画蚂蚁的时候只关注了在上面画蚂蚁的小朋友,忽略了下面坐着的小朋友,应该多让幼儿想想、说说、表现蚂蚁的多种姿态,为接下来的画蚂蚁及扩大想象空间作铺垫,效果会更好。这都应该是要多加注意的。

  在讲解操作要求时,心里想着幼儿以前画过蚂蚁了,所以没有太多的语言去提示幼儿看看绘画蚂蚁的手脚的姿势形态,只是请了个别幼儿来画了画蚂蚁,没有将画的技能及在课中体现出来,是一个很大的失误。但在操作时,由于幼儿课前画过单个蚂蚁,所以他们画的效果很不错,将各种各样姿态的蚂蚁通过手、脚、身体的变换来体现出来。

  在创编故事的环节中,幼儿模仿着《蚂蚁和西瓜》里面的故事情节又编出了一个个好听的故事,虽然故事不长,可是很有趣。

  三、 反复琢磨有待改进

  在上完了这节课后,总的感觉在示范画蚂蚁的姿势时讲解的太少,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幼儿来观察蚂蚁的不同姿态。虽然在课前幼儿已经对此掌握颇多,可在课上还是应该重点讲解一下,让更多的幼儿参与观察、发现。这样就能更进一步了解蚂蚁和西瓜的关系了。

  以上这些是我对这节教研课的反思,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每次上教研课都有许多的感慨:如果我能这样上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根据这些不足之处,我会好好改正,争取在今后的教学中避免。

  构图讲述活动让孩子画出讲述重点

  虽然意识到构图讲述活动孩子在讲述过程中对图的利用不是很恰当,而且一直在提醒,但是真正的操作起来孩子的表现还是不尽人意。当我发现孩子们还是在利用整幅图的的某一小部分作为重点进行讲述的时候,我一下想起绘画活动时我们的要求——必须把重要的部分突出,于是我停止了讲述,出示一副背景图让孩子们观察,然后把自己想好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图上画出来,当孩子们把自己想法画出后大家的争论就开始了,有的说怎么跑那里去了(跑偏了),看不到了,有的说这么大副图你只是利用了一点点呀,哈哈,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了。于是我接着孩子们的话讲出了图的作用,提醒他们在今后的讲述中,必须认真观察图片,找出重点的内容,然后以其为背景进行讲述,如果喜欢其中细小的内容可以作为讲述的某一要素进行利用,丰富讲述的内容。通过对几幅图的观察,孩子们基本把握了如何找出一副背景图的重点部分,如何突出图的精华部分,充分了解背景图在讲述中的作用,相信这样在以后的讲述中他们就会更好的利用背景图,进行精彩的讲述了。

  通过这个活动是我反思到:我们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孩子们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掌握,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很多东西如果单纯是老师在讲,他们很难理解,或许在他们的心里他们在图中讲的就是最重要的,是他们认为最完美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通过事实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知道该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足,只有这样才会给他们深刻的印象,同时也让他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教学反思:高老鼠和矮老鼠

  情境描述:

  通过让“高人走,矮人走”的热身运动,引来“高老鼠”“矮老鼠”两位客人,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提问:“高老鼠”和“矮老鼠”看到的东西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地方”“矮老鼠矮,看到的是低的地方”

  情景表演时,说到“高老鼠”时,幼儿能主动的“掂着脚走”,说到“矮老鼠”马上就蹲了下来,无形之中,明白了高和矮的含义

  评价分析:

  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以生动形象和自然真实的描述,让我们面对同一事物用不同的视觉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现象,告诉了我们观察要有意识的看、专注的看、变化不同角度的看。今天在开始部分我先采用了“高人走,矮人走”的热身运动,引出故事,以便为后面的情景游戏做好铺垫,这也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我有表情的讲述故事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很感兴趣的仔细倾听着,而故事后的提问,幼儿也积极参与,大胆讲述,他们对高老鼠和矮老鼠之间的打招呼尤其感兴趣,“你好,屋顶”“你好,地板”“你好,大门”“你好,门槛”每当讲到这里都会哈哈大笑!通过这个故事的学习,更加让幼儿懂得看到别人要主动打招呼,培养了幼儿的礼貌意识

  所思所悟:

