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句警句摘抄句子

时间:2023-07-21 11:32:10 摘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论语名句警句摘抄220句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语言基本运用单位。你知道什么样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论语名句警句摘抄220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论语名句警句摘抄220句

  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1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5、食不语,寝不言。

  16、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8、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9、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23、言必信,行必果。

  2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

  26、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8、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3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3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3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33、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34、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35、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36、"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3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

  40、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4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

  4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阳货》

  43、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4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6、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47、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出处:论语

  4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处:论语

  4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处:论语

  50、言必信,行必果。出处:《论语》

  5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处:论语

  52、既来之,则安之。

  53、朝闻道,夕死可矣。出处:《论语》

  5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出处:论语

  5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出处:论语

  56、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处:论语

  5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8、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5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出处:论语—学而

  6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示例:

  62、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示例:职早就打算一个主意,想去回藩台去,又因为是

  6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65、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6、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6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

  6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论语

  6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

  70、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论语

  71、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72、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73、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74、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75、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76、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77、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78、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就能听到有关那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这更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79、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80、孔子说:“学习以后,能经常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感到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埋怨,不也是一位有教养的君子吗?”

  8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8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真诚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呢?”

  8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力

  84、则学文。”——《论语·学而》

  85、孔子说:“后生小子在家就要孝顺父母,外出就要尊敬长辈,谨慎而且守信用,博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修行实践之余,还有精力和时间,就再在书本文字上下功夫好好学习。”

  8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孔子说:“只知道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

  8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8、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聪明智慧。

  8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90、孔子说:“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从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就可以担当别人的老师。”

  9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92、孔子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能行。就像大牛车没有輗,小马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行走呢?”

  9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4、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开始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时,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时,我对一切道理都能通达而不再感到迷惑;五十岁时,我明白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时,我对听到的一切都可以明白贯通、泰然对待了;到七十岁,我便随心所欲,不会有越出规矩的可能了。”

  95、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9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97、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8、孔子说:“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9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子女轻易不要出门远行,如果非要远出,首先要安顿好父母,并告诉父母确切的行踪。”

  100、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101、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

  102、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103、不迁怒,不二过。——《论语·雍也》

  104、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

  10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06、孔子说:“君子通常襟怀坦白心气宽广,小人则一般心气局促忧戚。”

  10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8、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定有在某些方面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不好的地方便改正。”

  10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110、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记在心,勤奋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而不倦怠,这些事对我有什么困难呢?”

  11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112、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又不能的时候,我不会启发

  113、他;不到他想说出来而又阐述不清的时候,我不去开导他。教给他一个方面,他不能由此而推知多个方面,便不再教他了。”

  114、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

  115、孔子说:“品德不加以培养,学问不精勤讲习,听到道义不能跟随着去尊崇,有缺点不能勇于改正,这些就是我的忧虑啊!”

  116、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

  117、孔子说:“我并不是生来就知道一切的人,我是喜欢古代文化,敏锐勤奋地学习追求而得来的呀!”

  11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119、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以实现整个人类的仁道为己任,不也厚重吗?坚持到死才终止,不也长久吗?”

  120、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

  121、孔子说:“做学问就像追赶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唯恐再落下。”

  122、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

  12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篇》)

  12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殆。” (《论语·为政篇》)

  12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篇》)

  126、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为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篇》)

  12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篇》)

  128、子曰:“不愤不汽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论语·述而篇》

  129、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篇》)

  13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13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13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1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34、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1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3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137、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13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3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4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4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4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4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44、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45、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4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4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48、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论语季氏》

  14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50、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1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52、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153、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5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55、孝弟(t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15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5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5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5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6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6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16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163、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6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16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16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16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6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7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71、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17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7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7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7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17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7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7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179、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18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18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18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18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8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85、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86、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18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8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89、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9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

  19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92、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19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论语》

  194、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95、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

  19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97、过犹不及。——《先进》

  19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99、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公》

  200、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20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处:论语

  20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论语颜渊》

  203、朝闻道,夕死可矣。出处:论语里仁

  20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处:论语

  20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出处:论语

  20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处:《论语卫灵公》

  207、一言而可以兴邦。

  208、欲速则不达。

  20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出处:论语

  210、与朋友交而不信。出处:论语

  211、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出处:论语

  212、当仁,不让于师。

  21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4、成事不说,逐事不谏,既往不咎。

  215、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21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

  217、伴君如伴虎。——论语

  218、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度。——论语

  2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2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名句警句摘抄句子】相关文章:

论语经典名言警句摘抄07-07

论语警句摘抄(通用105句)07-25

论语读书笔记警句摘抄01-27

名言警句的启示句子摘抄08-11

《论语》经典名句07-21

论语经典名句10-20

经典论语名句11-13

关于论语的经典名言摘抄01-27

关于论语的警句09-16

经典论语警句大全10-02