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变化的征文

时间:2023-01-14 16:31:33 征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变化的征文实用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征文吧,借助征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写起征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乡的变化的征文实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变化的征文实用

家乡的变化的征文实用1

  湾里“桥”变看发展

  六岁那年,从小寄养在外婆家的我被父亲接回湾里上学堂。走了20多里的山路,到达家乡小镇已近中午。父亲说,今天咱们不用翻山越岭了,直接蹚河回家赶午饭。

  这条河叫厦铺河,源自群峰秀丽的幕阜山脉,沿巍巍太阳山顺流而下,蜿蜒逶迤,将家乡蛟滩湾与厦铺镇南北隔水相望。平时乡亲们要想出趟远门,除了父亲说的蹚水过河,但凡到了寒冷季节,唯有绕弯越过数里远的山崖泥巴路,抵达镇上东面最远的古桥,起码也得小半天的工夫。

  初春时分,河水开始解冻,父亲担心我身体受寒,没有选择赤脚蹚水,而是找了一处狭窄的浅滩,准备“汀步”过河。这“汀步”取自河中天然鹅卵石,大约半米远一个,似桥非桥,似石非石,因无架桥之形,却有渡桥之意,于是乡亲们又称之为“跳石”。

  每逢开学报到的日子,父亲一边担着柴火和书桌,一头挑着粮食和被褥,不再冒险过“汀步”,就干脆脱掉布鞋,高高卷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蹚水过河。由于水比较深,我个子又小,只好傻傻地愣在河边,等着父亲将东西送过岸后再折回来背自己。有一回无意中瞧见他那双冻得煞白的大腿,蓦地我眼中有股热流禁不住溢出。而父亲装作没事一样,只轻轻地说,过了这道河,外面就有桥了。

  当时,我无法理解父亲话中的真正含义,却知道生活的困苦艰辛。说起来在改革开放以前,父亲还是公社大队会计,多年来一直藏着一个汽车梦,总想着有那么一天开上汽车自由奔驶在全国各地,后来田地分到户,他更加忙里忙外,将所有心思全扑在家里的责任田上,再也没去碰触那个遥远的愿望。其实在他心里,或许开车并不是最关键的,重要的是觉得有桥就有路,有路就有希望,家乡的河水对他而言,始终是一道无法跨越的天然屏障。

  那一刻,我揣着父亲的梦想,好像一下子长大了。我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蹚过这道河走出大山,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座“桥”。

  转眼已是立秋,河水日见冰凉,村湾的叔伯们上山砍杉木,劈成一根根厚实平整的木头,四五根拼凑成一块“大板凳”,再用两根圆木架起人字形桥桩支撑着桥面,一个个“大板凳”相继拼接起来,这样简易搭建的“板凳桥”横跨河岸南北,尽管人走在上面有些摇摇晃晃,却极大方便了两边百姓相互来往和生产耕作。每当夕阳西下,“板凳桥”看起来犹如一道倒挂天际的美丽彩虹,总能勾起人们无限的乡愁,也激发了我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憧憬。

  家乡的河道险峻,水流湍急,每到汛期山洪暴发,肆虐的洪水夹带着上游的残枝断木奔泻而下,“板凳桥”虽有铁索相连,但还是很容易冲垮打散。这时候,如果正赶上农忙,乡亲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对岸的庄稼望河兴叹了。

  70多岁的廖国传老人曾经就是一位专门搭建“板凳桥”的匠人,每每念起往昔,总禁不住地感叹,年年周而复始的“搭建—冲毁—搭建”,祖辈们世世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

  在我上中学时,望江岭水电站开始建设,家乡许多村湾都变成了库区。虽然下游的河水逐渐变得平缓,但河床反而更深更宽了,于是风行几十年的“板凳桥”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过了不久,镇政府运来一艘不大不小的木船,权当两岸村民过河的“渡船”。说起“渡船”,全凭人工操作,一根长长的普通竹子,就是撑船摆渡的工具,插入水中稍一用力,左一下,右一下,不断推动着木船在水中前行。河水碧波荡漾,人坐在船舱里晃晃悠悠,恍若置身江南水乡,现在想来倒不失浪漫惬意。相比“板凳桥”,“渡船”更似一座移动的人桥,根本上用不着专门的船夫,也容不得半点心急烦躁,年年需要修补,岁岁需要打磨,用它的青春韶华印证着乡亲们的耐性和纯朴。