  我在课前准备了许多的图片,利用这些图片更加深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有效地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注观察的兴趣很高。对于我提出的问题也能回答正确“高老鼠高,看到的是高的东西,矮老鼠矮看到的是矮的东西”了解了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的不同效果。在后面的情景游戏中,戴着老鼠头饰的幼儿,亲身体验了“抬头,低头”能看见什么?幼儿利用周身观察事物时,积极性很高。最后环节时,不限制幼儿从不同角度讲述故事,幼儿能说出“你好,蝴蝶”“你好,小草”等等,他们的思维一致很活跃,说得也很精彩。只是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对某些词语的讲解比较简单出浅,如“水洼”幼儿会说成“水滩”“水坑”,最好能让他们亲身实践一下“水洼”是怎么样形成的以便加深印象,下次一定会深入到教学内容中的每个词语中的理解,达到词语在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解释。

  “抢椅子”游戏教学案例反思

  实录:

  在“抢椅子”游戏中,我对游戏规则稍作改动,要求抢到椅子坐下的小朋友帮助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下来。在第一轮“抢椅子”游戏戏中,每一个幼儿的个性都充分的反应了出来。腼腆内向的丹妮没有找到位置,小朋友拉她坐到自己的腿上,丹妮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不肯坐上去;个子矮小、聪明活泼的范志豪没有抢到位置,急的从椅子的这一头跑到另一头,跑了两个来回,终于和另一个小朋友分享了一张椅子。出乎我意料的是,前天那位为了抢一个大皮球跟小伙伴吵起来的贝贝竟然招呼没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坐在自己的腿上;两个经常打架的小家伙竟然抱在了一起,还一起朝我笑,好像在说:“看,我们坐下了吧,我们是好朋友!”

  随着椅子数量的减少,我们大一班表现出了惊人的团结力量和合作能力。最后,最多竟然有四个小朋友同坐一张椅子。虽然第四个小朋友根本不是坐下,而是两腿微屈,靠在后面的小朋友腿上!他们笑着,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等待着我认同他们的方式。

  分析:

  我被他们在“关键”时刻的合作和分享的精神打动了,也许他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合作”、什么是“分享”,难道这不是合作与分享精神的雏形吗?我们常常“以成人之心度幼儿之腹”,过分地夸大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说实话,刚接这个班的时候,这些孩子们的常规确实使我头痛。但是,在一次次活动中,孩子们一次次向我展示了他们的纯洁、可爱、力量和不平凡!

  策略:

  1、平时注意多跟幼儿沟通,发现每一个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2、对幼儿的不良行为更有耐心,帮助并等待幼儿行为的转变。

  大班数学活动《区分单双数(一)》课后反思

  《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陈鹤琴说:“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数学活动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是一个很难掌握的领域。今天的《区分单双数(一)》,是一节随堂课。在活动的进展中,就发现了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活动后就及时与领导、同事交流。反思:

  一、教具的充分准备应为幼儿的操作学习服务

  在活动的第一部分:感知单数和双数的第3、4小点中:请幼儿按卡片

  上的数字取出相应的雪花片;请你2片2片地数,发现了什么?让幼儿尝试2片2片地数,其实就是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中去发现今天要学的知识点:2个2个数最后多1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单数;2个2个数刚好数完的,相等的,表示这些数量的数叫双数。这一环节是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发现、构建知识点的关键。而作为老师的我在设计了这一环节,幼儿也对其进行了操作感知,却没有对让幼儿的感知的、发现的进行及时地梳理,以至于落空了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也没有为下面的知识点总结做好铺垫,使得总结成了灌输知识的一个形式了。

  作为大班的幼儿了,可以运用记录表,让幼儿在操作中及时地记录,以记录的形式将事物的现象简单地呈现出来,并能容易地找出规律。幼儿可以通过表格来认识到原有知识是不对的或在操作中的一些错误,使幼儿的知识系统化,也让幼儿的发现得到验证。幼儿都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于是,教师在总结中出现的表格就是从幼儿那儿提取过来的,教师要小结的知识点也是幼儿们自己发现、总结出来的。

  二、知识的学习是幼儿主动探索中的一种积累

  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应是是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不管是哪一个领域、每一个知识点都应是教师引导幼儿,

