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故事征文

时间:2023-04-24 17:13:27 征文 我要投稿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征文吧,征文具有主题鲜明、内容清楚的特点。那么,怎么去写征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家风故事征文,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1

  时光匆匆而逝,不知不觉间我也初为人母了,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的我,每每下班回到家中,看到鬓角斑白的父母细心的照料孩子,或换尿布、或喂辅食、或抱出去晒太阳,亦或哄睡觉,为我操劳半辈子的父母还在为我的下一代默默付出,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父母给予的不仅是生命和养育成人,影响更大的是让不懂事的我感到厌烦的谆谆教诲。读书时,父母总是说:“要好好学习”,虽然那时耳朵都听出了茧子,但我依旧践行着,继而考上了大学还读了硕士,这在今天尤其是城市看来或许不算什么,但是在十几年前的一个无名小县城来说还是一件挺让人高兴的事情。工作了,父母依旧嘱咐说:“为人要诚实正直,做事要踏实稳重,要尽自己所能做好本职工作”。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生活的真谛,虽然我听着不以为然,但我依旧践行着,赢得了朋友、同事和领导的认可。

  还记得那一年报考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一边工作一边复习,是跨专业报考,一整年五点起、十一点睡、节假日不间断的苦行僧般的刻苦付出,最终却因几分之差与读博的`机会失之交臂。那时的我除了痛苦就是痛哭,哭的昏天暗地,父母打来关切的电话:“虽然没考上,但是没有白学,知识有长进,学习的过程一样是宝贵的经历,把能力用在工作上一样会出成绩。”

  话语朴实无华,却句句真知灼见。经过点拨我很快恢复了平静,生活原本如此,起点只有一个,但收获却并不唯一。

  父母,这每个人或许都会扮演的角色,对子女和家庭都是无所获求的付出,甚至是对孙辈的默默奉献。都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今已为人母的我感知更为真切,也更懂得感恩父母,感恩对我的养育,更是对我成人的教育。如今家庭幸福,工作稳定的我无不受益于父母那些曾让不懂事的我认为的无味唠叨。

  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洒在父母及抱着的宝宝的身上,显得格外温馨;父母那微驼的背及斑白的鬓角,也显得格外刺眼。感恩父母的养育,受益父母的教诲,如今他们已经渐渐老去,感慨之余,庆幸自己的成长历程中没有过多的叛逆,没有对父母的过多的内疚与个人的悔恨。我能够做到的就是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幸福、开心的晚年,把父母对子女的教诲都传授给我的孩子,让朴实的家风代代传承,培养一个又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组建一个又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庭。无数安定幸福的小家必定成就繁荣强盛的大国,助力“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2

  家风是一种家庭文化,良好的家风可以使人积极向上,我们就是在家风的影响下走出来的。看到很多关于家风的文章,也激起了我对家风总结的想法。可掂起笔却发现:胸中似有千言万语,却不知道如何落下。可能源于自己不善总结,也可能源于自己文字功底薄弱吧,总觉得任何一个词汇都不能对我们的家风给以准确的表达。下面我就从勤俭、勤劳、勤奋几个方面对我们家的家风进行简单介绍。

  勤俭

  勤俭也许不算是我们家特有的`家风,但是我却有着深刻印象。我家位于河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面,父亲在当地政府工作,母亲在家务农。在我的生活中,父母常常告诫我们:要知道锅是铁打的,要学会节俭,该花的钱不要省,不该花的钱要学会省着用。父亲从来都没有为自己买过一双皮鞋,买过一件高档的衣服;母亲也总是拾我们穿过的旧鞋子穿。事实上90年以后,我们家的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了很多,父母完全有经济能力为自己添置新衣服,但他们为了省钱供给我们几个上学,一直保持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勤劳

  我们经常听父母讲起以前的日子,当时父亲在一百里外的外乡上班,母亲带着我两个哥哥在老家种地。由于父亲常年不经常在家,工资少又难以补贴家用,母亲带着我们几个的日子过的异常艰难。母亲为了改善经济家庭状况,在家养猪、养鸡,靠卖猪仔和鸡蛋供给我们上学。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们在小小年纪就学会了干农活、做家务。尽管现在父母跟随我们进了城,到了该享福的年纪,但他们却依然在围着一家子的生活忙碌着。

