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节节日常识

时间:2022-09-22 10:50:53 节日常识 我要投稿

收获节节日常识

  节日常识,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的知识。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节日的常识您都了解清楚了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收获节节日常识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收获节节日常识

  收获节是庆祝丰收的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习惯,然而相同的是收获的喜悦,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选择不同的日子,采用不同的仪式载歌载舞来为这个节日庆祝,为了收获的喜悦,为了劳动的成果。在节日里,交流着文化,也增进了感情。

  每年五月,马来西亚沙巴州水稻要收割了,沙巴各族人民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庆祝仪式。

  沙巴族人民庆祝收获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造物主基诺英安的独生女儿胡米娜敦为了解除人类饥馑来到人间,她的两肢一落到土地上,土地就长出了水稻,胡米娜敦也就变成水稻精灵合木巴阿宗。

  节日那天,沙巴族人穿上传统的黑色民族服装,无论男女都扎着一条漂亮的腰带,上面嵌着许多熠熠生辉的银币。妇女还要用金线银线绣的衣服上缀以五光十色的珠子。人们扶老携幼,赶来参加庆祝活动。

  收获节的庆祝活动,充满着宗教色彩。庆祝活动开始时,女教士们陪着由年轻姑娘扮饰的水稻精灵合木巴阿宗从水田来到庆祝场地,村子里的女教士们唱着对造物主的赞歌,随着锣声鼓点,她们向屋子四周缓缓步行,男子们加入女教士的行列,他们一边唱,一边随着节拍跺脚,高声欢呼丰收。

  在向合木巴阿宗教献糯米或米酒后,全体村民跳起“苏马造”舞蹈,同时喊着充满丰收喜悦的词语,妇女们挥动双臂,宛如鸟儿展翅飞翔。男女同舞,描绘出一幅农民们在稻田里驱赶雀鸟的图景,非常引人入胜。

  今天,在沙巴州,不论农村或是城市,每年都举行庆祝收获节的活动,州政府还每年选择一个城市,轮流作为全州庆祝收获节活动的中心。

  离开法国首都巴黎80余公里,经过葱郁的森林和广袤的田野,一座保存完整的中世纪古城——普罗万呈现在人们面前。昔日,这里是法国乃至欧洲著名的商业重镇;如今,安宁、质朴代替了往日的喧闹。但在一年一度的收获节上,人们仍可重温当年的繁华。

  普罗万在2001年12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其城区周长从13世纪开始就没有改变。2007年8月26日,第37届“普罗万收获节”如期举行,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收获节的绝对主角是小麦,用麦穗做成的各式装饰品随处可见。

  从巍然矗立的城门进入古城,整齐的街道两旁是一个个颇具特色的小摊,摊主们的打扮让人仿佛回到10个世纪前的热闹集市。身穿白色及地长袍、头戴白色花边软帽的老妪热情地招呼着过往行人,她们面前摆放着麦穗做成的各种工艺品,小巧精致,招人喜爱。农夫打扮的`小伙子高声吆喝着,形状口味各异的面包令人垂涎欲滴。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穿着一身宽松“羊倌”服,在临时搭起的羊圈里娴熟地挤着羊奶。

  来自各地的乐队在广场中央的舞台上轮流演奏。城墙下的一个空地上,身着传统服装的艺人正演奏传统乐器、表演传统歌舞。不远处,一个老式打麦机“勤勤恳恳”地工作着,笨重的造型吸引了不少围观者。

  从上午10点半到下午2点半,游客们可欣赏到5场不同的游行表演,古代农业器械、马车、老式拖拉机、现代拖拉机、自行车和老爷汽车轮番登场。不论大车小车,一律点缀着麦穗和纸花,时刻提醒着人们“收获节”的含义。一位当地居民告诉记者,马车曾经是这里的主要劳动和运输工具,工业化让拖拉机取代了马车的位置。表演内容反映了普罗万农民劳动与生活方式的变迁。

  游行时间临近,小城里仿佛突然“冒”出许多古时普罗万家庭。他们女穿长裙、男着礼服,大都戴着麦秸编制的优雅草帽,就连小孩们也打扮得很有特色。女士手中要么撑着阳伞,要么推着老式婴儿车,里面躺着可爱的布娃娃。

  下午3点,游行开始,整个古城沸腾起来。几家人悠闲地踱步走过;骏马拉着满车的麦捆跑过;拖拉机载着尽情歌舞的人们开过。游行的明星出现了:一辆辆大型拖拉机用麦穗精心装点,拖斗变成了各式各样的舞台。