  结合生活经验及已有知识,在自主探索中,主动构建的一种经验。在这节数学活动中,知识的学习其实是:发现—梳理—总结的一个过程。让幼儿在自主操作、探索中去寻找,去发现,教师就帮着引导、梳理,教师的教其实就是对幼儿在今天的课堂中发现的、积累的新知识的一个小结。

  三、数学教育中的生活化、游戏化

  在《纲要》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即数学教育生活化。这一点还做的不错。我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出示成双的实物:袜子、鞋子。提问:这是什么?有多少?(有几只?有几双?)配对的两个物体是一双,请你想想哪些东西也是一双的?充分挖掘数学教育中生活化的价值。巧妙地抓住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融合,以幼儿的生活与经验为基础选择,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数学教育的因素,提高幼儿的兴趣,增强幼儿的求知欲,自然地营造数学活动的环境。

  设计—实践—反思的过程,让我对教材、设计意图的运用都有了更透彻的了解。而在数学领域这一块要学习的还有很多,我会多去翻翻老教材,多走进老教师的课堂,学习她们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认真实践与多反思中去感悟……

  《四季妈妈的四个娃娃》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是逐段讲述、分析的,四个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方法,先听再讲,先猜再讲,边看边讲。

  结合图片分段讲故事内容,故事的生动描述将四季更替这一较为抽象的现象以拟人化的方法加以讲述,把四季描述为四个娃娃,我每讲到一个娃娃出去玩时,注重引导幼儿说出他和谁一起玩?玩的时候出现了什么变化?主要是让幼儿根据故事的内容来讲述四季变化的特征。为了让幼儿将四季特征和更替顺序这一较抽象的现象进一步的认识,我让幼儿上台戴上头饰分别扮演春、夏、秋、冬角色来进行表演,其余的幼儿做小朋友。当我说到“春天娃娃出来玩时”,扮春天娃娃的幼儿边做动作边走边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再喊来了春天姐姐、春雨妹妹一起玩。小朋友们有的表演出了春天来了,春天吹在身上觉得很舒服的样子,有的表演出了下雨的情景。夏天娃娃领着火辣辣的太阳公公出来,一边走一边说“夏天来了、夏天来了”。小朋友们有的表演热的擦汗动作。

  在分段讲述故事时注意精简环节,对于已经理解掌握的语句不再提问重复讲述,使各环节更紧凑,夏天娃娃出来时的情景分角色表演,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厚,创编的动作也很丰富;完整听故事前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季节娃娃分组座,仔细听这个娃娃出来时的情景,可以怎样表演?这个要求使完整欣赏故事孩子们更专心。

  我加强了每一段的学习,从中让幼儿更好地理解了内容,知道了找朋友都不能够完成了心愿了,也发现了他们在一起发生的变化,小朋友对于这些自然的变化是非常感兴趣。从这次的活动中让幼儿仔细去欣赏,了解内容,从中小朋友都能够发现一些密秘所在,也是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通过活动让自己发现关注孩子所需要的也是自己活动的落脚点,这也是根据发展能力所确定的,这样一来小朋友都学得开心,学得快乐,并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疑惑,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此活动中让幼儿沉浸到四季的情景之中。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角色表演结合起来,产生情感共鸣和丰富联想。让孩子进一步认识了解了四季特征的基础上,体会四季不同的美,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从这次的活动中让幼儿仔细去欣赏,听,了解内容,从中小朋友都能够发现一些密秘所在,也是他们想要了解的内容,通过活动让自己发现关注孩子所需要的也是自己活动的落脚点,这也是根据发展能力所确定的,这样一来小朋友都学得开心,学得快乐,并解决了他们的一些疑惑,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大班美工区域活动记录反思

  区域活动又开始了,今天我们要求孩子利用不同材料制作小猪,峥峥选来选去拿了一个土豆作为小猪胖胖的身体,可身上什么也没有,怎么办呢?我就鼓励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于是,他选了一张黄色的彩纸来做小猪的鼻子等各部位的器官,并贴了两只大耳朵、一个大鼻子、又画了两只小眼睛,接着开始做小猪的四只脚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做着做着就停下来了,想了一会,还是不行,他走到我跟前对我说:“老师,我的小猪为什么腿都瘸了呀?”我看了一下他们桌子上都有几个小的土豆、山芋,就对峥峥说:“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比较小点,能够做小猪的腿的?”他开始找了一会没找到,于是动翻翻、西翻翻,突然发现了一小土豆,正好可以做小猪的腿,困难解决了,他又开始做了……不一会,峥峥开心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做的小猪。”我及时表扬:“你真棒!”