  勤奋

  我们能够通过上学走出农门,走进大都市,完全是受父母的启发和鼓励。受当时社会环境影响,父亲先后经历了县立高中、师范学校撤销之后,又通过自学才考上了中专。父亲曲折的求学历程告诉我们:要想学有所成,必须要自强不息勤奋努力。在家干农活的间歇,母亲常告诫我们:要勤奋努力,才能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才能走出大山;只要我们努力,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给我们上学。正是父亲求学历程的启发和母亲的鼓励下,才使得我们通过勤奋努力走出了大山。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们在做人做事、人格塑造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由于外出求学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少了,但父母对我们影响一直都在。正像人们说的: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我们也正是在父母勤俭、勤劳、勤奋家风的影响下,才走出大山,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的。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3

  我出生在一个铁路家庭,祖上三代都在铁路工作。

  我的曾祖父解放前是一名火车司机。由于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铁路运输也受到他们控制。曾祖父因日本人的逼迫,每日过度劳累,身体渐渐削弱,但精神上的责任感、保家卫国的使命感是永远压不垮的。正是在曾祖父精神的感召下,我的祖父和他的三个兄弟,也相继进入到铁路工作,成为了火车司机。

  我的祖父为人忠厚正直、头脑聪明,深受师傅喜爱。由于工作勤奋、学习刻苦很快掌握了开机车的本领,从此有了在当时来说比较高的收入。1938年和奶奶结婚成家了,当时奶奶的舅舅是天津地下党组织的一员,只要遇到经费不足的情况,便会到我祖父家寻求帮助,祖父一家总是倾囊相助。1949年渡江战役打响前解放军南下,祖父把家里的房子腾出来让给战士们住,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革命事业中去。解放后他当选了天津市劳动模范,也成为天津铁路工人中的第一批共产党员,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在随后的工作中,他更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爱岗敬业,经过党组织的考察,祖父凭借过硬的工作本领和严明的纪律作风光荣的成为了毛主席专列的司机长。

  我的父辈在家庭的影响下,谨遵教诲,认真工作、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与共和国同龄的'父亲是家里的长子,从小立志参军报国。1968年,在天津某军工厂工作的父亲,由于工作表现良好,如愿地成为了人民解放军海军雷达某团的战士。在海南服役期间,正值抗美援越战争,他所在的部队屡次受命坚守海防前哨。一次部队获得了一台雷达探测设备,这台设备对于当时的雷达兵来说从未见过,但父亲凭借曾经当工人时的技术,借助图纸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对这台设备的了解和操作。随后,他把自己的研究所得传授给其他战士们,使大家很快掌握了这个“新武器”。

  当兵期间,来自大城市的父亲,同时也是倍受祖辈疼爱的这个长子孙,面对海南岛上恶劣的天气、食物匮乏的生活条件,从不怕苦叫累。作为班长的他,带领战士们练就过硬本领,射击、投弹、雷达探测等样样名列前茅。除此以外,在每周的训练项目中还有攀登五指山,一些身体瘦弱的战士吃不消爬不动了,他就帮着背水壶,带干粮。他把“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融入到自己的骨髓中,在连队屡次立功,连续两年被评为部队的“五好战士”并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退伍以后,他卸下光环回到了父辈工作的铁路战线,成为北京铁路局的一名普通职工。我曾问过父亲,“部队好,还是单位好?”父亲笑着说:“只要你热爱自己的工作,有信念,无论在哪儿干,都是好。”

  在父辈的影响下,我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铁路第七小学(现更名为新程小学)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在工作中,我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积极带领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曾多次在全国、市、区各级各类教学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先后被评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市级“三八”红旗手、市十佳班主任、区首批百名学科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20xx年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20xx年当选为区第十一届党代表。

  我将秉承爱岗敬业的家风继续努力向前,引领我的学生、我的孩子将她传承下去。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相关文章: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03-25

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03-01

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03-01

我的家风家训故事征文「精选」08-07

家风故事征文04-14

家风故事征文03-31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11篇10-20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9篇)12-02

我的家风故事征文(精选56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