  十多年前,在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的帮助下,全湾乡亲们有的捐钱,有的出力,终于携手兴建起一座平坦宽阔的“石拱桥”。通车仪式那天,我特地从外地赶回来采访,用相机镜头记录下一个个扬眉吐气、苦尽甘来的场景。碰巧遇见远近前来瞧热闹的乡邻,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的说,看来这回蛟滩湾可以彻底摘掉“交瘫弯”的穷帽子了。

  果不其然,这下桥通行路顺畅,湾里的绿水青山瞬间变成了“金山银山”,平时并不值钱的树木竹子也成了行销各地的“香饽饽”,许多乡亲顺势而为,纷纷网上销售土特产,争做种养殖专业户,兴办农家乐旅游,家家户户盖起了漂亮气派的小洋楼,出入都是小轿车,村庄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俨然一副生态宜人的山区新农村景象。

  前不久,母亲在电话中兴高采烈地说,自从大桥通车后,这些年家里翻新了旧房子,不仅买了车,还添置了不少像大城市那样的时髦家具和名牌电器,这回你弟弟的婚事再也不用发愁了。

  光阴似箭,转眼间我已至中年,但不论人在何方,家乡的桥始终盘踞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它的古今融合,它的形态万千,留下了世事沧桑和时代变迁的深深烙印。曾经的“汀步”一去不复返,却依然勾勒出人与自然的山水画卷;“板凳桥”潮起潮落,诠释了生命轮回的永恒意义;“渡船”来来往往,记载着时光流逝的岁月长河;“石拱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如今,家乡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蛟滩湾现已成为闻名荆楚的通山山歌文化之乡,一首首欢快嘹亮的山歌唱出了乡里乡亲的幸福日子,唱出了新时代发展的最强音。更令人欣慰的是,小小的厦铺河上陆续建起了十多座牢固美观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它们和一条条从家门前通过的高速公路紧密相连,延伸到大山外面更远更广的天地。

家乡的变化的征文实用2

  我爱我的家乡霍城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书写着她永不停息的对美好幸福的追求,展示着她永不磨灭的对民主富强的探寻。她延绵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时光荏苒,十几年前的记忆历历在目,记忆中家乡的路是泥泞的,坑坑洼洼的,走夜路是黑漆漆的一片;灌溉农田的水渠也是灌溉中自然冲出来的水道,需要经常组织村民清理;家里吃的水、用的水要去几百米以外的河坝里拿着扁担去挑、赶着马车去拉,天气好了是清水,天气不好了便是浑浊的水;盖一栋房子要用光家里所有的积蓄,冬天在学校上课都是架炉在烧煤炭取暖。那时候的总感觉家乡特别渺小,像一个小方块,只要十分钟就能把霍城的柏油路转完,每次去亲戚家,那凹凸不平的巷道又窄又脏十分难走,骑着自行车更是颠簸不堪,要是遇到雨天就更倒霉了,坑坑洼洼的地面到处都是积水,一不小心就会被对面来的车辆溅得浑身都是泥水,简直太无奈了。那时候家家户户的垃圾都是堆在家门口的不远处,发出阵阵的臭味,大路两旁是看不见一个垃圾桶的,遍地的垃圾像是长在小城脊背上的芒刺,特别刺眼。

  很多人印象中的新疆就是巍巍天山、荒茫大漠上,一队骆驼,一曲羌笛杨柳、几声的凄美的胡笳,和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姑娘,其实我们新疆早已不是昔日的`样子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的眷顾下,我们的霍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霍城已经修筑了好多条宽阔的柏油路,特别干净,连一点尘土也没有,满县城都是环保垃圾箱,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了,再也不乱丢垃圾了;路边铺了人行道,道边矗立着伸臂式太阳能路灯;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十字街头屹立的红绿灯透射着文明的光芒,两旁全是绿化带,里面种着一棵棵风景树,树下是傲然怒放的鲜花,朵朵红、黄、紫多色鲜花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散发出阵阵清香,令人赏心悦目,曾经就像墨汁般漆黑的夜晚,如今当明亮的路灯同马路一路伸展时,夜晚就已成为一个虚设的名词,路灯、霓虹灯把县城的夜晚装扮得绚丽多彩……

  拥挤的小巷和很多低矮的房屋已经逐渐消失……当成片的高楼拔地而起时,我仿佛听到这座小城拔节的声音。近十年的光景,只见江苏医院、江苏中学、江苏幼儿园、党校、人民大会堂、广电传媒中心、霍城县福利院、霍城县敬老院、江苏工业园区、北山坡绿化工程、薰衣草种植基地等极大改善了城乡面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善了当地的办学条件,加上国家对咱们新疆的惠民政策又解决了老百姓看病难、收视难、住房难、贷款难、行路难、养老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群众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如今家乡还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新型发展的轻工业、旅游业,不仅解决了大批人的就业,还让老百姓鼓起了腰包,透过这些场景,我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变化,一种活力,一种生机,触摸到的是一股现代化的都市气息:我的家乡越来越美,越来越靓了。是党的正确领导改变了霍城往日的陈旧,使我们的家乡迎来崭新的气象。

