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冬至有什么习俗

时间:2023-12-22 18:30:09 晓凤 节日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无锡冬至有什么习俗

  无锡地区的人对冬至这个节气看的也很重要,有“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冬至赛小年”之说。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无锡冬至有什么习俗,希望有所帮助!

无锡冬至有什么习俗

  无锡冬至有什么习俗

  冬至,天子祭祀天地。中国古代以二十四节气计时,冬至是其中节令之一。一般在大雪后十五天。这时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又标志冬去春来,是冬春转变之时。关于冬至节的历史相当悠久,周代以十一月为正,故冬至为岁首,即我们今天俗称的过年,后虽改夏历但旧俗仍传,所以无锡地区有冬至过后人增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无锡人对冬至很重视,民间有“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冬至赛小年”之说。冬至的前一天称“冬至夜”,无锡人要设斋、祭祖,其仪式的隆重和除夕相似,只是供品少一些,一般是三荤三素。冬至夜,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吃冬至夜饭,如有出门在外不能归家的,也要留个座位,摆副碗筷,象征性地盛些饭菜,以表团圆之意。

  吃夜饭前,先祭祖宗。祭毕,把菜回锅烧一烧。如不烧就吃,民间认为会使人脑笨。按照习俗,“冬至夜”的饭里要放一些黄豆,叫“元宝饭”。盛饭时,饭碗里预先放两只熟荸荠,吃饭时用筷子把荸荠从米饭里挖出来,叫“掘元宝”,一家人欢笑不断,其乐融融。

  无锡人有“冬至吃团子”的习俗。“冬至夜”那天,家家户户以糯米粉做团子,故有诗云:“家家捣米作团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团有大小之分,大的以豆沙、萝卜丝、猪肉等为馅,用以祀先祭灶,并互相赠送,又称稻窠团;小的无馅用于祭祀神灵,称为粉团。

  冬至那天的早晨称“冬至朝”,吃隔夜做好的冬至团子。小辈则要到长辈处拜谒,称贺节,拜冬,一切礼仪如过年,长辈则向小辈发小年钱,又叫压冬钱,并送些瓜子干果之类的给小孩吃。清人徐士宏的《吴中竹枝词》写道:“相传冬至大如年,贺节纷纷衣帽鲜。毕竟句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描述的就是过冬至的情形。

  无锡冬至习俗

  无锡地区冬至节,民间有“肥冬瘦年”、“冬至大如年”、“冬至赛小年”之说。汉代把冬至定为一年之始,所以无锡地区有冬至过后人增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冬至前一天是冬至夜,无锡人要设斋、祭祖,到祠堂拜祖宗,其仪式的隆重和除夕相似,只是供品少一些,一般是三荤三素。还有冬至团、舂糍糕等。冬至团是家家要做的,用糯米粉制成团,包入肉、菜、糖、豆沙、萝卜丝等各种馅心。冬至团,个大馅多,是冬至夜祭祖的必备供品。另外还有一种冬至圆子,个小无馅心,为冬至早晨供神用的。舂糍糕用以祀祖、祭灶,也有以黄米制成黍糕,祭祖供食。

  冬至前一天的冬至夜饭是无锡人极为重视的。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如有出门在外不能归家的,也要备一副碗筷在餐桌上,留一个座位,以表团圆之意。冬至夜饭的菜肴,一般就是先用来祭祖的,吃时重新回锅烧热,如不烧就吃,民间认为会使人脑笨。冬至夜饭农家吃自家酿的冬至酒,用草药和糯米制成,品种很多,有桂花酒、三白酒、杜茅柴、靠壁清等,色清味洌,香甜润口。

  无锡冬至吃什么

  团子

  夏至吃馄饨,冬至吃团子。团子意味着“团团圆圆”的吉祥蕴意。时下,虽然锡城有众多美食城、大超市和糕团店可供汤团,各式馅心的团子应有尽有,但许多有老人的.家庭仍青睐于自己动手“包汤团”。各种各样的团子里可以加上芝麻、豆沙、鲜肉、荠菜和胡萝卜等馅料,这丰富程度,不难看出无锡人对冬至的重视。

  冬至酒

  冬至夜饭农家吃自家酿的冬至酒,用草药和糯米制成,品种很多,有桂花酒、三白酒、杜茅柴、靠壁清等,色清味洌,香甜润口。民间有冬至给死者送寒衣的习俗。这一天,祭奠之后,焚化纸做的寒衣供死者“御寒”。这一祭祀酒席,俗称“冬至酒”。祭祀之后,亲朋好友聚饮,既怀念亡者,又联络感情。

  年糕

  无锡人还有蒸年糕的风俗,各家各户蒸好年糕以备过年时候祭祖所用,而且年糕也有年年高升的寓意,所以大家都会精心准备,也是图个心安。

  青鱼

  冬至一到,距离过年又近了一步,这也正值甘露青鱼的上市期,所以自然是餐桌上少不了的美味。青鱼肉质厚实,鲜嫩无比,无论怎么做都是吃货们舌尖过冬的期待。

  元宝饭

  冬至夜吃的饭里要放一些黄豆,叫元宝饭。家长在盛饭时,先在饭碗内放进两只熟荸荠,再盛以饭,吃时用筷从米饭里把荸荠挖出来,叫“掘元宝”,一家人欢笑不断,其乐融融。

【无锡冬至有什么习俗】相关文章:

冬至有什么习俗10-25

无锡有什么民办小学07-06

莆田冬至习俗有哪些12-21

东莞冬至习俗有哪些12-22

江西冬至的习俗有哪些11-08

苏州冬至习俗有哪些10-25

小暑有什么习俗07-07

大暑有什么习俗07-10

立秋有什么习俗08-08

霜降有什么习俗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