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左右怎么贴

时间:2024-01-30 19:10:57 炜玲 对联 我要投稿

春联左右怎么贴

  春节时每家每户都会贴春联,那么春联又应该怎么区分左右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春联左右怎么贴,相信能带给大家启发。

  春联左右怎么贴

  1、从内容看:上联与下联通常都有因果、递进或时序等关系,张贴前结合横批认真读联,弄明白联句的内容。

  2、从平仄看:从春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也可以判断出上下联来。一般地说,尾字是三声、四声的(仄声)是上联,尾字是一声、二声的(平声)是下联。当然不是所有的春联都是这样,要区别对待。

  贴春联的注意事项:

  1、春联的贴法

  传统习惯,对联的上联要贴在右手边(即门的左边),下联要贴在左手边(即门的右边),横批也是从右往左读的。上下联不可贴反。如果你一不小心,将上联和下联贴错了。那么,你极有可能在新的一年里,容易做错事,容易与人发生争执,甚至家庭内部矛盾口舌不断,类似“贴错门神”的意思。

  2、春联的尺寸大小的选择

  为了协调,居民家的门户贴15-20厘米宽、长度超过门框一半的春联为宜,而商家铺房店面要根据门户的宽窄,贴20-30厘米左右、长度亦以超过门框一半的春联为宜,这样显得协调、大方。至于某些高大建筑的机关大门,如果贴春联的话,其春联的宽度也不宜超出40厘米、长度也需超过门框的一半。

  3、挥春不能乱贴

  一般挥春要贴在“靠”的位置上,这个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背后的意思,例如应当贴在客厅的背后,或是你坐的沙发的背后,或是房间的背后的墙上。还有一种贴法,就是贴在两侧。一般挥春贴在墙上,或门头顶上。如果贴在门头顶上,数量要以奇数为吉利;如果贴在墙上,挥春以双数为吉利。

  4、贴春联的时间

  按照各地习俗的不同,贴对联的时间也稍有差异。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也有些地方的民谣里有“二十九,贴倒酉(意即贴春联)”一说,对联一般在腊月二十八、二十九贴,不过大多数人不是很讲究。

  写春联时的四点讲究。

  一、字数一样,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二、词性相对,位置一样。虚对虚,实对实,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相对应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三、 要平仄相合,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四、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又不能重复。

  春联应该怎样贴?写对联的六个要求,对对联的三种方法

  一、春联应该怎样贴?

  春联是对联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方式,每到过年,红红的春联往门上一贴,整个中华大地便展现焕然一新的气象,家家户户都散发着洋洋喜气。

  但是,春联的贴法,却出现了很大的分歧。

  在纸张还没被发明出来之前,竹子是我们古人最重要的文字载体,编竹简时,竖着从右往左编,更利于携带和观看,因此,古人便形成了从上往下写,从右往左写的书写习惯。

  对联也是这样,在古人那里,对联一直是从右往左贴。

  说得具体一点,人面对着门,右手边贴上联,左手边贴下联。

  但是现在,很多人不自己写春联,都是在市场上购买的春联,春联往往都带有横批,制作春联的商家,或许是不了解古人的书写方式,或许是为了迎合现代人的阅读方式,他们制作的横批,大多都是从左往右读的。

  这时,如果我们按照古人贴对联的方式贴春联,那么对联是从右往左读,横批是从左往右读,阅读方式彼此茅盾,破坏了春联的整体性、统一性。

  清代漙儒对联书法

  有人会说,那我们将对联的贴法改过来,从左往右贴,这样既保证了对联与横批的统一性,又符合现代人的阅读方式,两全其美,不是更好。

  但我不认同这种观点,传统文化在我们身上丢了又丢,对联是现在为数不多还保留着竖排书写的汉字呈现形式,那我们在贴对联时再保留一点古人遗风,不是更好吗?

  二、写对联的六个要求。

  对联有六个基本要求:

  (1)字数相等。

  对联的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这是对联最为明显的特征。

  民间传说,袁世凯去逝时,有人送去这样一副对联: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上联五个字,下联六个字,人们没见过这样的对联,不解其意,便有人问作者是什么意思,作者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虽然都是名词,但袁世凯只有三个字,中国人民是四个字,所以袁世凯不能与对中国人民相对。

  这就告诉我们,字数不相等的上下联是不能相对的。

  康有为对联书法

  对联要求字数相等,但需要注意的是,上下联要尽量避免出现重字。同一个字,不能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即忌“异位重字”;同一个字,不能出现在上下联的相同位置,即忌“同位重字”。

  忌重字是对联的一般性要求,在特殊情况,由于表达的需要,也是可以出现重字的。比如,有些虚词的同位重字是可以允许的。

  例如潭柘寺弥勒殿一副很著名的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上下联“之”字同位重复,但因为是虚字,所以是允许的。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异位互重”格式,即换位格,也是允许的。

  例如林森写给孙中山先生的挽联: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再比如唐代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吟》中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都是对联中的换位格,是可以异位互重的。

  民国才女吴芝瑛对联书法

  (2)平仄相谐。

  平仄是汉字声调的分类,古汉语有四声,平、上、去、入,平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现代汉语也有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对联的平仄要求主要有三点:句内平仄相间;联内平仄相对;仄起平收。

  句内平仄相间,就是上联或下联内,平仄要交替出现。当代联家余德泉等总结了一套“马蹄韵”规则,简单说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这样一直下去,犹如马蹄的节奏。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句内平仄相间,主要是要避免上联或下联内,连续出现多个同样声调的字。