  反思:

  我觉得在我们各个主题活动的开展中,不断地在区角活动中增添与主题活动相关的材料,让孩子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而有东西可操作,有东西可玩,让孩子自由选择操作,发挥孩子的自由想象。在孩子遇到问题时,我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发展孩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再一次遇到问题时,我又适当进行引导,还是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想到了好办法。孩子在制作后体验到了制作的愉快与成功的喜悦。教师及时对孩子进行表扬,更是让孩子无比的激动与兴奋。

反思的作文 篇4

  第三代作文图书对小学、初中、高中段的作文训练进行整体的认识与规划,并注意其间的衔接。新作文杂志社曾编发了一篇高中段的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训练案例,执教老师有意引导学生对亲情进行纵向对比思考,丰富亲情的内涵,使学生先完成由“事”到“理”的升华,再完成有理性认知到细节的体验与观察、由对亲情事例地感受到对亲情内蕴的理解、由对亲情的感动到对孝道的理解与体悟。

  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书读多少是限,路行多远为度?粗放式的学习方式与今天快节奏、广信息、多元立体的生活环境有明显的脱节。第三代作文图书的编撰必须建立在对作文形成规律的认识与把握之上;作文训练应分解到具体的环节,不少家长、学生甚至老师将关注的焦点放在考试作文上,岂不知,考试作文犹如秋天粮屯中的粮食,在收获之前有春的播种、夏的蓬勃。作文训炼不应该将目光只放在中、高考作文这样佟极目标上,不应该只盯着演员在舞台上动人的“一分钟”,而是应该关注过程的展开,关注演员台下艰难困苦的“十年功”。

  作文训练总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老师、家长、学生、文化氛围、读书、思考、心境,等等,这些因素构成一种特定的个性化作文空间和作文氛围。作文训练要注意协调各种因素的.关系,形成训练的合力。这样的训练才是高效的、经济的。

  其实,作文训练最根本的是思路问题,“没得写”是不知道写什么,“写不来”是不知道朝什么方向写。如果写作者文思泉涌,写作就不成为问题了。这最终要看写作动力能否被激活——发动机发动起来了,走不走不就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吗?

  此外,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习得与发展,这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社会上所谓“快速作文”、“一点通作文”之类的只是商家吸引读者眼球的手段,其实与作文能力形成的规棒完全相悖。

  不难看出,写作学习与训练对学习者的情商、兴趣、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不对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予以呵护与关怀,写作训练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这是两条腿中的一条,少了它,路将走得艰难、痛苦。非智力因素训练是一种隐性训练,是一种附着式的训练,是一种长期积累、渐显成效的训练。第三代作文图书重视这一因素,以渗透的策略和渐进的方式对学习者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读与写的关系是语文教学中的老话题,也是大家争议了很长时间的话题,结论是“读是写的基础,以读为主”、“读为写服务,写来引领读”、“读是吸收,写是输出”,等等。中国古代以科举取士,一文定终身,写一统天下的状况延续了好几个朝代。后来,这种格局被一场空前的文化运动给颠覆了,于是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折,写从此成了读的附庸。当国人的写作水平江河日下,当人们从这场无意与无知造成的噩梦中醒来时,读与写谁是“老大”的争论仍然让语文界热闹不已。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个争论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许多人没有弄清楚阅读与写作各自的内涵与作用,而是把两个互为你我的问题当作一对矛盾来讨论。

  第三代作文图书本着读写和谐合一的认识,对阅读与写作进行平行处理,引导读者从阅读中汲取写作的营养,在写作中体悟文章阅读的意义与途径。比如,对的阅读将为写作输送新鲜血液,使写作充满时代气息,而在写作过程中对时事信息的深层解读又将深化对信息的理性认识。这是一个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谁主谁从的问题。

反思的作文 篇5

  《除法的验算》教后反思这一节课,我开始用生活当中最常见的情境引入,降低了学生认知的难度,让学生在模拟解决问题中感受验算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除法验算的兴趣:使学生知道学习除法验算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来导入新课。

