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母三迁》成语故事的出处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孟母三迁成语故事
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生动的,美妙的故事可以帮你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你做一个通达事理、明辨是非的人。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孟母三迁成语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孟母三迁成语故事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鲁国人,在他3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幸去世了,后来孟子由自己的母亲一手带大的。孟子幼时非常的贪玩,而且他的模仿性非常的强,本来他们家是住在坟地附近的,但是他经常学习别人哭丧,孟母觉得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有不好的影响,于是搬到了集市附近。
孟母搬家到学堂
尽管孟子的家搬到集市上也没有多大的改善,因为孟子又模仿集市上商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也意识到了这个集市的环境对儿子成长也不好,后来孟母就将家搬到了学堂旁边。也正因为孟子有着超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孟子那就与学堂的学生们一起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深知学习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心里非常的高兴,于是孟母就决定再也不搬家了。孟母三迁给我们的启迪就是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为了孩子能够更好的成长,一定要为孩子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孟子被后人称为亚圣
以上就是历史上较为有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了,孟母平日里非常重视对孟子的教育,自己除了送他上学之后,自己还亲自监督孩子学习,有一天十分调皮的孟子逃学回家被正在织布的母亲发现了,孟母十分的生气,就拿起剪刀将好不容易织好的布给剪了,孟子看到母亲的举止非常的害怕,立刻跪在了地上闻母亲为何剪了布,孟母责备道:“你学习就和我织布一样,学习必须是通过日积月累才能有所收获,而我织布也是一样的道理,织布必须通过一线一线来织,你如果以后在偷懒,半途而废的话,就像这被剪了的布一样,好不价值”,孟子通过母亲的谆谆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发愤图强,专心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所以我们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不应该半途而废,贵在坚持。
成语寓意
孤儿寡母,搬一次家绝非易事,而孟母竟不怕麻烦地搬了三次家。可见孟母深知环境对儿子成长的重要性。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在孟子的成长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内、外两重因素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少年儿童的成长也不例外,其天赋秉性与是否刻苦用功是起决定性的内因,而外部环境,包括家庭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影响,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成语告诉人们,环境是孩子成长和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而恶劣的环境则可能使孩子也跟着学坏。
孟母三迁成语
【成语】:孟母三迁
【拼音】:mèng mǔ sān qiān
【简拼】:mmsq
【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示例】:他背熟的的班姬《四诫》从头学,不要得~把气淘。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出
【近义词】:三迁之教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为了孩子的教育
【顺接】:迁乔之望、迁乔出谷、迁于乔木、迁兰变鲍、迁善去恶、迁善塞违、迁善改过、迁善远罪
【顺接】:安土重迁、安故重迁、不次之迁、乘舆播迁、东徙西迁、见善则迁、见善必迁、见异思迁
【逆接】:衣冠优孟
【逆接】:孟仲叔季、孟公孟姥、孟公投辖、孟博登车、孟嘉落帽、孟母三迁、孟母择邻、孟诗韩笔
【感情色彩】:中性词
【成语结构】:主谓式
【成语造句】:
陆文夫《文化沧浪宜人居》:“谁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
大家都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会更上一层楼培养成好的习惯。
中国许多家庭都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举足轻重的,对“孟母三迁”的理解和践行一直影响着他们。
【孟母三迁例句】
东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术之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十出:“他背熟的班姬《四诫》从头学,不要得孟母三迁把气淘。”
典故其一
原文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字词注释
【舍】家。
【墓间之事】指埋葬、祭扫死人一类的事。
【踊跃筑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处子】安顿儿子的地方。
【乃】:于是,就。
【嬉】游戏,玩耍。
【贾(gǔ)人】商贩。
【炫卖】同“炫”,沿街叫卖,夸耀。
【徙】迁移。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礼仪式。
【徙居】搬家。
【及】等到。
【大儒】圣贤。
【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揖】作揖。
【遂】就。
【市】集市。
【居】家。
【卒】最终,终于。
作品译文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典故其二
作品原文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译文
从前孟子小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典故其三
作品原文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作品译文
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就常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让食物的礼仪的游戏,他母亲说:“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的儿子。”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孟母简介
孟母(公元前392~公元前317年),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邹国人。
她克勤克俭,含辛茹苦,坚守志节,抚育儿子,从慎始、励志、敦品、勉学以至于约礼、成金,数十年如一日,丝丝入扣,毫不放松,既成就了孟子,更为后世的母亲留下一套完整的教子方案,她本人也成为名垂千秋万世的模范母亲,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普遍尊崇。
黎民百姓传颂着她的故事,文人学士为其立传作赞,达官显贵、孟氏后裔为其树碑修祠,后人把她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母亲欧母,“尽忠报国”岳飞的母亲岳母、晋代名将陶侃的母亲陶母列为母亲的典范,号称中国“四大贤母”,而且位居“贤母”之首。
太谷秧歌《孟母三迁》从编剧、作曲、导演、演出由太谷的文艺创作队伍、剧团担当,服装、道具、舞美、灯光由北京和晋中的专业团队设计制作,将传统表演与现代舞美完美结合起来,相映成辉,这是对太谷秧歌的发展和提升,对太谷秧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读孟母三迁有感
孟子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母亲为了他的学业而搬了三次家,真是用心良苦啊!