  普罗万收获节是法国唯一一个在城中、而不是在田野上举行的收获节,因真实再现昔日生活情景而备受欢迎。

  “收获节”又称“丰收节”是台湾高山族布农人的节日。布农人的主食为小米,收获节于小米成熟时的农历十月举行,具体时间由构社或族老商定。布农人的传统习俗规定,小米成熟收割前的十五日内,家庭成员不得外出,如有特殊情况非外出不可,外出前不得吃青菜、香蕉、甘薯、玉米、盐、糖之类食物,只能用红、绿、树豆及无盐肉食充饥。节日前一天,各家各户去自种的小米地司下两根粟穗,送至村社的司祭家,由其公共的粮仓中,待第二年播种时领回播种心节日当天,司祭家杀猪并煮新米饭招待各家家长。当天晚上,各户杀猪煮新米饭吃。出嫁的女儿或姐妹一般也应回娘家过节,她们也可以分一份肉带回。吃了新米饭,即可全面开镰收割。

  高山族收获节民间风俗了解多少

  高山族收获节又称之为“丰收节”、“大丰收祭”、“丰年祭”等,是高山族一年当中最庄重、经营规模较大 的传统式祭祀,在每一年农忙时节举办,为期一周上下。高山族当中的诸多支派,如布农夫、鲁凯人、排湾人、卑南人等必须庆贺丰收节。

  布农族的丰年祭

  布农族的丰年祭称之为“丰收节”或“收获节”,很有特点。布农族的正餐为小米手机,收获节于小米手机成熟时举办,具体时间由构社或族老商谈。依照布农族的民间风俗,小米手机完善收种前的十五日内,家庭主要成员不可出门,若有特殊情况非出门不能,出门前不可吃素菜、香蕉苹果、红薯、苞米、盐、糖这类食材,只有用红、绿、树豆及无盐肉制品果腹。

  祭日前一天,家家户户去自种的小米手机地撕掉二根粟穗,送至村社的司祭家,入到公共性粮库中,待第二年栽种时领回来栽种。祭日当日,司祭家宰猪并煮新白米饭招待每家父母。当日夜里,住户宰猪煮新白米饭吃。嫁人的闺女或姊妹一般也应走娘家逢年过节,他们还可以分一份肉带到。吃完新白米饭,就可以全方位开耕收种。

  鲁凯族丰年祭

  以小米手机为关键粮食作物的鲁凯族,在每一年阴历八月中前后左右举办获得祭,做为一个本年度的停止,并迎来新的一年。离乡在外面的鲁凯族人荣归故里携手并进,谢谢老天爷赏赐农作物的大丰收,祈求平安。祭拜前,深厚的节庆日氛围弥漫着村庄,每家每户忙着缝纫传统式舞衣,用大米掺小米手机酿制米酒。

  祭祀当日,迎灵、祭献、山坡地歌舞表演、荡秋千比赛、坠物赛事等传统民俗主题活动轮流出场,一直到深更半夜才完毕。获得祭中,烤小米饼(“杂粮煎饼占卦”)是一个关键的典礼——将小米手机面糊送到特殊地址(一般都会村边荒地),路面下铺青石板,烧开后将小米手机面糊放到上边,再覆以香蕉叶,再压一个青石板,三十分钟上下后,拿开上边的青石板和香蕉叶,用烤出去小米饼,做为当初农作物与捕猎的卜问。强烈推荐:高山族的风俗人情

  假如饼烤得太干,预兆着当初很有可能降水较少;烤得温和,表明当初的降水充沛。烤小米饼的典礼仅限男士参加。除此之外,也有“引灵通风报信”、“庇佑生命祭”、“男生祈富祭”、“洒圣水祭”等祭祀典礼。以往获得祭长达七至十五天,之后大多数集中化于一天举办,各部族举行時间大多数集中化在八月中下旬。之后仅有极少数部族依然储存传统式的“杂粮煎饼占卦”,大部分的部族已改成歌舞表演赛事等主题活动。

  卑南族丰年祭

  卑南族集中化定居在台东县卑南乡。初期的卑南族跨年夜祭是那时候卑南八社对报佳音、猴祭、捕猎祭、骏逸祭、部族丰年祭、协同丰年祭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的统称,丰年祭是跨年夜祭的高潮。跨年夜祭于十二月中下旬,不断到新春,因而而而出名。

  部族丰年祭在骏逸祭以后。捕猎团队回家后,在会馆城市广场前,大伙儿围住营火同舞,跳传统式年祭的民族舞蹈。槟郎、酒酿中混和着歌唱民族舞蹈,十分繁华。最盛大游戏的协同丰年祭在元旦节举办,结合南王、宝桑、知本、建和、初鹿、槟郎、泰安市、利嘉等八社部族协同举行,活动主题包含演出传统式民族舞蹈、手艺等,是全卑南族人共聚物之日。

  之后的卑南族丰年祭在每一年七月间举办。开展准备工作以后,在揭幕典礼上大伙儿共享资源中华民族口味美味,收看青年人跳nba勇士舞,夜间欢歌笑语庆贺大丰收,最后一天由祭师长向祖灵祭拜祝告,丰年祭到此圆满落幕。

【收获节节日常识】相关文章:

古尔邦节节日常识06-24

抹黑节节日常识06-24

人日节节日常识06-24

铜鼓节节日常识06-24

药王节节日常识06-24

姓氏节节日常识06-24

尝新节节日常识06-24

开门节节日常识06-24

斗牛节节日常识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