  教学例题4时,我先创设让同学帮老师购买笔记本的情境,引导学生列出1005=20(本),他算得对吗?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说明他的计算是正确的?接着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活动概括出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方法。教学时要求学生把例4这道题的竖式列出来,按照除法的法则一步一步地计算,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题中要求验算的`除法算式做了统一的要求:在除法竖式的右边写出相应的乘法竖式.对于题中没要求的除法算式的验算,则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教到有余数的除法,100元可以买几本大的笔记本?1007 = 142,像这样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验算呢?给足学生探索思考的时间,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索、交流、汇报、质疑,明白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出现了多种验算有余除法的方法,如1、147+2=100 2、100-2=147,3、100-2=98 147=98 98=98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过程中明确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用:商和除数相乘还要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这一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在教学新课以后还应引导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加以概括,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指出:今后做除法题时,凡是题目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练习的设计,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时通过多层分散练习加深对除法验算方法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除法验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学习除法的作用,在练习中感受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通过练习进一步比较得出有余数除法与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让学生全面的掌握和运用除法的验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

  整节课,教师能够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对内容处理的经验来设计教学环节,处理教材层次清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通过各宗方法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来展示学生的个性,学生完全处于自主地学习过程中。

  本节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学习的怎样直接体现教师教的如何,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怎样,能力得到了怎样的锻炼,思想方法是否有所提升。这节课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很多,但关注学习结果却很少,学生对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掌握,再到抽象的数学思维的培养还不够。学生在做练习时出现了书写不规范,格式不正确的现象,如果联系中加入一些判断题型,就会引起学生注意,避免出现这种问题。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增加评价意识,尤其是学生之间的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交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问题。

反思的作文 篇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直接体现语文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作文评价是作文教学重要的环节,应该要引起教师们重视。它不单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评价,还应该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应讲究艺术性,注重实效。力求做到具体而不笼统,确切而不含糊,审慎而不草率,简洁而不琐碎,鼓励启发而不滥褒恶贬。下面是教师对学生作文评价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是“正面引导式”的评价。

  所谓“正面引导式”就是通过正面的引导,把学生指引上写作的坦途。特别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正面引导,这个学生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体验到了写作的乐趣,写作水平也慢慢提高了体现了正面教育的力量。

  二是“发现式”的评价。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作文会让人感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害处,公式化的写作模式、老得掉牙的故事,千篇一律。如记事写人都是妈妈半夜背我去看病、谁冒雨送伞、拾金不昧、扶老奶奶过马路……结构呢,三段式……看起来就像封建社会的八股文,让老师无从改起,说它不好吧,还太不容易挑出毛病来,说它好吧,不帮他们改掉这样的习惯,永远也写不出好作文来。如果单单是在评价上指出存在的问题:“作文缺乏新意,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学会写自己的东西……”我想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其实学生的作文中总有一些新的东西,我们如果能充分利用它,达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新意,什么是创新,以点带面,也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三是“赏识式”的评价。

  发现一篇好作文,老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利用教育心理学中的“皮马利翁效应”和“罗森塔尔效应”激发其内在潜能,让其体验成功,树立信心,助其成才,同学在的赏识效应下,不断进步,最终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是“谈心式”的评价。

  作文也是学生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教师在批改作文时不但要做到教书,还要做到育人,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不正常的心理现象,不良情绪等,教师可以利用评语作出恰当的引导,可以避免生硬的说教和直截了当的批评指责,利用作文这个平台,本着真诚的.心、平等待人的态度,以委婉亲切的口吻,促膝谈心式的方法和学生在“纸上谈心”。也可以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怎样评价学生的写作,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学生,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只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坚持正面教育,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目光看人,就能总结出更好的方法来,就能通过作文的评价来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成材,履行教师的神圣

反思的作文 篇7

  你今天反思过了吗?反思,只要一小会儿时间,可是就是这些时间,却能让人深刻的感受到自己做的事情的对错,能让人清楚明白自己做错某件事情的原因。

  冬令营已经开始倒计时了,在前几天中,我虽然得到了快乐,却失去了一些必不可少的东西。在我们的颠球活动刚开始时,我并没有认真地数数,而是在草地上自娱自乐,忘记了团队的存在,不再尊重同学们的努力成果。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大家颠球正颠的'起劲,忽然意识到自己也是团队中的一分子,不应该这么散漫。于是,我向自己的小组走去,为大家加油!可是,才过了一会儿,我就变得没有耐心了,与旁边的同学聊起天来,连自己的小组输了都没有发觉。