在孟子小的时候,他们居住在一块坟地旁边,坟地里经常有人哭哭啼啼,上香烧纸,跪拜磕头,年幼的孟子受到影响,他觉得太好玩了,于是他时常模仿上坟人的举动。孟母心想:这可不行,我的儿子要很优秀,整天哭算什么本事?于是,她灵机一动,决定搬家。
可是新家隔壁是一个市场,里面整天传来各种商贩的叫卖声,孟子耳濡目染,又模仿起了这些商贩们的言行,于是孟母又决定搬家。
这次搬到了一个屠户家的附近,屠户院里经常发出杀猪时的猪嚎声,那声音撕心裂肺。孟子发现这个也挺好玩,就又模仿起来了猪的嚎叫声。孟母发现后,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千万不能让我的儿子长大后只会猪嚎了,看来,还得搬家!
这次总算是搬对地方了,他们新家的旁边是一所学堂,这回孟子又受到了感染,每天都偷偷地趴在学堂的窗外,跟着那些大哥哥们摇头晃脑地读书。就这样,年幼的孟子听听读读,非常陶醉。孟母也很欣慰,乐得合不拢嘴。她想:住在学堂旁边,让孟子早早地感受到了学习氛围,希望他能不负我的期望啊。
孟母为了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而搬了三次家,真是太伟大了!就像墨子所说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人的成长也像染布一样,需要适合的环境才行。
孟母三迁心得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是耳熟能详了,大意是指孟子幼时,为了孟子的教育,孟母三次搬家的故事。起先是家住在坟墓的附近。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周围嬉戏玩耍。孟母见此情景,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带着孟子搬到市场附近住下来,可是,孟子又学着商人买卖的事情,孟母又觉得此处又不适合居住,于是又搬到书院旁边住下来。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做礼仪之事。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适合居住的地方,于是在这里定居下来。
这告诉我们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揭示了社会环境影响儿童成长的朴素哲理,使家长们从中受到启示。对孩子来说,他们年纪小,经历的事情少,正处于长知识,学习的阶段,模仿能力和好奇心都是极重的,且缺乏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很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孩子性格的养成,兴趣和个人爱好的形成,知识经验的获得,以及品行、心里素质、才能等发展,都与社会环境有着关系,尤其是家庭环境更为重要。在和睦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比经常吵闹家庭的孩子更能容易跟同学们融洽相处。幸福泡泡接触的家庭中,有的爸爸妈妈很知理,孩子也很有礼貌。有的家长脾气比较火爆,孩子的性子也会跟着泼辣些,看来家庭成员的影响也是至关键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很重要,有人说环境是外因,人才是主导,是内因。但是孩子很小,他是很难主导自己行为意识的哦。关爱孩子的成长环境,各位爸爸妈妈,你们注意到了吗?!
【孟母三迁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孟母三迁》成语故事的出处07-13
孟母三迁的历史典故10-28
孟母三迁给我的启示范文08-21
成语故事02-04
经典成语故事02-16
成语故事01-30
经典成语故事12-22
经典成语故事02-16
经典成语故事03-12
五年级孟母三迁的启示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