  不仅是县城,在农村也是一样有着翻天腹地的变化,自从十九大召开以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农村土地规范治理,村里开垦的山地大部分都种上了绿色植被,这样不仅避免水土的流失,也大大改善了我们村的生态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看到家乡一天比一天美丽,看到祖国一天一天富强,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一定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学习,增强工作的动力和自觉性,要意识到我们责任的重大、使命的光荣,有担当,才能有作为,有担当,才能有成效,在工作中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是我们的光荣责任和神圣使命,在本职岗位上扎实工作,实实在在地作出自己的贡献,做到牢记职责,不辱使命。让世界所有人都惊叹。让我们的祖国展翅飞翔,祖国母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美好!我爱我的家乡——新疆霍城,我更爱我的祖国母亲。

家乡的变化的征文实用3

  家乡厕所的变迁

  记得小时候,在我的老家随县柳林古城乡下,很少有人说“厕所”一词。上学读书后才知道,厕所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茅司”。

  上世纪70年代初,我的老家到处都是破破烂烂的土砌瓦盖的屋子,离每家屋后两三丈远的荒地上或“阳沟”里(农村房屋后面的排水沟),都会埋上一个较大的陶缸,有的用树棍、草坯、草绳在茅缸后侧搭个棚子,这样,前面是房,后面是棚,没人“看见”,便成“茅司”了;有的干脆就是一个露天“茅司”,缸口敞开,无任何遮挡,一年四季,臭气熏天,偶尔遇上调皮捣蛋的孩子,一不小心就有掉进“茅司”里“泡澡”的经历。

  上小学的时候,父亲煞费苦心,在对房屋翻盖时,把“茅司”前移到与猪圈并排的外侧,借着猪圈的一面墙,再用土坯砌上两面墙,形成三面墙,然后用山上的松木把相对的两面墙连接在一起,上面用稻草铺顶,对没有砌墙的一面特地挂上母亲熬夜编好的一条稻草帘子,这样一间安全可靠、温暖舒适的土厕所就建好了。由于方便时比原来舒服多了,我常常会幸福地带上一本小人书“占着‘茅司’不拉屎”,害得大人要经常喊几遍才肯出来。印象中,母亲常低声念叨:“茅司”又满了。于是,母亲就用“浇瓢”把粪便舀到粪桶里,再挑到田间或菜地里浇庄稼。

  初中毕业那年,一次回家,我忽然发现一个“奇迹”:隔壁幺叔家的“茅司”突然大变样,居然是用红砖砌的墙,黑瓦盖顶!母亲说,你幺叔真有“本事”,把“茅司”的“缸”换成了“坑”,全都是水泥、砂子与砖头砌的,这要花多少钱啊!

  我好奇地跑去看,但见幺叔家的茅坑大大的、深深的,容量比我家的茅缸要大两三倍呢!还有,中间用木板隔开,分男女入厕,厕帘则用雪白的双层蛇皮袋缝制,结结实实,清清爽爽。我们像看“稀奇”一样地欣赏着幺叔家的“茅司”。幺婶笑着对我说,你喜欢就过来“上”吧。可母亲听见了,低声提示说:“肥”给了人家,自家菜园子还要上粪呢!

  记得那是上世纪90年代,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的家乡也在急剧地变化着。一幢幢别墅连在一起,让人认不出来这里究竟是村庄还是集镇。跟着变化的便是室外厕所,砖墙瓦顶、瓷砖贴面,标有“男、女”字样的木门告诉人们对号入厕,已完全与城市的公共厕所一样。

  今年清明节回老家祭祖,发现村民家里也建起了室内卫生间,瓷砖贴的墙面,带盖的蹲便式抽水马桶,用时翻盖,用罢冲净盖好,清洁卫生,一尘不染。听老乡们说,这些都得益于“美丽乡村建设”和“厕所革命”带来的新气象。他们还向我打听,哪儿有卖那种会自动亮灯的智能马桶,坐上去后,不仅会对屁股进行自动按摩,还有优美音乐播放,你离开的时候,会自动冲水,自动为你冲洗屁股,连卫生纸也给省了哟!

  所见所闻家乡的这些变化,真让人感叹时代的进步与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