  从这个活动中,我明白了:尊重别人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个人在世界上都需要尊重。如果你不会尊重别人,那别人凭什么要来尊重你呢?这样,你的灵魂便会身处在一个灰暗的生活中。有人会问:“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没错,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你没有尊重别人。如果你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那么,在你被他人冷落时,你还会像之前一样盛气凌人吗?答案是不会。

  虽然在之前我也有曾去尊重过他人,可就坚持了那么一小会儿就放弃了。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如果我再独立后也是这么三心二意的话,我以后的生活那将是灰暗无比的。

  所以,从那次颠球后,我痛改前非,开始学会如何去尊重别人。我在宿舍的地都拖干净时,即使时间再紧,我也会换拖鞋进去;我在遇到困难,并向别人请教时,就是来不及我也会耐心听完;我在吃饭时,其实菜是我不喜欢的,可我也会一口一口的把菜吃完。

  反思过后的尊重让我不再有先前的那种罪恶感,反思以后的尊重让我迈出了做人的第一步。所以让我们学会反思开始反思吧!它可以让你改正自己以前的各种不正确。

反思的作文 篇8

  内容提要:作文教学,要实现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回归自然,返朴归真,教师作文素质有待提高, 亟待改变学生作文的文风,教材编排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应该为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提供更宽松的环境,教育教学管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政策不能制约教师教育教学的个性发展。

  关键词:作文教学 整合反思

  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整合实践,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遇到许多的困惑。一直在困惑中不断地探索。这种困惑,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依然存在着。为此,有必要对作文教学整合实践进行反思,以便更深入地探索和研究作文教学整合,实现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回归自然,返朴归真。

  1.作文教学,教师的作文素养有待提高。

  众所周知,作文的评价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受教师的写作水平、个人素养、思想观念等的影响。为什么同一篇作文,不同的教师会给不同的评价,而且评价的差距很大?这很大程度受语文教师的语文素质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作文兴趣,容易造成错误的或者是朦胧的作文行为导向。今年,辅导学生参加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少工委联合举办的“新童谣、儿童诗歌”征集活动。学生写了大量的作品。在学校里,教师们对这些作品的评价都不一、而得到老师们好的评价的作品竟然没有在这次比赛中获奖,被遗忘的作品《青蛙歌》竟在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等到比赛获奖消息传来,教师们才如梦方醒,对《青蛙歌》仔细的分析,才感觉到这首歌确有许多优秀的地方。这说明,老师在评价学生作文的过程中是有一定的偏差的。这种评价的偏差不仅存在于重大的作文赛事中,特别普遍存在于平时的成绩测试中。常在期中和期终考试阅卷中出现好的作文得低分,而抄袭、生硬模仿的作文得高分的现象。这一定程度了损害学生的利益,也为学生的成长产生了一定和障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与老师的作文素养有直接的关系,与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教风和文风也不无关系,与应试教育“分分分是命根的”管理影响分不开。基于此,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写作水平,端正中小学教师文风、作文教学的教风便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如若在这一方面进行实践操作性的研究,并在政策等方面支撑,作文教学整合的路将会更加的宽广。

  2.亟待改变学生作文的文风。

  二十年前我在一所乡中心小学任语文教师。当时学生想抄作文根本没途径,因为没有可抄写的作文选供他们抄。他们所写的作文大都是自我发现,自我心灵的抒发……时至今日,学生的作文抄袭之风盛行,大有无法遏制之势。每次接任新的'班级(一般从三年级接任语文教学),总是发现学生作文抄袭现象,而总是下大精力对这种抄袭行为进行纠正,总是收效甚微。细细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小学是作文起步阶段,学生的生活经历缺乏,作文基本常识也几乎是零。对于仍处于应试教育管理环境中的他们来说,抄袭无遗将减轻他们的精神压力。其次,大量的作文选为学生抄袭提供了一定的方便。这些作文选有的不泛为学生作文中的精品,但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学生作文基础上教师的再加工。加工过的学生作文几乎失去了童真,语言也趋于成人化了。这些作文一旦被处于作文最低级阶段,渴盼考高分的小学生们阅读,加上作文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家长们的趋分不良心态以及没有制止和控制这抄袭行为的有效措施,作文选必将成为他们抄袭或模仿的范本,且有蔓延的趋势,至今仍表现出很强的势头。因此,切实转变小学生作文观念和扭转不良文风迫在眉睫。