  联内平仄相对,就是上下联对应位置的字平仄相反。当然,创作对联是无法做到字字平仄相对的,即使做到了也会给人很生硬的感觉,因此,这一要求主要是针对对联中处于重(读“zhòng”)音位置的字。具体来说,就是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

  仄起平收,就是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需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需是平声。

  前两个平仄要求,是可以适当放宽的,但“仄起平收”,是必需严格遵守的,因为它是区分上下联的重要标志。

  梁启超对联书法

  (3)词性相对。

  词性相对,即上联和下联相同位置的词,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陈寅恪先生命制国文科试题,试题之一,他出了下个上联:孙行者。

  这个上联是一个人名,下联必须也要是一个人名,同时,“行”是动词,“者”是虚词,下联的相同位置也必段以同样的词性来对,可以说,这一上联,既考察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又考察了学生对汉语词性的理解。

  陈寅恪先生给出的标准答案是“祖冲之”。以姓氏“祖”对“孙”,以动词“冲”对“行”,以虚词“之”对“者”,十分工整。

  当时的考生之一周祖谟,他给的下联是“胡适之”,“胡”对“孙”,“适”对“行”,“之”对“者”,也十分工整,陈寅恪先生十分赞许,后来,周祖谟成为了著名的语言学大师。

  陈寅恪对联书法

  除了词性的大类要求相对,在词性的小类上,也要尽量相对,如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数量词对数量词,方位词对方位词。

  举个例子:

  鸟居笼中,望孔明,想张飞,无奈关羽;

  鱼离水面,置半山,滚东坡,如何陆游。

  这副对联,借人名相对,写得极为有趣。半山是王安石的号,因而能对孔明,东坡是苏轼的号,因而能对张飞,陆游与关羽,也是人名相对。更妙的是,上联都是三国人物,下联都是宋代人物。

  林徽因对联书法

  (4)结构相同。

  汉语有五种基本语法结构: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主谓短语。

  对联中要求,上下联相同位置的短语,语法结构相同。也就是并列短语对并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

  用前一例子来分析,上联“望孔明”、“想张飞”,都是一个动词加一个人名词,是动宾短语,在下联相同的位置上,“置半山”、“滚东坡”,同样是一个动词加一个人名词,也是动宾短语,这便是结构相同。

  鲁迅对联书法(洛文是鲁迅的笔名之一)

  (5)节奏一致。

  一般来说,只要做到前面四点要求,那么对联的上下节奏便是一致的。

  但这一点还是有必要提出来,汉语是由单音节的字组成的,它天然就比其它语言拥有更强的节奏感,对联便是汉语节奏韵律之美最极致的体现。

  节奏一致,就是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需一致。

  我且胡诌一联为例:“牡丹花好看,榴莲很难闻。”上下联的断句是:“牡丹花/好看,榴莲/很/难闻。”“牡丹花”是三字名词,“榴莲”是二字词语,下联还多了个副词“很”,在节奏上就不一致。

  节奏不一致的上下联,读起来就很别扭,稍有语感的人便能察觉出来。

  民国才女谈月色对联书法

  (6)主题统一。

  优秀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内容相关,主题统一。

  对联很容易沦为文字游戏,有时为了对得上,往往会忽略内容的相关性,上下联各表达一个主题。

  举一幅很有名的回文联为例:

  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黄山落叶松叶落山黄

  这副对联,上联下联正读倒读都是一样的,是很巧妙的回文联,把它当成文字游戏并无不可,但却不能当成一幅优秀的对联,因为它的上下联是毫无关联的。

  如果我们把这副对联写下来,那么把它挂在哪里呢?挂在黄山则上联不知所云,挂在上海自来水厂则下句不知何意。

  所以,一副好的对联,必须主题统一。

  三、对对联的三种方法。

  了解了对联的要求,下面我们来看看怎样对对联。下面三种对对联的方法,但是由“主题统一”推衍出来的方法。

  (1)正对法。

  正对法,就是上下联分别从主题的一个正面去写,上下联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林则徐写的对联:

  百福屏开花富贵

  九如图绕竹平安

  上联写富贵,下联写平安,都是围绕着吉祥的主题来写。

  (2)反对法。

  反对法就是上联分别从主题中相对的两面去写,一联讲正面,一联讲反面,一联讲过去,一联讲现在。反对法从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主题。

  近代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勉励青年:

  有关国家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上联写什么该做,下联写什么不应该做,上下联相反相成,突出了青年应有高远的志向、高洁的情操这一主题。

  (3)串对法。

  串对法即流水对,上下联意思相承,两句不能互相脱离,更不能颠倒,在语言结构上有一定的前后秩序。流水对中,上下联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上下联意思顺承,便是工整的流水对。

  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东林书院题了这样一副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上联写学子潜心读书,下联写学子关心国事,由读书到关心国事,是递进关系,这也是一幅非常经典的流水对。

  四、结语

  对联形式简洁,易于学习,是传承传统文化最好的形式之一。

  我们经常说,传统文化正在消逝,连传统节日的气氛也越来越淡,那么过年之时,提起毛笔,写下一幅幅春联,再亲手贴在门上,这就让过年更有仪式感,春节的气氛更浓烈。

【春联左右怎么贴】相关文章:

贴春联怎么分左右01-11

春联左右贴法02-14

春联要怎么贴09-23

春联怎么贴法01-13

左右对联怎么贴02-15

贴春联的感受怎么写02-09

对联怎么贴门左右02-15

现代对联怎么贴左右02-14

贴对联门怎么分左右02-14

春联贴门上的贴法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