  3.教材编排和教学时间的安排应该为作文教学和学生作文提供更宽松的环境。

  教材编排应该充分地考虑儿童的语言接受能力,以儿童生活为主要素材,即便是历史性的或是儿童陌生的,也应该以儿童的特点为圈改编,使其适合少年儿童接受。教材编排还应该预留足够的时间,让教师教学有时间的保障。作文教学不是一堂课、两堂课就能完成的,往往要开展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参观、游览、动手制作等相配合。如果教材编排内容多,时间短,一不利于教师教学,使作文教学就像夹生饭一样,半生不熟;二不利于学生的作文,对于处于作文低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其作文经历必将是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而且又需要一个引导的过程,初次作文的夹生将让他们失去兴趣,久而久之,厌作文的情绪自然而生,将是一个无法改变的顽症。反之有时间的保证,学生作文将更加的宽松,兴趣将会更浓。本人在95年开展的直钩钓鱼作文全程教学(见案例),就用了四课时的时间指导。学生在活动中的那种激情,作文中的精彩片段至今天令我难忘。可是把此教学的方案送去评选时却遭遇了冷落。原因是课时不符合大纲两课时的要求。而要是按照两课时来教学,是无法达到如此效果的。

  4.教育教学管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水平还很落后,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的管理。本人长期在农村中小学任教。对中小学的管理现状令人痛心而无耐。主要表现为: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低,前几年,中小学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大部分中小学校长一心为钱而忙,忽视教育教学管理,对教育教学研究只搞形式,这对作文教学的研究自然也是有一定影响的;管理的制度不合理,有的学校对教师的作文教学研究成果不仅予肯定,反而想方设法打击,如: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参加正规的征文比赛,在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作文热情,有利于作文教学的开展,可是获得的成绩如在报刊发表等,学校不认可,在职称评定和学校评先进中也不算数。这些管理的行为已经与新课标的有关理念和有关政策相悖,是作文教学整合的一块绊脚石。因些,加强中小学校校长的选拔工作十分重要,应该将那些教育教学行家提拔到中小学校的管理队伍中来,让中小学真的的姓教。这样的管理环境中,作文教学整合才会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5.政策不能制约教师教育教学的个性发展。

  教育政策是为了为了保障教育有序和更好的发展,对维护师生利益,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国家未来的富强都是有必要的。但是政策的制定不能限制教师教育教学的个性发展,对教育政策的理解也不能过于片面化。这将直接导致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僵化甚至被禁锢,走上应试教育老路。举几个现实例子来说一说。

  教师没有权力组织学生订阅报刊,只有上级主管部门才能向学校向学生推荐。往往推荐的是主管部门主办的报刊,又是班级人手一册,组织订阅了也不组织使用为教育教学服务。这就不是一种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因为:

  (1)少儿报刊不是教材,没必要人手一册,那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2)少儿、课外阅读应该广泛,单一的阅读势必造成课外知识的单一;

  (3)少年儿童思想活跃,爱好不一,他们有自己选择课外阅读书目的自由;

  (4)教师教学的风格也不一,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有利于教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行为的默契,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5)教育教学是需要大量素材来支撑的。

  信息时代的来临,教师教学不能再坐井观天式,必须搜集和使用大量的材料来辅助教学,而这些材料的来源一大部分要来自适全少年儿童阅读的报刊中。当然,有的教师向学生推荐报刊书目是为了挣点外块,这毕竟是少数,大部分教师还是从教育教学需要出发而为之的。关键是我们的政策和管理。做为一名教师,连最起码的教育教学份内的事儿都不能为之,还需要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约定束成,可想而之,教育教学的自由空间会有多大。为此呼吁:给教师教育教学的自主空间。

反思的作文 篇9

  纵观自己高中以来的语文教学,最感无奈的要数作文批改这一环节了。每次作文课后都是收作文、看作文、下评语、讲评这几个“固定招式”,然后又布置新作文,进入下一轮“固定招式”的批改模式。学生翘首以待,等待自己的作文被老师评定为一个等级或分数;老师看着堆得像小山似的作文本,甭提有多愁心了。而且这种批改模式的最大缺点是耗费人力资源又得不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事倍而功半。

  难道就没有一个更好的批改作文的方法了吗?我也试图做过改进,也只是轻批改过程而重讲评过程,即轻对个体作文的批改而重对优秀作文的表扬和差作文的讲评式修改(即讲评时边读边指出问题边修改),还将自己所代两个班级的优秀作文办成“发表园地”展出交流,以“激励优秀带动后进”。这样总可以提高一点效率,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总觉还不如人意。关键是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总感到在作文批改这个环节,只有老师“闭门思过”,最后才在讲评时指出学生作文之“过”,学生是否有所感受和领悟,还是未知数。

  对这个问题的豁然开朗,还是去年底至今年初的“国培计划”——陕西省农村骨干教师脱产研修期间。主要是新课程理念的学习,让我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想武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语文课程评价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另一方面要鼓励同伴、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之中,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高中语文作文批改要有新突破,必须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那就是在作文批改中也引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和大胆采取“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促进反思,并鼓励同伴参与到评价之中”的高中语文作文批改新思路。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步,分好学习小组。一个班分为8个学习小组,每组6—7人,一般按自然组前后一分为二的分法最为简便,也最好操作。教师最好对学生水平心中有数,分组时做到先进和后进搭配。若原班级自然小组中不具备这种条件,语文教师可根据自己教学需要重新调整。一经分定,至少保持半学期不变。

  第二步,进行作文批改教学。又可分两步:

  先由学习小组内部交流。利用自习辅导课或作文课,让小组内部围成一圈,每个成员在小组会上轮流念自己的作文,每念完一篇,其他成员可就该篇作文是否达到了这次作文要求展开评价,这篇作文存在哪些问题,应怎样修改等方面充分发表意见,对这篇作文进行一个基本评价,得出是否达到此次作文要求的结论。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评出本组一例最为优秀的作文和最有问题的作文,写出评语,交给老师,进行全班交流。

  再由老师对各小组交上来的最优秀作文和最有问题作文进行全班讲评。学生评出的最优秀作文和最有问题作文在此都是相对概念,老师还需要作出基本判断,对所谓最优秀作文还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对最有问题作文同样不能“一棒子打死”,最大限度地指出一个闪光点,哪怕一个好词、好句也好,这是对该生的鼓励,不至于使其对作文丧失信心。然后进行“手术式”修改,并阐明为什么要这样修改,让同类的“问题作文”学生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明白: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我知道怎样写这类作文了!

  第三步,针对作文根基差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先安排其余学生就刚才老师讲评到的问题进行自我修改,然后到作文根基差的同学的小组进行座谈交流。了解该生对此次作文的想法,为什么没有写好的原因,是否有再创作的新思路、新的作文材料,等等。并在这些具体工作的基础上,要求该组成员共同帮助这个基础差的同学,争取每次作文中一点一滴的进步。

  第四步,办好“发表园地”。现在网络技术发达,为我们办好“发表园地”提供了有力的网络技术保障。学生们的.信息技术课又使他们具备了网上发表的技术能力。可以办一个班级发表园地的博客,由学生写作爱好者当主编,当每次作文教学中确有学生佳作时,教师表扬后可录入该博客,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写作动力和精益求精的写作精神。

  当然,上述过程需要教师的充分准备,要提前设置预案,要精心组织,切不可偷懒,随意应付;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养,尽量和学生一起写写“下水文”。我坚信,只要做到这几点,并持之以恒,班级学生整体作文水平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

  最后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只提倡高中作文批改教学进行这种新尝试。这是由高中生生理条件基本成熟的条件决定的,使得他们基本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和自我评价的能力,也是符合《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其目的就在于充分发挥每个高中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在作文评价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作文批改的全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局面,高中生作文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

【反思的作文】相关文章:

反思的作文06-20

反思的作文07-20

反思的作文07-19

作文:反思01-28

作文反思01-29

反思作文02-03

反思作文12-04

反思的作文11-03

月考反思作文:在反思中进取07-30

反思再反思作文600字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